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了深刻的影响。零售餐饮、住宿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营收大幅下滑,制造业、房地产、施工建筑等因人流、物流受限而复工复产缓慢,而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生鲜物流等科技公司的异军突起,疫情对中国各个行业都带来了不同的挑战与机遇。
疫情加速了各个行业的企业分化,拥有“数字化能力”的企业更容易实现规模化,也容易支持复杂的结构和生态,数字化让企业的运转受到疫情的影响降低到了最小,从而取得更快的发展,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沃尔玛做到千亿销售额花了35年,而亚马逊花了18年,淘宝更是用9年就迎来了千亿美元销售额的里程碑。微信、脸书这种“数字社区”更是呈现出“病毒式”的扩张,微信用9年时间覆盖了9亿人口,脸书成立13年就吸引了20亿用户,覆盖了130多个国家。拼多多花了3年时间上市,趣头条花了2年时间,而瑞幸出道18个月便在美国上市,越来越多的企业因为数字化更加迅速的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从O2O到互联网+行业,再到产业互联网,各个行业的企业数字化在疫情下加速进行着。
首先,要回答企业是什么?
企业是一种替代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组织,是将技术、资本、人才、组织、土地、机器设备等资源组织起来,以更高效、更低成本满足客户需求的组织。
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技术的先进程度构成了竞争壁垒的高低、资本的多少决定杠杆率的大小和发展的加速度、人才的优劣和组织形式的好坏决定企业在竞争上的管理效率。
企业竞争的本质是什么?企业竞争的本质就是对资源进行配置效率的竞争。
优秀企业和普通企业在竞争上的差异主要源于大家对于市场的理解不一样,决策方式不一样,普通企业家对于世界的认知更多是基于历史和经验教训,而优秀企业家如何去理解呢?
1.理解和认知世界运行的规律(道)
2.理解运行规律之后需要预测将会发生什么(术)
3.管理与控制,是将决策付诸行动的具体路径与要求(行)
简单的说,优秀企业家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进行决策是从基于经验的决策升级到基于数据+算法的决策,这是获胜的关键,而这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根本模型。
来自阿里-安筱鹏
要达到基于数据+算法的决策就需要对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分为3个阶段
信息化是指建设计算机信息系统,将传统业务中的流程和数据通过信息系统来处理,通过将技术应用于个别资源或流程来提高效率。
1992年以前,国内的财务管理还是以简单的手工核算为主,工作繁琐,劳动量大。个人计算机的出现,使得一类只能执行财务处理工作的软件崭露头角。
第1代的财务软件通过代替手工记账,核算,降低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减轻工作量,降低出错率。这个时期的财务软件只是简单的满足了会计日常工作的凭证录入、记账、报表填报工作。
后来,Windows操作系统的春风,促进了国内信息化管理的快速发展。
第2-3代的财务管理系统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了财务分析模块,企业管理和决策引起了前沿工作者的注意。这类软件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融合了财务预算,财务分析,财务决策,领导查询等决策分析,该阶段的财务软件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计算模式,开始涉及企业的管理会计帐,例如用友、金蝶等就是这一类软件中的典型。
数字化,更多的指“业务数字化”,是基于信息化技术所提供的支持和能力,让业务和技术真正产生交互,改变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
信息化是从业务到数据,数字化是从数据到业务。通过数字化,建立技术与业务的对接。
第4代财务软件是基于互联网的B/S计算模式,采用Web技术、多媒体技术管理软件,符合企业经营方式向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是国际财务管理软件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集成式的财务软件实现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OA门户等模块的集成化,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的整合,对财务管理软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字化转型与信息化和数字化大不相同。数字化转型并不是技术转型,它本质上是指数字化驱动的战略性业务转型,不仅需要实施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全面数字化,营造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和期望的体验,还需要牵涉公司的组织变革,包括人员与财务、投入产出、知识与能力、企业文化是否能接受或适应转型。不仅是对业务及其战略进行数字化改造,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型、甚至颠覆。
第5代财务软件系统随着大数据、智能化、移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的企业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时期的财务软件成功融入业务、税务,实现业务管理、财务管理财务业务协同化管理的整合,它的核心不再是简单的核算软件开发,而是将企业文化的管理思想与其结合,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由管理技术和软件技术构成的。
传统财税管理数字化程度低,大量工作仍依靠传统人力资源支撑,难以避免出现财务效率低、业财税割裂、信息价值弱、合规风险高等问题。体系之间出现信息墙,无法为企业未来发展决策提供策略支撑。而随着以下财税领域的技术发展,上面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财税领域通过结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帮助政府、企业、个人三方解决业务协作,持续提升财税运转效率,以及提升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票据数字化:电子发票OFD文件、OCR信息识别技术、电子档案云端存储管理。
税务自动化:智能凭证生成、区块链凭证管理、智能票据查验鉴别真伪。
财税自动化:RPA智能税务申报机器人、智能个税申报机器人。
整体来看,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3个阶段:
纸质发票虽然是当前的主流,从人力角度分析,纸质发票受限于人力与机器打印上线,平均每天能开具的数量不超过2000张,同等量级的电子发票1分钟不到的时间即可完成开具。同时,纸质发票受限于物流交付的快递成本及打印成本,其行政费用成本是电子发票的10倍,未来电子发票将是税务最底层的的基础设施。
未来税控将有前端管控逐步向后端管控演变,税控垄断打破,核心竞争要素发生重大变化。
2019年6月30日,国家税务总局明确了《企业自建和第三方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建设标准》 ,正式明确了第三方平台可以直连税务局的标准。这将促进各个行业的头部企业以更快的方式入场使用电子发票(含普票和专票)。以前由航信和百望“垄断”的格局将会逐步被打破。
由于纸质发票仍然是市场主流,票据的采集难度仍然较大,纸质票据通过拍照上传,再通过OCR识别,然后比对税务局的数据库,识别真伪。
其他的票据文档通过文件上传,然后存档,后续用作企业做账的基础。
随着电子发票的普及,电子客票、电子行程单等票据的电子化,电子档案系统作为基础设施,发挥的作用也将会越来越大。
并且,票据数字化后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上链存证防篡改。
八戒财税的会计平台是2018年启动的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了代账业务的线上化、数字化、平台化。
为什么要把代账业务数字化?
工商注册和代理记账是八戒财税的基础业务,当年GMV的占比在70%以上。而代理记账是一个周期性服务,每年Q1-2代账的账套数量较少,Q3-4代账的账套数量又很多,由于波动的工作量,导致了人力成本的浪费。
另外一方面,当时会计人员的管理仍然比较传统,会计做账的质量、业绩统计、绩效考核、招募、培训等工作都还是以线下为主,通过office、Excel进行管理。
针对这2个核心的痛点,我们基于原有的工具型产品财务SaaS系统进行了升级,搭建了会计平台,解决了上面的2个核心问题。
会计平台化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招募线上化
以前招募人员是走线下面试、考试、培训后才能上岗,外地会计人员的招募需要在当地分子公司完成,还需要对当地的招聘员工进行培训。整个过程耗时耗力,周期拉得很长,会计人员的用户体验也不太友好。
通过数据看板,我们能随时了解招募的情况,前期某个流程点转换率较低时,我们会与业务人员一起在产品上进行优化迭代。
人员平台化
以前会计人员是我们招聘的全职工作人员,由于服务的周期性特点,人力资源上有较大的浪费,因此我们通过会计平台线上招募自由(兼职)会计人员,对标了滴滴出行的业务模式。
除了对人员的基本信息管理,会计人员入驻签署电子合同,初始星级1颗星(与业绩提成比例挂钩),针对会计人员的特点(擅长行业)我们还会分配其不同的客户。
经过这几年的运作后,我们的平台化程度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平台会计人员完成了一部分的业务量。
服务平台化
会计人员以前是在财务SaaS系统里进行工作,而现在会计人员对业务的受理、工单的处理、记账工作、账户问题的通知等都是在工作台上完成。
同时,我们还搭建了学习中心,让会计人员工作之余可以提升自己,平台的粘度也得到提升。
质控数字化
以前,质量把控主要通过线下Excel进行统计,而会计平台上线后,服务督导对于会计人员做账的质量完全实现线上把控,并通过数据看板实时反馈到管理者的面前。
收入线上结算
会计人员每月的工作业绩会实时在系统里进行展示,会计人员可以直接进行提现,而对于“平台会计”,我们还用到了“八戒灵活用工平台”提供的“业务发放”能力,为“平台会计”这部分“自由职业者”降低了个人税负。
税务服务目前是我们大力发展的新业务,而这部分业务的办理仍然是以线下办理为主。数字化平台化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
税务服务的办理涉及到几个事情:
1.园区的拓展与维护
2.税务产品的封装与优化
3.渠道获客
4.风控管理
5.老客户维护(续费)
6.供应商的拓展与维护
根据业务的类型和架构,我梳理了税务服务平台的发展发路线图,如下:
一共涉及多个系统:
1.用户侧的小程序端,面向企业客户
2.运营侧的运营后台,面向内部的服务交付人员、园区BD人员、供应商BD人员等
3.销售侧,基于现有的CRM系统进行优化升级
4.供应商侧,基于现有的供应商系统进行升级,将供应商业务办理过程线上化,更好的与客户、服务交付人员进行协同办公。
5.渠道侧,获客和关系加固的抓手。
今年,我们将以此为目标,基于八戒灵活用工系统进行升级成为“八戒税务服务平台”,逐步实现所有税务服务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关键在“转型”,包括业务、组织、思想、系统等。业务的抽象和标准化,组织的优化匹配业务发展,人员思想上的升级适应新的变化,系统的持续优化迭代满足业务的发展。
总之,数字化转型是需要拉通用户侧、销售侧、运营侧、供应商侧、渠道侧等上下游的各个角色,当整个价值链被打通后,产业的结构和效率才会得到巨大的改变。
互联网+行业不是简单的信息化、流程化,而是通过新技术促进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