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理想汽车销量持续走高之后,李想在个人社交平台也活跃了起来。
最近,老狐又吃了个大瓜,李想吐槽:因为被同行举报,我们暂时不能发布真实的上险量数据了,许多同行开始对上险量数据造假,理想上周的上险量数据是假的,实际交付了 7 千辆。
*图片来源李想微博
上险量数据也不能信了?
和大家简单解释一下,相比官方发布的销量数据,上险量更加客观、公正,通常指新车交强险的上险数量,从某些方面来说,代表着新车真实的交付量。
我们也可以发现,许多厂家的批发量与上险数存在明显差距,这是因为新车还库存在经销商手中。
*图片来源李想质疑销量造假
而对于理想等新势力来说,由于采用直营模式,上险量基本等同于交付量。尤其在月销连续突破2万辆后,理想率先发布了周上险数(此前都是以月度为单位),原因李想也提到了“因看不惯同行造假”。
当时,不少业内专家直呼:卷出了新高度。但此次又因造假和举报,暂停发布,中间的过程多少有些耐人寻味。
是卷不动了?还是“新游戏规则”欠妥?
销量对于车企来说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新车的销量代表了产品竞争实力、受欢迎程度及品牌号召力,甚至能影响股市、金融等诸多因素。
尤其是对于新入局的造车新势力而言,出色的销量表现,直接代表了购买说服力与企业活力。
不得不承认,李想是营销高手,他懂得如何将优势扩大。
毕竟现在理想持续热销,隐隐有甩开蔚来和小鹏的架势。上险数由月改为周,无疑会增多品牌曝光的次数,并在消费者心中刻画出热销的品牌形象。
*图片来源理想此前发布周上险数
“破局”的时间点也能说明问题,既然看不惯同行造假,改为周发布,为啥不选择在之前哪吒、蔚来、小鹏领跑的时段呢?
同时,由于此前被李想质疑造假的数据中,小鹏第一、理想第二,因此也有网友表示:李想是不是有点小心眼了?
我们客观分析,五月第一周,小鹏的交付量仅为 864 辆,第二周便蹿升至 6100 辆,确实让人有些难以置信。
不过李想选择不公开的理由,还是有些牵强的,同行之间均是平等关系,被谁举报了?举报到哪个平台?造假者又是谁?目前还没有进一步消息。
老狐觉得:或许是表面的数据竞争,让李想开始累心了,毕竟在时间频率上,以周单位的统计,不如月度客观有公信力,本质上市场卷的是营销、技术与产品实力,销量只是最终的累计反馈。
自然而然就好,用力过猛反而容易被反噬。
增程与插混谁落后?或将无限接近
在最近的动向上,李想也相当愿意与网友交流。
关于增程与插混谁落后的争论,一直没有结果,但不少网友认为:增程式混动只是一项之前淘汰的技术,如今依靠大容量电池翻红,没啥顶尖储备。这为目前主攻增程式动力的理想,带来了较大影响。
*图片来源李想微博
就在前几日,李想也顺便给出了回应:增程式电动车低电量的加速性能问题,通过下一个版本 OTA 解决。
低电量下做到接近 PHEV 车型的并联程度,将增程器的功率也有效应用于驱动,而不仅仅是发电本身。
先说观点:此前老狐也给大家做过参数对比,从纯电续航、综合续航、百公里加速时间和馈电油耗等硬指标来说,同级别的增程与插混车型,并不会差太多。
单纯讨论技术先进与否,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主要还是看实际体验。
简单理解:增程式混动系统,发动机只负责发电,不直接参与驱动车辆,由电机负责驱动,也就是串联模式。
而插电混动系统,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选择由发动机、电机单独驱动或共同驱动,也就是并联模式。
根据李想“增程式混动逼近插电混动”的升级方式来说,似乎后者要更全面一些。
但老狐比较好奇具体的升级方式,通过 OTA 升级,意味着增程式混动机械结构,不会发生太大改变,未来又将如何实现“结构串联,功率并联”呢?
最后,我们再聊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理想销量还能领跑多久?
回过头看,理想的热销与精准定位有直接关系,蔚小理统称新势力三大巨头,如今的品牌号召力,几乎可以媲美二线豪华品牌。
但与蔚来、小鹏专注纯电技术不同,理想的增程式混动,更像是“电化”燃油车,解决了补能与续航焦虑问题,更容易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可时至今日,主流传统车企与“新”新势力开始奋起直追,以前段时间上市的魏牌蓝山为例,产品构思基本瞄准理想 L8 ,各个方面表现均可圈可点,且起售价还要便宜不少。
同时,零跑也有一款对标理想L8的新车即将发布,竞争将迎来再次升级。
另一个方面, 30 - 50 万的售价区间,仍处于小众的中高端市场,想要获得销量大幅攀升,理想需要推出下探至 30 万以下的新车。
海外合资车企把守 25 - 30 万区间,中国车企的高端新品牌,在 18 - 25 万区间不断涌现,成本控制能力是竞争的内核,理想又会有多少优势?
老狐觉得:理想应该是新势力中最会迎合时代的,大方向上,混动车型加速替代传统燃油,最终与纯电形成并驾齐驱的局面。
在刚刚过去的上海车展上,理想刚刚发布了 800v 电动解决方案,意在两条腿走路,技术路线布局要比蔚来、小鹏更加宽泛,甚至优于特斯拉。
关键还要看新车的推出速度,及理想能否愿意放下身段,去主流的大众化市场硬拼。
跑赢新能源下半场,一定是营销、技术、产品、服务与售价的综合比拼,您更看好谁呢?
参考资料:
李想微博、理想汽车微信公众号、乘联会销量
编辑:泽天
您还想看哪些车圈新鲜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