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山东康平纳集团从最初单一的毛纺面料生产企业发展成为集毛纺、智能染整装备研究与制造、智能染色服务于一体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靠的就是创新。2014年,集团开发研制的智能染整装备获得中国纺织机械史上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集团又荣获全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成为泰安历史上首个获此殊荣的企业。作为集团技术负责人的鹿庆福,一名在研发一线工作30多年的老党员,见证了集团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风雨彩虹。
鹿庆福1984年进入康平纳集团的前身泰安毛纺厂工作,至今已经35个年头。他勤奋好学,苦心钻研,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学技术、搞试验,逐渐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集团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项6项。“自从参加工作就是干技术,我的初心就是想把中国的纺织技术做到国际领先水平”。鹿庆福常说,“我相信,外国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中国人一样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不甘心,矢志打破国外垄断
初心的坚定,源于一次特殊的考察。2002年,因为发展需要,集团党委班子一行到德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等欧洲纺织行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考察纺织设备。在德国第斯公司考察时,鹿庆福听说他们新研发出了卧式染缸自动化生产设备,但当他想去参观时,第斯公司却一直推脱。几次之后,鹿庆福发现,这家德国公司根本看不起中国的纺织企业,也没想把最先进的设备卖给中国,他们认为中国技术太落后,看了也买不起、学不会。“花了大价钱,却买不来最先进的设备”,憋闷的情绪充斥在他心中,一旦产品换代设备就要随着更新,只要国外设备厂商还掌握着核心技术,纺织企业就算创造的价值再大,利润大部分还是会被国外厂商拿走,陷入“买了设备挣钱,挣了钱再买设备”的怪圈。“我就是不甘心,原子弹都造出来了,我们还造不了个设备?只有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避免受制于人,不再看外国人脸色”。
回国后,鹿庆福专门拿出半年时间,对研发纺织设备进行论证调研。他先后拜访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东华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等20余个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在与专家座谈交流中,他越来越坚定,智能化纺织设备是纺织业的未来和明天,只有及早下手,才能抢占先机,否则迟早会被淘汰。7箱档案资料、30页调研报告、13稿研发计划、无数次通宵达旦……在董事长和党委班子大力支持下,他先后5次提请董事会研究,从企业发展、社会发展、行业发展到人口红利、政策红利,反复讨论交流,逐步转变股东们思想。历时一年时间,董事会最终达成一致,从面料生产为主转向设备生产为主,全力以赴研发智能染色设备,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技术垄断,打造纺织设备民族品牌。
不盲目,构建独有创新模式
思路理顺了,方向明确了,鹿庆福在倍感鼓舞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没基础、二没团队,作为技术负责人,他知道,要实现从传统纺织业到现代装备制造业、从使用机械到制造机械的跨越转型,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不能盲目单干,必须集思广益、强强联合,借他山之石来攻玉。在他推动下,集团先后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科院自动化所、山东大学、东华大学、青岛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10所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两院”院士、“万人计划”、泰山学者等专家教授30余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瞄准纺织染整设备全力攻坚。
一个个项目启动,一笔笔资金投入,一批批设备到位,鹿庆福还没来得及感慨,项目进展慢、成果转化效果差等问题就接踵而至。“是真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鹿庆福说道,“都是反复论证过的,不该有那么多问题,而且钱也投了,人也聘了,不出成绩对不起党委班子的信任,甚至会影响企业发展”。为了查找问题根源,他多次到高校与专家对接,到研发一线与团队沟通,最长一次2周没进家门。慢慢地他发现,问题的根源不是单纯在专家和团队身上,而是校企合作的模式上。当时集团与科研院校合作,基本上是“订单式”“一次性”的短期合作,科研院校只负责把难题攻破,不负责成果产业化,而且专家教授在高校兼职搞研发,精力投入达不到,导致项目进展慢、效果差。他认为,必须建立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打造利益共同体,才能调动科研院校和专家教授的积极性。因此,他探索建立了校地合作“三共机制”。即:团队共育,科研院所向集团派驻研发团队,每年驻企工作不少于10个月。科研人员人事关系隶属科研院所,工资、科研经费及日常管理服务由集团负责。目前,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吴双峰博士、清华大学郭齐江博士、青岛大学徐维敬教授等一批高层次专家团队常驻康平纳集团,与一线研发人员共同开展工作。平台共建,先后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山东大学、东华大学、青岛大学共建“纺织染整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纺织染整技术与装备制备中心”等科研平台6个。成果共享,对研究成果,知识产权归集团和科研院所共有,成果产业化后市场纯利润的1%—10%奖励科研院所作为长期受益。正是这种“产学研金用”一体化融合的方式,有机整合了集团的资金、市场、工艺优势和科研院所的人才科技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康平纳模式”。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院长单忠德对“康平纳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一定是市场驱动,利益共享,如果只是单一的合作,没有利益的共享,没有市场的需求驱动,是走不远的。‘康平纳模式’的成功给更多企业以启迪。”
不放弃,担当实干持续攻关
看似平常实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党委一班人始终认为,“科技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必须要舍得投入、放眼长远、不怕失败”。历经十二年、投入10亿元、多年没分红……正是党委班子坚定不移的支持,给了鹿庆福拼搏实干的动力。他始终不忘初心,带头冲在一线,埋头苦干,百折不挠,充分体现出了一名党员敢挑重担、一往无前的责任担当。
2010年,科研团队在研发配套智能天车时遇到了很大的技术难题。如何让钢丝绳精确定位,并保证不晃动,这个看似简单的技术问题让团队半年时间毫无进展。当大家都一筹莫展,甚至很多人开始打退堂鼓的时候,鹿庆福在班子会上表态,就是不吃不喝,也要攻下这个难关,啃下这块骨头,不达目的决不放弃。他带领团队,吃住在公司,天天在车间,一点一点琢磨,一点一点突破。在交通条件还不发达的当时,为了一个技术点,最多一周往返泰安和北京4次,经常没有坐票一路站到北京。正是这种永不放弃的韧劲,经过半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攻克难关,集团也成为全行业第一家使用柔性智能天车的企业。之后,他带领团队再接再厉,先后攻克调湿机、射频烘干机、染料助剂自动配送系统等80余个技术难关,为全流程智能染整装备的研发扫平了障碍。
“共产党员就是得迎难而上”“我作为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再大的风险也要去闯,再硬的骨头也要去啃,再重的担子也要去挑。”正是这种责任担当,让他能够带领100余名科研人员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无数次的试验、失败、试验,终于成功研发“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份沉旬旬的荣誉,使我国成为世界首家突破全流程自动化染色技术并实现工程化应用的国家。
不止步,全域布局跨越发展
创新永无止境。“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没有让鹿庆福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他不断攀登,不断超越,开始新一轮的研发,又取得一个又一个创新成果。2014年获奖时,智能染整装备吨纱染色用水80吨,现在吨纱用水40吨,与国家2017年颁布的行业标准相比,节水70%。按照全国年染色纱1000万吨计算,年可节水9亿吨,相当于60个西湖。同时,劳动用工下降80%,蒸汽消耗量下降58%,耗电量下降45%,推动了传统产业向智慧型现代产业转变。获奖项目同时被列入国家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中国制造2025》2017年度重大标志性项目、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建设项目,在央视《新闻联播》《辉煌中国》《大国重器》等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
创新是为了发展,如何实现产业化成为摆在鹿庆福面前的新课题。他抢抓国家倡导生态环保、产业调整的历史机遇,借助全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东风,提出全域布局、建设智能染色共享工厂的构想:首先建设年产2万吨智能染色示范工厂,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集中的淄博、枣庄、潍坊、济宁、滨州、聊城、新泰,布局建立7个集约化、标准化的分布式智能染色园区,改造提升传统印染旧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全省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集团建成了全球首个智能染色示范工厂。目前总投资31亿的新泰园区第一个工厂已具备生产条件,枣庄园区已签约落地。35个工厂全部达产后,预计每年新增销售收入220亿,利税40亿,年节水6840万吨,减排污水6480万吨,综合能耗降低64.08万吨,带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增加收入1000亿以上。随着新疆库尔勒、江苏盐城等省外智能工厂相继建成,立足山东、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智能染色协同生产格局已初步形成。
唯有匠心坚守,才能创造奇迹;唯有不断颠覆,才能走向成功。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的老技术和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鹿庆福始终不忘技术夺旗的初心,牢记科技兴企、创新兴业的使命。“我今年63岁,已经退休好几年了,现在还在公司发挥余热,继续从事我所钟爱的事业。站在新的起点,我将守初心、担使命,创新进取、再攀高峰,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为建设富裕文明幸福新泰安做出新的贡献,为纺织业的转型发展尽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