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江冬秀,胡适的那群朋友无不嗤之以鼻。在大家纷纷以抛弃“糟糠之妻”为新风尚时,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胡适却逆流而上,奉母亲之命娶了个“小脚夫人”,简直白瞎了少年成名风度翩翩的美少年!
估计胡适在娶江冬秀时也是存了心思的。这桩婚事是胡适母亲定下的,他待母亲极孝顺,自然不愿也不敢拂逆母亲。另外这种旧式女子一般比较传统,温柔贤惠,那样完全可以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
可惜现实总是比理想骨感很多!如果胡适知道以后自己的夫人被称为“民国第一悍妇”时,还会坚持当初的选择吗?
江冬秀没有走同期出道的朱安的怨妇路线。她勇敢捍卫自己的家庭,与学界泰斗丈夫白头偕老,堪称妇女婚姻保卫战典范。
其实看照片会发现,江冬秀并不像传说中的“母老虎”那般长相彪悍,相反她长了一副温柔贤惠的面孔,传统的旧式女子模样,身材圆润很有“福相”。
两人订婚后胡适便去美国求学,十多年没有回来,江冬秀经常以未婚妻的身份到胡适家里走动,帮助胡适母亲操持家务。她是当地望族出身,在娘家众星捧月十指不沾阳春水,到了胡适家迅速放下身段,各种粗活累活抢着干。
胡适家里情况特殊,母亲是父亲的第三任妻子,大家庭里关系本就复杂,两个同父异母嫂子和那些婶婶婆婆让能干的江冬秀受了不知多少窝囊气。
待嫁的13年里,江冬秀殷勤侍奉婆婆,还听从胡适的要求,放开脚、学习文化。偶尔跟胡适通信,错别字多了他不开心,找人代写他也不开心,所有这些江冬秀都默默忍下了。她已经以“胡家媳妇”的身份熬到了28岁,这个年龄即使放到现在也不算小。除了等待胡适回心转意娶自己,她没有其它任何出路。
图 | 青年胡适
婚后两人过了一段风平浪静的伉俪生活,三个孩子相继出生。好日子没过多久,婚姻中间插进来个曹诚英。
曹诚英是胡适三嫂的妹妹,1917年胡适回乡成亲,她被请来为江冬秀做伴娘。后来胡适夫妇到北京后,她以喜欢花草为由写信给胡适,要他寄花籽给她,两人经常通信,好感渐渐滋生。
1923年,胡适到杭州休养,顺便看望刚刚离婚的曹诚英。在杭州的五天里,曹诚英始终陪伴左右,他们的感情发生了质的飞跃。
临别时,胡适写了首《西湖》,诗中暗喻曹诚英为恋人,是“驱不走的情魔”、“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此后两人书信内容越来越热烈缠绵。心旌荡漾的胡适利用休假再度来到杭州,在烟霞洞的和尚庙租了房,与曹诚英同居。才子佳人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大概是胡适一生中最热烈的恋情了。
这次婚外恋还搞出爱情结晶,曹诚英携子逼胡适与江冬秀摊牌离婚。江冬秀早就从大嘴巴徐志摩那里听到了风声,她采用泼妇常用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招术,但收效甚微。
后来江冬秀心思一转。她文化水平不高,本身应该也不是特别爱学习的类型,但这并不妨碍她与生俱来洞若观火的能力。她迅速转变了作战方法,选择运用武力来解决问题,还挑选了一样趁手的兵器——菜刀!她拎着菜刀对胡适说:“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儿子杀掉,再杀掉你。”
本来铁了心要离婚的胡适见状不妙,吓得落荒而逃,曹诚英见转正无望,只好打掉孩子。
这还不算完,江冬秀对这个第三者一路穷追猛打,悍妇特质展露无遗。曹诚英后来结识了一位归国留学生,江冬秀跟男方亲戚正好相识,曹诚英的事迹经她宣传后名声败坏。男方解除婚约,气得曹诚英要上峨眉山当尼姑。
其实江冬秀对胡适的了解程度远超大家想象。她很明白这个男人的弱点所在,了解弱点才能因地制宜精准打击。男人一面心肠很硬一面胆小怕事。你哭唧唧说我死给你看,他无动于衷,甚至还可能让你死远点,别碍了他的眼。但要是威胁说弄死你全家,涉及到自己身家性命他立马就怂了。
胡适更是如此,他第一要脸第二要命。跟曹诚英的事情闹的尽人皆知,梁启超等社会名流已经给他施加了压力。外加出轨成本太高,要付出家破人亡的代价,识时务的胡适二话不说立刻举白旗投降。对付胡适,一把菜刀就能完美解决问题。
民国那些美女才女大都活的很累,她们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己形象,将真实面孔隐藏在阳光照不进的角落。江冬秀则不然,她是一个活的很真实的女性。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打得过小三斗得过流氓,这句形容新时代女性的话用在江东秀身上居然再合适不过。
上得了厅堂——陪同丈夫出席各种场合从不露怯。她与名流拼酒,说着人家听不懂的安徽话,还让对方感觉亲切自然。
下得了厨房——把家务操持得有条不紊,一手徽菜抚慰了无数游子思乡寂寞的心灵。特别是拿手菜徽州一品锅,好几位文学大师都在文章中提到并回味无穷。
打得过小三——除了前面提到的曹诚英,胡适还有过好几位红颜知己,中国的外国的都有,可惜她们最终都与胡太太的名分无缘。
斗得过流氓——在美国时治安混乱,家里闯进抢劫者,只懂几个简单单词的她一声怒吼“GO”,强大的气场瞬间击败人高马大的强盗,强盗灰溜溜地逃走。
她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精彩,还发展了两个毕生爱好——打麻将、读金庸。尽管这两个爱好被胡适的一众好友多次诟病。
江冬秀根本不在乎别人的评论,有时候“三缺一”,胡适也得放下书本上阵顶替。实在找不到牌友就读武侠小说,她对那些金庸著作如数家珍,金庸的小说挤满了胡适的书架。
江东秀十分讨厌那些酸溜溜的民国文人,她经常直言不讳,当面指责那群教授是两个面目的人,说自己要是会写文章,一定要把这些人的真实面目写出来。
北大教授梁宗岱和才女沉樱看对了眼,闹着和原配何氏离婚。江冬秀听闻,先是让胡适去劝说梁宗岱。见梁宗岱铁了心,江冬秀把何氏接到自己家中,然后将梁宗岱告上法庭,并亲自上庭为何氏辩护。经此一役,江冬秀在京城的名声和胡适不相上下。
如果称林徽因的家是太太的客厅,那么胡家就是妇女联合会。面对男人的花心、出轨、滥情,江冬秀带领女同胞们一起维权,完美诠释了妇女主任的角色!
胡适的众多朋友里江冬秀最讨厌徐志摩,他抛妻弃子的行为被江冬秀深深厌恶。尤其是胡适还撮合徐志摩和陆小曼,简直被她骂惨。后来两人结婚,在江冬秀的阻拦下胡适也没当成证婚人。
文人最好别轻易得罪!这些人起各种绰号编各种段子挖苦江东秀。什么“胡适之的小脚太太”、“民国第一悍妇”,什么胡适江东秀的婚姻是民国史上的“七大奇事”之类的。江东秀毫不在意,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随便你怎么说,我人狠话不多。
嫁给胡适后,江冬秀死心塌地相夫教子,使他在学问上、事业上没有后顾之忧!要是换成胡适那帮娇滴滴的小女友,唧唧歪歪地黏人,成天指着男人疼着宠着伺候着,男人哪有心思成就事业啊?
江冬秀是丈夫坚实的后援团,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坚定不移地支持他。
战乱时,大家都只顾着逃难,人人自危,她身边除了家人之外,还带着胡适那几十箱书。因为她知道,书对胡适而言堪比命根子。战争过后,几经磨难,胡适的藏书如奇迹般保留了下来。
胡适感激地写信给她:
“北平逃出来的教书先生,都没有带书。只有我的七十箱书全出来了。这都是你一个人的功劳。”
她心细如发,在胡适的领带下面缝了一个小拉链,将五美元的钞票藏至其中。她想,万一他出门被人洗劫一空,这小小的五美元,也够打计程车回家,这些事情只有深爱的人才能做到。
甚至她不光对胡适好,对胡适的各种亲戚朋友也一帮到底。胡适哥哥们和侄子们的支出费用全包,连侄子们娶亲的钱都出了。
抗战时期,胡适担任驻美大使,她独自在国内,抚养儿子照顾亲戚,生活上十分困窘。 但胡适寄来钱后她二话不说,马上分给了同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亲友。
得知她顷刻间散尽家财,胡适不远万里写信表扬她:“你在患难中还能记得贫苦的人们,还能寄钱给他们,真是难得。我十分感激。你在这种地方,真不愧是你母亲的女儿,不愧是我母亲的媳妇。”
她心思灵透,坚决反对胡适做官。按照当时女性的想法,都愿意丈夫做大官,当个官太太多么威风!但是她清楚了解胡适的性格,适合做学问而不适宜当官。胡适担任驻美大使期间说错话,远在上海的江冬秀听到风声,立即求胡适的好朋友张慰慈出面,一边劝胡适借病辞职,一边发电要求政府当局允许胡适辞职。胡适当官四处碰壁,好多次都赖她周旋得以保存。
林语堂说,看到了江冬秀,才知道胡适有多伟大。两个人很难说谁成就了谁,没有胡适,江东秀还是那个江东秀,但是没了江东秀,胡适就不一定是胡适了。所谓的贤妻良母,未必比做学问技术含量低。
正如早已看透婚姻本质的林语堂所认识的那样:“才华过人的诗人和一个平实精明的女人一起生活时,往往是,显得富有智慧的不是那个诗人丈夫,而是那个平实精明的妻子。”
胡适年轻时数次跑偏,中年后才领悟,与其找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人,更应该找一个现实的女人。因为只有在绵密的烟火气中,才有日复一日的坚持,才有最真实的生活。
这桩婚姻从结局上看是圆满的。江冬秀很能干,婚前帮婆婆操持家事,婚后给公公修整墓地。胡适去世后,她还促成了《胡适日记》的出版,在大事上从来不含糊。
就连刻薄的张爱玲都说:“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对于胡适来说,娶到江冬秀这样的妻子,是他一生的福气。
文 | 怅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