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公司招聘 -

凯丰简历(遵义会议时讽刺毛主席不会打仗的凯丰)

  • 公司招聘
  • 2024-03-05 18:00
  • 龙泉小编


文|玉沙粼

编辑|玉沙粼

在遵义市老城区,很多的游客都会和伫立在街边的一幢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前拍照留影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大家用心参观着这个,在1935年1月15日那天,召开的一场改变了中国共产党命运的遵义会议旧址。

然而这么重要的会议在召开过程中意外频出,一个叫凯丰的人,不仅在与毛主席争议中言语激烈,还站起来公开指责其不会打仗。

那么,这个凯丰此后结局如何,究竟去了哪里呢?

唱“反调”的凯丰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凯丰是何许人也?

凯丰的出身和我国很多领导出身差不多,在1906年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里出生和成长,也许贫苦家庭的孩子对知识学习都十分的渴望。

凯丰在学业中成绩优异,文笔十分厉害,在整个求学的过程中,勤奋刻苦接触到很多进步思想,深受影响的他意志坚定的投身进革命斗争中。

事实上,凯丰只是一个化名,是为了在加入共产党之后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才化名“开封”的,时间长了,就直接按照读音更名为“凯丰”,而他之前的名字叫做何克全。

凯丰的革命之路走的并不顺畅,他在斗争初期,用自己的文笔将进步的思想发表在报刊上,也被组织送出去留学深造过,还受到过背叛被捕入狱。即便是经受着过多的磨难,凯丰依然忠心于革命,心系祖国的胜利。

凯丰这个名字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是在遵义会议的现场,他也曾有着一席之位,并且还在会议上当众和毛主席叫板,那么他又为何要这样做呢?

其实凯丰这样做是有他自己的考量的,我们都知道遵义会议的重要性,当时红军在博古和李德等人的领导下红军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而这场会议的召开也是在解决红军目前的困境,在死胡同里面找寻生路。

当时的情况和红军危难的事实下,已经说明了,博古和李德的领导错误,红军也不能继续听从他们的原定计划,要部队向北继续前进与贺龙会合。

原本所剩无几的部队继续向北,怎么能敌得过国民党的20万大军呢?这一决定遭受毛主席为首的一众领导人的反对。

其实,博古和李德的领导和毛主席有分歧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曾经在“黎平转兵”的时候,二人意见就已然不和。

当时的红军占领了很好的高地,面对这样的局势,在战略上直接北上黔北的话更有利于红军的发展。但是那时候的博古和李德二人却坚持要去地形复杂,敌人众多更艰难行走的湘西。

最终博古等人的建议被大家开会否决了,不仅如此,在毛主席等人为部队更好的发展与其沟通时,也是都被无情的拒绝了,也正因此,博古受着巨大的压力,他的威信也逐渐丧失,大家开始对其有了情绪。

但是面对着红军的生死时刻,就不能再放任他们的错误领导了,一定得改变原计划,不然红军真的就来不及拯救了。

于是就有了遵义会议,有了这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参加会议的人都心知肚明,博古李德等人也明白这场会议的目的,但是他们还是为了保全自己的领导权,一意孤行,不仅不改变计划,往国民党挖好的坑中跳,还在会议上,着重强调敌人的装备的精良和实力的强大,对自己的军事战略的错误战术只字不提。

然而当时的毛主席站了出来,他在会议中,严肃的讨论着目前的战况,并指出接下进来将要面对的困难,并在自己的报告中详细的讲解出红军的优势,并表示中央红军是可以突破敌人围剿的,也拥有着胜利的条件。

而面对博古报告中所提到的与敌人装备,军人数量等客观上的原因,毛主席用前四次反“围剿”的战争中,红军面临着与这次同样的状况,但每一次都是胜利者,然而大家却在这第五次上摔了跟头,这个跟头摔得太重了,如此严重的后果不能把责任都推给绊脚石,得从自己找问题,为何自己不能绕过石头呢,说到底还是战略指挥的问题。

在毛主席的言辞凿凿下,博古和李德等人已经心虚的低下头,无法在理直气壮的反驳了,他们也明白自己很快就将失去接下来的领导权了,尽管内心多有不甘,但是还得硬着头皮听取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他们言辞激烈的批判。

也就是在大家将切肤之痛一吐为快,并且支持毛主席出来指挥接下来的战斗时,一旁拥护着博古领导权的凯丰听不下去了,勇猛的站了出来,并且大声质问毛主席:“你会打仗吗?知道什么是列宁主义吗?你在《孙子兵法》中学来的东西,现在打仗是用不上的。”

凯丰的这般言语可谓是非常难听了,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嘲讽。面对着充满恶意表达的凯丰,会场上的众人都是一惊,纷纷侧目去看毛主席的反应。

然而在突然安静下来的会场上,毛主席并未为之愤怒,而是顿了一下,一脸平静地反问:

凯丰当然没有读过《孙子兵法》,他只是逞一时口快,他认为天天和农民在一起的毛主席没有系统的学习军事知识,所以,对他上位领导十分不服,现在面对毛主席的反问只能呆站住,回答不上来。

一时会议桌上众人都陷入尴尬的寂静中,毛主席轻咳一下后,抿嘴一笑,望着一脸吃瘪的凯丰意味深长的开口:

一席话落,众人纷纷为其鼓掌,而凯丰也不再说什么,悻悻的坐了下去,原本大家就拥护毛主席出来执接下来的领导权,这下更让大家心服口服了。凯丰的一闹成为会议上的小插曲,无人在意的就这么过去了。

事实证明,当时大家的决定是对的,而这场会议也解决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困难。

中国共产党在接下来的战争中频频胜利,不仅甩掉了共产国际的“拐杖”,而且学以自用,因地制宜,把中国的实际情况考虑进去,面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毛病,自立门户解决问题,这一决定促使了党和中央最终的胜利。

然而,当时会议上凯丰嘲讽的一问这事,在毛主席心中并没有过去,在30年后,他还曾和身边人开玩笑的说起过这件事。

毛主席弹了弹手中燃烧着的香烟的烟灰,笑着说到,在遵义会上,党内的同志嫌弃我不会打仗,打仗靠的是翻书,还翻得是两本不同的书,是一本是《三国演义》,另一本则是《孙子兵法》,哈哈,那时候呀,这两本书,我也就看见过《三国演义》,后来被这个同志一说,会议结束之后,我还真去翻了翻《孙子兵法》。

说完的毛主席张嘴使劲的深吸一口烟,在着吞吐之间将此事翻篇。

那么,凯丰呢?和毛主席拍板的凯丰之后去了那里呢?

凯丰接下来的人生

凯丰和毛主席会议小插曲结束后,在革命一路走来的道路,事实证明了毛主席是正确的,并且在党组织和同志们的耐心帮助下,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拥护,在会议场上不理智错误态度。

并且在后面邓小平也正面回应过凯丰对事情的正确态度,并声明凯丰虽然在会议场上保留了个人意见,但是,后面也很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明白自己错误的凯丰在接下的工作中也是积极参与,勤恳付出,一切听从党的安排,在这之后,凯丰还参加了多场战役,直到1937年凯丰再次和毛主席产生摩擦。

这次摩擦说大不算大,只是这次事件让很好多的官兵备受感情的伤害,因此,他也受到了毛主席的严厉批评。

在1937年的时候,立场坚定的凯丰,受党中央指示,批判领导错误路线的张国焘,虽然凯丰在工作中旗帜鲜明。

但是他的工作没能做到位,出现了纰漏,不仅没有区分开干部战士,将其混为一谭,在文件中,还使用了不恰当的军阀、土匪等字眼。

一下子把战功赫赫的四方面军得罪的死死的,这个有史以来一直是光荣的部队,一夜之间成了"土匪"、"军阀"的队伍,这怎么能忍,部队一时爆发出强烈不满的情绪,这种情绪在不断扩大中,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因为不满强加的帽子,原四方面军的许世友、洪学智等三十多人,经常在一起讨论,并抱怨这不存在的事情,时间一长,这反对的声音就更大了,最后他们在一次小型商讨中,被以"拖枪逃跑"的罪名逮捕了。

这一下,三十多个浴血奋战的战士被自家人逮捕的消息在军队中传扬起来,毛主席也是在这时才知道了此事,一时惊到无法言语,赶忙招来凯丰仔细询问事件的由来。

立即赶来的凯丰,就把事情全部解释了一番,他这一解释不要紧,听完后的毛主席更是火冒三丈,出言指责凯丰工作不到位,让三十多个红四军的高级干部反对,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真是恨铁不成钢。

然而一时没能转过弯来的凯丰一脸委屈地像主席努力辩解着,认为自己没做错,自己就是按照着毛主席的指示做的,怎么就错了呢?

毛泽东看着一脸迷惑的凯丰,厉声批评到,中央的精神只是让你批张国焘,没有让你一竿子横扫一大片,你这是过分解读政策,并且明确的指出之前的张国焘,同样在部队中批毛主席的时候,就没有连带其他人,怎么现在反过来,毛主席批张国焘,还连带制了呢?连带着无辜的战士一起遭受着不明冤屈。

听到这的凯丰才知道自己了自己的错误,赶忙承认错误,并且在大会上做了自我批评,还跟随毛主席一起看望被逮捕关押的战士们,这才化解战士们的委屈,了解了此事。

有功有过,也确实是凯丰一生的基调

凯丰可谓是个真性情的汉子,他知错就改,遇到不赞成的事情也不遮遮掩掩,也不在背后捅刀子,直接摆放在明面上,一一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做事情反而光明磊落。

凯丰有着敏锐的预判决策能力,在红军部队中,见证了毛主席领导正确后,全力支持并坚定追随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服从着组织的每一次调配,并且无条件的执行,担任着不同的重要职务,也在每一个职务上都勤勤恳恳的工作,努力付出着,他工作的一切,毛主席都看得到,因此对其也是十分信任。

凯丰在战争的磨砺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党有着深刻的认知,对中央的指示一直非常拥护,因此后来的宣传部部长的工作做的非常的出色。

中央因为他的勤恳和能力的突出,建国以后,他被党委以重用,沈阳市在他的领导下,发展迅速,为当地的百姓们带来更好的生活,还为沈阳后期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做出了贡献,成为沈阳市的好市长。

在家庭教育中,凯丰是个严格的父亲,常常提醒工作生活的孩子们要提高政治水平和思想觉悟。并且谨守党的教育,不会因为自己身居要职,为孩子提供任何特殊的便利。

1953年,洁身自好的凯丰患上了肝癌,身体在经受了战争时期的伤病和工作的压力双重打击下,在1955年3月逝世,享年49岁。

凯丰壮年离世,他那30年的峥嵘岁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中国的建设耗费了半生的心血,他对事业忠心耿耿,光明磊落,对党的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始终清正廉洁,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他这一生可谓是光辉的一生,值得敬仰的一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gongsi/104995.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