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相关的影视中,银元一直是大家最常见和使用的货币,老百姓称之为“大洋”或者“袁大头”,本文主要给大家民国时期“大洋”的相关知识。
"洋”是“洋钱”的简称,也就是洋人用的钱,十九世纪中期大量外国银元流入中国,因为银元是白银铸成的,当时老百姓是认可白银的,自然老百姓也就会接受银元。因为银元相对普通的散碎银两更加标准化,所以老百姓更愿意使用银元。因为银元是外国人使用的钱,所以叫“洋钱”,根据银元上面的不同图案,称之为“鹰洋”,“龙洋”,“站洋”、“坐洋”、“大力神”、“威廉”、“双柱”、“拿花”、“大飞鹰”等。
明清时期地方有一种灰色收入叫“火耗”,老百姓上交的碎银子要铸造成银元宝,铸造过程中自然会损失一部分白银,这种损失叫“火耗”,由于各地铸造水平不一样,自然“火耗”也不一样,因为火耗是老百姓来承担,火耗是多少自然是地方官员说了算,这就成了一大隐形收入,所以这些人会千方百计阻扰铸造银元。
1890年,清政府在张之洞、李鸿章等人强烈要求下开始铸造中国的银元,因为背后图案是龙,所以外界称之为“龙洋”。“龙洋”面值为1元,当时普通人的一个月工资相当于5块银元,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千元大钞。“龙洋”同时发行的还有”角洋“,一块“龙洋”等于10块”角洋“。当时老百姓叫“龙洋”为“大洋钱”,”角洋“为“小洋钱”,所以后来统一银元为“大洋”
银元是标准直径为38.6毫米,重量约为26.7克,采用九银一铜(90%银,10%铜),含纯银量为24克。
清政府正式发行银元后,地方政府也开始发行银元,大清“龙洋”大体分为造币总厂”龙洋“与地方”龙洋“,地方”龙洋“包括:江南龙、川龙、广东龙、湖北龙,吉林龙系列、云南龙、北洋龙、安徽龙、浙江龙;
辛亥革命成功后,北洋政府为了解决币制混乱,所以决定重新铸造银元。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决定将自己的头像铸于币面,所以北洋时期的银元称之为“袁大头”。从1914年至1929年,”袁大头“总发行量超过了7.5亿枚。因为发行量大,同时存量很高,流通范围很广,所以社会大众对”袁大头“银元的认可度极高,直至建国后的60年云南、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还是相当认可”袁大头“。
北洋时期除了北洋政府统一发行的”袁大头“银元之外,还有各地发行的各种纪念银元。黎元洪、段祺瑞、张作霖、曹锟,徐世昌、唐继尧、褚玉璞等人都发行过相应的纪念银元,这些银元虽然是纪念银元但是都采用”袁大头“的银元标准来铸造,所以当时社会也认可这些银元。
1927年北伐胜利国民政府定都南京,随之开始重铸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因为1912年铸造过一批纪念银币,1927年铸成新版,批量发行。因为银元中的孙中山头像相对于”袁大头“中头像较小,所以外界称之为“孙小头”。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发行量大概有6亿枚左右。
1933年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决定发行一种新式银币,正面图案铸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身着汉装的侧面头像,面图案是双桅帆船放洋图,外界称之为“船洋”。直至1935年国民政府废除银元使用纸币,“船洋”共发行2亿枚左右。
30年代,中央苏区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当时的红军造币厂开始山寨了袁大头的样式造自己的“大洋”,当时称之为“红洋”。“红洋”的样式与“袁大头”完全一样,只是在“红洋”打上了“苏维埃”的字样。
银元是主要成份是白银,后期制造银元除了使用白银之外,最主要的是银元回炉重新铸造,所以造成很多前期发行的银元被回收重新铸造。同时1935年由于国民政府实行纸质法定货币,开始大量收缴银元,最终造成市面的银元越来越少。
根据白银的价格,白银现价5块左右,24克纯银,也就是120块左右。
以米价为参照:1920年,上海一块大洋可以买三十斤左右的大米,现在米价2块左右,一块大洋也就60块左右。目前市面流传的收藏银元价格普遍是1000左右,毕竟白银价格摆在哪儿,如果认为几十块能买到真银元,那么我只能说智商应该充值了。
以房价为参照:1919年鲁迅在北京花3765块大洋买了一套500多平的四合院,如果这套四合院现在能够估价5000万,那么一块大洋就相当于现在13000块。
以当时工资参照为标准,普通人一个月工资5块大洋,相当于现在平均工资5000块,那么一块大洋就相当于现在1000块人民币。骆驼祥子在当时北平拉车月收入是4.5块大洋(相当于现在4500块)。老舍的小说《我这一辈子》中福海当巡警时月薪6块大洋(相当于现在4500块),后来当了福海升队长了月薪20块大洋(相当于现在20000块)。
一块银元相当于现在多少钱的购买力,一直是个有意思的话题,欢迎各位读者朋友留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