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麦子屯村,一个有着数百年农耕文明的丰收之地,因电商产业的入驻,如今已发展为省内知名电商物流智能产业园。岁月更迭、时光交错,2010年,京东集团布局东北之时,将战略的目光聚焦在这片金色的土地上。一座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集物资集散、仓储加工、多式联运、城市配送、信息处理功能于一体的京东物流“亚洲一号”电商物流运营中心在此落户,这是京东在东北地区布局的第一个智能物流科技园区。京东物流率先将“黑科技”投入到老工业基地,为沈阳当地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动能,也为东北地区的电商物流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产业兴城、以城聚产。十年间,以京东电商和京东物流为代表的企业集群频频落地,为麦子屯周边环境、产业格局、村民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这个原本不知名的屯子从此四通八达、车水马龙,每天上千辆满载的货车源源不断从这里出发奔向东北各地。
6月5日,在沈阳浑南区京东物流“亚洲一号”仓储园区内,地狼机器人载着货柜紧张地穿梭,管理员忙着登记。你能想象吗?5000平方米的仓库,400组一人多高的货架,近万种美妆产品,仅需16个90后和63头“小狼”,就能管理得井井有条?618前夕,记者来到沈阳“亚洲一号”物流园区,亲身感受科技物流和电商产业带给这个小村庄的改变。
“以前我在人工拣货区,每天的工作就是对照订单上的信息,从库区将一件件货物拣选出来,每天重复往返要走上五、六万步。自从有了‘地狼’机器人,我就不再是微信朋友圈中的‘运动狂人’了,站在分拣台上就能完成相同任务量,每天走一两千步就能完成工作。”地狼仓仓储员陈荣军如是说。
93年的陈荣军家在麦子屯,入仓前他经过为期3个月的培训,现在他除了能够熟练操作,还在尝试学习地狼维修。“技术日新月异,我要超前一步,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他说。除了带来压力,高科技也让年轻人慢下脚步,从劳动中品读乐趣。 “‘亚洲一号’的现代化仓库内,不再是灰尘飞扬,环境变好了,大家爱美求帅的天性也得以释放。”陈荣军说。
618全球年中购物节期间,东北区域最大的地狼仓内,由京东自主研发的搬运型AGV机器人“地狼“将满负荷运转。每小时可实现千件以上商品进库出仓,承担了所在园区占比过半的单量,效能是传统作业仓库的3倍以上。别看“地狼”个头不大,约是扫地机器人的两倍左右,却能承载重达1000公斤的货物,360度全方位旋转,没电的时候还会乖乖回到充电桩充电。近年来随着中国快递物流业快速发展,高科技已成为这一行业的标配。目前类似人工与机器人协同作业的智能仓库已有50多个,遍布全国主要枢纽城市,“北上广”有的,沈阳也有!
一个产业改变一个区域,一个品牌则影响着一座城。如今,麦子屯已规划成沈阳南部仓储物流基地,叉车工、货车司机、小件分拣员、配送人员、便利店店员……这些或传统或新兴的工种,因为前边冠以“京东”字样,倍受求职者关注。正是由于京东在此生根发芽,让村子及周边原本世世代代靠天吃饭的农户,有了在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的机会,也认识到互联网给他们带来的改变。
“现在村子的变化太大了,不仅像京东物流这样的大企业来了,听说旁边几块地都被大开发商买了准备盖商品房,看到村子一天一个样的变化我由衷地高兴。”对记者说出这番话的人名叫李伟,如今是京东物流的快递员。1985年生人的他原是农民出身,几年前全家还靠着村里分的十余亩地生活,如今作为京东快递员的李伟,仅每个月税后收入都能达到6000多元。
在李伟看来,京东物流“亚洲一号”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他自己,也改变了他身边的其他人,让他们完成了从农民到工人,乃至到白领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京东的这个平台让他们得到了学习与历练,也悄然地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像李伟和陈荣军这样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进入京东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多。从配送到仓储或是物业,周边村镇有百余人在京东物流东北区工作。
一些改变已经发生,一些更深远的改变正在酝酿。京东物流集团东北区副总经理孙学征告诉记者,增资东北、深耕辽宁是京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一棋。“‘亚洲一号’2期项目预计将在2020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京东将借助辽宁物流产业优势及成熟的配套,以沈阳为中心,打造辐射‘黑吉辽蒙’四省区的国际标准化商贸物流基地。”孙学征对记者说。“隔日达、次日达、当日达”进驻沈阳,京东为东北三省百姓带来的改变是不断刷新的购物体验。而将沈阳作为京东东北地区的大本营,得到的反哺则是沈阳给予京东连续5年几何级数的增长和一个个惊喜。
“集团在东北区域已有员工一万多人,去年自营销售额增幅超过100%,是全集团增幅最快的区域,集团对在辽宁投资充满信心。”孙学征谈到,京东未来将在东北地区进行更多投资,用于智能物流综合运管中心、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等设施建设。京东在沈阳的发展,也离不开沈阳这座城市的改变。这些年沈阳在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上下足了功夫,这也加深了京东集团对沈阳的投资信心。沈阳电子商务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物流电商等民企发展有望为区域经济发展探索新的增长点。
文中部分素材来自《沈阳地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