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公司招聘 -

哈根斯生物塑化公司(人体标本制作师王耀)

  • 公司招聘
  • 2023-08-14 18:30
  • 龙泉小编

1996年,日本发起了一场罕见的巡回展览,展览的主题是人体标本。人体标本,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是陌生又好奇的领域,所以展览在前期宣传上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人气。当时,购票系统一放出来,人们就蜂拥而至。没过多久,门票就被一扫而空。在展览上,人们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人体构造,能够亲眼见证肌肉运动和器官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一展览,也引起了人们对于人体标本制作师这个职位的好奇。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就有一位专业的人体标本制作师,名叫王耀。他是怎么走上这条职业道路的?人体标本到底是怎么制作的?

克服紧张情绪,走上职业道路

夜深人静的时候,华西医学院的嘉德堂依然灯火通明。楼外路过的学生对视一眼,不由自主地裹紧了自己的衣服,加快脚步离开了。

嘉德堂在华西,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这里的大门常年不开,里面阴气森森,学生们平时都对它望而却步。因为这里是人体解剖楼,里面保存着许多新鲜的尸体,或者是人体标本。除了参加解剖课,学生们都不想靠近这个地方。

华西校区嘉德堂

但是对于王耀来说,嘉德堂算是他的半个家。因为从事人体标本制作工作,他十几年“驻守”此地。王耀走上这条职业道路的契机,说来还是因为工作待遇好。

王耀家庭经济不宽裕,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平时在嘉德堂做楼层管理员,也挣不了几个钱。有一天,院方发出通告:聘请专门的人体标本制作师,希望大家踊跃报名。

然而与尸体共处,在尸体身上动手的工作,让很多人都敬而远之,即便薪酬比较高,也没有人来报名。王耀看到了这个通告,因为想要学门手艺,加上想要获得更好的工作待遇,于是王耀报名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王耀很快就能上手操作了。他每天的工作,包括了运输尸体、制作新标本以及对旧标本的保养维护等诸多环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次开始独立工作之前,王耀听到带教老师说:“小伙子要胆大心细啊,今天可不好过,不过熬过去就好了。”当时的王耀还不了解老师的意思,直到正式开始工作后,王耀才明白这份工作的艰辛。

这是他第一次和尸体单独共处一室,解剖室空间狭小,他和尸体挨得很近,周围除了墙上钟表滴滴答答的声音,安静得不像人间。深呼吸几下之后,王耀拿起解剖刀,控制不住地双手颤抖。

他一边动手,一边紧张地给自己壮胆:“没事儿,工作而已,紧张什么。死者对不住啊,我要开始了,请你安息!”大概过了几分钟,王耀突然丢下刀,“啊啊啊”地尖叫着从解剖室跑出去。

他的叫声惊动了附近工作的老师,对方连忙跑过来问他怎么了。“我……我感觉有人在背后打我。”

“哪儿有人啊?别自己吓自己,你肯定是不小心碰到仪器了。”

“真……真的吗?”

“对啊,你看这解剖室这么小,碰到仪器很正常。”

第一次的标本制作工作,就在各种鸡飞狗跳的情况下完成了。王耀出楼以后,手都在一直抖。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逐渐轻车熟路,仍然身心疲惫

在这之后,王耀逐渐熟悉了人体标本制作的工作。这份工作不定时,随时都有从医院送过来遗体,因此王耀基本上24小时待命。尽管从事这项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一年制作50具标本,工作了十几年了,但是王耀还是很恐惧。

在王耀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他都还感受过莫大的恐惧。有一次,医院新送来了一具尸体,还放在裹尸袋中。王耀正打算打开拉链,突然听到下方的尸体仿佛在说着什么话,念念有词。

一瞬间,冷汗就从王耀的额头上开始往下流,他控制不住地害怕,心想:“我莫不是碰上灵异事件了吧。”虽然害怕,王耀还是颤抖着轻轻拉开了拉链,眼前的景象让他差点儿一口气没上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裹尸袋里面真的有说话的声音,只不过那是超度的声音。原来裹尸袋里有一个小型收音机,正放着佛教超度的音乐。巨大恐惧之下骤然松了一口气,王耀眼前一黑差点儿晕倒。随后他赶紧调整自己的状态,投入工作。

他要先用解剖刀,仔细地分开肌肉组织和骨头,然后提取出骨架,先放置到水中煮上三五天,期间要保证骨头的质感不能太硬或太软。然后再进行冷却,在上面涂上特制的化学药品,再放在丙酮中浸泡,保证防腐的效果。

虽然已经工作了很久,王耀还是没有办法克服生理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恐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次工作完之后,我洗手都会洗五遍以上,还要洗很久的澡,总感觉自己身上有血腥味。记得刚开始那阵儿,工作完我可能一个星期都不想吃饭,但还没等缓冲时间结束,下一次工作又来了,特别煎熬。一年要处理50具遗体,因为全靠捐献,所以各种各样的都有。即便现在,我有时还是会感受到恐惧和恶心。”

展览风靡全球,引起专家批判

人体标本制作师这个职业,因为一开始不被人接受,所以发展极为困难。像搬尸工、入殓师之类的工作,因为和死者打交道,所以人们都避而远之。随着社会越来越开放,人们也开始接受了“死亡文化”,人体标本制作师这个职业终于出现在公众的视线当中,不用再藏着掖着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为普罗大众的猎奇心理,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看到了商机,他们大力扶持人体标本制作行业,成立了专门的生产基地,将这个领域进行商业化,最后谋取大量的利益。

在大连,就有一家名叫“哈根斯”的生物塑化公司,专门制作人体标本。这里有成批的专业人体标本制作师,他们的工作也有一定的流程。

“我们每天就是重复性的工作,尸体先是要脱水,然后用我们公司的技术给脱脂,最后要把一些生化物质填充进去,模仿人体的组织,最后再是防腐工序。听起来还挺复杂,不过实际上做得多了也就熟练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些西方欧美国家,也会有专门的人体标本制作产业。为了扩大宣传和影响,很多时候,这些专门的生产公司还会对媒体开放。曾经在英国一家生产公司,制作师和记者就曾经发生过争执。

一位标本制作师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正好遇到记者来拍摄,他没有搭理记者,全身心地投入到肌肉组织填补的工作中。可是记者的闪光灯一直亮个不停,而且位置越来越往上。

“这位记者,麻烦你不要拍到死者的面貌。”

“可是你们之前没说不能拍脸呀。”

“这是我们的工作规矩,遗体身份必须保密。”

“既然开放了媒体拍摄,你们还想要保密吗?”制作师没再继续和记者争执,只是自己动手将遗体的头偏到了另一边。

邱仁宗

类似的矛盾,在这个行业的工作中还有许多。针对种种存在的问题,有专家提出了对于这个行业某些做法的质疑。著名的生命伦理学家邱仁宗老师,就曾经进行过批判:“就算是一具尸体,他曾经也是有过生命的,对他的不尊重就是对生命的漠视,是对伦理的挑战。”

邱仁宗老师还说:“很显然,某些国家的做派,已经形成了这种对生命价值的挑战。他们制作人体标本,不是为了医学事业,不是为了公益科普,而是为了猎奇,为了牟取暴利。这些国家的做法,在我们中国是永远不会出现的。”

行业价值深远,背后引人深思

人体标本制作这个行业,衍生出来的价值观引人深思。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样价值,是这个行业带给普通人的思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王耀,曾经对记者说过这么一件事:“有一天,我得到了一个与遗体捐献者直接交谈的机会。那是一个老人,年纪不大,农村来的。看得出来,他之前对我们这个行业并不了解。我告诉他,人体标本可以为国家做贡献,能够推动医学的进步,他很高兴,说自己一辈子是个没什么用的农民,没想到死了还有机会报效国家,一辈子没白活。”

邱仁宗老师也讲过一个故事:“我在一次人体标本展览上碰到过一个人,他亲眼看到了滚烫的食物是怎么破坏食道黏膜,从而导致食道癌的。那个人说,他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吃烫食了,不好的饮食习惯从此改掉。”

邱仁宗

这两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这个行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本身的贡献,还在于它能让死亡这件事变得有证明有意义,能让活着的人更了解身体,更接近健康。

王耀说:“他从事人体标本制作师的工作已经十多年了,每年在他手上,会诞生五十具人体标本,这些人都是自愿捐献的遗体。经过这么多年的工作,他更深刻地明白了这份工作的价值,也更明晰活着的意义。自己死后也要捐献遗体,去追随一场关于死亡的叙述和艺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语

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需要人。中国虽然很忌讳“死亡文化”,但是依然有很多年轻人为了理想奉献自己的青春。同样,那些捐献遗体的人也十分伟大,他们用自己的躯体为中国的医学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gongsi/61905.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