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
卫生健康事业概况
健康临沂|阳光卫健
整体概况
近年来,在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的支持关心下,临沂市卫生健康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创示范、提能力”的工作思路,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健康临沂建设迈上新台阶,全民健康进入新时代。今年上半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3456.6万人次,其中医院1103.55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182.65万人次,其他医疗卫生机构170.4万人次。
去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临沂市第一时间建立起联防联控的高效指挥体系,发动卫生健康全系统9.7万名医务人员、全市30余万名党员干部群众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排查管控重点地区来人5.4万名,隔离2.2万人,对全部64名阳性病例实施“一人一策一团队”,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成功遏制住了疫情扩散蔓延态势,自2020年2月20日起至今没有本地新增病例。进入常态化后,坚持“立足于有、关口前移、多重屏障”纵深防御策略,牢牢把握“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关键措施,累计追踪管理境外来人1.1万人、国内重点地区来人22.3万人,“应检尽检”检测重点人群、环境、物品标本279万份,依托全市41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98家乡镇卫生院建立起多层次立体化基层监测网络;市县两级实现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全覆盖,全员核酸检测信息预登记系统累计登记860.9万人;科学高效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目前已接种超千万剂次,18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接种率超过87%,为全市尽快建立群体免疫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持续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行动。市委重大办在全省率先进入实体化运行;出台了《临沂市关于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实施意见》、《临沂市不明来源病例应急处置演练方案》等持续推进市、县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提升重点项目建设,重大突发公卫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高。
具体来看
01 持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在城区,从2016年起全面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药品实现零差价销售。在全省率先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全面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实行单病种收费308种,每年共让利群众约6.9亿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90%,中药饮片(中草药)报销比例提高到95%,引导群众首诊到基层。
在县域,打造以“费县经验”为代表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经验,在全市组建了16个县域医共体、51个医疗服务中心,实现医共体内互联互通,服务一体化、标准化,得到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和国家卫健委的充分肯定。
02 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截至2020年底,全市二级以上医院103家,其中三级医院20家,比2015年增长66%;全市9家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三级乙等标准,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市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5张,比2015年增加1.48张,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达到2.68人和3.05人,分别比2015年增加0.99人和1.08人,医疗服务供给不断增加,服务可及性不断提高。
仅2020年就投资91亿元,新建了36个医疗卫生项目,总建设面积187.3万平方米。其中市肿瘤医院新院区、临沭县人民医院感染楼、兰山区精神卫生中心已投入使用;兰山区、沂水县、费县、蒙阴县等县区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改造完成;市中医医院高铁院区项目已经开工,市精神卫生中心新院区项目正在推进。
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其中96家乡镇卫生院达到甲等水平,67家达到乙等水平,17家达到二级综合医院医院服务能力,10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成功创建社区医院13家,建成省级示范村卫生室19个、市级180个,有19名基层卫生人员获得齐鲁基层名医称号。
作为山东省“业务院长”首批试点市,三年选派了79名优秀人才,带动薄弱卫生院和重点乡镇建设特色专科84个、培养业务骨干2401名。持续开展“万名医生下基层”和“送健康、送温暖、送知识”义诊活动,共有1.5万名医务人员义诊服务37.6万人,培训11.5万人,上门巡诊5.8万户,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
03 持续提升市级医疗服务质量
大力实施医疗能力“攀登计划”,市人民医院被确定为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成31个省级以上重点临床医学专科,数量全省第一。市中心医院被确定为沂蒙山区域医疗中心。市中医医院牵头建成全市中医药医联体,在省内领先探索“治未病”发展道路。市妇幼保健院成功通过三级甲等复审。市肿瘤医院和市精神卫生中心分别建成省级专科区域医疗中心。9个县级人民医院全部建成县域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与兄弟市签订协议,成立了鲁南脑血管病、心脏大血管外科两个区域专科联盟。全市共建成4个城市医联体、39个专科联盟,医疗同质化水平不断提升。
04 持续推进健康临沂行动
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健康临沂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了18个专项行动计划,为未来十年临沂健康事业发展作出了科学规划。国内首个健康乡村领域的地方法规—《临沂市健康乡村条例》于2021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提供坚实法制保障。
坚持预防为主:推进重点慢性病医防融合服务,在全省率先创建为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市;坚持健康教育与促进先行,郯城县、莒南县等7个县区成功创建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县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
改善卫生环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了国家级卫生县城8个、国家级卫生乡镇26个、省级卫生乡镇92个,全域卫生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21年以来,市级成立由书记、市长任双指挥的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指挥部,坚持全面发动、全域创建,以最高规格、最大力度、最强措施、最严标准强力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查工作。
改善健康状况:千万沂蒙人民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99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至6.89/10万、2.24 ‰和3.61‰,较2015年均存在大幅度下降,三项指数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十三五”规划目标圆满完成,为“十四五”时期“健康临沂”加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05 持续强化重点特殊群体保障
对贫困群体,截至2020年为贫困人口减免医疗费用8000多万元,健康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签约率99%、免费查体率89.8%、慢病管理率97.7%,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对妇幼群体,实施母婴安全和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全市二级甲等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占比全省最高,适龄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在全省首个实现市级全覆盖。
对老龄群体,全市百岁老人868名,全市老年人健康体检119.7万人,沂南县、郯城县被确定为省级安宁疗护工作试点县,银龄安康保险参保156.76万人,参保人数、比例全省最高,市卫生健康委被授予“全国敬老文明号”。
对计生家庭,坚持落实对独生子女和农村双女户中考加分政策,落实一次性补助金和救助政策。
对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继续保持全省先进位次。
06 持续推动事业产业转型发展
中医药传承创新取得新发展:市里成立了高规格的市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成立市中医药管理局,市中医药职责科室由1个增至3个,行政编制9人;各县区中医药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兰山区、兰陵县、蒙阴县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平邑县中医药“普及化、产业化、融合化”的“三化”工作法,得到国家领导人专门批示,并入选山东省委改革办重大改革案例,我市县域中医医共体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
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果:加速建设全市“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便民服务平台,电子健康卡应用在市县乡村四级实现互联互通、“一码就医”,发卡860.9万张,用卡900多万人次,网上支付7亿元,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等堵点问题。利用大数据实施流程再造,沂南县创新医院“床旁结算”一站式服务,临沭县在全省率先推广使用区域妇幼健康信息平台,经验做法分别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卫生健康工作交流》、《卫生健康工作动态》刊登。
医养产业取得新突破: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省首批“雁阵形”产业集群。举办临沂(北京)、临沂(深圳)健康产业项目推介洽谈会,引进一批优质产业项目。近两年36个项目列入省市重大建设项目、总投资302亿元。全市创建省级医养结合先行示范县区9个、先行示范乡镇(街道)25个、示范单位4家,金雀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康养结合”模式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评选为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
系统文明创建出现新跨越:市卫生健康委实施系统文明创建工作,召开了高规格的文明创建动员大会,系统创建措施64项,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文明单位。全市系统内共有244家医疗单位创建为文明单位,比例达到82.99%,其中省级19家、市级34家。通过系统文明创建,让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行业风貌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07 持续压紧压实党建责任
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党风廉政分别建立三张清单,围绕落实主体责任、“第一责任”和“一岗双责”,确定了92项具体任务。通过廉政谈话、组织书记述职、实地检查等形式,推动形成“人人有责、责任落地”的良好氛围。
思想政治建设持续深化:以学习强基、理论铸魂,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带头开展集中学习研讨,各支部坚持每月至少1次集体学习。在系统内组织开展“十讲十有”“我来讲党课”等12项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了24场“聆听最美逆行者”宣讲。
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以评星定级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报“五星”级支部4个、“四星”级29个、“三星”级115个。坚持“支部建在学科上”,共有177名科主任担任支部书记,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不断增强。
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完善“四个全覆盖”制度,廉政谈话、廉政测试、廉政承诺、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覆盖市直系统1.3万名职工。对委属15个单位开展财经纪律大检查。对4家大型医院开展巡查,反馈问题122项,提出整改建议120条。
08 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全面开展
结合卫生健康系统实际,在全系统打造“体验调研-基地实践-为民服务”模式。全系统339名党员领导干部开展了对一项流程走一次全程、对一项工作看一次全景的“体验式调研”,发现解决问题489个。在网站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千人大宣讲”,目前已宣讲近300场次,惠及2万多名群众。全面落实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迎接建党一百年,为民办事一百件”活动要求,在全系统开展“学百年党史、做百件实事”活动,纵深推进120件民生实事,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党史天天读
1930年7月24日
毛泽东、朱德分析南昌的敌情和四面临水的地势,改变原来中央要求攻占南昌的计划,决定红一军团西渡赣江,乘虚向南昌对岸前进,避免了强攻中心城市可能遭受的损失,以实际行动抵制了中央攻打中心城市的军事冒险主义。八月二十三日,红一、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市会合。根据中央关于统一军事指挥的指示,两军团前委举行联席会议,决定将红一、红三军团合编为中国红军第一方面军(即红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成立中共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同时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统一指挥红军和地方政权,毛泽东任主席。随后,红一方面军根据中央指示,再次攻打长沙。
2009年7月24日
胡锦涛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走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他指出: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也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
2015年7月24日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向大会发来贺信。他在贺信中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前进要奋力,干事要努力。当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他强调,青联和学联事业是党的群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联和学联组织一定要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推进自身改革,认真履行自身职能,更好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坚定地跟党走。
2017年7月2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进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重塑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进行第四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攻坚战役,军队要全力以赴,全党全国要大力支持,坚持军地一盘棋,齐心协力完成跨军地改革任务,以实际行动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把军政军民团结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助推改革强军的巨大力量。
他指出,优化我军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聚焦改革目标,深入实施改革强军战略,深入落实改革总体设计,一鼓作气把改革推向前进。调整之后,我军规模更加精干,结构更加优化,编成更加科学,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陆战型的力量结构,改变了国土防御型的兵力布势,改变了重兵集团、以量取胜的制胜模式,迈出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的一大步,以精锐作战力量为主体的联合作战力量体系正在形成。
他强调,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次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力度、深度、广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过的。我们要保持锐意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保持攻坚克难的勇气,保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夺取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胜利。要把统一思想认识贯穿始终,引导全军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跟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部署,跟紧国防和军队改革前进步伐,形成推进改革强军的强大势场。要把坚持问题导向贯穿始终,扭住深层次矛盾和重点难点问题持续用力、精准发力,确保改革不断取得突破。要把加强组织领导贯穿始终,把准改革方向,搞好研究论证,掌控节奏力度,加强检查督察,使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权威发布|临沂市2021年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口号、海报、公益广告发布!(实时更新)
编辑:王巧 校审:张珊 主编: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