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读书人要想获得知识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读书人少之又少,至于要靠读书出仕求得一官半职,那更是风毛麟角了。初入学的蒙童,不管是在城在乡,首先都要进私塾。
在修建化起书院的同时,正好山东巡府丁宝祯奉旨回平远省墓。王雨山亲自跑去牛场丁公馆,请了宝祯题写匾额。对这位数十里外走访的家乡文人,丁宝祯给予了热情的接待,对他的义举表示支持,并同他商讨了书院的开办问题。丁宝祯告诉他,按清律规定,乡里不能设书院,经磋商,确定为办义塾,丁宝祯高兴地代书了匾额: “兴贤义塾”,并署名“太子少保、光禄大夫、翰林院编修、兵部侍郎、都院右都御使、山东巡抚丁宝祯题”。
解放前,曾任织金中学校长的周平初,就是这里的高材生。 “兴贤义塾”靠张姓的每年一百多石租谷(相当于120000斤),开支是充裕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改办化起初级小学堂时。后经当时县教育局长倡导,化起用这项开支办起了女子小学。这时,此地男女两校的师资开支,很大部份仍然出自原“兴贤义熟”遗留的租谷。一九三九年,两校合并为化起小学,即现在化起中心完小的前身。
文/黄君实 杨精华 (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