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千妈。
前几天,网传腾讯科兴大楼一实习生跳楼并留下遗书,引发热议。
以下部分遗书内容,摘录自知乎《网传腾讯科兴大楼一实习生跳楼并留遗书,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身边人面临类似情况时,我们能提供哪些帮助?》
今天是521,就在刚刚过去的520那一天,我做了这个决定。
不知道从哪儿说起,大约是在这个大家去表达自己爱的日子,我彻底觉得自己是没救了。
差不多高中开始,我就发现一件事:似乎不论对什么事情我都没法提起太大的兴趣,学习也好,游戏也罢,终归最后也就那样,大约是和朋友玩的时候可能还是能让我内心稍微起一些浮动。
当家里人和我说起未来,朋友和我讨论理想,同事和我讨论事业的时候,我的内心实在是一点感觉都没有:我不明白我的未来是要去做些什么,不论是对于美好的生活亦或是幸福的家庭似乎都没法提起我的兴致,似乎仅仅21岁我的心就死掉了。
从遗书内容看,这位实习生并没有受到职场打击或者其他打击,纯粹是因为个人觉得人生没意义,对世界失去兴趣而选择离开。
之所以引发热议,是因为很多年轻人读后都有被击中的感觉。
知乎上最高赞评论是这么写的:
她的这段独白,读了两句眼睛就酸了。
高中的时候我也隐隐有同样的看法。
好像我的人生中除了学习,就是学习。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没人跟我说过,大概是工作吧。
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呢?没人跟我说过,大概是结婚生子?
结婚生子的目的是什么呢?没人跟我说过,大概就是看着孩子上学、结婚生子?
……
看了遗书和下面评论,我既为离开的孩子惋惜,也为其它年轻人言语中流露出的迷惘与虚无感到震惊。
忍不住反思,这些年,高压力的外界环境和高竞争的教育模式,不知道造就了多少找不到人生目标的“空心孩子”,这个问题是时候引起重视了。
正好最近重温了美国教育家,临床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博士(William Stixrud)的《自驱型成长》。
这本书从脑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孩子为何长成“空心人”,失去学习生活的热情,同时给家长提出了合理建议。
▲ 图源:当当
个人觉得,在今天这个充满焦虑感的时代,非常值得一读,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更有智慧地给予孩子力量。
接下来,千妈就节选部分书中精华,并结合自己感悟分享给大家,希望带给你启发。
越来越多的孩子,正在成为"空心人"
“空心人”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诗人托马斯·艾略特1925年创作的《空心人》里,他把一战后人们普遍出现的空虚、麻木等精神状态称为“空心”。
后来,北大副教授徐凯文在调查中发现一个可怕的现象:
我们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正在成为“空心人”。
他们可能是最乖的孩子最好的学生,表面正常,内在却有着强烈的虚无感,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什么活下去。
徐凯文做过一个统计,北大一年级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竟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只是按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
一位来做心理咨询的高考状元说:
从小就只有一个目标,好好学习,考上好学校。小学、初中、高中读的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高考进入全国最好的大学,毕业后按父母安排到国企。一切都有规划地进行着,我却突然丧失了活着的动力,觉得生活无聊空虚,不想跟任何人交流,各方面都要做到最好,这样的人生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很煎熬。
还有孩子说:
我感觉每天就像行尸走肉一样,不知道自己是谁,除了学习还能干什么,做什么都很机械,时常感到恐惧。
这些孩子都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却失去了这个年纪应有的活力,眼神空洞,人坐在那儿,灵魂已不知飞到何处。
▲ 图源:网络
从业11年,曾帮助过无数青少年的心理师王玺感叹:
“如今很多孩子,小学初中就已出现‘空心’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但家长没引起重视,觉得在正常学习就没问题。很多家长都是在孩子出现学习困难甚至自毁倾向后才来咨询。但上了高中、大学的孩子,症状已固着,治疗非常困难。从某种角度讲,空心病比抑郁症更严重,因为没有药物可以用,传统的心理治疗效果也不佳,即便进入咨询,也注定是个漫长的过程。”
是什么造就了"空心孩子"
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越来越多的“空心孩子”呢?
经过研究,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个重要诱因:
真自我的长期缺失。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过“真自我”和“假自我”的理论:
一个人的自我若以自己感受为中心而构建即是真自我,一个人的自我若以别人感受为中心而构建就是假自我。
活在假自我中的人,通过别人跟周围世界产生联系,这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联系,而是一种虚幻的联系。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别人而做,在别人的安排下而做,做得非常疲惫,最终迷失了自己,找不到自我价值,成了“空心人”。
随着时代发展竞争加剧,越来越多中产家庭的养育模式倾向于适应高竞争高压力环境的标准化。
家长不愿承担走弯路的风险,而是希望孩子在规划好的道路上快速前行,这导致很多孩子从小就失去了建立“真自我”的空间。
《小舍得》里的颜子悠就是典型。
在子悠的生活中,几乎没有任何东西是他自己可以控制的。
每天作息是由妈妈全权安排,一切围着学习转,他自己的爱好,随时都可能被剥夺。
▲ 视频截图
现实生活中没有自我的子悠,只能靠幻想的虚构角色来排解压力。
但人无法一直活在幻觉中,慢慢就出现了考场掀桌的极端行为,如不及时控制,往后将是更严重的自毁。
因为真自我的缺失会导致人长时间处于高压环境中,不知道什么东西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也不相信自己能控制任何东西。
高压力会导致前额皮质“掉线”,前额皮质在我们大脑里的角色是冷静理智的领航员,一旦“掉线”,接替它工作的是与情绪相关的杏仁核,在杏仁核主导下,人更容易陷入空虚孤独等负面情绪里,也更容易出现极端行为。
▲ 图源:网络
不仅如此,压力还会促使高浓度皮质醇无法消解,弱化海马体里的细胞并最终杀死它们,而海马体是创造与储存记忆的地方,这就是很多“空心孩子”后期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
如何避免养出"空心孩子"
怎样才能避免养出“空心孩子”呢?《自驱型成长》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首先,斯蒂克斯鲁德博士认为,现代家长应建立正确的养育目标,即培养self driven child(自驱型孩子)。要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自我控制的能力,知道人该如何有尊严、有价值的活着。
培养自驱型孩子,就要破除三个错误观念。
第一个错误观念是:
通往成功的途径是一座独木桥,而孩子万万不能被挤下来。
人生是个复杂过程,不是简单过程,相信自己拥有很多可能性是孩子自驱自信的基础。
第二个错误观念是:
如果你想拥有好生活,在学校就得拥有上佳表现。
用外部标准衡量人生,会使孩子价值观窄化,从而丧失内在动力。
第三个错误观念是:
催得越紧逼得越狠,孩子就能越成功,长大后越有出息。
短期的催和逼可能让孩子取得成绩,但十年、二十年以后看,你会发现催和逼给孩子带来的自驱力损伤,是难以计算的代价。
▲ 图源:几米漫画
其次,斯蒂克斯鲁德博士建议家长要在生活中做顾问型父母,而不是推动型父母。
顾问型父母最大的特点,是能满足孩子三个需求:
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和归属需求。
如何满足这三个需求?书中用了家长头疼的作业大战来举例。
自主需求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哪怕忍受老师的责骂和丢面子的风险,也必须让孩子明白,作业不是家长的事,而是他需要自己做出判断规划的事。
在作业这件事上,倘若父母比孩子还用劲,孩子只会每况愈下,而非逐渐变强。
如果你的孩子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所花费能量里,有95%都来自你的付出,自主努力空间就只剩下5%了!
胜任需求
那是不是把作业丢给孩子就万事大吉呢?显然不是。
不要想着一撒手,孩子就能游刃有余地接收一切,你应该保有这样的视角:孩子肯定无法在前期尝试时做得很好,也无法比你这个有好几十年人生经验的人做得更好。
在他/她能达到“有意识地胜任”这一水准前,你得参与到帮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记住,只提供帮助,不刻意掌舵。
归属需求
归属感指的是在个人与他人之间,有一种能让人感到关爱的纽带。
当孩子感到与你之间有这种纽带,他就会告诉自己:父母关心的是我,而不是我考多少分。
自我决定论把这称为“整合调节”,指的是孩子通过整合关心他的人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身份认同。
比如作业完成后,你可以肯定你和孩子付出的内在努力:
“今天那道序列题有点挑战,但你还是找到方法战胜了它,真的很棒!”
“我知道你对今天作业完成时间不太满意,我也知道你尽力了,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很乐意陪你找原因,下次就能提高效率。”
但不需要过多去强调外在影响:
“再磨点,做不完让老师收拾你!”
“就你这个计算熟悉程度,考试肯定上不了90分。”
不只家庭作业,其它事上均可举一反三。
只要父母把握好这三个需求,牢记自己顾问的身份,尽量把自主权交给孩子,在过程中提供及时的帮助,最后记得表达无条件的爱。
长此以往,孩子就能建立起真实的自我、强大的内在!
EASTWEST
在《自驱型成长》里,还有很多实用方法,很遗憾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呈现,大家若是看完文章有兴趣,也可以自行购书深入阅读。
对我来说,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养育思路上的启发。
它就像焦虑时代里一剂及时的清醒药,书中既有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又将作者数十年的教育工作经验娓娓道来,论证了一个育儿中的根本道理:
父母最重要的事不是让孩子取得成功,而是让孩子努力活出自己人生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