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有趣的历史现象,就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这个过程几乎持续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到南宋时期,中国南方的经济水平远远超过了北方,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也就完成了。南宋以后,中国历史上迎来了元、明、清三个大一统的王朝,而这三个朝代都定都北京,这就出现了政治中心在北方,而经济中心在南方的现象。《元史·食货志》记载:“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北京地区所用粮食、丝绸等大批货物,都需要从江南运送,而运送方式则很大依赖于海运和京杭大运河的漕运。
许慎《说文解字》中对于“漕”字的解释为“漕,水转谷也”。在元明清三代,通州改变了金代时作为漕运终点的地位,成为京杭大运河北端的漕运转运中心。三朝均在通州设立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漕务,并设立皇家粮仓,还派重兵把守。可以说,通州因漕运而得名,也因漕运而兴盛。
元代时,海运、河运并行。元初漕运大致循唐宋大运河旧道入大都,但因旧运河失修,只能采取水陆联运的形式。后经郭守敬建议,先是在至元三年(1266年)开金口河引永定河水以利漕运,又于至元三十年(1293年)成功开凿通惠河。通惠河开,积水潭成为水陆码头,运至大都的粮食大增,每年在三百万石以上。
元代通惠河二十四闸位置示意图 (图片来源:《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故事丛书——说说漕运仓储那些事儿》)
明代永乐前期,由于战乱等原因,京杭大运河运输不畅,所以南粮北运多用海运。郭守敬所凿通惠河到明初洪武年间就逐渐淤积废弃,正统年间曾尝试疏浚,但由于“元时所引昌平三泉俱遏不行,独引一西湖,又仅分其半,河窄易盈涸。不二载,涩滞如旧”。嘉靖六年(1527年),通惠河复通,这次治理十分成功,后来正常使用了五六十年以上。明时,通州至京城北面昌平地区的巩华城和居庸关等要塞沿温榆河也有漕运,供应守陵军夫及居庸关等戍边军士粮饷;此外,明代还利用潮白河向密云通漕,保障镇守长城将士粮饷。
清代,随着海运技术水平的提高,加上运河治理不及时,清廷逐渐尝试海运。同时,清代也十分重视对潮白河和温榆河的维护和治理,并多次修浚通惠河,加强京通间联系。由于清朝入主后,昌平守陵及居庸关守军数量锐减,驻军移至清河镇附近,所以通州至巩华城的漕运衰落,而通州至清河的漕运兴起。
《礼记·王制》中,总结出“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从来立国第一要事,无过积贮”的警句。此为国之立本要务,一在“漕”,一在“仓”。
农历三月初一日,第一批漕船抵达通州。这天对通州漕运来说是个盛大的节日,标志着一年的漕运就此开始了,还形成了通州一个独特的节日——开漕节。
清代画家江萱所绘的《潞河督运图》(局部)
各省漕粮运到通州,在通州东门外的运河上形成了“万舟骈集”的景象,但是漕运的艰辛并没有结束,还有一个关键环节——交仓。其中,正兑漕粮在石坝码头卸粮,然后验米,所运漕粮米色、干湿等情况符合标准后,装船沿通惠河运到京仓收储。改兑漕粮在土坝码头卸粮,经过验粮,从土坝上岸,运送到通州各仓。漕粮交付京通各仓后,漕运即告一段落,此后漕粮的管理都由各仓负责了。
我国历代的粮仓,大致有“义仓”、“常平仓”、“官仓”三种。“义仓”也叫“社仓”,多设在农村,用于农民积贮余粮,以备荒年自赈。“常平仓”多设在府州县城,备官府贮粮。当丰年市场粮价低时,官府收买粮食入贮,称“籴入”;当荒年粮价上升时,官府将仓粮用平价出售,称“平粜”,对贫民进行贩济。“官仓”是供中央王朝开支的粮仓,首都的太仓就包括在其中。
元大都建立太仓,多在城内部分的通惠河沿岸,从中统二年(1261)开始建立,共三十八处。在皇庆(1312-1314)以后,官仓继续设立,到元末,城内及城边、通州等地共建立了五十四个官仓。
明代储粮的仓是多级的,在中央有国家控制的太仓和水次仓。永乐迁都北京后,北京和通州的粮仓成为中央的太仓;水次仓座落在运河沿岸,有徐州、淮安、临清、德州和天津五个,这些仓的存在和发展与漕粮的运输有关。它们除了收贮附近漕粮以备运军逐级运往京通仓外,还作为京通仓的储备后仓而存在。
清顺治初年,定京城八仓,通州三仓。后又有史料记载京仓十有五,通仓为二,共为京通十七仓,发展到清末,京通二地共有十七个官仓。京城的粮食主要供给的对象是宗室贵族、京官和八旗官兵,在粮食歉收或发生灾难时也少量用于京师的平粜和赈济。清代通仓主要指的是西仓和中仓,为两处大的仓群,建制与京仓相似,但从规模来看,通仓一般比京仓大,供粮范围也比京仓大得多。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后,漕粮改由京津铁路运入北京,不再转运通州,从此之后通仓的地位大大减弱了。
在古代,仓是总称,廒是贮粮库房,“仓廒”实为粮仓的统称。北京仓廒建筑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它巧妙的布局、结构和形式,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水平。
明清时期粮仓数十廒或百廒为一仓,每一廒有五间。为防雨季水淹,每个仓廒所选地址都在地势较高、阳光充足、通风透气的“风水绝佳”之处。仓廒中建官舍,四周筑有高大围墙,地下修有排水管道,各仓内外凿有水井,用以饮用及防火灾。
连脊并山横向相连的廒叫连,两连相距三丈,左右间还留有水道。廒在建筑上基本采用独棵圆木的中国传统木架结构,中间四梁八柱,两山是插柁,前后有柱,中间排山柱直达屋顶,十分稳固。
廒房前后出檐,墙体为砖砌,厚达1.3-1.5米,墙根留有气眼,以保持内部的相对恒温。廒内地基以三合土夯筑,铺有尺余厚的细沙或白灰,上墁方砖,砖上再用杉木垫底,用以防潮。
屋顶悬山合瓦清水脊顶,廒顶各开气楼,以透泻汗蒸郁热之气,调节温度和湿度。为了驱虫防腐,廒内四壁还围置樟木,除此之外,还用竹篾编成隔孔,钉于窗上以防鸟。这些建筑设计和措施,既防潮又通风且保证安全,可以使仓粮历久不坏。
清官仓廒座贮粮剖视 (图片来源:《北京文物与考古·北京的官仓》,作者于光度)
虽然历经沧桑,曾经遍布北京城的古代粮仓大多已湮没于历史的云烟之中,但有些明清粮仓的故址,至今依然存在。南新仓是北京现存古粮仓的一个典型代表,位于东四十条22号,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在元代北太仓的基础上建造,为明清两代京都储藏粮米的皇家粮仓之一,原贮米、黑豆饲料等,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1984年,南新仓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成为北京颇有名气的时尚休闲场所和魅力独具的特色街区。9座仓廒在不改变建筑架构的前提下,分别被改造为酒吧、特色餐馆、画廊、影视和体育俱乐部等。古今融合,时尚与历史交相辉映是南新仓文化休闲街的特色,人们在这里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厚重的历史积淀,还有古建筑有续利用的现代美感。
参考资料
[1]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委员,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故事丛书——说说漕运仓储那些事儿[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11.
[2]嵇立平.寻找北京城的皇家粮仓[J].北京日报副刊,2020-11-05
[3]梁科.明代京通仓储制度研究[D].北京大学,2005.
[4]李永萍. 清代京仓、通仓研究浅见[D].首都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