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菱鲆,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提起它的另一个商品名——“多宝鱼”,大家可能就有所耳闻了。事实上,大菱鲆并不是国内的本土海水鱼,最早是在1992年由中科院的雷院士从英国引到国内,至今已有29年的历史。
多宝鱼
大菱鲆是大西洋沿岸的特有名贵鱼种,俗称欧洲比目鱼,肉多刺少,口味鲜香,市场价格不菲。在引入我国10年之后,大菱鲆市场开始走俏,清蒸、红烧、香煎等样样都能拿捏,逐渐成为了食客们尊贵身份的象征。在2005年的批发市场,大菱鲆的批发价高达60~80元/斤,有时甚至能达到上百元一斤,即便如此,饭店的老板还是抢着要,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在引种之初,专家们首要的任务就是攻克大菱鲆的人工繁殖技术。经过7年的艰苦攻关,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亲鱼培育、生殖调控等试验,终于在1999年突破了批量化育苗技术。在当年下半年,山东省莱州市的养殖企业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养殖试验。到了本世纪初,国内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工厂化养殖模式。
国产大菱鲆养出来了,但起初在市场上却并不受欢迎。从外表上来看,大菱鲆具有鲆鲽类生物生物的典型特征:身体扁平,背部布满褐色或黑色斑点,头部扁塌,口眼歪斜,卖相不佳。由于长相丑陋,很多消费者并不买大菱鲆的账,经销商们也因此碰了一鼻子灰。
为了打开市场,当务之急是给大菱鲆取一个本土化的商品名。究竟叫什么名字好呢?广东的商人们给出了答案,他们将大菱鲆的英文名turbot音译过来,就成了“多宝鱼”,寓意“多宝多福,年年有余”。相比于大菱鲆,“多宝鱼”的称呼更接地气,也更讨喜,消费者们口口相传,很快就打开了知名度。
多宝鱼养殖
与此同时,经销商以“肉多刺少、口味鲜甜、老少皆宜”为卖点,将多宝鱼一举推销到了上海等地的星级酒店,引起了强烈反响。在上海的铜川水产市场,1~2斤的多宝鱼居多,3~4斤也不少见,关键是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多次突破百元大关。从2000年开始,多宝鱼的火爆程度趋于疯狂,成了高端海产行业的一匹“黑马”。
这一点可以从养殖产量上也能够看出。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多宝鱼在2003年的产量只有3.6万吨,被市场接纳后,2004年就飙升到5.7万吨,2005年进一步升高到7.6万吨,短短2年间产量就提高了一倍多。
据调查,2005年时全国沿海养殖多宝鱼的企业有将近700家(其中有300家都集中在山东省),养殖总面积500万㎡,总产值超40亿人民币。至此,外来的多宝鱼似乎已经站稳了脚跟,但出人意料的是,一场致命的危机正悄然来临。
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对现售的海产品例行抽检,采样地点包括各大超市的冷鲜海产区、批发市场以及部分餐饮单位。在抽查的30多条冰鲜多宝鱼样品中,全部检出了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有些样品还检出了孔雀石绿、环丙沙星等禁用渔药的残留。
事件爆发后,上海铜川市场的多宝鱼大部分被退回山东
随即,上海市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向广大消费者发出了严肃警告:慎食多宝鱼。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天,国家药监局向山东、江苏、浙江、河北、广东、辽宁等地的药监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政府组织渔业监管人员针对各地市场上的多宝鱼进行专项抽检,不少地区也检出了药残超标。
11月19日,山东省发出通知:暂停全省多宝鱼的捕捞和销售。11月20日,北京市也发出通告: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禁止多宝鱼的销售。禁令通告接二连三地发布,导致整个多宝鱼产业陷入了巨大的危机。
经农业部立项调查,药残事件的源头追溯到了山东省日照、烟台的3家养殖企业。在养殖过程中,企业违规使用了孔雀石绿、氯霉素、硝基呋喃类等违禁兽药,最终造成了多宝鱼的药残超标。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规定,3家涉事企业的水产品均被全部销毁,还被予以严重的罚款惩戒。
那么问题来了,养殖企业明知是禁药,为什么还冒险使用呢?
首先,经过多年的人工繁殖,多宝鱼的种质资源出现了退化,近亲繁殖严重,抗病力也大幅降低。尤其是在高密度养殖的大棚车间内,鱼群很容易爆发细菌性疾病。为了减少风险、提高养殖成功率,很多养殖户开始大剂量使用禁药,从而达到盈利目的。
第二,禁药的成本很低,而且效果显著。以孔雀石绿为例,这种渔药在杀灭真菌、细菌以及寄生虫方面具有极佳的效果,可以预防白点病、烂鳃病、水霉病、车轮虫等十几种鱼病,价格便宜,效果立竿见影,因此在民间的名气很大,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
从渔民的角度来看,养殖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赚钱。而多宝鱼苗种价格贵,养殖成本高,很容易因为病害问题功亏一篑——在这样的背景下,使用违禁药物就成了养殖户的“救命稻草”。对于此事件,市场监督部门也有一定责任,监督抽检力度低,对无公害产品的认证没有落实到位,水产品市场的准入制度也不完善,这些问题都在“多宝鱼事件”后暴露得一览无余。
曾经的多宝鱼产业可谓是如日中天,被很多人视为“潜力股”,但“多宝鱼事件”发生后,消费者的态度随即出现了360度大反转:原先上百元一斤的多宝鱼,如今即便以5元的低价贱卖也是无人问津。据粗略估计,山东的养殖企业因此亏损了十几个亿,全国的多宝鱼产业也跌落谷底。
事实上,上海等地检测出的硝基呋喃代谢物,其最高浓度只有1ppm。据此推算,每人一天要吃1.5公斤的多宝鱼,连续吃上2年以上才能达到致癌浓度。但此事件已经给消费者留下了心理阴影,根本之策还是要从源头上整治养殖业和渔药销售行业,严格把控质量关,做好食品安全质量检验,逐步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风波过后,上海逐步恢复多宝鱼的销售
在品质的控制上,辽宁省的做法颇为业内称道。大连等地的养殖场创造出了新的养殖模式:通过打海水井抽取地下50~60m深的深井岩水来养殖多宝鱼,水温常年维持在14℃左右。在低温下,多宝鱼更不容易发病,而且深层井水的水质更加优良,养殖成功率得以大幅提升,彻底告别了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更何况,随着各地监管和打击力度加强,养殖户也不敢再乱用渔药。
2008年,全国多宝鱼的养殖产量恢复到了7.8万吨,其中山东省“元气大伤”,逐渐失去优势,辽宁省的发展势头却越来越猛。到2017年,辽宁的多宝鱼产量达到了4.7万吨,超过了山东的4.06万吨,成为了国内多宝鱼产业的新晋上位者。
截止到2020年,全国多宝鱼的养殖总产量达到11万吨(辽宁稳居榜首),比2003年增加了7.4万吨。至于未来的多宝鱼产业能否继续壮大,还有待于市场和时间的进一步检验,在这当中,商品鱼的质量安全依然起着决定性作用。
总之,对于多宝鱼这样一块“金字招牌”,只有打牢了品质的根基,产业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