高考成绩出来了!
辽宁一大批优秀考生出炉!
711分、706分、702分、700分
……
2021年我省物理学科类
706分及以上考生10人,
690分及以上137人,
600分及以上10607人
历史学科类
675分及以上考生10人,
650分及以上151人,
600分及以上2436人,
这么高的分数
做梦都不敢想啊!
他们不仅特别会学习,
而且特会玩、还多才多艺!
他们就是传说中
别人家的孩子!
速来围观学霸是怎样养成的!
↓↓↓
先来看看咱辽宁省的学神
同班同学 相同考分
盘锦市高级中学高三16班
这个班级不一般!
马治斌和王敬博考出了相同的高分
——711分。
班主任老师赵冉说,
我们班级的同学,考入过年级前十名的孩子有27个,都非常优秀”,“学习好”这个词并不足以概括班里同学的特点,“无私”“团结”才是。马治斌和王敬博也是在这种氛围中,才成长为优秀考生的。
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孩子们也不想错过每一道好题,我们的对策是,组团做题,再挑出好题分享给大家。
【学生档案】
姓名:王敬博
高中:盘锦市高级中学
总分:711
各科分数:语文:128 数学:148 英语:141 物理:100 化学:98 生物:96
目标院校:清华大学
“刚考完试他就说感觉很顺,很不错。但还是没想到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盘锦高中王敬博同学的妈妈高兴地说。在成绩背后 ,则是王敬博6年如一日的坚持和付出。
“学习主要就是课前、课上和课后三大块,每一部分都做好了,成绩自然而然就提高了。”王敬博介绍。
对于课前,王敬博说最重要的就是预习,小学毕业的假期,他就开始预习初一的内容。预习的时候要把不懂的知识点标记出来,预习完再做一些简单的例题,检验一下自己有没有掌握这个知识点。“只有预习了你才能大概知道这节课有什么知识点,也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王敬博说如果不预习,老师一旦讲的有点快,就会跟不上,一个问题跟不上就会导致接下来的好几个问题跟不上。“预习另一个非常好的点就是提前筛查出自己不懂的点,上课可以着重听老师讲。”
上课期间和老师的互动则是第二个法宝。“课上一分钟,顶课下20分钟。千万不要觉得课上不听没关系,课后再慢慢补。”王敬博说课上防止溜号和睡觉的方法就是多和老师互动。当老师提出问题是一定要积极思考,不管对错要敢于举手回答,甚至是抢答。“这样能跟住老师,提高课堂效率。”
课后刷题也是非常必要的,要高效刷题不能无效刷题。“本来已经会的知识点,再一遍一遍的刷就是无效刷题,不仅对提高成绩没有帮助,还会浪费时间。”而王敬博则是针对自己的薄弱科目、薄弱知识点进行专项训练。把练习中的错题整理出来,形成错题本。“错题也要进行分析,如果是因为计算错误的,就不要整理了,如果是知识点漏洞就需要整理出来。”每次考试前一天,他都会拿出错题本再看一遍。“今年高考前几天我就没再做题了,都是看我的错题本。”
此外,做计划也是王敬博多年的学习中一直坚持的。“我觉得周计划是最有效的,再长的计划可能会因为变化而完不成。”每周末他都会计划下周掌握哪几个知识点,看哪几章内容,做哪几套卷子。
“如果课前课上课后都做到了,最后就是坚持,半途而废是什么都做不成的。”而王敬博从初一开始就按照自己的计划和节奏,坚持到了高三,最终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学生档案】
姓名:马治斌
高中:盘锦市高级中学
总分:711
各科分数:语文 138 数学148 英语136 物理93 化学98 生物98
目标院校:暂未确定
“我之前语文成绩不是特别理想,整理错题时,就对照答案纠正思路。得先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儿,要不然思路是拧着的,下次还是做不对。”凭借这种方法,马治斌把曾是弱项的语文变成自己的优势科目。
整理错题先理思路,在优秀考生马治斌看来,这个方法适应于所有科目。他解释,理清思路需要三个步骤,一是总结自己之前的错误思路,二是理解标准答案的思路,三是通过比对确定思路差在具体哪一个小的环节上,最终形成总结,争取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不再犯错。
除了在错误中成长,马治斌还喜欢与其他同学互帮互助。“我们班级的学习氛围非常好,同学们都喜欢分享,互相帮助”,马治斌举例,如果一个同学如果在数学上有难题,就可以去求助其他擅长数学的同学,前者的疑难得解,后者也在讲题时获得了快乐。在班级里,不同科目有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同学都能从学习小组受益。
今年是辽宁省新高考第一年,更喜欢理科的马治斌在自主选择科目中选择了物理、化学和生物。“选择这三门科目的原因就是因为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马治斌说。
马治斌的母亲也抱有同样的想法,她告诉记者,马治斌从小就喜欢看书,“我们能做的就是满足他的兴趣,给他提供充足的图书”。另外,马治斌的母亲称“我们从来没有因为考试的事情吵过架,谁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考好”,正是这种理解和宽容,给了马治斌信心,他也用自己优秀的成绩来回馈这份信心。
来自父母润物细无声的关爱,是马治斌的力量来源之一,此外,他也能从跑步中获得力量。“我经常在晚饭前跑步,有时自己跑,有时和同学结伴跑,跑完之后,心情很放松,疲惫也一扫而光。”
【学生档案】
姓名:于鉴轩
高中: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
总分:706
各科分数:语文134数学148英语138 物理92 化学95 生物99
目标院校:暂时未定
“语文属于超水平发挥了……”说起学习语文的秘籍,于鉴轩只说了四个字:“注重积累”。他从小学开就喜欢阅读,知识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的。他说:“小时候选择读物一定要选大众版思想性差一点的读物开始入手,以兴趣为主,语文素养的培养一定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于鉴轩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 母亲是一名公务员,对于学习,父母从来不给太大的压力,总是很温柔。因为有了这样坚强的后盾,才让他在学习方面保持一颗平常心,没有一丝浮躁。
至于竞赛类的考试,他从来都没有参加过。“我在小学的时候学过一些奥数,感觉奥数对拓宽理科的思维还是有一定帮助的,但只是用于学习,并没有参加任何竞赛。”
于鉴轩喜欢弹钢琴,打乒乓球,特别是在学习累的时候,适当的运动能缓解压力。他说:“别人的印象中高中生活压力大,学习任务紧,但我一直坚持打乒乓球,每次运动完,又能满血复活。”
高三最后冲刺这一年,于鉴轩的学习方法就是紧跟着老师的脚步走,重来不单打独斗。认真完成老师留的作业,每一科都平均用力,真正做到了不偏科。
【学生档案】
姓名:张庆林
高中:东北育才中学
总分:706
各科分数:语文125 数学146 英语139 物理100 化学99 生物97
目标院校:暂未确定
查完分数,张庆林觉得发挥属于中等偏上。张庆林觉得自己物理还是很有优势的。他说,物理很考验学生完整思维逻辑,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一步操作,操作的意义在哪里,弄清楚内在逻辑,才能稳步解题。高中阶段,他连续三年参加全国高中物理联赛,并在高二高三获得了省级二等奖。这些成绩都让他对物理更有兴趣和信心。
他喜欢看书,啥书都看,从《百年孤独》到《三体》,从《苦难辉煌》到《盗墓笔记》,他都看得津津有味。学校杂志角的期刊他常常去翻看,南风窗、环球、文学评论这几种杂志他几乎每期必读,三年下来,他阅读了一千多本杂志。涉猎广泛,让他的知识面非常广博。张庆林认为高中语文考察的是理解文章的能力,大量阅读很有必要。
还有一点他觉得很重要,就是要练一笔好字。“我的字就不好看,卷面上比较吃亏”。他曾在高三时专门练过一段时间,上大学后还要继续坚持。
张庆林也有很多爱好,他擅长打羽毛球和跑步,还参加了学校的羽毛球社团,高一高二时每周体活课都能在球场上看到他活跃的身影。
这个假期他给自己安排的计划是学吉他,“我有同学弹得很好,在台上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利用这个假期想去学一学。”
【学生档案】
姓名:刘思瑞
高中:东北育才学校超长教育实验部
总分:704
目标院校:北大
6月23日傍晚,来自东北育才学校超常教育实验部的15岁男孩刘思瑞得知704分的高考成绩时,正在外地参加培训。“孩子从小理科比较好,新高考选科也是选择的传统组合物化生组合,这次数学考了149分,物理满分,语文成绩也比平时发挥得好一些。”刘思瑞的妈妈告诉记者。
刘思瑞出生于2006年,小学四年级时考入东北育才学校超常教育实验部,因此,他的不少童年伙伴今年即将参加中考,而他已经完成了高考。
“如果非要说孩子从小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可能是他专注力比较好。”刘思瑞的妈妈介绍,孩子四五岁时参加兴趣班,就能像大孩子一样整堂课都紧盯着老师,高度专注地听课。
家长介绍,刘思瑞从小就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喜欢动手尝试,而父母多数情况都比较支持,一般不会过多阻止或干涉。“因为他比较瘦弱,我们曾试着培养过他打篮球、滑冰等运动,但发现他兴趣不大时,便没有太强求。”刘思瑞的妈妈说,孩子小时候最大的兴趣是看书,其中最喜欢科普类的书籍,“这可能跟我们的家庭氛围有关系,我和他爸爸都是学工科出身。”刘思瑞的父母都是科研人员,家里不仅书多,而且经常跟孩子聊些科普话题。
“高二的时候,孩子参加了北京大学夏令营,回来后便跟我们说立志要考北大。”树立了目标后,刘思瑞学习更加努力了。“除了课堂高度专注外,老师评价他在学习上善于融会贯通,将知识点整理、融合,形成体系,进而举一反三。”刘思瑞的妈妈说,进入高三,许多高一时学过的知识点他都清晰牢记,这也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别看年龄小,因为从小住校,刘思瑞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强,也十分善于独立思考和判断。“也因此进入青春期以后,孩子在学习等方面有许多想法与家长产生了不小的分歧,但庆幸的是,每次遇到问题,老师都能与孩子很好地沟通,孩子也对老师十分信服。”家长表示,刘思瑞对化学很感兴趣,填报志愿也将倾向于化学相关专业。
【学生档案】
姓名:王谨缘
高中: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
总分:703
目标院校:未定
高考总分703分,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考生王谨缘的成绩刷新了该校历届高考分数记录。其中,语文122分,英语143分,这两科的成绩都高于他平时模拟考试。王谨缘告诉记者,良好的考场发挥得益于平稳的心态,即使是最紧张的高三冲刺阶段,他也坚持每天运动半小时,让自己放松下来。
后劲儿足 小学、初中阶段成绩并不拔尖
王谨缘并不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我小学、初中阶段学习挺一般的,成绩只是相对靠前,后来上了高中才有了努力学习的意识,慢慢开始发力。”他说,高中阶段自己从未参加过校外机构的补习,平时学习上的薄弱点还没等自己发觉,各科老师就先给予指点了。“我选的‘物化生’组合,平时学习我不太赞同刷题的方式,我觉得做题应该重在‘质’而不是‘量’,所以我更注重错题本的整理,学习计划中周末一般都用来归纳、研究错题。”他说,除此之外,提高课堂效率、跟紧老师节奏、将知识点融会贯通也非常重要。
心态放松 运动弹琴唱歌“花式解压”
六岁开始学习钢琴,从小喜欢运动,没事儿哼唱怀旧老歌……这些爱好和习惯,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都成了王谨缘的花式解压。“学校的作息时间中,每天都安排了专门的活动时间,所以即便是紧张的高三复习阶段,我每天都能运动半个小时,打羽毛球或者打篮球。”他说。
“如果老师发现我们某个阶段比较紧张,或者心态不好,也会及时帮我们调整、疏导。”他说,有时候老师的一句鼓励或安慰,能给自己很大的支持和力量。
顺其自然 从小父母不给压力保护能动性
为什么自己后劲儿比较足?王谨缘觉得更多得益于从小父母给他的宽松环境。他的父亲从事计算机行业,母亲是一位财务人员,家里学习氛围浓郁,父母却从不对他的成绩有所要求。“爸爸妈妈不给我施压,让我顺其自然地成长,我觉得这无形中保护了我对学习的积极性。”他表示,也正是融洽的亲子关系给了他足够的安全感,因此心理素质比较稳定,考场上也不会过于紧张,进而才能发挥出最好状态。
【学生档案】
姓名:杨馨惟
高中:辽宁省实验中学
总分:700
各科分数:语文134 数学138 英语142 物理93 化学99 生物94
目标学校:暂时未定
做题要做好分析和总结,并形成错题本翻看;要调整好学习心态,保持自己的学习节奏。说到学习经验,杨馨惟说这是最想分享的。
“做题很重要,但总结更重要。总结错题的原因,记录到本上,并在考试前好好翻看,这个学习习惯伴随了我整个高中阶段,对我很有帮助”。
在杨馨惟看来,如果不对错误进行总结,就不能真正的去掌握错题的原因。“我在总结错题的时候,会分析出,这个题目对应的知识点,然后对知识点再进行学习和理解,彻底去消化掉这个知识点”。
“另外,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很重要。”杨馨惟告诉记者,去年初疫情袭来,学习转为网课,学业上有放松“恢复线下上课后很快调整了心态。良好的心态应该贯穿整个学习阶段。同时保持自己的学习节奏,按部就班,不被外界所打扰”。
另外,家人、老师、同学都给了她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动力。由于杨馨惟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母亲在生活和学业上对她的照顾比较多。“在我读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在学业上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从三年级开始,年级越高,反倒对我的要求逐渐降低了。因为我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姥爷也在学习上给了许多动力。姥爷是一名油田工人,特别喜欢物理,现在还在研究编程,掌握许多物理知识,给我做了一个好榜样”。
“我非常感谢母校,省实验中学的学习氛围松弛有度,在焦虑时穿梭于树林与花草中,看看松鼠和锦鲤,撸撸猫,总是会让我‘更新’。”杨馨惟说,科任老师们和班主任老师,无论在学业上还是生活上,都会站在学生角度、考虑学生的感受,让她总是感觉到很温暖;还有同学们在学习上都非常乐于分享,大家一起在学业上得到互相促进。
毕业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
总分:693分(物理学科类)
2018年中考时,彭汉一以742分的总成绩考入辽宁省实验中学。三年后,彭汉一在高考前就凭借自己在高中期间的表现获得清华大学的青睐,并在高考中稳定发挥,朝着自己的理想又进了一步。
中考总分742分 他是校园男神级师哥
除了学习成绩优异,兴趣涉猎京剧、二胡、跑步、旅行的彭汉一在学弟学妹们眼中一直是“男神”级别的师哥。在2019年中考时,就有考生冲着彭汉一“慕名而来”报考辽宁省实验中学。“我的男神就是去年沈阳中考的最高分考生彭汉一,虽然还不认识他,但他的学习能力和故事,给我很多激励。”考生王一萌在2019年中考后接受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毫不掩饰自己对彭汉一的崇拜,时刻将自己的成绩和榜样对照,并如愿考入省实验中学。
高考前获得清华录取优惠政策
第36届全国信息学奥赛铜牌、第37届全国信息学奥赛银牌、清华大学2019年信息学体验营一等奖、第36届物理竞赛辽宁省二等奖。与普通高中生不一样,彭汉一从九年级时开始接触信息学竞赛,后来加入了辽宁省实验中学周鹏教练带领的信竞团队。高一高二两年的大部分精力,彭汉一都用在准备竞赛上,这也带给他一种从未经历的学习体验。参加竞赛不仅带给他清华大学的优惠政策,更是对于高中生活的充实。
“竞赛让我得以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更新、更难的知识,激发我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从而站在更高的知识层面审视高中的学习内容。”彭汉一并未因为参加竞赛影响正常文化课学习,“文化课的学习使我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只局限在信息学一个领域,从而实现‘君子不器’的要求。”
竞赛和文化课齐头并进,几多奔忙,几多劳累。投入竞赛的大量时间挤占了他对于文化课的学习,也导致在历次的考试之中他不得不背负更大的压力。“使我坚持走下去的,是一种敢于面对挑战和不服输的精神。压力也就是动力,从不屈服,从不认输,我靠自己的实力与梦想在竞赛与文化课两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志在星辰大海 立志为祖国做贡献
彭汉一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小时候就会背诵《论语》,一直在揣摩和践行中成长。中考后,他曾表示希望自己将来在物理方面做出贡献。经过三年成长,他对理想和志向也有了自己新的理解。“我觉得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我很喜欢学习物理,后来学习信竞,将来可能学习和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他坦言,学哪个专业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有为祖国做贡献的远大理想。他也不忘鼓励学弟学妹,希望他们志存高远,有强国之志,报国之心。“’风物长宜放眼量‘,希望学弟学妹别只局限在对分数的追求上,而是做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有情怀的新时代青年。”
数学133分、语文120分、英语141分、历史91分、政治91分、地理90分,高考总成绩666分。“属于正常发挥,成绩还算满意。”沈阳市第一二0中学佟嘉昂听到自己的高考成绩,露出满意的笑容。
自认不算特别聪明 学习上紧跟老师
平时佟嘉昂学习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此前他在八省联考中,取得了全省历史学科类24名的好成绩。“我其实最擅长的是数学,这次高考没有发挥好。”佟嘉昂略显遗憾。
佟嘉昂告诉记者,他不是特别聪明的孩子。学习上,还是紧跟老师们的“步伐”。“我相信老师,老师们经验丰富,我很感谢数学老师马老师、程老师,他们经常找来全国各地的试卷,拓宽我们视野。” 佟嘉昂说,数学的学习上,他还会上网找找资源,做一些难度较大的试题,与其省份的学生交流解题思路等。
佟嘉昂从小就很喜欢英语。“大概从初中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将自己浸泡在全英文环境中,比如在家练口语、看英文网站、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等等。”佟嘉昂说,进入高中后,学校的孙老师,王老师两位英语老师,也经常为大家找来标准化试题,对他提高英语成绩都有很大的帮助。
心态好 爸妈从未给过压力
“我就把高考当成平时的一次周考。”回忆高考三天,佟嘉昂告诉记者,考试结束后他没有和同学们对答案,选择与父母一起去了华东五市旅游。旅游结束后,又像往常一样,在家学习英语,看英语电影,打篮球锻炼身体。
“我心态一直比较好,爸妈也从来没有给过我压力,他们希望我自由发展,但不留遗憾。”佟嘉昂说,他性格比较开朗,不急躁,高中期间担任过体委、班长等职务。
爱阅读 尝试创作了两部小说
说到平日好爱,佟嘉昂说自己喜欢看书,尤其是科幻类题材的小说。“我也会通过阅读和锻炼放松自己。”佟嘉昂说,他还尝试创作了两部科幻类题材的小说。“一篇写了2万字,一篇写了3万字。”佟嘉昂笑着说,就是练笔,并没有发表过。 佟嘉昂说,这个暑假他还会继续写作,打算将那两部小说再丰富一下,也计划好好去健身。
+
+
+
+
考前刻意避免过多想结果
“准备吃饭前查的成绩,因为考完试之后完全没有对答案,对这个分数也没有预期。”庞熙哲给人感觉有些腼腆,但她却不把自己简单定义成“内向”,“我有很多面吧,在不同的人面前状态也不一样,感情比较充沛。”从考完试到出分前这段时间,庞熙哲大多数时间都和同学聚会或者在家“宅”着,“没出分之前好像没办法安心做事情。”
语文137分、数学135分、外语134分、历史85分、地理95分、思想政治94分,成绩公布意味着一块石头落地。“其实到高三后期,我自己也刻意模糊得失心,防止影响心态,也没有过多去想高考结果。”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活,庞熙哲坦言,自己想学汉语言或法学专业,“不过我对文科的专业都很感兴趣,至于学校,那些名校也都感觉很好。”
从小常被父母“放”在书店 考场看到作文题目有点“窃喜”
作为辽宁新高考首届考生,庞熙哲和同学们一样,要面临“3+1+2”选科,但这个问题在她心中很早就有了答案。“我很早就决定学文科,因为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都是偏文科类的,觉得首选历史的话会更自由自在、如鱼得水。”庞熙哲觉得自己对文字的敏感和阅读习惯来自小时父母一个“不太走心”的做法,“小时爸爸妈妈还没下班,他们就让我去单位旁边一个书店等他们,后来也常给我一些书看,发现我很喜欢看书。”
庞熙哲在阅读上花的时间不少,阅读也对她产生影响。“让我有耐心,能把东西读进去。比如在做阅读题时就不会太烦躁。”此外,对文字有亲近感的她,在考场上看到语文作文题目时,也有些“窃喜”。“题目里有些书法的内容,虽然我没有系统培训过,但小时爸爸妈妈给我买过一个软笔书法的练字字帖,那上面也讲了很多关于书法的知识,所以我看到作文题目时,感觉很有话说,当时挺开心。”
“我更喜欢读出场人物多的,刻画人物形象鲜明的作品,能通过文字体会人物甚至作者的心境。”说到阅读,《红楼梦》《京华烟云》《四世同堂》都是庞熙哲喜欢的类型。
六年住校经历让她有时间观念、学会“断舍离”
庞熙哲的爸爸老家在四川,是一名司机,妈妈的老家在河北。庞熙哲从初中起就在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住校,加上高中,庞熙哲已经有6年住校的经历。“初中住校时我就有戴手表的习惯,那时很怕迟到,常看表。”庞熙哲说,住校让她有更强的时间观念,也更注意时间管理分配,“比如哪天如果起来晚了,就争取在洗漱或者吃饭时快点,‘抢’回时间。”
除了关注时间,庞熙哲还有一个和同龄人不太一样的习惯,就是学会了“断、舍、离”。“住校好像让我的需求变少了,喜欢‘一切从简’,因为我的书架上的东西总是很少,同学们形容我像‘住旅店’。”
也正是住校,让每周末在家的时间显得放松惬意。至于这个假期,庞熙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分别回四川和河北老家,“爷爷之前就打电话说,高考完了一定要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