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点,再飞高一点。
屏幕上,美丽的江中小岛尽收眼底。阳光下的开沙大道、东沙大道上,不时有车辆穿行;色彩斑斓的植物遍布角落,给小岛披上迷人的外衣;大江之上,波光粼粼,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就像一支高尔夫球杆,正面向长三角发力。
开沙岛,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圈。12月5日,“绿色生态沿江行”融媒体新闻采访团来到通州区五接镇,见证这座滨江小镇共抓长江大保护的生动实践,亲身感受绿色开沙、活力五接的独特魅力。
站在长江边,风吹浪声入耳,感受生态环境之变带来的福利,心旷神怡。南通开沙岛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五接镇党委书记孙伟俊说:在长江大保护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生态涵养、绿色产业、宜居新城‘三个区域’联动,凸显生态、生产、生活‘三个空间’融合,当好长江岸线的‘守护人’、高质量发展的‘护航员’、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壮士断腕,置换纳税大户变绿洲
从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举目眺望,可以看到原江苏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的舾装码头,昔日繁忙的造船工业基地如今空空荡荡。不久的将来,那里将会打造成一个全新的文旅基地和滨江绿地。
▲原韩通码头
韩通重工是五接镇的龙头造船企业,落户16年来纳税26亿元,年纳税额约占全镇年税收总量的四分之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五接镇积极践行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2017年提出打造45平方公里沪通西长江绿洲,开启“三个区域”联动、“三个空间”融合进程。
五接镇拥有长江岸线22.4公里,需要整治的岸线5公里。纳税大户韩通重工整体厂区超江堤近800米,处于整治范围内。2018年,通州主抓长江岸线腾退工作,实施了韩通重工1.1公里和蛟龙重工0.4公里的工业岸线腾退,深入推进长江岸线产业的“退二进三”。
2019年初,通州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启动韩通重工整体搬迁计划,成为南通单体拆除量最大的项目。当年8月启动搬迁,历时3个月全部完成。搬迁后的韩通重工,总部留在五接镇,目前正在选址。
在腾退工业岸线的同时,通州大力实施沿江岸线整治和绿化种植。从去年起,通州在年度造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中新增“长江森林生态屏障工程”项目。一期工程500亩,在江堤堤干及临水侧至江水滩面、背水侧堤角外100米范围进行绿化;二期工程1000亩,在一期沿江护堤护岸林建设基础上,向江堤内纵深拓展绿化空间。
退长江岸线,还长江于民。近年来,五接镇以江堤为界,堤外495亩重点打造生态涵养区建设,遵循不开发、只保护的原则。“这几年我们没有引进一家房地产企业,我们的岛上只种树,不种‘房’。”孙伟俊在采访时说。
节能环保,打造长江边绿色工厂
9月21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作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关键一环,绿色工厂对于促进各行业结构优化具有引领作用和重要意义。
▲恒科新材料
恒科新材料是通州用电规模最大的企业,月用电量达4500万千瓦时。2015年,恒科新材料实施了27MW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在厂区建设光伏电站,推动新能源使用,每年可节约电量达2000多万度。目前,厂区内第四期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在规划中,待四期光伏项目全部建设完毕后,预计可降低日间用电负荷约10万千瓦。
恒科新材料是恒力(南通)工业园的核心企业,是恒力集团目前在南通地区投资建设的最大型纺织新材料的产业基地,拥有国内化纤行业面积最大的加弹单体车间。作为一家大型化纤生产企业,它每天的污水产生量在2000吨左右。2013年,恒科新材料投入7000万元分两期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对每一股废水采用不同的运输方式,分类收集、分质处理,最终汇总到综合性收集池中,进行深化处理,经过深度处理的废水均可达到城镇污水排放的一级A标准。目前,恒科新材料整个厂区不仅生产废水可以做到百分百收集,就连地面的清洁水也能做到百分百收集,整个厂区的中水回用率七成以上。
▲恒科新材料车间
“我们的‘绿色’概念不仅停留在生态环保层面,更是指企业发展成色的‘绿’。”恒科新材料企管部副主任刘彪说。近年来,恒科新材料通过开展国家及省市重点科技研发项目、研究申请产品及工艺技术类国家发明专利、实施技改项目、推动产学研协作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优化生产工艺与产品设计,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保证最终产品的绿色属性,提升整个工厂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水平。
去年,恒科新材料二期项目投产,阳离子、全消光纤维等绿色产品开始崭露头角。据公司副总经理陆佳颖介绍,今年正在推进的恒科三期项目会在现有基础上,研发生产再生纤维、环保纤维、可降解材料等系列绿色环保产品。“我们可以做原料切片,给下游生产塑料产品,经过我们的工艺调整,塑料制品可以在半年或一年的时间降解掉,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
恒科新材料还将“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相结合,实现“绿色智造”。近年来,恒科新材料不断建设并完善两化融合体系,积极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采购自动化设备,使工厂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工厂的绿色生产。
宜居宜游,芦苇荡变成生态绿岛
村野别墅错落有致,水泥干道四通八达,房前屋后洁净整齐……行走在开沙村集中居住区,深吸一口空气,都能感受到“绿色”的味道。
“空气好、环境好,还有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吃。”开沙村4组86岁村民马秀英说,她在这里生活了70多年,见证了开沙岛居住环境的大变化,“小时候最常见的是芦苇荡,住的是芦苇做的帐篷,垃圾随手丢。”
▲开沙人家
从2010年开始,开沙村先后分两次,把所有村民集中到安置区,一共678户、1600多人,打造全新的生态开沙村。硬化道路3500米,安装路灯190盏,自来水和污水管网全部铺设到位,绿化面积180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2%。
开沙小学退休教师刘金泉竖起大拇指:“这里建得像花园一样,有树、有花、有河。”刘金泉的爷爷曾参加过第一批开沙岛围堤开垦,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爷爷说,开垦的时候岛上啥也没有,只有成片的滩涂和芦苇荡。现在不仅有了路,建了桥,还成了旅游度假区!”
2013年,环境优美的江心岛屿成为省级度假区,典园山庄、途居露营基地、中国乒乓球通州训练基地、洲际梦幻岛等休闲旅游度假项目纷至沓来。
正在建设中的洲际梦幻岛占地1800亩,总投资10亿元,是通州唯一4A级景区洲际绿博园的姊妹园,计划明年9月正式开业迎客。“目前已完成桃花岛、樱花谷、梅花山等一些景观组团工作,道路工程已基本完成,绿化工作完成80%以上。”开沙岛旅游度假区旅游办副主任顾建介绍。
▲洲际梦幻岛
第三季度开沙岛旅游度假区游客总量达26.25万人次,日均接待2853人次,本地游客占比44.38%,省外游客占比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