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估计能回答这个问题。这个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为舞台的综艺剧场,最近给大众展示了实习医生的工作日常,让大家有一个机会,了解医生成长的办公室真人秀。
图1. 《令人心动的 offer》第三季海报
已经“上岸”的前辈医生或许在综艺里多多少少都能找到共鸣,但即将面临招聘的学弟学妹,或许会感到好奇:成为医生要经历怎样的招聘过程?
在一名医护人员的职业生涯中,除了临床工作研究和发文,面试,无疑是医学生和医务人员的另一大结界——不仅仅是求职,考研、留学、规培、晋级、评优中,哪个能少得了它?!作为一个专业壁垒高又异常“卷”的职业,面试中除了针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拷问与试炼,涉及“伦理困境”的复杂面试题简直就是送命题界的天花板:
图2. 招聘是每个医学生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复杂的病情、善变的家属、窘迫的财政、严格的政策、难以摆布的舆论......当种种变量被添油加醋地碰撞出一个纷繁复杂的“伦理困境”案例,到底怎样的策略和回答才是Best Practice?
下面就以上述一道Role Play(角色扮演)面试题为例,看看如何在面试中机智地应对这“送命题”:
这个在油管上超过7万次的模拟面试示范,非常成功地展示了类似面试题的解答思路:
面试者double check了面试题,确保她对题目和困境的理解无误。
面试者首先称这个情境是一个“极其困难的情境”——对患者、患者家属,甚至医护人员来说,任务和挑战都异常艰巨,Cue到了几个利益相关者的视角。
面试者说:“医护人员总是有很多假设,比如我们可能假设也许他是不想让太太这样生活下去了。但是,这到底是不是他真正的动机呢?所以,我们应该坐下来听听他的心里话,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可能是他并不了解这么做的后果,也可能是经济原因所致。当然,在此之前,我需要了解患者的情况,包括有无好转的希望、身体机能如何、喂食管还要使用多久等等,做个全面评估。
在和丈夫沟通时,还要重点了解妻子在此前有意识时,有否就这类情境做过决定,有没有书面的表述,而且她的丈夫是否是她的合法代理人,能否替她做出类似的决定,有没有其他亲属要参与意见。
这样,既能让我掌握丈夫的这个决定背后真正的动机和意愿,同时也确保他真实了解拔除喂食管对他的太太意味着什么”
面试官进一步加码:“现在他们的儿子出现了,完全反对父亲要撤掉母亲生命支持系统的决定,你又该怎么办?”
这种在实际情况下应该是更多的,不止一个家庭成员要发表意见,这使决策过程更加困难了。
解决方案依然是首先要依靠沟通,大家一起坐下来,看看为什么会产生分歧,有没有达成共识的可能。如果不可能的话,就要看哪位是法定代理人。当然,作为新人,“我”可能缺乏经验,这时就要请示上级主管,甚至伦理委员会。
我认为在这种情境下,医生的角色很重要,他要提供方向性意见,又不能混杂个人情感与决定。所以,更多的是要帮助病人家庭了解如何做决策,要尊重他们的决策,而不是替他们拿主意。
©Pexels
首先,伦理问题涉及的利益相关群体多元,情境复杂,不是非黑即白的,医护人员首先要有这方面的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当然,面试者还提到了要破除自己的各种假设,这些都能让医护人员站在一个客观理性的角度。
其次,很好地展示了依照伦理原则开展工作,比如为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有无好转的希望、身体机能如何、喂食管还要使用多久,这充分反映了“行善”、“不伤害”的原则。
最后,即使加入了儿子反对的因素,面试者也自如地应对了,主要反映了伦理中“尊重”的原则,不掺杂个人的情绪和倾向性的引导,而是站在一个提供专业意见,支持家属决策的立场上。
Situation 情境
Target 目标
Action 行动
Role 角色
图3. STAR 法则示意
某70岁男性患者,2016年底罹患消化道肿瘤,5年来接受了大大小小数次外科手术。自5月底开始进行化疗,周期为每21天给3天输液治疗+14天口服化疗药。患者自述副作用:
“挨过输液恶心的那几天,还要遭受口服药的长期折磨。一天三次地服药,每次服药半小时以后,整个消化道就像充满气的气球,胀痛不止,无法进食,亦无法正常排气。如果想起来走走缓解一下,却又浑身无力,只能躺着被动地忍耐。恶性循环下去,不到两个月,就瘦了5公斤。近一周,又出现了陶土样大便症状。”
下面,进入第三个治疗周期,目前状况层出不穷——四肢血管条件变差,护士长评估不具备置入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条件;血小板降低;陶土样大便,怀疑胆道堵塞,体重骤减;但前两个周期,肿瘤各项指标显示化疗效果理想,一旦中断恐影响后续效果。
这道思考题就给我们的读者吧。
版权信息
本文由一嘉医课编辑部负责编写或约稿。如需转载,请联系jmre@jmre.org。未经授权使用文章内容及部分内容是侵权行为,版权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