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与王少伦老师你一言我一语的“茶室”聊天结束后,稼轩的这一句词,突然地浮现脑海。
这是一个关于在如流岁月中平静、坚定地寻找“神”的故事。
王少伦,古都洛阳人,在一个爱好文艺的家庭中成长。母亲心灵手巧,擅长刺绣,父亲是中学教师,于琴棋诗画涉猎颇多,家中四壁,其早年的画作常常让幼小的少伦看得入迷。一日,王少伦问其中一幅爷爷的肖像画是怎么画出来的?王父回道:需一点素描的底子,再借用一个叫做“九宫格”的工具。不久,王少伦收到父亲赠送的用于素描中定比例的“九宫格”。家人的鼓励,对王少伦绘画兴趣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山》
200X136cm
步入中小学,王少伦绘画特长愈显,得到美术老师的重视。他一边在学校接受老师的课后辅导,同时,也在文化馆培训班受到了正规训练,尤其是接触到了一些艺术院校的学生,让他视野大开。王少伦渐渐清晰了今后的专业方向。考取美院,成为他的梦想。
在缺少备考资料与信息的情况下,为了这个梦想,王少伦用了四年时间,期间多有曲折,好在最后他得偿所愿。1985年,王少伦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开始了四年的院校学习生活:茫然,精彩,激荡人心。
《龙脊》
68X136cm
其时,经济开放,思想转变,“八五思潮”席卷学界与高等院校。西方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当代主义,叔本华、康德、尼采等哲学思想,令时下的学子们眼花缭乱。西方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碰撞,震荡着渴求知识青年人的心灵。王少伦清晰记得《当代中国画之我见》中“中国画已到穷途末路的时候”的断语,记得文章中否定传统、追求“自我”与对西方观念艺术的张扬成为主流。激荡中,他与同学们也兴致勃勃地尝试着做起观念艺术。王少伦期待着,能在新奇的思想、澎湃的激情中找到属于自己艺术上的“神”。
《孟春之舞》
180X90cm
使得一腔艺术热情平息下来的,不是外界的铜墙铁壁,而是一个年轻人内心的力所不逮,和随之悄然生长的迷惘。王少伦意识到,如果没有足够的学识与内涵支撑,所谓的“前卫艺术”就只是标新立异、自我欣赏。
处在剧变的环境,学院的教学仍坚持按部就班,并没有因为新思潮的影响而改变,国画系该临摹宋画的照样临摹,该学习黎雄才课稿的照样学习。王少伦等年轻学子,正是在这种极度矛盾中前行。如好奇而彷徨的游客,立在桥中央,一头是灯火通明、车水马龙、欢声喧闹的街景盛会,另一头是如豆烛光,灯火阑珊,唯影影绰绰的瓦舍学堂静立月夜。
应往何处去?
《红云》
68X68cm
1989年,王少伦大学毕业,又是一个人生的分叉口,四年广州美院的生活、艺术观的初步形成和深厚的师生情谊,让他最终选择留在广州。
改革开放带来的“下海热”,吸引着许多人投身淘金,身边不乏发财致富的案例,然而,王少伦初心不移,经过新思潮与传统文化碰撞的洗礼,再加上步入社会后几年的自我探讨,现实和理性告诉他,要重归传统学经典,融入自然师造化,在两者中沉淀和凝练中国画创作的自身价值。毕业之际面临诸多机会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央企的一份稳定的工作,这将有助于他业余时间的艺术探索。
《径幽心远》
68X68cm
王少伦自觉地给自己安排外出写生、临摹经典的训练,他要将四年大学期间错失的东西,慢慢地补回来。
他要重新构筑起关于“传统、自然与自我”的认知,再抖擞精神,去寻找与创作心底的东西。
1993年,王少伦应香港大地出版公司邀请参加一个油画专题展,他真心地过了一把“油画瘾”,弥补了当年没考上浙美油画系的遗憾。当时,他刚从敦煌回来,内心被莫高窟艺术强烈的美震撼得难以平静,于是,创作《东方佛光》系列油画的冲动就顺理成章,其中几幅作品,取材于家乡龙门石窟。家乡的厚土、童年的记忆、庄严的佛像,仿佛预告着多年后的那次灵光乍现。
《河洛逸风》之一
136X68cm
《河洛逸风》之二
136X68cm
千禧年前后,王少伦开始有意识地梳理自己的作品,为更深入的创作做准备。到了2003年,恰好广州美院招收第一届在读研究生,王少伦正准备启动新的创作,听闻这个消息,他立刻报考,以优异成绩被录取后,再次踏入熟悉的校园,开始读研的生活。
王少伦选择读研,是为了继续自己此前定下的“将之前缺失的东西补回来”的目标。在导师的严格要求下,他全身心地投入于师法自然、师法古人、师法经典的学习中。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给了他极大的启发。在反复的观察、临摹、纠正、思考中,王少伦渐渐理解其中不同材料的运用效果、工具的使用技法等;他敞开情感与想象,去揣摩作者当时的创作状态与心境,仅《富春山居图》的开端,就反复画了五六次。学画如修炼,基本破了那个坎后,他用两个星期的时间,一气呵成地将《富春山居图》长卷给临下来。
请横屏欣赏
《河洛逸风》之十五
180×60cm
“完成后,我对古人作品不再只停留于表层的欣赏,在用心临摹中我看到平时看不到的微妙之处,我感受到中国画的表现力非常伟大,几根线就能营造出一个空间,不允许反复涂改,这就是功夫。”
通过师法经典,王少伦深刻体会到中国画特有的淡然自信,张弛虚实、黑白浓淡间,尽显中国文化辉煌而永恒的艺术之美,那出类拔萃、登峰造极的精神,令人神往。
行远自弥,笃行不怠,王少伦仍在前行。
请横屏观看
《河洛逸风》之十六
180X60cm
2011年,“厚土家山——王少伦国画新作展”在广州成功展出,《厚土家山》以家乡情怀立意,以山水图卷传情,运动的线条和流转的山水图式,已显出王少伦独特的、令人眼前一亮的艺术语言。
展览落幕,众人喝彩。王少伦却感觉有些空落落的,这种熟悉的状态在提醒他:不能停,继续走,艺术最怕自我重复。一场展览,仅仅是一次阶段小结,他要寻找新的课题、新的观念、新的突破。
2012年,王少伦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访问学者,收拾行囊进京求学,导师是姜宝林先生,为期一年。
《河洛逸风》之四
136X68cm
中国最高的艺术殿堂拓宽着王少伦的知识边界。日常,与博士生一起上课,可倾听到名师们各艺术门类(音乐、美术、篆刻、书法、电影等)的精彩讲座。王少伦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其中的营养,认为自己十分幸运。然而,进京学习的初衷是要改变自己,眼下不想重复过去,又苦于看不到新路的王少伦,再度陷入迷茫和困惑。他干脆稍稍放下画笔,差不多半年时间里,他都在写写书法,听听讲座,看看展览,读读画论……
隆冬,冰益壮,地始坼。万物潜伏,休养生息。
至孟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
《河洛逸风》之九
68X68cm
一日,王少伦与两位同道闲聊,一位是西南大学的教授,另一位是央美的博士生,谈话间,他萌发回乡游玩的想法,便向他们发出邀约,两人都很有兴致地应下。王少伦也不是第一回为友人做向导,他先是带人游览中岳嵩山,拜瞻嵩阳书院、登临山皇寨、游古刹少林,厚重的嵩山文化深深地打动着每个人的心,真是不虚此行。然而,王少伦隐隐心有所感,两位同行仍余兴未尽,于是,他们转而直奔龙门石窟便顺理成章。
图 | 王少伦在龙门写生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终于清末,是中国营建时间最长的佛教石窟,其中,以唐代的开窟凿刻活动为最盛。
小时候,王少伦常常到龙门石窟耍玩,那会儿还不收门票,入目比较荒芜,唐代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底下,伸出的石头平台长有一人高的荒草,显得阴森森,巨大而威严的力士雕塑俯视来者,气氛神秘。在王少伦的童年记忆中,龙门石窟犹如深居简出的奇特邻人,年幼的他不懂得它的禅佛历史,却仍深刻地记住它带来的一阵难以言明的心悸之感。
请横屏欣赏
《河洛逸风》之十一
180X60cm
故地重游,两位同学走在前头观赏,王少伦跟在后面。此行,他的心池本就颇起涟漪;此刻,他望着迎面而来的雕塑,竟再挪不动脚了,心底涟漪顿时掀作滔天巨浪,重重地击打过来。王少伦立时杵在原地,灵光一闪,他想:还要找什么呢?不就在你眼前吗!
醍醐灌顶,如有神遇。
请横屏欣赏
《河洛逸风》之十八
180X60cm
一回到北京,王少伦就以龙门石窟为主题画了七八张作品。完成后,导师姜宝林坐在椅子上,盯着画沉默了一会儿,说:“王少伦你说,这怎么来的?讲讲你的想法。”王少伦将创作的想法详细说了一通,姜老师听完后,说:“对了!你就这样画下去!”
导师的肯定给了王少伦极大的鼓励,同学们都说,“你这次来北京,找到你自己了!”
对王少伦而言,这趟北京访学之行,超值。
最初的一批作品只是画出大概的印象,2017年,王少伦为了深入“龙门石窟”新课题,回到龙门“驻扎”十几天。他每天背着画具,带一壶水,带一点干粮,一头钻进洞窟写生,未知昼夜。
正如之前临摹《富春山居图》,一改观赏者的角度而贴近创作者的心态。这次写生,王少伦不再以游客角度,而是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细微观察,用心还原揣摩当年艺匠们开窟造像的情景,穿越时光隧道,再次与伟大的作品对话,似乎听到了不绝于耳的回响。
偶尔,王少伦望着雨后的龙门雕塑在阳光下渐渐干爽,显出不一般的神采与魅力,不禁觉得,它们是上苍恩赐的礼物。在这种确定了前进方向的幸福感中,他一直遵循自己的理念去捕捉、创作心中的《河洛逸风》。
请横屏欣赏
《河洛逸风》之十二
180X60cm
《河洛逸风》是王少伦为“石窟山水”系列作品定下的课题,画面常含有佛像的元素,佛像应属于人物的范畴,王少伦则主要以山水画的大空间概念来表达。《河洛逸风》打破现实时空重构画面,以线为主的语言符号引人注目,有别于《厚土家山》中运动的线条,王少伦融入了魏碑刚劲的意蕴,赋予作品铿锵有力又多姿的节奏感,只以淡彩敷陈,突出形体,不刻意显露笔墨,显得古拙而朦胧。
《河洛逸风》的整体观感如其名,是河洛之地沉静遥远的一记回眸,千年前风中凿就的禅思佛意,在千年后的画家笔端缓缓呈现,不减北魏的清秀空灵,仍存盛唐的大气明丽。
请横屏欣赏
《河洛逸风》之十三
180X60cm
王少伦谈及乡土的眷恋,他说,家乡对每个人一生的影响,尤其童年的影响是最深的。他常常梦见小时候在家乡玩耍的情景,回味过来,或许这就是“魂牵梦绕”。对于他,梦境不止是梦境,还是一种潜意识的映照,他必得用绘画表达出来,这便是心底的东西。王少伦总结:“人们说绘画要有神性,这神性就是人内心的延续、呈现。”
因此,他画画不追求写实,他认为,写实可以交给摄影,于他最重要的,是让作品中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他想画出石窟埋在童年记忆中的印象,在多年后生发于心的那一份深切感动。
以情入画,美在造境。
《河洛逸风》之八
68X68cm
“佛教洞窟,这种自然与人文交织撞击而产生的美,它们本身就是令我目眩神迷、心襟动摇的震撼存在。”王少伦想把石窟山水的创作拓展下去,以家乡龙门石窟为起点,将来,再逐渐扩大探寻“石窟山水”范围,诸如云冈石窟、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大足石刻等,以及国外一些相关的石窟遗址,他力求能用相应的艺术语言来描述、表达不同的石窟对象,摆脱程式化和千篇一律的单一表达。
如果说,《厚土家山》是为家乡山水立传,浸润着创作者的乡土观念与情怀,那么从《河洛逸风》与今后的创作计划看,王少伦是从童年乡土记忆中汲取力量,并由此及彼地打破时空局限,由本土关注转向专题研究,并开始有意识地博观约取。在通过对比、提炼不同地域特色的佛窟文化并将其表达的过程中,向着某种内在的、统一性的水墨艺术表达语言追寻、靠近,这种统一性的视觉风格与艺术魅力,已然在王少伦灵动流淌的线条、以情造境的笔墨里熠熠生辉。
艺术家简介
王少伦,1965年生于河南偃师。1989年广州美院国画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至2005年,读取广州美院研究生同等学历。2012年至2013年,读取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导师为姜宝林教授。
1990年,于广州,举办“王少伦国画展”;
1998年,于广州,举办“王少伦彩墨画展”;
2011年,于广州,举办“厚土家山——王少伦国画新作展”;
2015年,于广州,举办“万壑心迹——王少伦国画作品展”;
出版有《王少伦画集》《山水画基础》《当代国画名家作品研究 王少伦——厚土之上》《万壑.心迹——王少伦国画作品集》
作品《秋夜》《清代羊城八景》《河洛逸风》《故园晨梦》等多幅作品由广州美院、北京大学、广州大学、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国家档案局、深圳档案馆、台湾艺术大学、韩国国会等多家专业院校和机构收藏。现为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铁路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广铁书画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
本文首发于广州国际艺博会
撰文/排版 酒杞
校审 黛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