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奥运圣火是由奥林匹斯山上的阳光点燃的火种。奥林匹斯山位于希腊,是奥林匹克的发源地,一般会在当天中午12时左右进行取圣火仪式,用凹面镜将太阳光集中在火种采集仪器上,女祭司祈求太阳和光明之神阿波罗赐予阳光,点燃火种,几分钟后就会产生圣火火苗,随即由希腊女祭司点燃火种罐,以此来保留火种。
``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奥运圣火究竟是怎么取得的,以及奥运圣火包含的文化与传统,让大家对奥运圣火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起人顾拜旦也是奥运圣火仪式的提出者。1928年,顾拜旦在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前提出了奥运圣火这一想法,当时在体育场附近点燃了圣火。
但是奥运圣火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直到1934年,顾拜旦和当时国际奥运会主席亨利·德·巴叶特—拉图伯爵决定在运动会正式开幕前,在奥林匹亚举行一个预备性的仪式,他们采纳了迪姆提出的想法,就是在奥林匹亚点燃奥运圣火,然后通过特别挑选的使者们一个一个传递到举办奥运会的国家。
1935年这项计划在德国被正式开始实施,并用5种不同语言传向世界各地,最终奥运火炬行程达3050公里,穿越了7个国家,一共有3361人参加了火炬传递。 在火炬传递期间,当地以各种庆祝活动来庆祝,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因此从1935年开始,奥运圣火采集和传递仪式被正式延续下来,成为了奥林匹克运动最重要的传统仪式。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奥运圣火采集仪式也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具有仪式感。身着白色长袍的女祭司将来到奥林匹亚遗址中心,采用特定的仪式,包括文艺表演和放飞和平鸽等,但整个仪式最重要的就是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用凹面镜收集阳光,点燃奥运圣火火种,并将此火种保存在火种罐中,点燃火炬开始全世界传递,由此拉开奥运会的序幕。
传说古希腊的奥林匹亚山是众神的栖息之所,当地人为了纪念为人类盗得火种的火神普罗米修斯,每隔四年都要在祭台前举行一次祭祀仪式。而奥运圣火也是取自这样的传说,表达了对圣火火种的尊敬与崇拜。因此奥林匹亚山是奥运圣火火种的采集专属地点,没有任何其他地方可以替代。
奥运圣火一般是在奥运会开幕前的几个月开始采集,一般来说,奥运圣火采集的时间都是在春天,因为奥林匹亚山的春天通常是好天气,阳光明媚,非常利于奥运圣火的采集。而组委会会根据当地的天气,行程安排等,提前3-5个月确定好奥运圣火采集的时间。
奥运圣火采集的过程看似非常简单,但实际操作中却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奥运圣火采集的要求是最多只能点火3次,如果3次点火都不成功,则不会继续点火,而会使用备用火种,但是,几乎没有哪个举办过想要使用备用火种,所以对圣火采集人员要求就非常严格。
圣火采集的女祭司都是很早就开始练习,紧张的排练采集仪式的各个环节,每天排练时间长达5个小时以上,最重要的环节当然是点火的过程。为了确保圣火能够顺利点燃,因此对取火器的位置、角度要求非常高,有时因为天空中的云彩的移动都会影响到圣火的采集,所以圣火采集的仪式安排非常紧密,时间也非常紧张。
奥运圣火的采集过程,其实也是一次祭祀仪式。仪式上由11位女演员扮演的女祭司,利用凹面镜原理,收集奥林匹亚山的阳光,点燃圣火,并将此圣火收集在火种罐中。火种罐里放有橄榄油,这是一种古老的保存火种的方法,这一采集方式,确保圣火的纯洁性。然后通过火种罐里的火种来点燃火炬,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递。
圣火的采集需要女祭司具备强大的应变能力,也需要非常高的技巧,以确保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从而能够顺利采集成功。
奥运圣火采集仪式要求,女祭司只有三次点火机会,如果三次点火均不成功,则只能终止点火,而使用彩排时点燃的备用火种。当然,奥运圣火采集不成功的几率很低,但是并不是没有出现。
在奥运历史上,到现在为止,一共只有两次奥运火种没有采集成功的案例。很不幸的是,这两次全部都发生在澳大利亚举办的奥运会上。
在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和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最终的火种采集都没有成功,不得不说澳大利亚人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特别是2000年的时候,当时圣火采集仪式进行非常顺利,阳光也很好,但是当正准备到了点火的最关键时刻,乌云突然多了起来,很快就挡住了阳光,最终三次采集圣火均未成功,据说,当时给采集圣火的女祭司塔莉娅·普罗科皮欧留下了相当大的心理阴影。
最后,迫于无奈,澳大利亚最后只能使用头一天彩排时采集到的火种,继续后面的火炬传递仪式,可以说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奥林匹克圣火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标志,圣火以燃烧的方式,纪念古希腊神话,也寓意着奥林匹克运动生生不息。
在奥运会上,圣火必须位于主会场最明显的位置,观众需要能够看到圣火的熊熊燃烧,即使在会场外,也要保证大家可以看到圣火。奥运圣火在奥运会开始的那天点燃,结束的那天熄灭,在奥运会期间,圣火不可熄灭,而当圣火熄灭时,奥运会才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