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据分析书本、文章都提过人货场模型,但对于其中最核心的人货如何匹配,没有详细介绍。
人货匹配是非常底层的分析理论,涉及到转化率分析、用户分群、推荐算法训练等重要议题,无论互联网的电商、O2O、短视频、直播等产品都会考虑这点。
废话不多说,今天详细介绍一下。
设想一个最简单的场景:顾客站在柜台前,说“我想要个电风扇”。
此时顾客需求已经跋山涉水来到店里,成交意愿很高。
且需求已经表达得很清晰了。作为导购要确认的,就是:到底是啥样的电风扇。
这就是常见的:导购型匹配。
此时匹配的,主要是:具体商品信息,比如:
注意,这四点信息的匹配,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使用场景决定了款式、价格、设计。
价格又决定了设计、做工等等细节。所以一个优秀的导购,一定是由大到小确认,这样更容易锁定顾客需求,提升匹配成功率。
这就是为啥名字要叫:导购(像向导一样引导购买),而不叫推销员的原因。
无脑的推销员才是一上来就blabla讲一堆:“我们的产品有十八项功能二十种专利好好好各种牛逼……”
当然,不同商品,导购提升匹配成功率的手段也不同。常见的手段包括:
所以理论上,场景式匹配是最佳的导购匹配模式。
但实际上,相当多快消品,消费者并没有耐心细细思考:到底为啥要买。消费者本身就是冲动消费。
因此不需要事事都场景匹配,体验、陈列、价格都很好用。
只有大件商品,才适合细细梳理场景,进行引导。
总结以上要素,可以推导出导购型匹配的分析模型(如下):
设想一个略复杂的场景:
顾客在商场里逛,还没有决定去哪个店。
此时顾客成交意愿并不高(甚至都不确定他是不是来购物的),需求也不明确。
因此不可能一上来直接精准匹配到一件商品。
此时要做的匹配,本质上是:把有需求的用户挑出来,引导到店里。
注意:在这个场景,是无法准确获取用户信息的。
客人还在商场里晃来晃去的时候,就叨叨问一堆问题,不但啰嗦,而且会把客人吓跑。
此时更需要的是引流手段,能吸引有需求的客人来,同时尽量规避无需求的客人,避免浪费资源。
常用的手段,有:
由于既不确定顾客购买意向,又不确定需求,因此这个阶段的匹配成功率必然是大大降低的。
并且夹杂的影响因素太多,根本无法分析清楚: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的问题导致不成交。
因此为了提高分析效率,一般拆成两段进行分析:引流到店、到店成交。
单独考核各种手段引流到店的质量,再看到店后怎么引导成交。
总结以上要素,可以推导出门店型匹配的分析模型(如下):
设想一个更复杂的场景:
顾客在步行街里逛,还没有决定去哪个商场。
此时顾客成交意愿和需求非常不明确,甚至只是单纯路过而已。
注意:在这个场景里,商场和门店思考的问题是不一样的。
这种利益分歧,直接导致了后续分析思路的差异。
只有商场才在乎:如何把步行街的用户匹配到我这里来。
商品的匹配逻辑是非常简单粗暴的: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这里几乎没有考虑用户需求。单纯地靠商业运作即可。
实际上,商场也是要考虑用户需求的,毕竟以上四点,只能把用户拉进来。
想进一步赚钱,还得吸引小商家入住。因此涉及:怎么把用户匹配给小商家的问题。
商场是完全不在乎某一个小商家的死活的(除非这是自己的亲儿子)。
所以商场处理用户与商家匹配的问题,也是非常简单粗暴:
这样就足够了。
然后还可以包装一些成功案例,给还没入驻的小商户看:“你看入住这里多赚钱呀,快来快来。”
有的同学会说:
陈老师,你这讲的都是传统开商场,可我们是互联网行业呀。
其实认真看了这三种匹配模型,大家发现什么没有……
所谓互联网,根本就是把传统商场搬到线上而已!
把导购换成网红,就是所谓直播电商玩法。
把导购换成加个人微信,就是所谓私域流量玩法。
把门店投在商场的广告,换成直通车,就是平台电商的玩法。
把门店投在路边的广告,换成加企微群,就是社群营销的玩法。
把门店VIP老带新有礼,换成裂变广告,就是裂变增长的玩法。
把商场换成XX平台,这帮互联网APP烧钱、派券、1元购,是不是很熟悉了。
把按区域分商家,换成按首次点击商品属性计算商品间距离函数,就是推荐算法里相似性推荐算法。
把按人群行为推活动,换成按相似点击行为分人群,再推荐商品,就是协同过滤算法。
所以,所谓电子商务,还是商务,本质上运作的逻辑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互联网上用户行为能留下充分的数据记录,因此能进行相对准确的分析。
再也不用像传统门店那样,靠研究人员现场肉眼观察消费动线了。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
不要迷信所谓“大厂推荐模型”,不同角色、不同场景、推荐商品的思路和关键要素完全不一样,一味抄袭,只会画蛇添足。
作者:接地气的陈老师,微信公众号:接地气学堂
本文由 @接地气学堂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