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无意中,看到微信上有个话题,就是“全国人民看XX这座城市”,也许想通过“全国人民”一鸣惊人的短句,然后让该座城市的人民群众异口同声的日也说夜也说。我想,在此,假如圈定于北海这座城市,全国人民都来评说一句,倒是一件极具意义的事情。然后把这个“全国人民看北海”这样的口号做成广告牌树立于迎宾大道、银滩大道等公路旁、以及街头,其动机和目的,也许是值得肯定的。
如今,北海各方面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容环境整治、民生路网建设、工业化建设等都让备受各方瞩目,必定还会有很多外地人来定居、旅游。如果有了“全国人民看北海”的反思和提醒,重新再提升城市形象,才能加深意义。我相信,以下谈论这个话题最初的动机,应该是有北海的深厚感情蕴于其中的。
一直以来,北海有大量的东北人在从事运输、餐饮和旅游等行业,他们第一批人先在北海买房,也带动了大量亲戚朋友来北海,因为北海暖和的气候对于东北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不过,近年来,随着传销现象的死灰复燃,据了解,在北海从事传销的人员基本可以分为“东北帮”、“西北帮”、“山东帮”、“江西帮”等。这其中“东北帮”说话亲切感十足,感染力强,“山东帮”虽然入行晚,但是发展却最快。
我们都知道,很多东北人是很豪爽的,说话直来直去的。比如没招谁没惹谁,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例子很多。这里不抹黑东北人。当然不少例子只是事件记录,并不代表所有的东北人,东北人里有渣滓,也有社会精英,一如北海人里有渣滓,也有社会精英。而且,咱们本地人受到偏见、以及看问题的角度的影响,对东北人的看法也不一定全部客观,所以,还是希望一些东北人在公共场合能够提高自己的素质,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来处理问题,无论是哪里人,大家和气生财,退一步海阔天空,遇到事情不要摆出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架势,让真正的流氓、社会渣滓有机可乘,毕竟大家都需要共建和谐社会,共建文明城市。通过跟我家附近一些东北人聊天得知,他们认为和北海人交流还是蛮顺畅的,认为本地人善良纯朴,性格温和。
东北人看北海:民风淳朴人善良,空气宜人可养老。
北京也有个“北海”,只不过那是个中国最古老,最具综合性的皇家园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我尚年幼,爸妈俩人去了趟北京旅游。后来据爸妈回忆,在北京都没敢说自己是北海的,只说是广西的,然后人家就问:“你们广西不是少数民族地区吗?怎么没见穿少数民族服装呢?”弄得爸妈很无奈和苦笑。当然,现在北海名声在外,北京人都知道北海不仅是美丽的滨海城市,还是历史文化名城,所以很多北京的老人成了“候鸟”——每年的秋冬季节就来北海过冬、度假、疗养,第二年的春天再回北京,以此循环。
虽然有不少北京人因为各地雾霾严重,唯独北海有清新空气,所以才举家来北海呼吸空气。但是,相比教育水平,但相比北京高校云集,而北海就那么四、五所高校,可以窥视出北海整体文化素质的底蕴不足,甚至可以说文化素质有待提高。比如北海航空航天大学,挂了人家北京某所名牌大学的牌子,好像就前几年人多点读,这几年少招生甚至不招生,过2年招一次都有可能。而且其他几所二本、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大多会在北海就业吗?譬如外地的学子,人家学完后还要回到其家乡的;工业园、铁山港等千亿产业需要拓宽产品,开发附加值高的,那就更需要高校和企业互动了,需要大批人才的时候,北海本地高校不培养,那不还得到外地高校去招人么?所以无论九年义务教育,还是高校,不是说有个校园以及学生就可以办了,人才培养需要综合配合的部门太多了。
北京人看北海:头戴“历史名城”的文化光环,文化教育水平却没有得到发展,原本有的文化积淀在日渐流失。
四川与北海有着很深的感情,上世纪90年代初,北海掀起第一轮大开发热潮,各路川籍客商、企业拍马赶到,为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出谋划策、添砖加瓦。到北海生活工作的四川人也特别多,大多数在北海做餐饮、娱乐生意。在一些人眼里,就是四川人把重庆的火锅、麻将文化带到了北海,跟四川成都人民一样,北海也将休闲文化及麻将文化发挥到了极致,街头小巷都可以成为打麻将的场所。
曾经在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有一些来自四川的游客无论走到北海哪里,北海人都会关切地问到他们灾区的受灾情况、灾后重建情况……那种感觉,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北海人的温暖情怀。
四川人喜欢吃辣,川菜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代表性名菜有回锅肉、水煮牛肉、鱼香肉丝等。经常在某个小巷看到的“川菜馆”,也让不少饮食清淡的北海人感觉到辣味。有次,我和几个朋友在屋仔村吃地道的四川菜时,感觉对四川的风俗民情、当地独特的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经过接触一些四川人,他们都认为北海环境好、水好、伙食好、身体好,生活比较休闲安逸,却少了筋骨,没了精气,而且本地妹子皮肤不够她们四川妹仔的白又细。
四川人看北海:轻松惬意的生活氛围,打麻将成了时尚。
四 湛江人看北海
不说广州了,就说下湛江。湛江也是一座海滨城市。看过湛江人写的一篇游记,说北海有着漫长的银滩,海滨浴场火爆。街上建筑物也有自己独特的款式,看起来让人赏心悦目,感觉很舒畅。每过一个十字路口,都没有发现有路人闯红灯的。对比而言,湛江的楼房,不只是在设计方面稍微逊色于北海,且楼层普遍较低,楼距又很狭窄,采光采风非常不好。而且路上的闯红灯这一现象已成了家常便饭。
看到这个游记,我感觉似乎都有道理,可又失公允。我以前认识一个湛江人,因为他说湛江是南珠的主产地,珍珠产业一向比较红火,而我却反驳说合浦才是南珠原产地,被他言之凿凿——“你们既然是南珠主要产地,珍珠养殖发达,为何不想办法将珍珠市场搞活?将珍珠交易留在本地?”而从这次举办“2014北海国际珍珠展”,如果我们在营销方面再做好点,再在制造上做出“翡翠珍珠”之类的精品,打造自己的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把北海打造成南珠品牌的重地,不但可以带动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当地人致富,南珠产业发展前景也会更好。
据资料显示,北海1949年12月4日解放,当时为镇,归合浦县管辖,1951年1月改为广东省辖市,同年5月委托广西省领导,1952年3月正式划归广西,1955年5月重归广东,1956年降为县级市,1958年降为合浦县北海人民公社。1959年改为县级镇,1964年恢复为县级市,1965年6月又划归广西。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旅游对外开放城市。1983年10月恢复为地级市。1984年4月被国务院确定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1987年7月1日合浦县划归北海市管辖。北海的三大语言为:粤语(白话),廉州话(广府话),客家话.饮食文化与广东人全吻合。也就是说改变一点行政区域,真的是有利有弊。如北、钦、防等北部湾一带几十年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的——慢,还是慢。好在,这些年北、钦、防发展得红红火火,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效应。以前北海不屑钦州,早先是相互打斗,如今是彼此吹捧。其实再仔细看看,北海在很多地方还比不上广东。
湛江人看北海:北海自然条件好,可惜跟湛江一样,没有受到上头重视扶持。
老实说,这“全国人民看北海”话题,好像有点存在着地域歧视。各位不要不承认,北海其实在中国那么大的一张地图上,实力放在那——国内四、五线城市;北海人的能力放在那——曾经顶着好多年的“十四阿哥”的帽子……以我个人在北海二十多年的成长和生活经历,北海人普遍自我感觉不错,地方优越感比较突出,对一些的地方来的外地人还需要包容。尤其是,地方保护意识不宜太强。近年来,北海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已经与中等城市的差距愈来愈小,某些指标甚至超过南宁,因此大家更有话讲了。北海要想不成为负面新闻的“头版”,只有从优化调整城市空间格局、完善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改变一座城市。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欢迎探讨。
(注:此文来源北海365网网友—城池营垒,不代表北海365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