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公司招聘 -

奥莱克(辛德勒的名单)

  • 公司招聘
  • 2024-02-29 06:00
  • 龙泉小编

作者|林小野

《辛德勒的名单》结尾,犹太人们来到辛德勒的墓前放下一块块石头,由片中的演员跟他们的原型一起结伴出场。这是原剧本里没有的内容,是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在波兰拍摄期间的临时起意。

这些真实的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跌宕起伏、令人唏嘘,如果展开道来,《辛德勒的名单》将会是一部100集的电视连续剧。

当时斯皮尔伯格意识到,短时间内将这些人组织到一起是一种挑战!毕竟整部电影的拍摄时间从1993年3月1日至5月11日仅有短短七十二天时间!而且整体预算总共才2200万美元,还不够汤姆·克鲁斯一人儿的工资。

可是,谁让斯皮尔伯格酷爱挑战呢?

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依次出场的“辛德勒的犹太人”都是哪些人物?

背后又有哪些电影里不曾表述的故事?


一、最先出场的两个成年人是一对亲兄妹

最先出场的是哥哥杰尼克·德雷斯纳(Janek Dresner),时年70岁!

第二个出场的这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是妹妹塔卡·德雷斯纳(Danka Dresner),时年66岁!

这对亲兄妹当年差点被阿蒙·歌特绞死!

并非像电影里表现的那样,兄妹俩都是小孩儿,事实上哥哥杰尼克·德雷斯纳出生于1923年9月4日,妹妹塔卡·德雷斯纳出生于1927年8月24日。1943年清理克拉科夫隔离区时,哥哥20岁,妹妹16岁!

看过《辛德勒的名单》的同学都大致有个印象,影片中这些犹太人大多性情温和,逆来顺受,其实不然。当时克拉科夫城市涌动着一股势力,那就是犹太抵抗组织。

某日,一队抵抗组织成员用偷来的军服乔装打扮进入SS闪电夜总会,用炸弹当场炸死了七名党卫军、炸伤四十多名普通士兵。消息传来吓了辛德勒一跳,因为那间夜总会是他经常光顾的场所。阿蒙·歌特的反应则相当激烈了,他打算公开处死一批劳动营里的犹太人,并在市中心广场上曝尸,做为回敬,以示震慑!

而这个时间段哥哥杰尼克刚好在这个劳动营里。当时他随着辛德勒的工厂搬进了阿蒙·歌特的普拉舒夫劳动营,正如电影表现的那样,阿蒙想跟辛德勒合伙做生意,所以,辛德勒手下的工人被阿蒙看成是自己的私产。

一天,杰尼克在工作时不小心弄坏了一部机器,被当场抓捕起来并组织了一个小型听证会公开审判,阿蒙打算以“蓄意破坏”的罪名绞死德雷纳一家,包括他的父母和妹妹塔卡。大家感觉这不像阿蒙历来一枪爆头的绝决作风,是的,阿蒙这一次改路数了,他就是想把事情搞大,最好是满城风雨人人自危!

所有人都预感到,德雷斯纳一家四口很快就会成为广场上的四具尸体。

在这个关键时刻,是辛德勒挺身而出,他在听证会上指出,杰尼克只是对金属制品不熟悉而已,是由于年少无知,而不是蓄意而为。当时就有人议论辛德勒此举是为了讨好犹太人,趋利避害,以避免抵抗组织射来的明枪暗箭!但不管动机如何,辛德勒确实保下了杰尼克的性命。

经过辛德勒的一番斡旋,听证会被莫名其妙解散,杰尼克与他的家人活了下来,临近二战结束时,辛德勒将整个工厂迁回了家乡捷克苏太德。1945年5月当苏联红军解救普拉舒夫集中营时,原有的两万余名犹太人仅剩下600余人。



二、妹妹塔卡现如今依然健在

1993年《辛德勒的名单》剧组正在波兰拍摄时,这对兄妹俩的母亲查亚·德雷斯纳(Chaja Dresner)早已去世多年,虽然这位妈妈在影片中的戏份还是挺多的。

查亚·德雷斯纳刚出场时姿态还是挺高的,在隔离区内当犹太同伴们讨论在哪里躲藏更好,妈妈搂着一双儿女神气地说道:“我才不会像个牲口一样躲起来!”

结果在1943年3月13日纳粹清理隔离区之际,妈妈比谁都慌张、比谁都恐惧,发疯一般四处寻找藏身之地!毕竟她是个母亲,身边还带着个女儿塔卡。她终于懂得,在生存面前,尊严一文不值!

结果经过数年历练,她的一双儿女比母亲还懂得存身之计,在集中营大体检这场戏中,当纳粹将全部儿童装上军车送去灭绝营“人道毁灭”时,兄妹俩藏进了厕所粪坑得以死里逃生。

1943年克拉科夫隔离区清理之前,妹妹塔卡当时16岁,正在克拉科夫附近的德国空军基地担任清洁工。

这个工作并不能帮她逃脱被隔离乃至灭绝的命运。与电影表现的些微不同之处,当时她的母亲查亚已经听说,纳粹不仅仅是将犹太人做为免费劳工那么简单了,而是送去集中营批量灭绝,于是查亚打算将女儿塔卡藏在邻居家的假墙之中。但邻居也有难处,自家已有两位失能老人,也藏在假墙中,于是邻居提出只能收留塔卡,她的母亲查亚只得留下女儿,自己漂泊在外四处躲藏。最后母女俩还是被纳粹搜出,无情地推上火车送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如电影所说,最后是辛德勒出钱四处打点,在生死一线间救回了这批女工!

生命力顽强的、95岁高龄的妹妹塔卡如今依然健在,而他的哥哥杰尼克已于2016年4月18日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去世,享年93岁!


三、第三个出场的是首饰匠莫德西·沃肯

第三个出场的是首饰匠莫德西·沃肯(Mordeci Wulkan),1910年10月30日出生于波兰,是年83岁。

莫德西·沃肯在整部电影中只有两场戏,但一句台词都没有,演员全靠运用眼神来传情达意。

当莫德西在火车站负责分捡犹太人行李中的珠宝时,纳粹士兵又在他眼前倾倒了一袋金牙,对于纳粹敲骨吸髓的无耻勾当,莫德西的眼神既愤怒又哀伤。他几乎可以预见,那些装上火车的同胞们再也回不来了。

想必导演斯皮尔伯格特地找到莫德西·沃肯出场,是想说明,你们纳粹掠夺我们犹太人财富可是有见证人的,人还健在!

也正是莫德西,在影片结尾处用工友的一根金质牙桥,为辛德勒打造了一枚金戒指,上面镌刻着一行希伯莱语——“拯救一人,即拯救世界”,与前面的情节遥相呼应。那种姿态摆明在说,我们犹太人的黄金也不是没有,但也得是我们心甘情愿地送给值得尊敬的人!

《辛德勒的名单》上映六年之后的1999年,莫德西·沃肯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去世,享年89岁!


四、第四位出场的几乎是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同行

瑞沙德·霍洛维茨(Ryszard Horowitz)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数码影像的先驱、国际著名摄影家,摄影界的同学们对这个名字更为熟悉一些。

瑞沙德1939年5月5日出生于波兰克拉科夫,出演影片这一年54岁。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随着克拉科夫成为前卫艺术中心,瑞沙德用镜头纪录了波兰爵士乐的发展历程,从而受到好莱坞的注意。然后于1959年移居美国继续拍摄美国爵士乐传奇,并就读于纽约普拉特学院,于1967年创建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在随后的五年中,他的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展出、出版和收藏,获得了可以授予摄影师的全部重要荣誉!

《辛德勒的名单》中并没有演员扮演瑞沙德·霍洛维茨,虽然他也是辛德勒拯救的1200名犹太人之一,毕竟当时他还是一个婴儿。瑞沙德·霍洛维茨身上存在着一项吉尼斯纪录,他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的最小年龄成员。

现年83岁的瑞沙德·霍洛维茨依然健在!


五、第五位出场的老妇人,正是辛德勒生日宴会上亲吻的小女孩

细心的同学们可能会发现,这位老阿姨也姓霍洛维茨,没错,她是才刚我们提到的摄影师霍洛维茨的亲姐姐,名字叫作纽西娅·霍洛维茨(Niusia Horowitz),时年61岁。

纽西娅·霍洛维茨出生于1932年4月22日,比她的弟弟大七岁。她的外祖父亨利克·罗斯纳(Henryk Rosner)是波兰著名小提琴家,拥有自己的乐团,纽西娅的三个舅舅都在其中。可惜这位优秀的外祖父与他的妻子儿子们一起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

纽西娅与妈妈身处奥斯维辛集中营,一直惦念爸爸和襁褓中的弟弟瑞沙德·霍洛维茨,但她们没想到,心心念及的亲人就在一墙之隔的集中营另一个区域。

据纽西娅回忆,幼年时代她经常站在一台比自己大四倍的机器面前,用手擦拭炮弹壳内壁。期间她得了盲肠炎,在医院里住了四个月。由于辛德勒的工人待遇较好,她得以获得更好的医疗条件从而存活下来。

因此,1941年4月28日辛德勒34岁生日这一天,9岁的纽西娅作为犹太工人代表向辛德勒献上一枚生日蛋糕,而厂长辛德勒则报以一吻。

因为这个吻,辛德勒触犯了《纽伦堡法案》遭到拘捕,在拘留所里滞留一夜之后,家人动用他的关系网将他保释出来。

1945年5月波兰解放之后,纽西娅在一间孤儿院里找到了弟弟瑞沙德·霍洛维茨。战后纽西娅成了一名美容师,并于1955年23岁这一年嫁给了一位医生,后来生了一个女儿。

纽西娅下半生从未对人吐露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生长经历,直到1992-1993年间,她做为历史顾问参与了《辛德勒的名单》电影拍摄工作。


六、约瑟芬和丽贝卡·鲍,在以色列曾是流行的爱情典故

以色列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年轻的情侣们曾流行说出这样的誓言:“我们俩永远相爱,就像约瑟夫和丽贝卡·鲍!”他们的故事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浪漫,同样都是严酷的环境里倔强生长的一支芬芳的玫瑰!

现如今在以色列特拉维夫,还建有一座“约瑟夫与丽贝卡·鲍纪念馆 ”。

电影里的约瑟夫与丽贝卡·鲍正是在集中营里举行婚礼的这对青年人,一脚踩碎灯炮的新郎约瑟夫由本片视觉特效、时年28岁的吉米·肯恩(J.M. Kenny)扮演。

但据约瑟夫回忆,真实的婚礼可不像观众们看到的那样浪漫,甚至这是个黑暗的悲惨之夜。

这场婚礼没有父母亲友参加,只是普拉舒夫劳动营13号女子营房里数百名难友们共同见证,为这对新人送上了祝福。而当晚作为新郎的约瑟夫是男扮女装混进去的,随身携带一枚用银匙打造成的戒指,那是他口挪肚攒用四块面包换来的。他刚刚一脚踩碎灯泡,这场私下举行的婚礼便败露了,闻风而动的士兵们将13号营房团团包围。

在场的女工急中生智,将约瑟夫藏在睡觉的隔板上,用一条长围巾将他伪装成一只枕头。

纳粹士兵们闯进13号营房随机殴打里面的女人们,籍此逼供事主,由于没有人站出来揭发真相,当晚有两名犹太妇女被活活打死!

逼供无果后,士兵们忽然想到,此刻去搜男营房,将所有男犯人集合在一起点名,谁缺席,谁就是今晚跑到女营房的捣乱分子。

听到士兵们纷纷攘攘退出女营房,约瑟夫头脑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可不想刚刚成为新娘的丽贝卡变成寡妇!”想到这里他翻身坐起,疾步跑出,打算铤而走险,抄近路从电网跳到男营房那一边。当时巨大的恐惧战胜了他的理性,看到眼前一张电网他想都没想飞身一跃,电网吐出一条火蛇,但神奇的是约瑟夫双脚落地,毫发未损。

晚年约瑟夫回忆道:“我不晓得那条火蛇是如何放过我的,但我要告诉你的是,这就是我和丽贝卡的新婚之夜。”


七、第七位走来的是曾经躲在粪坑里的奥莱克

第七、八、九位三人分别是奥莱克·罗斯纳和他的父母,这是二战结束后波兰克拉科夫少有的、完整存活的犹太家庭!

正如电影情节所说,奥莱克的爸爸是一名小提琴手,曾出现在辛德勒的生日晚宴上。德军占领波兰这一年,奥莱克年仅五岁。

这部电影有一处情节小编看一次哭一次,当纳粹士兵将所有儿童装上军车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奥莱克的妈妈发疯一般去追赶军车,发出绝望的哭喊。

事实真相是,当时年幼的奥莱克藏进了厕所粪坑,与塔卡兄妹在一起存活下来。

不过,在全部犹太女工被错误地载入奥斯维辛集中营那一次,奥莱克也随着母亲一起被运到了那里。

奥莱克至今身上还有一个纹身,那是一枚记号,标志着这个孩子不必急于送去毒气室,他可以用来做活体实验。


八、接下来出场的是奥莱克的叔叔婶婶

第十位出场的是手风琴手利奥波德·罗斯纳(Leopold Rosner)和他的妻子海伦。

利奥波德在整部影片中没有一句台词,往往是一闪而过。在辛德勒生日宴会这场戏中,他和哥哥两双双助兴,一个拉小提琴,一个拉手风琴。

正是兄弟俩这项难得的手艺从而被辛德勒挑选请进自己的工厂,像辛德勒这种夜夜笙歌的公子哥儿,乐师方面自然是省了不少花销。

但真实的利奥波德比哥哥的名气大很多,他是克拉科夫著名歌星、手风琴手,是那种和平年代辛德勒完全请不起的人。

2008年10月10日,利奥波德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死于阿尔茨海默病并发症,享年 90 岁。


九、接下来出场的两个人是一对夫妻

不论是电影还是现实生活中,这一对夫妻在“辛德勒的犹太人”中都值得大书特书!丈夫波德克·费佛伯格(Leopold Pfefferberg)甚至直接促成了这部电影的拍摄。

妻子米拉·费佛伯格出生于1920年7月15日,1993年73岁的米拉刚刚进组时,看到由拉尔夫·费因斯扮演的阿蒙·歌特,开始不受控制地浑身颤抖。

柔弱的米拉之所以能在乱世苟活下来,在于当时她有一位优秀的男友波德克,就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这位混黑市的小伙子。

前几次出场小伙子都是衣冠楚楚,神灵活现,不错的生活水准显示其智力异于常人。

现实中的波德克是被他妈妈介绍给辛德勒的,因为他的妈妈是一名装潢设计师,1939年11月在为辛德勒装修公寓时与其结识。波德克开始成为辛德勒的助手,如电影表现的那样,波德克帮助辛德勒从黑市弄来大批紧俏货色,用来打点各路纳粹高官。

战后波德克立志报恩,但苦于自己也经济拮据,无法在钱财上更多地资助辛德勒。波德克的方式是到处宣扬辛德勒拯救犹太人的光辉事迹。

现实生活中的波德克与辛德勒

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定居在澳大利亚的波德克不停给好莱坞八大厂写信打电话,建议他们将辛德勒的故事拍成电影,最后终于说动米高梅,1974年10月,当米高梅立项电影已经启动开始走流程之际,又因为辛德勒的去世而搁置下来。

波德克不死心,干脆抛下澳大利亚的生意,带着妻子迁往好莱坞,在日落大道开了一家皮具店,这下有了地缘优势,他开始向他遇到的每一位导演、编剧推销辛德勒的故事。功夫不负苦心人,他在1980年遇到了澳大利亚作家托马斯·肯尼利(Thomas Keneally),托马斯受其感染,写下了小说《辛德勒的方舟》,并于1982年出版。

波德克又趁热打铁,带着这本小说去寻找斯皮尔伯格的母亲,他之所以选择这位老妇人,是因为斯皮尔伯格的母亲是俄裔犹太人,更容易共情,女人更容易动感情,这种曲线救国的策略也说明波德克确实是个有智慧的人。

1982年,导演斯皮尔伯格在母亲的推介下,终于读到了小说《辛德勒的方舟》,当时他就有将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的冲动,但他认为自己太过年轻,能力不足。之后他用了十年的筹备时间,终于将《辛德勒的方舟》搬上了银幕!

波德克用自己半生的执着促成了电影的拍摄上映,他对导演这样说道:“辛德勒给了我生命,我要让他获得永生……”

2001年3月9日波德克去世,享年88岁!他的妻子米拉亦于2008年于加州去世。

可以说,夫妻俩为了宣传辛德勒的事迹,最终客死他乡。


十、第十三位出场的是会计伊扎克的遗孀

由于会计伊扎克·斯泰恩早于1969年去世,所以由演员本·金斯利携带其遗孀索菲亚·巴肯罗特(Sophia Backenrot)出场。

看了上面的内容大家可能会奇怪,辛德勒的犹太人都挺长寿的,为何单单会计伊扎克如此短命(68岁)?实际的情况是,伊扎克是在和平年代自杀身亡的。没人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当时伊扎克混得很好,战后他是以色列复国委员会成员之一,有相当的社会地位。

现实生活中的伊扎克与辛德勒

据报道,辛德勒在他的葬礼上哭得十分伤心。

其妻索菲亚·巴肯罗特出生于1920年7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与丈夫伊扎克和姐夫纳坦一起成为“辛德勒犹太人”。据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她雅利安的外表令她存活了下来。


十一、阿蒙·歌特心心爱恋的海伦·赫希

穷凶极恶的阿蒙·歌特在向海伦示爱的那一瞬间,他彻底沦为了一只可怜虫,令观众不免心生恻隐。

历史上,真实的海伦·赫希主动找到辛德勒,带上自己的全部积蓄4000块兹罗提,打算贿赂辛德勒,让他收下自己的妹妹并寄养在搪瓷工厂。辛德勒非常同情这个姑娘,满口答应下来,说阿蒙不敢动她一根手指!尽管辛德勒也不确定自己是否在吹牛。

最后辛德勒是通过一场扑克牌赌博,从阿蒙手里赢得了海伦,据说阿蒙酒醒之后,面对失去海伦的现实懊恼不已。

2018年10月20日,海伦·赫希于美国博卡拉顿去世,享年93岁!


十二、这位坐着轮椅出场的老阿姨是辛德勒的遗孀艾米丽

这位坐着轮椅出场的老阿姨是辛德勒真实的妻子艾米丽·辛德勒(Emilie Schindler)

艾米丽1907年10月22日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苏太德地区,与辛德勒是同乡,比丈夫大一岁。

1927年,20岁的辛德勒为了推销父亲工厂的农产品,来到艾米丽家中,当时艾米丽的父亲是苏太德地区最大的地主。

虽然辛德勒生性风流,不仅在外面有情妇,在工厂里与秘书维多利亚勾勾搭搭,甚至还育有两个私生子,但宽容大度的艾米丽始终爱着辛德勒,不离不弃陪伴在他身旁,并且帮助丈夫照顾工厂里的犹太人。

《辛德勒的名单》主创人员都说,这部电影准确地讲应该叫作“辛德勒夫妻的名单”。

战后夫妻俩移居到阿根廷开农场,饲养鸡与海狸鼠,大概那是艾米丽一生中最为自由快乐的时光,虽然辛德勒也很不地道地将他的情妇维多利亚也带到了南美。

艾米丽在影片中仅仅出场五秒钟,导演斯皮尔伯格给了她五万美元片酬。这里面同情分更多一些,毕竟老太太为了拯救犹太人散尽家财、半生潦倒。因为影片的预算,艾米丽才第一次大老远从南美来到以色列锡安山拜祭丈夫,想想也是心酸。

2001年10月5日,艾米丽·辛德勒于德国柏林去世,享年94岁。


十三、最后在辛德勒墓碑上摆放玫瑰的是什么人?

最后一只手在墓碑上摆放两支玫瑰,紧接着影片给了一个远景,一个高大的身影矗立坟前,久久不语,沉思默想。

电影上映后,许多人说这是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毕竟他也是犹太人的后裔,他的父母都是俄裔犹太人。

其实这个人不是导演,而是主演利姆亚·内森(Liam Neeson)。这也是角色与原型另一种方式的合影,只可惜原型奥斯卡·辛德勒早已长眠地下,只留一段不朽的传奇长驻人间……



(全文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gongsi/103754.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