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公司招聘 -

鞍钢集团设计研究院(国和一号)

  • 公司招聘
  • 2023-08-26 22:40
  • 龙泉小编

多年来,鞍山钢铁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始终坚持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用科技实力服务国家重大需求。2021年,更是提出要聚焦创新驱动和科技改革,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鞍山钢铁始终以服务国家需要为己任,以技术领先为核心驱动力,心怀“国之大者”,通过科技自立自强,努力成为高端人才的聚集者、行业技术的引领者、未来科技的探索者。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国和一号”。

凭借在核电用钢领域取得的业绩和技术创新能力,鞍山钢铁成为“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中唯一一家钢铁企业。

鞍山钢铁高质量完成国家工业强基项目——“极地船用低温极端环境用钢实施方案”研发任务,开发的极寒环境用钢,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产品。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1000余吨高级别建筑用钢打造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巨龙赛道”,6000余吨建筑用耐候钢直供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比赛场馆,鞍山钢铁成为行业内首家大批量生产建筑用耐候钢的企业。

……

多年来,鞍山钢铁按照鞍钢集团科技创新工作总体部署,始终坚持以技术领先为核心驱动力,坚持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战略,通过构建技术中心研发平台、制造基地转化平台、高校院所合作平台、客户联合研发平台、知识检索传承平台,全面激发创新动力、活力和引领力,致力成为高端人才的聚集者、行业技术的引领者、未来科技的探索者,当好钢铁行业“排头兵”。

"蓝鲸二号"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2021年,鞍山钢铁开发的高强度安全壳用钢AG728等3个产品实现全球首发,完成的基于大数据分析下高精度中厚板控制工艺研究等3项关键技术实现国际首创,“钢材热轧过程氧化行为控制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极寒环境用高强韧易焊接海洋装备用钢关键技术创新及工程应用”等18个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研发关键核心技术 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

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厚板产品研究所所长王勇。

鞍山钢铁以科技服务国家需求为己任,以科技领军计划、科技卓越项目、“揭榜挂帅”项目为载体,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

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厚板产品研究所所长王勇告诉笔者,鞍山钢铁成功开发四代核电用钢并实现供货,解决了该产品从无到有的难题,作为全球唯一一家全部依靠自身装备生产该产品的企业,成为该领域的“领跑者”。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环境压力,建造核电、利用核能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我国四代核电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四代核电600MW示范快堆项目更是引领行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王勇说,面对国家需求,鞍钢核电用钢项目团队经过夜以继日地研发攻关,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成功建立该钢种适宜的生产工艺路线并实现产品开发,技术“盆景”成功变“风景”,目前累计供货近千吨。

鞍山钢铁不仅在核电用钢领域担负着“国家队”的重要角色,在海工钢等领域,同样是行业中的佼佼者。

“针对我国极地船用低温极端环境用钢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的实际情况,2018年,鞍山钢铁在工信部立项‘极地船用低温极端环境用钢实施方案’项目。对此,鞍山钢铁成立由主管领导任组长的项目研发团队,确保项目高效开展,为我国极地船舶、海工装备制造以及极地油气输送管道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材料支撑。”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海工产品研究所所长王长顺说。目前,该项目已顺利通过辽宁省工信厅验收评价,鞍山钢铁高效践行中国高端海洋装备“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海洋极地领域关键技术”的使命担当。

2021年以来,鞍山钢铁48个国家课题进展顺利,其中26个国家课题完成研发任务并通过结题验收,“高品质中厚板智慧设计及大数据分析”等集团重大课题进展顺利。

提升技术领先能力 多领域开发精品钢材

鞍山钢铁科研人员研究产业布局。

鞍山钢铁以技术领先支撑空间布局、产品布局和产业布局发展,引领效率变革、成本变革、服务引领、智慧制造、生态融合能力提升,加快汽车、造船和海洋工程、铁路、家电、集装箱、能源、桥梁、高端金属制品和工模具用钢等系列精品钢材开发步伐。

自2016年以来,鞍山钢铁在全国率先生产出90毫米厚大型集装箱船用止裂钢后,现已累计生产中厚板止裂钢2.688万吨,占市场份额的80%,鞍钢止裂钢以硬核实力领军行业;

厚度31.8毫米深海管线用高应变L485M钢板实现全球首发,有望在水深超过2000米的深海环境下服役,刷新我国海底管线铺设水深1542米的历史纪录……

在国之重器的海工钢创下多个行业首创、全球首发的同时,鞍钢汽车钢产品的“全球首发”阵容也在不断壮大。

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汽车与家电用钢研究中心科研人员正在制定新型先进高强钢激光切割方案。

据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汽车与家电用钢研究中心主任刘仁东介绍,汽车用钢作为钢材产品中的高端产品,其生产能力是衡量钢铁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第三代超高强汽车用钢QP1400在鞍山钢铁成功试制,进一步巩固了鞍钢集团在国内汽车用钢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不仅如此,从“争气钢”用于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开始,鞍钢桥梁钢产品先后供货港珠澳大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等国内外多个“超级工程”,成为行业翘楚。

瞄准用户需求 提高服务客户本领

汽车钢研究团队。

鞍山钢铁组建11个重点产品“产销研”一体化团队,发挥产品总监技术营销作用,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产品解决方案,热轧、汽车用钢、海工钢、重轨、中厚板团队成效显著。

“随着‘国六’排放标准陆续实施,国家对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和车身轻量化提出更高要求。集成高强钢、铝合金等多种轻质材料特征是未来汽车用材的发展方向。”刘仁东说。作为国内重要的汽车钢生产研发基地,鞍钢将性能更优、质量更轻、生产更绿色的高强钢作为汽车钢发展方向,成立“产销研”协同作战的项目组,并与国内高校、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在高强轻质汽车钢开发上达到领先水平,研发出的轻质双相钢DP980-LITE实现全球首发。

桥梁钢“产销研”一体化团队通过深入开展用户走访工作,成功开发出达到美标的新型HPS系列高性能耐候桥梁钢,产品厚度覆盖6-100毫米几十个规格,一次性通过加拿大焊接标准评定,独家应用在免涂装耐候钢桥——加拿大帕特洛大桥,鞍山钢铁成为国内500兆帕级免涂装耐候桥梁钢唯一向国内外批量供货的厂家。

热轧“产销研”一体化团队开发的矿用自卸车用钢,成功供货中车集团大同车辆厂。

重轨“产销研”一体化团队首次开发出适于重载铁路用U77MnCr在线热处理珠光体钢轨,成功应用太原铁路局。

中厚板“产销研”一体化团队成功开发500兆帕耐候桥梁钢,实现产品首发。

加强“产学研用”合作 协同好产业链创新链

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工用钢研究所造船用钢项目组负责人严玲。

鞍山钢铁按照“连续投入、专注研究、成果共享、效益分享”的原则,创造性提出打造以企业为核心的横向创新联合体,构建“产学研用”长效机制,实现与重点院校所、相关企业的全产业链“开发、合作、共享”新格局,让核心技术、关键产品“攻下来、用上去”,成为服务国家需求、为企业创效的利器。

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产学研用”合作的典范,让鞍钢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增进全链条上各单位的“蓝色伙伴关系”,提升海洋用钢研发水平,已成为支撑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的王牌“主力军”。

据该实验室海工用钢研究所造船用钢项目组负责人严玲介绍,2021年11月,他们凭借在船用低温钢领域优势,与中集集团联合组共同攻关,成功研发出LPG运输船用VL4-4MOD低温钢,并实现全球首发。该产品是目前C-Mn系列船舶用钢板最高韧性等级用钢,在耐低温性、产品厚度和强度方面都突破了极限。

“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环境与资源研究所依托‘辽宁省鞍钢工业炉节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这一创新平台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成功开发出高效换热器技术,通过充分高效回收加热炉的烟气余热,预热助燃空气,可有效降低加热炉内煤气消耗。”该所所长马光宇说。经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专家委员会鉴定,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鞍山钢铁始终坚持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耐蚀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鞍钢-东大先进材料工程研究院”的作用。去年以来,他们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载体,成为“海工用钢技术领域产学研联盟”盟主;与北京科技大学等签订《新一代烧结智能配矿技术开发与应用》等26个技术开发合同;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等5家单位签订绿色氢能冶金技术联合研发协议;与上海核工院签订“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共建协议。

建设一流科研队伍 成为青年人才“聚集地”

充满活力的汽车用钢研发团队。

鞍山钢铁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聚集人才,努力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和一线创新人才。

走进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汽车与家电用钢实验室,汽车钢EVI团队青年科研人员正在各自的岗位上跟踪实验数据。据刘仁东介绍,这个年轻的科研团队共有13人,平均年龄36岁。

“这些年,汽车与家电用钢研究所在致力于开发研制各类领先产品的同时,更把青年人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课题’。”刘仁东说。

徐鑫是该团队负责人。据他介绍,2008年,他从东北大学材料专业毕业后,进入汽车与家电用钢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2010年成立汽车钢EVI团队,徐鑫成为团队中的一员。其间,他跟着团队共同参与了国外先进企业对标学习,走访汽车客户,到合作高校交流……最终,在组织培养和自身不断努力下,成长为该团队负责人。

如今,该团队在徐鑫的带领下,先后荣获多项省部级奖项,获得授权专利53件,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其中,“基于白车身轻量化设计的个性化系列高强钢及应用技术开发”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新能源汽车白车身轻量化的高强、高塑、低密度钢研发及应用”获冶金科技进步二等奖。

搭平台、压担子,提供对外交流学习机会,让青年科技人员参与重大科研课题研发,鼓励青年科技人员到知名院校深造……已经成为鞍山钢铁打造高水平科研队伍,科技人才层出不穷的“法宝”。

张鹏(左)与严玲(右)师徒。

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青年科研人员张鹏,是严玲的徒弟。严玲不仅为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更是延续了鞍钢“导师带徒”的良好传统,亲力亲为、钻坚研微。“把重要课题安排给张鹏去做,不断地给他压担子,提升他的自主研发能力。”严玲说。如今,张鹏作为鞍钢集团青年创新登高项目金牌负责人,独立承担着鞍钢集团重大项目子课题和卓越项目、领军计划等重点课题的研发工作。

鞍山钢铁在各领域搭建创新平台,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参与其中后,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普遍提升。

据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炼铁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甘秀石介绍,正是依托“辽宁省高效焦化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这个创新平台,该所青年科技人员王超的科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他负责的“基于智能炼焦配煤系统的焦炭提质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获第四届冶金青年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

借助与高校研发合作的机会,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环境与资源研究所青年科研人员闫东阳不仅科研水平得到了提升,还攻读了西安交通大学在职博士。“感谢企业给我提供了这样的学习深造机会,我将认真学习,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回报鞍钢。”闫东阳说。

鞍山钢铁通过搭建平台,不仅成为青年人才的“聚集地”,更为科技人才辈出提供了良好氛围。2018年以来,共5名科技人才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入选“兴辽计划辽宁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获评辽宁省杰出科技工作者,6人获评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获辽宁省青年科技奖,6人获冶金青年科技奖。

来源 摇篮鞍钢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gongsi/65217.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