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延伸到“教学练测评”模式,这已经说明了教育从业者们意识到了作业的意义,它能够最直观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变了以往老师单向而无力的知识传授。
除了课堂作业,在师生不见面的课后,老师也会要求家长陪同孩子完成大量作业。可是事实上,这个要求太过苛刻,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坚持每天抽出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也不是所有作业难题家长都能解答,所以课后作业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但至少有一点在这之前已经被证实了:陪伴式教学是最好的教学。
当互联网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陪伴”其实并不难解决。学生和老师会通过微信和QQ等社交软件进行互动的作业辅导和答疑解惑。由于社交软件是手机里触手可及的东西,时刻伴随着我们,学生不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去掌握和接受,整个上传作业的过程都是习惯性的动作,只需要3秒就可以完成。
社交软件能够解决家长头疼的作业辅导问题,实现及时的陪伴。但这是我们描述的理想化状态,一些问题伴随着作业辅导在线化的时间也接踵而来。
第一、漏看信息。在学生和老师沟通的过程中,重要的信息经常被其他无关的社交信息覆盖,老师以为学生没有提问,学生以为老师没有理会。
第二、作业辅导讲解困难。老师以最方便的语音形式回答学生,结果学生听完十几条语音也没有明白一道错题的解析,老师不得不转换方式,录下在纸上写思路的视频发送给学生。
第三、作业内容无法沉淀。有的学生没有自己整理错题的习惯,面对聊天记录里凌乱的信息,更是无从整理复习。经过一段时间,遇到相同的知识点,看到他们犯同样的错误。
无论教育发展到何种地步,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培养出自主独立、健全健康的心智和人格。我们之所以将科技运用到教育这个领域,是因为有了它,才能让教育的过程变得更好,让教育的目标实现得更早。
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没有任何一种沟通方式比“面对面沟通”的效率更高。键盘无法实现一个二次函数的书写、语音无法表达一张路线图 ... ...正如原本我们是要用社交软件来解决作业问题的,结果带来了更多的作业问题。
伯索虽然是一家科技公司,但我们真切的明白:如果线下两分钟就能说清楚的事情,在线上要花半小时,这不是科技,科技是要提升效率。尤其在教育这件事上,它是人和人沟通的过程,牵涉到复杂的脑力活动。让不见面的效率无限趋近于面对面时的效率,伯索人觉得这才是作业辅导类产品存在的意义。
100天后,“作业记”终于诞生了。
学生在微信小程序里将作业拍照上传,老师在后台收到作业提交提醒后就可以进行作业批改了。除了基本的“√”、“×”外,老师会用画笔标出小细节上的错误,老师会即时录制语音讲解需要稍加说明的错题,对于更复杂的题老师会使用白板录制功能(作业页面空间有限,白板相当于草稿纸或黑板,),更清晰地进行辅导讲解。学生接收作业批改结果首先就能看到自己的作业总体质量,和老师对作业的评级标识。针对错题,点开错题旁的绿色图标即可听取或观看老师的答疑过程。偶然点开一个语音,原来是来自老师的夸奖,这让学生欣喜不已。这样的辅导方式,即使学生一个人在家里,仿佛老师一直陪伴在身边,鼓励孩子不断成长进步,让孩子不仅觉得写作业是件开心的事,也能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关怀和责任感。
每一次批改都是温度的传递
除了“板书+图文+音视频”的多样化批改方式,学生查收到的作业批改内容沉淀归档,可以随时查看,巩固知识点,相当于一个自动化的错题本。
对机构而言,赋能机构快速获客:多渠道的社群运营,快速低成本的帮助机构扩大市场宣传范围,提升口碑,抢占市场生源;强黏性提升转化率:一周不间断的贴心,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建立机构以外的招生蓄水池,逐渐由单一业务拓展为全业务进攻;增加营收提高人效:独立出有偿服务的新业务体系,使老师独立自愿承担更多业务内容,促进机构高效增收。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业记”无需系统的师训,无需完善的课程体系,只要一名普通老师,就可以完美实现落地。
伯索,2012年11月成立,六年,终于继伯索云学堂后再次以不变的匠心铸造出在线作业批改产品——作业记,因为每一个细节要做到极致,每一步都会打磨过无数次。教培机构的线上化之路如何走得更长更稳?伯索将持之以恒,助力机构再造高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