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桐庐历史建筑抢救保护工作中,他发现:
用法规保护东阳帮功绩
王樟松曾任桐庐县文广新局局长,在他任上,桐庐开启了大规模的历史建筑抢救保护工作。
从2009年开始,桐庐陆续制定了《深澳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工作意见》《桐庐县深澳历史文化名村(荻浦、徐畈、环溪部分)保护规划(2011-2020)》《桐庐县凤川街道翙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制定,使得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实施有了明确的依据和方向。
历史建筑是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桐庐县是杭州地区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启动较早的县(市)。2010年,桐庐启动农村历史建筑维修保护工作并出台《关于开展农村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计划用5至8年时间对全县保存较好,并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1000多幢民国以前的历史建筑进行抢救性维修。在做好农村历史建筑维修保护工程的同时,桐庐县文广新局还联合县住建局、县农办在全县范围内开展50年以上,即1965年以前(含1965年)历史建筑的摸底调查工作,并于2014年年底全部完成。在此基础上,桐庐县文管办拟定了《桐庐县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并由县人民政府正式下文公布,目前已完成了全部历史建筑的挂牌保护。
就是在这些工作中,王樟松以及县文管办工作人员发现:当地的木结构历史建筑基本上由东阳人建造!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他不仅在多种著作中提及东阳工匠的作用,而且在多个场合肯定东阳帮工匠的历史功绩。
据统计,桐庐县现保存有县级以上重点保护历史建筑500余幢,一般性历史建筑千余幢。
艺高胆大的东阳帮工匠
在桐庐,“东阳帮”是个非常亲切的词汇。王樟松和许重岗等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屡次听说此语,因此对东阳帮颇为熟悉。出生于1963年的许重岗高中毕业的那年暑假曾跟着东阳帮工匠学习建房技艺,主要从事泥工。他说,从老人们口中就流传,东阳工匠是搭帮结队而来,到得一个村庄后,根据业务多寡分成若干个施工班子,因此,“东阳帮”内又有“东阳班”。
王樟松和许重岗均提到:早年因为外出谋生的各路工匠繁多,桐庐各村多见工匠“比武”场景:各路工匠抱团比试技艺,往往是东阳人胜出。久而久之,东阳人就占领了桐庐建筑市场。而他们精湛的技艺也树立了口碑,往往一个团队就承揽下一个村庄的业务。因此,分班施工成为必然。
东阳工匠勤劳肯干,脑筋活络,与各东家均相处和谐。到得一村,往往招聘村民从事帮工。村民中多有不识字者,搬运材料时往往不知对象。当时每根木结构上都书有墨字,东阳工匠就在此过程中教帮工认字。比如要搬前大步柱、后大步柱,就教他们认识“前”“后”两字:“前字两耳朵,后字一条索。”形象地把前与后的字形区别开来。王樟松少年时期家中曾长住东阳木匠师傅,见其聪明,意欲招其为徒却遭谢绝,但东阳师傅的聪明智慧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脑筋转得快,口诀念得溜”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到得一地,只要东家说出欲建造的房屋规格要求,东阳工匠就能脱口而出材料数量;而在施工过程中常背诵口诀制作构件,并将其教给当地帮工。因为手艺高强,村民们对东阳工匠甚为尊重,房屋上梁多请其主持,一些讨彩话给当地人们带去了美好的祝福。而在一户施工结束,东阳工匠往往会随意赠送户主一件工具如刨、凿等,有时一村做完就可凑足一套木工工具。此举既是为了方便户主修缮,也是为了让户主日后睹物思人,有大型工程再次邀请其主持施工。这种联络情感的方式独树一帜,已成为东阳帮在桐庐留下的文化印记,也从侧面说明了东阳帮工匠在艺高胆大之外,还有着善知人意的细腻心理。
建国后,桐庐县曾对建筑行业用工做过调查,显示木工、泥工数量最多的就是东阳人!
东阳帮缔造“富春民居”
如果说王樟松是桐庐县历史建筑保护工作顶层制度设计者,于上世纪80年代担任县文管办主任的许重岗就是躬耕基层的实践者,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桐庐古建筑古村落的“保护神”。
他说,经过对桐庐现存明清建筑的考察,可以得出结论:东阳帮对桐庐历史建筑的作用与影响是个连续而漫长的过程。
第一个阶段从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建造王府开始,江浙两地工匠大量征调进京,把北方的府第(官式建筑)与南方的民居建筑技艺融合。从史籍记载可知,朱棣定都北京后,东阳有数百工匠前往参与紫禁城营建,因此带回了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技艺,如今桐庐留下的部分明代建筑,就是他们此种建筑技艺的作品。
第二个阶段是康乾时期,这是大清帝国国力最为强盛、经济最为发达的时期。此时桐庐水运发达,商贸繁荣,桐庐本地商贾在这个阶段快速积累巨额财富;加上此时社会稳定,政治相对昌明,士人多有从政机会,官商两大集群带动了桐庐的营造热潮,许多规模宏大、装饰华美的建筑拔地而起,辐辏相连,形成了一个个古村落。在这个阶段,身怀绝技的东阳工匠到桐庐掘金,留下了无数佳构巨作,木雕成为他们最显著的施艺特征。这个时期一直延续到同治初年。彼时,苏州、徽州、杭州及上海等地的客商云集桐庐,桐庐商人也前往各地经商,各种建筑风格在此交汇,因此这一时期的桐庐建筑带有苏州、杭州、徽州以及东阳的烙印。
第三个阶段从咸丰后期开始直至民国时期。咸同期间,太平天国乱军在桐庐毁坏了大量精美的建筑,战后重建吸引了大量东阳工匠参与,成为民居营造的主力。此时西风东渐,在营造中一些思想开明的商人、官人、学人,引进了西方建筑特色,造就了一批中西合璧的建筑。
“许多人把桐庐历史建筑称为‘徽派建筑’,我不认同此说法。”王樟松说,先且不论建筑是否有“派别”,单从外观与工艺而言,桐庐历史建筑与徽州传统民居就有所区别,“鉴于桐庐历史建筑融合了江南多地和西方的建筑风格,因此我认为它应该被称为‘富春民居’。东阳工匠是富春民居的重要缔造者。”王樟松还指出,乾隆十一年编纂的《桐庐县志》中提到,明代万历年间,桐庐就“工多外来”,即工匠需要外面输入,而东阳帮就是最重要的主力。
事实上,东阳帮工匠不仅在桐庐建造了大量民居,还建造了水系。翙岗古村内的水系“澳”就由东阳人设计并施工。这一事件在该村的宗谱内有所记载。
留存大量东阳木雕精华
在桐庐走访多个古村落,可以发现这里的历史建筑多施以木雕,而不像其他地方重视砖雕装饰。
许重岗说,东阳木雕在桐庐历史建筑中呈现三大特点:一是雕刻技法全面,浮雕、圆雕、透雕都有所体现;二是雕刻题材继承传统,对诗书礼义、节孝忠义等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都能用木雕纹样反映;三是雕刻内容与时俱进,特别是道光年后,在建筑中出现了“洋车”“轮船”以及“洋装人物”等图案,与传统纹样和谐共处,反映了时代变革的社会心理。
在桐庐历史建筑木雕施雕的部位与面积上,于乾隆年间达到高潮,像深澳、翙岗古村内的多座建筑,从格扇门的锁腰板开始雕刻,一直往上持续到二楼窗沿。大大超出了东阳与徽州等地的建筑施雕范围,显示出桐庐人雄厚的财力与独特的审美,也反映出桐庐建筑更追求精致。
许重岗认为,旧时前来桐庐施艺的东阳工匠,并非手艺特别高超者。因为凡手艺高超者,在东阳本地或者附近区域即拥有饱满的业务,无需外出谋生。但即使如此,留在桐庐的东阳木雕依然蔚为大观,堪称木雕艺术的大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