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如一条奔腾的大河,不舍昼夜,润泽中华。站在岁月的闸口回望,来路激昂,前路浩荡。
70年自强不息,承载初心和使命,五千年文明古国绽放夺目光华 ,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崛起。
70年前,满目疮痍的江河图景仿佛昨日;今天,壮丽多彩的山河画卷已然展开。在“水”中求发展,从“水”中谋创新,水之所至,处处可见盛世水利的灿烂景观。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座座水利工程巍然屹立,一个个水利项目润泽山川,一条条河流和谐流淌,一片片绿洲生机勃勃,一股股清泉进村入户。水利70年,已经彻底改变了原本羸弱的江河,创造了前无古人、振奋人心的辉煌成就,为国家发展、民族富强、人民幸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治国必先治水”。一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水旱灾害防御史。
新中国成立之前,国贫民弱,山河破碎,水利设施寥寥无几。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只有水库1 200多座,堤防4.2万公里,大江大河基本没有控制性工程,监测预报等手段几近空白。
黄河曾经是一条忧患之河。新中国成立以前,黄河干流上没有一座水库,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频繁决溢,为患不止。
1952年,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出京视察就来到黄河,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在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治黄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黄河视察。今年国庆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日理万机之中亲临黄河,实地察看黄河的生态保护和堤防建设,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擘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在黄河治理保护历史上具有里程碑重大意义。人民治黄70多年,建成了三门峡、小浪底等干流水利枢纽,基本建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战胜了10次超过10 000立方米每秒的大洪水,创造了73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奇迹。黄河下游频繁决口改道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新中国相继开展了对淮河、海河、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水利摆到了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大幅度增加投入,水利工程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小浪底、治淮、治太等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陆续开工兴建。
70年来,全国各类水库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 200多座增加到近10万座,总库容从200多亿立方米增加到9 000多亿立方米。5级以上江河堤防超过30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7倍多。规模以上水闸10万多座、泵站9.5万处,建成一大批供水工程及重点水源工程。编制完成洪水风险图,覆盖防洪保护区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覆盖全国、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水利工程体系在防汛抗洪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引江济淮、引汉济渭、滇中引水、西江大藤峡、新疆阿尔塔什……一个个谋划多年、号称“世纪工程”的标志性“重器”拔地而起,国家172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已经开工建设138项,正由蓝图变成现实。可以自豪地说,我国大江大河已基本具备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实际发生的最大洪水能力,我国防洪能力已升级到较安全水平。
坚固的防洪工程犹如“水上长城”,是防汛的“硬”牌。我国成功抵御了1991年江淮大水,1998年长江、松花江特大洪水,2003年和2007年淮河大水,2016年太湖特大洪水和西南持续大旱等水旱灾害,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旱灾害防御。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为做好新时代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提了总依据、总遵循。水利部立足于“防”,做到关口前移,重点开展了监测预报预警、水利工程联合调度等“防”的工作。
在长江,1998年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性大洪水,670万人上堤防守;而面对2012年和2016年的长江大洪水,水利部调度三峡水库充分发挥拦洪削峰作用,没有出现千军万马上堤的情形,取而代之是“堤外洪水滔滔,堤内安居乐业”。今年,水利部门调度2 500多座大中型水库参与拦洪,共拦蓄洪水1 000多亿立方米,有效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与水文、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等“耳目”的作用密不可分。
今天,我国已建有各类水文测站12.1万余处,实现了对大江大河及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水文监测全覆盖;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了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县全覆盖,山洪灾害年均死亡人数由2010年以前10年的平均1 079人下降至351人,减少幅度达68%……
今天的中国,完善的防汛抗洪减灾体系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保障,人们面对滔滔洪水更显自信和从容。
2019年9月5日,我国内蒙古河套灌区、江西抚州千金陂2个项目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19项。这些古老而又现代的灌区,正散发着独特魅力。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十分脆弱,水利工程数量少而且破败失修,灌排能力严重不足,粮食生产能力低下,一遇大的旱涝灾害,往往赤地千里,粮食绝收,饿殍遍野。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粮食安全、水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全国人民大兴水利,新建了安徽淠史杭、山东位山、河南红旗渠、甘肃靖会提水等一大批灌区。
宁夏中南部地区,是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带。“种了一袋子,收了一帽子”,当地老百姓如此形容30多年前的粮食生产。1978年开始建设的固海扬黄灌区,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2018年,灌区农林牧总收入30.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超过6 000元,是1980年的201倍。灌溉工程让原本大片荒芜的土地变成了粮仓,穷窝窝变成了“塞上江南”,灌区所在地成为当地最好的生活聚集地。
安徽淠史杭灌区,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淠史杭灌区的建设完成,使昔日赤地千里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安徽省也因此稳居粮食主产省的地位。70年来,灌区灌溉面积由50万亩发展到1 060万亩,灌区农民纯收入由1978年以前的不足80元增长到10 600元。目前,灌区年产粮食130亿斤,以约占全国1/200的土地,生产了全国1/100的粮食。
灌区建设,既关乎国家的“粮袋子”,又关系农民的“钱袋子”。
经过70年来的水利建设,当前,占全国耕地面积50%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占全国总量75%的粮食和90%的经济作物。
一组数据对照出我国灌区发展的惊人成就。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4亿亩增加到2018年的10.2亿亩,增长325%,耕地灌溉率超过50%,我国的灌溉面积位居世界第一!
——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0.23万亿斤增加到目前的1.3万亿斤左右,我国以约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保障了占全球近1/5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人民手中的饭碗端得更牢!
——近20年来,农业用水量维持在4 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农业用水比重从2000年的69%左右下降到目前的62%左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一直维持在3 400亿立方米左右,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一直在稳步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大事要事,始终把农村水利建设作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方略。
多年来,我国建成了大中型灌区7 800多处,累计实施了400多处大型灌区、1 200多处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通过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加快灌溉排水设施的配套改造,推进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中国农田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和灌排设施管理体制机制。
仓廪实而天下安。不断发展的农田灌溉事业,为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发展、经济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
70年来,无数的村庄发生了显著变化,最引人注目的当是自来水流进千家万户。在共和国的土地上,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缺水地区的农民废弃水窖、摆脱水缸、封存扁担,高高兴兴到城镇打工创业的故事。
从广袤的西北农村,到辽阔的黄淮海平原,农村供水工程已惠及9.4亿农村人口,全国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6%,自来水普及率达81%,超过75%的发展中国家。
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供水设施匮乏,大部分农村群众直接饮用坑塘水、涝坝水。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严重缺水地区饮水困难问题。1977—2005年,以平均每年解决1 000万人的速度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2005—2015年十年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解决了5.2亿农村居民和4 700多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进入“十三五”以来,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转入巩固提升阶段,至今累计提升了2亿多农村人口的供水保障水平。
这组不断递进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农村家庭的梦想成真。从水井时代到自来水时代,从“扁担挑水”到“水龙头一拧”,乡村生产、生活方式迎来质变。水,给乡村振兴注入了巨大活力。
进入新时代,老百姓不仅要有水吃,还要吃好水。现在农村供水工程体系不断完善,东部发达省份,中部的安徽、湖北,西部的宁夏等省份已经做到了城乡同饮,这意味着城乡居民在用水上获得同等待遇。
河北省枣强县是出名的饮水型氟超标县,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工程,采取水源置换,彻底解决了全县30余万农村群众饮水型氟超标问题。目前全国已解决了6 0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型氟超标问题。
农村安全饮水正越来越广泛地惠及数千万农村居民,成为近年来老百姓受益范围最广、满意度最高、获得感最强的民生水利工程。
70年来,我国以有限的水资源总量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支撑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水资源需求量迅速增长,工业用水在2011年达到1 461.8亿立方米的巅峰,农业用水在2013年达到3 921.5亿立方米的巅峰,我国供水能力也随之不断提升。
重大水利工程成为保障供水的重器。密云水库、潘家口水库、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一大批水库和引调水工程已经建成并发挥显著效益。南方北调工程,已成为中华大地上的新地标。
70年,老百姓已真正看到水之变,享受到水之利。城乡供水体系的逐渐完善,使亿万中国人生活生产用水无虞,中国人民生存的尊严和生命本身的幸福感有了坚实的水根基。
70年来,一批举世瞩目的水电工程造福国人,三峡、溪洛渡、向家坝等一个个国之重器横空出世,我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水电强国,其发展历程堪称传奇。
新中国成立后,水电发展翻开了新篇章。1957年,钱塘江上的新安江水电站、黄河上的三门峡水电站相继开工建设。新安江水电站历经18年建成,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自主设计、施工大型水电站和制造水电设备的能力,成为中国水电发展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1975年黄河刘家峡水电站建成,意味着我国拥有了百万千瓦级的水电站,是新中国水电史上的又一座丰碑。
世界第一大水电工程——三峡水电站,2012年7月全面竣工,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由此奠定了我国的水电强国地位,2018年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首次超过1 000亿千瓦时。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电站100万千瓦水电机组全部为“中国创造”,是中国水电发展史上的巨大飞跃,奠定了中国水电装备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水电立足国家战略,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溪洛渡、向家坝、锦屏二级、锦屏一级等巨型水电站相继建成投产,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开工建设。
70年来,中国水电从零起步,一项项世界之最、一个个技术突破、一批批工程实践,从开发利用、技术创新、运行管理到效益发挥均实现了全方位的跨越。
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了3.5亿千瓦,年发电量12 329亿千瓦时,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978倍和1 027倍,分别占全球总量的27%和28%,稳居世界第一。今天的中国水电,其规模、技术、建设能力、国际影响力都已经处于绝对的世界领先水平,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水电强国。
不仅如此,分布全国的水电站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电力、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防洪保安、农业灌溉、城乡供水、生态支撑、兼顾航运的综合功能和效益。
农村水电“点亮”了乡村之夜。
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已建成小水电站4.6万座,装机容量8 044万千瓦,年发电量2 346亿千瓦时,分别约占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和水电年发电量的1/4。小水电开发解决了全国1/2地域、1/3县(市)、3亿多农民的用电问题,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进入新时代,中国水电充当能源革命的主力军,促进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大力供应清洁、零碳能源,推动解决雾霾和气候变化等全局性问题,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中国水电业务已经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了海外70%以上的水电建设市场份额,为世界水电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水电拥有了“走出去”的底气和豪气,成为国际上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
绿色,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更是发展的底色。
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顽疾”。作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水土流失问题十分突出,导致生态恶化,威胁防洪安全,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7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将水土保持列为基本国策,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治山治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水土流失防治步入快车道,四分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根治,取得了显著成就。
黄土高原,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过去,水土流失、沟壑纵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新中国成立后,淤地坝建设、坡改梯、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生态修复等措施大规模实施。经过多年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已经由最严重时的45万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21万平方公里,近一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年均流入黄河的泥沙已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6亿吨减少到目前的2亿~3亿吨,黄土高原主色调已由“黄”变“绿”。
福建长汀县,从水土流失到绿色新生,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也发生着绿色革命。
长汀,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域之一。“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过去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群众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最严重的地方,山光岭秃、草木不存,曾被称为“火焰山”。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亲自关心推动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多次挥锹参加治理劳动。经过长期不懈的治理,长汀县的水土流失面积已经从146万亩减少到36万亩,林草植被覆盖率已达80%,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8 185元提高到13 991元,昔日的火焰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更成为了当地百姓的金山银山。
十八大以来,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严格监管,19万个生产建设项目实施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减少人为新增水土流失面积9万平方公里。因生产建设造成的人为增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像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一批国家重大项目,通过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治理成效来自久久为功、因地制宜。通过实施水土保持、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我国70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1.5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建成淤地坝5.9万座。十八大以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1万平方公里,年均治理面积达5.7万平方公里,是十八大之前年均治理面积的3.7倍。凡是经过重点治理的区域,控制土壤流失90%以上,林草植被覆盖率提高30%以上,治理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一项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就像一条条涓涓细流,让山河披绿、百姓致富,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绿色之本。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水的浪费、污染、掠夺,使得诸多地区缺水、缺安全之水已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并引发一系列生态与环境危机。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时代命题。
自2012年以来,我国全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需求管理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了全国和各省市县三级行政区的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2012年至今全国年用水总量维持在6 100亿立方米左右,这意味着我国连续7年以稳定的水资源用量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效率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推进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水利部先后批复黄河、淮河干流、太湖、松花江干流等41条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控制河湖开发强度,保障河湖生态流量。
以水定需,水利部构建最严格取用水管理体系,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纳入取水许可的用水户38万个。对10 298个地下水站点、1.4万个取水户、451个省界断面、425个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实现在线监测。
在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前提下,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管好地上的水,也要保住地下的水。华北地区是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特别是京津冀地区。
面对发展中出现的地下水超采、河道断流、湖泊萎缩、水污染等水生态水环境问题,水利部在21个地下水超采区实施了禁采、限采措施,开展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采取“一减、一增”治理措施,南水北调受水区六省市城区累计压减地下水开采量约19亿立方米。
多年来,各地不断强化水资源保护,水生态水环境得到修复和改善。一大批生态调水工程相继实施,唱响了一曲曲动人的绿色颂歌。
新疆塔里木河下游输水,让尾闾重现碧波万顷;引江济太工程持续实施,改善了太湖及河网水环境;甘肃石羊河生态治理,让民勤免于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珠江压咸补淡水量调度,全力保障了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
观念转换天地宽,点滴之间见辉煌。
节水之花遍地开放,水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与2012年相比,2017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了30%和32.9%,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16提高到0.548,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63.5%提高到76.9%。水资源配置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有效保障了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合理需求。特别是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如同一道“清水长廊”,累计向北方供水超过27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过1亿人,有力提升了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近年来,水利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把节约用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以用水量的微增长支撑保障了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丽河湖、美好生态的渴求愈加迫切,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的重大战略部署。截至目前,全国400多名省级负责同志担任河湖长,120万各级河湖长上岗担责,“民间河湖长”助力党政河湖长巡河湖护河湖,织起了有效的管水护水网,还河清湖净,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河湖新格局。
治水兴水从来都不会是坦途,唯有凝心聚力、加足马力、勇于开拓,才能越过一道又一道难关。
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头30年以肩挑人扛为主的人海战术,还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日益普及的机械化施工,无论是一塘一库的农村小型水利,还是全国人民共筹基金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无论是国家出资的公益水利基础设施,还是市场为主体的供水、水电产业项目,水利建设都充分体现了集体的力量,没有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就不可能有新中国水利建设的跨越发展和今天的辉煌成就。
上下游、左右岸、丰枯期——水的特性决定了治水活动的群体性。人民治水,治水为民,这是永恒。
做好顶层设计、坚持改革开放、尊重科技人才、推广实践经验、倡导奉献精神……这些都是党领导人民群众治水的法宝。
70年来,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制定一批重大水利规划和实施方案;长江流域规划体系取得长足发展,为长江流域节约保护、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提供了重要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水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水利科技工作紧紧围绕水利建设主战场,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应用工作,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深化水利多双边国际交流,推动“一带一路”水利国际合作,中国水利正在为全球水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水利对国际水安全的贡献度,对全球水治理的引领力,无不攀上了新高度。
连续实施人才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和一系列创新举措,“四轮驱动”助力人才工作亮点纷呈。新时代水利人才创新行动计划大力推进,“订单式”培养突出民族化、本土化和专业化导向,破解基层人才长期引不进、留不住的难题。
水利部举全行业之力,打响水利扶贫攻坚战,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这个突出问题,全方位加大水利项目、资金、人才和技术等倾斜支持力度,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面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传承于五千年治水文化,立足于新时代水利实践,是水利人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重要标尺,正在汇聚水利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激励着水利人奋勇争先、干事创业。
70年,还有太多的重要事件、精彩瞬间、高光时刻值得书写和铭记。
一轮轮水库除险加固,105个水生态文明建设城市试点工作基本完成,水法治进程加力加速,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得到全社会重视参与,金门供水工程通水让“两岸一家亲”;水利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近70%,1 451万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完成,累计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约1.6亿亩,水利信息化建设增强水利信息感知、分析、处理和智慧应用的能力;水利鼎力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力有效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长江大保护作出贡献;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建责任制为保障,持之以恒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
喜看今日之中国,江河竞秀,万水奔腾,一日千里。
70年,中国最深刻的改变,是人的生活和命运。因为水,乡村才更加让人留恋;因为水,城市才更加灵韵动人;因为水,人们的幸福指数才能不断做着加法。
面对新时代的新呼唤,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水利部党组基于治水矛盾的转变,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以期充分满足人民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身处伟大新时代,聚焦治水新矛盾,葆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蓄积滴水石穿的韧劲,不断砥砺梦想,始终拼搏实干,水利人终将豪迈续写水利事业的辉煌篇章。
70年峥嵘岁月,70年辉煌铸就。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的水利事业,始终坚定不移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共振,志在水利万物、水润万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水利人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主动担当,风雨奋进,扬帆再起航,为亿万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更坚实的依托,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水利基业!
来源:中国水利报 本报记者 赵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