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人才百科 -

利迅达(落地顺德的机器人企业)

  • 人才百科
  • 2023-11-22 10:00
  • 龙泉小编

“全国看广东,广东看顺德。”改革开放初期的这句话,印证了顺德锐意改革的形象。


40年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顺德一直敢闯敢试,当前,机器人产业已经发展成为顺德的一张新名片。


短短五年,顺德已经拥有了近200家机器人生产及配套企业,形成了投资过千亿元的机器人产业集群,产量占全国机器人的5%,发展速度引人侧目。世界机器人行业巨头库卡、发那科、ABB、安川、川崎先后以落户或合作形式进驻顺德,除此之外,顺德本土培育起来的机器人企业也日益壮大,嘉腾、利迅达、隆深、博智林等机器人品牌蓬勃发展,而大族机器人、盈合机器人等一批新生代企业也选择在顺德落地。


顺德的机器人产业集群是怎么建设起来的?顺德对于机器人企业来说,究竟是一片拥有广泛市场的财富热土,还是炒作概念的虚假繁荣?我们把时间拉到更远,或许可以找寻出顺德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真相。


▍机器人发展看顺德


2013年,刚从不锈钢转型卖机器人的利迅达与嘉腾电子等多家顺德机器人企业,带着独具广东特色的舞狮机器人和AGV等产品,组团到了上海参加中国国际机器人展,一同前往的还有时任顺德区副区长的谢国高和经济科技促进局成员。



他们在展会同期举办的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会上,介绍了发布不久的《顺德西部生态产业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介顺德西部生态产业新区和南方智谷。这个规划提出未来顺德将用约5200亩土地建设产值千亿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希望更多机构和企业进驻顺德。现场响应者寥寥无几,但谢国高等人接受采访时没有气馁还有些窃喜,他的视角与众不同:“机器人是一个还没被太多人关注的机会!”


为什么顺德瞄准了机器人?这可以追溯到2010年在佛山开展的一次经济讨论会上,当时有专家开始向政府官员建议,顺德经济快速发展几十年后,需要考虑如何进一步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开始进入佛山市的发展规划中。


佛山市科技局当时请专家做了一组测算,2013年全球2000亿元人民币的机器人产值中,中国本土产品却只有20亿-30亿元,但按照佛山产业工人的比例,机器人的密度至少要达到每万人/百台,当时机器人密度上韩国每万人是396台,日本是332台,但国内只有23台,佛山就算达到三分之一的量,也有两万五千台的需求。这组数据让与会人员都心潮澎湃,有着前瞻性肯实干的顺德人更是直接将目光对准这一产业。


作出发展机器人这一决定也和顺德的产业环境息息相关。当时以美的集团为代表的顺德本土制造业龙头,已经在全世界开展工业4.0这一大趋势下,开始启动将持续数年大手笔投入自动化改造。


美的集团对外的一次报告就曾提到,由于从2012年销售收入达到了1000亿门槛并随后开始波动,美的集团就已经意识到传统追求规模导向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为了降本增效,提高净利润,美的开始每年投资十多亿搞自动化。逐步上机器人后,美的原来8000多的工人减少了40%,产量却增加了50%,年报中显示,这段时间美的集团费用率逐步降低,利润额也开始趋于稳定,为美的集团向更高层次冲刺打好了铺垫。



鲜活的案例让顺德看到了未来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潜力。


虽然在2014年,仅靠着传统制造业集群,顺德地区就实现生产总值2765亿元,借助强大经济实力及制造能力、智能装备需求,也催生发展出一批机器人企业,更是有大量大企业开始应用机器人。


但顺德认识到,国产在机器人本体生产、核心零部件等方面和国外还是明显存在较大差距,想要实现机器换人,用市场来带动机器人制造是早期必然的发展方向。但一方面要通过市场换技术,逐渐弥补与国际机器人生产高端水平的差距,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国际机器人产品造价过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意味着工业机器人一次性投入大、技术改造成本高,推动整体制造业产能转换依然困难。因此长期来看,未来还是需要依靠本土机器人企业快速发展,来充分调动各类工业企业机器换人的积极性。


当时国内机器人研发生产普遍还未成熟,产业集群方兴未艾,没有太多样本可以借鉴。为了调研这一新生市场,顺德区委组织干部赴昆山、吴江、杭州等新兴产业产值飞速增长的地区,在产业规划、产业结构上反复比对,找到了适合顺德区位的“产展销研用”样本。


为了充分实现智能制造规划,顺德第一阶段明确了招商引资和本土化发展两条腿并行的路线,即鼓励本地企业通过合资引进国际龙头进行市场换技术,让大企业逐步先完成产能升级,同时培育本地人才,积极鼓励发展本土装备制造企业,让中小企业也能够逐步用上用起机器人。


当时佛山市各级政府也希望在培育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下工夫。由于佛山市土地资源不足,环保压力不断加大,同时外部的竞争越加激烈,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寻找到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力量,也成为佛山市的一道重要命题。


靠着产业和区位优势,顺德成为佛山智能制造产业的先行区。


智能制造被定为顺德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后,佛山市也对此给予了相当大程度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频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环境营造、示范带动等举措,瑞士ABB、日本安川、德国库卡及川崎等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进驻顺德,华数、隆深、天太等一批各领域的本土机器人相关企业在2014年前后成立,并迅速拿到融资。


顺德一跃成为华南地区机器人集成系统解决方案的集聚地,并不断推动工业机器人应用规模壮大、机器人产业集群加快集聚。



2014年底,顺德智能装备产值达1000亿元,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从2013年的14家到了超20家,行业规模保持30%以上的增长,顺德的智能制造产业雏形出现。


▍凤凰一日同风起


前期全方位的智能制造产业规划、扶持和投入也很快获得了回报。


在以智能制造为支点,逐步完成了从规模扩张走向效益增长的前期探索基础上,2015年6月,顺德在广东省打造珠江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大背景下成为最大获利方,成功获批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示范区,这也开启了顺德智能制造产业乃至全方位腾飞的大门。



2015年,围绕示范区,顺德计划投入100亿元,用于打造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同时提出将重点打造顺德机器人产业园,引进一批智能装备和工业机器人重大项目,大范围实施“机器代人”计划,逐步升级和驱除落后产能。


这其中,有20亿元被计划用于建设被寄予厚望的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研究院主要开展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攻关,孵化一批机器人及相关企业,力争实现工业机器人本体加集成、服务机器人、减速器和伺服电机等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本土化。同时,研究院以公司化进行运作,并定下实现产品年产出100亿元以上、带动相关应用产业实现产值3000亿元以上的目标。这一举措为顺德孵化出了更多具备强研发实力的企业以及覆盖工业范围极大的人才链条。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产业示范区确立,同时落地签约还有库卡机器人(上海)与其六家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公司。在更早前,由于美的大力推行机器换人,库卡因为看到顺德及周边机器人市场发展潜力,为了更紧密贴合美的等大客户需求,决定在顺德投资建设库卡机器人工程中心,形成机器人“生态系统”为当地客户开发解决方案,这也为后续的美的收购库卡埋下了伏笔。


2015年初,时任佛山市经信局副局长的谢国高公开了一组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调研数据:在佛山使用机器人的企业已经增多达到120多家,约有3500多台机器人上线使用,这个需求还在不断膨胀。市场未来三年对产业机器人的需求将达到两到三万台,其中顺德就需要1.5万台到2万台左右,更大规模的产业爆发就在眼前。



为了做好示范区,佛山市也有条不紊加快了企业和人才培养与引进等多方面推进的工作。例如在招商引资上就给予了大量补贴政策:通过对注册资本为外资五百万美元内资三千万人民币以上,且投产两年税收规模在一千万以上的企业,给予一次性五百万元奖励等方法,大力促进本地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合资。又例如在配套服务企业方面提出,对落户佛山市的装备产业,或者机器人系统运用集成服务企业且为佛山市企业提供装备产业智能制造升级、服务的,给予合同总额不超过百分之十的奖励。


不仅要把企业引进来,还要让本地中小企业看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实际好处,快速且大批量用起来。佛山市又在应用方面,对采购本地机器人的本地传统制造企业,推行直接补贴每台一万元的奖励。而在国内首台套产品方面,则更是先直接一次性给予生产企业最高一百万元的奖励,然后再对首家启用佛山市生产的首台套装备的企业,直接根据首台设备投资额的百分之十给予奖励。


各个区也相应出台了更详细的具体政策,例如顺德就通过在优势行业中开展工业机器人应用示范工程,重点推进“一镇一业”,即每年重点推进2-3种行业直接进行工业机器人应用。而针对集成应用难度问题,顺德在更大层面的技改上,详细提出每年全区企业将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00亿元以上,并从区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安排不少于4亿元的融资担保额度,优先支持制造企业开展智能化技术改造。


为了满足更广泛市场的需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顺德也立下新的三年发展目标,即力争到2018年培育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集成系统企业不少于50家,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不少于8家,超亿元工业机器人制造及集成系统企业不少于10家,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


政策与市场双重鼓励下,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和顺德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初具规模,隆深等本地企业也以合资实现自主研发+国外生产的形式,逐渐走出了贴牌单机向机器人全产业链的过渡阶段。


▍对外拓展的新阶段


新阶段是随着美的正式收购库卡展开的。


感受到智能制造转型大趋势的美的集团,2015年开始就在市场上开始收购库卡股票,并迅速以5.43%的股份达到了库卡第二股东位置。2016年5月18日,美的第一次向市场公开收购库卡的行为,揭开了这场令人震惊跨国收购案的序幕。



在2017年初,美的集团对于库卡的跨国收购交易正式宣告完成。美的近40亿欧元持有94.55%股份收购了德国工业明珠库卡,成为顺德在机器人产业届正式占据一席之地的标杆性事件,这家顺德本土企业让世界为之震惊。


除了美的对于库卡的收购,顺德本土企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较为典型的企业是隆深,该公司2013年成立于顺德北滘,创始人赵伟峰曾是美的制造部门负责人。后续在顺德政府牵头下,专注于白色家电领域集成,短短5年间,隆深的营业收入就从最初1000万元左右激增至2.5亿元,走过了贴牌、代理、集成、自主研发的一系列道路,并在2016年10月完成A轮投资。隆深当年公布的业绩显示,2016年其完成了8837.27万元营收,净利润1186.22万元,销售机器人达1300台,2017年5月隆深又获得的湖南上市公司友阿股份7875万元的B轮融资,加快了在芜湖、长沙、武汉等地的布局,实现了本地企业的一次智能制造腾飞。


美的对库卡的收购,以及隆深全国性的发展路线也引起了顺德机器人业界的关注思考。面向全国更大市场布局成为了顺德机器人产业新时期的发展新命题。



在2015-2018年,华数、嘉腾等顺德本地机器人企业纷纷开启了从顺德到全国、从全国到全球的征程。


2017年,发现人才和企业开始随着企业走向全国出现外流的顺德,为了更进一步产能升级,加快服务未转型升级的企业,留住智能制造企业培养的人才,顺德区政府牵头与德国汉诺威机器人学院建设了佛山机器人学院,并相对应给予了政策扶持,为本地企业转型扫除人才缺失的难关。例如允许国内外企业或机构不在顺德区内注册,但可以享受顺德对机器人学院入驻企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后续又由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代表区政府出资,成立5亿元的顺德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基金,以股权投资或委托贷款、融资租赁等方式给予顺德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及其实施的项目配套资金支持,加速了顺德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数字化车间和数字化工厂建设。


2018年是2015年顺德发展计划的收官年,这一年,顺德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值超过600亿元,机器人累计产销量超过4000台,占全国超过2%,3年时间里,逾3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年平均增速超过10%;顺德区内企业每年采购工业机器人逾1000台,其中美的、新宝、万和等企业已大规模应用机器人。


但这些本质上没有解决顺德智能制造企业发展的难题——中小产业集群。



在2018年即将到来之前,佛山再次请专家进行了一次把脉。


得出的结论是,以民营经济为支柱的顺德,目前基本实现规模化、集群化,但在企业智能制造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型企业刚刚开始推进示范线或示范工厂,但尤其村级工业园中小企业还在摸索阶段,不愿意接受转型。同时,机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顺德、南海两个工业生产集群区域,但规模普遍较小,受产业基础限制、高端技术人才断层和缺失、技术成果转化不足约束,逾90%的企业年产值在3000万以下,龙头企业规模也不大,难以支撑产业未来规模化的发展目标。


因此,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更大范围的集群效应,增强产业竞争合力,将是未来佛山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在这一方向下,顺德定下了新的发展蓝图。


2018年发布的《佛山市顺德区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办法》中对发展行业龙头进行了大力支持,文件提到,对经认定的顺德机器人生产骨干企业,每年按照其机器人本体销售收入的10%给予补助,同时大力补贴销售额较高的企业,并鼓励顺德区企业积极并购国内外机器人相关企业以实现快速发展,希望借此做大做强本土骨干机器人企业,同时吸引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落户顺德,推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在顺德形成聚集效应。


文件也同时定下了新发展阶段的目标,计划非常宏大。文件提到通过引导和推动,争取到2020年,引进全球领先和国内领先的机器人龙头企业各不少于一家,将顺德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打造面向国际的、全产业链及完整产业生态的机器人智造基地,集聚顺德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相关企业、规模以上企业、超亿元企业、超10亿元,同时创建广东省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园,新增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从业人员,引入高端人才。


▍龙头引领集聚发展


在这一计划下,位于顺德北滘镇的广东省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园、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合作示范区于2018年3月28日正式启动,计划总投资超过680亿元,总占地面积1万亩,划分了五大功能片区,希望以世界顶级机器人项目、无人机项目为带动,打造国际机器人产业生态圈、大湾区工业展览中心和佛山中欧城市化合作示范点。


同时,一个力图解决根本问题的更大计划也在酝酿中悄然落地。


2018年4月,顺德区召开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工作动员大会,出台《顺德区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实施意见》等“1+3”系列文件,正式吹响向村级工业园区改造进军的号角。


曾因村级工业园而兴,今由村级工业园破题,顺德开启了再次创业。


2018年1月8日,顺德就将村级工业园改造作为“头号工程”并上报中央,这一决定成功获得了广东省委的支持,并赋予顺德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历史使命,支持顺德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要求佛山市委市政府对市属权限按照“能放尽放”的原则予以放权,全力支持。



村级工业园改造一直是中国改革的无人区、没有先例可循。


但毫无疑问,顺德的村改无疑大获成功。经过3年半的努力,如今顺德已经改造出10万亩的工业用地,到今年底,顺德全区还将实现“应改尽改、应拆尽拆”,清理出超过6万亩的工业土地。


村级工业园改出了新空间,近几年因土地空间制约、无法满足增资扩产需求而到区外投资设厂的格兰仕、志豪家居等多家企业陆续开始回流,以万和、伊之密、科达电机、小熊电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本土骨干企业,纷纷增资扩产,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建设顺德高质量发展综合示范区的信心。


总用地约433亩的美的库卡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项目一期工程于是在2018年初动工,于2019年投入使用。投产一年多,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如今已累计生产1万多台机械臂,连同集成业务产值合计18亿元。为了满足国内机器人市场的需求增长,2021年4月美的库卡又启动二期工程建设,计划投入约8亿元,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6栋厂房的建造,以满足未来3~5年的发展需要。


也是2018顺德开启村改这一年,碧桂园宣布投资超800亿元打造机器人谷。正式进军机器人领域。


机器人谷面积达10平方公里,预计2023年建成,将引进10000名全球顶级机器人专家及研究人员。由碧桂园旗下全资子公司博智林机器人投资的顺德机器人谷项目,会在顺德北滘继续如火如荼开展建设。


杨老板建立之初就发出了气势磅礴的市场之问:我们有没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公司?总投资800亿元的博智林机器人谷项目在规划上特别强调“全产业链”,包括核心零部件生产、机器人整机的研发、生产及组装都将在这里完成。


在声势浩荡的招聘下,一大批新生代人才开始涌入顺德。两年多过去,机器人盖房子的落地,比外界想象得要快得多。经过三年多的研发投入和产品实验,碧桂园旗下的博智林、千玺机器人板块,多款建筑和餐饮机器人产品也开始推向市场,还包括了数十款机器人在研、试验,碧桂园也借此搞出了更多先进产业的样板。



▍区块升级带来的全新机遇


以两大重大项目带来的资源集聚效应,以及近200家机器人生产及配套企业形成的投资过千亿元的机器人产业集群为抓手,虽然失去了对于顺德的大部分掌控,但随着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际落地,三龙湾也成为佛山在湾区竞合中甩出的超级王牌。随着珠三角一体化逐步加深,粤港澳大湾区风头一时无两,广佛同城得以进一步推进,顺德作为大湾区的核心区,经过多年的打造,成为佛山立足大湾区的门户枢纽,也是做强“广佛极点”的重要战略空间。



顺德处于珠三角九城市的中心,无疑更是抓住了城市升级发展的机遇。除了交通环境、生态环境等建设成效逐步彰显,顺德连续八年荣登“全国百强区”榜首,与村级工业园改造同步,一批新的机器人产业项目、载体落成,加速了顺德产业集群的蝶变。顺德作为大湾区的“湾中湾”,在广佛同城的大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开始了新的发展征程。


在这里,作为本土企业,碧桂园终于将科技与老本行完成了一次同步。碧桂园开展了一个打造新商业地产的更大计划——湾区智造小镇,并打出了“科技赋能,北滘智造新高地,下一个未来科技城、东莞松山湖!”的口号。


通过产业经营,提升周边商业地块价值,这是碧桂园在顺德的良性商业体运作模式,也在商业环境上为留住人才和招商引资做足了铺垫。



顺德北滘,占地6457亩的机器人小镇产业园(一期)正在这里扬帆起航。产业园以广东博智林机器人谷为核心,以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业为主导,聚焦机器人、智能装备、智能设备三大领域,包揽了西海二支智能机器人、佛山顺德机器人谷首开区、桃村工业区改造(首期)三个项目,从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全面布局全周期产业链,目标是进一步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珠西先进智能制造产业高地。


在智能制造产业在龙头引领之下,人才纷纷汇聚顺德,产业配套能力提升,顺德的产业力量愈发强大。在顺德北滘,目前已经有14家上市公司,构成千亿经济体的总指挥部,加上超千亩的机器人谷,虹吸着如企业高管、科创人员、专家教授等高知高素质人才。目前北滘高学历人才接近10万人,其中博士接近2000人,硕士超12000人。从普通零部件制造,转型为机械自动化,再进阶到精密加工,多年来,顺德的产业链已经完成一次转型,叠加完善的机械、五金等供应链配套,后续又为机器人产业做大做强夯实了基础。


越来越多人才聚集下,本土机器人企业也顺势而起。嘉腾机器人研发出高度智能AGV,将“心跳”系统植入仓储机器人,大幅提升了AGV的稳定性;科凯达高压巡检机器人填补国内空白,完成了100多公里的高压线路巡检特种机器人全球“首航”;利迅达机器人则聚焦研发打磨抛光机器人集成技术,成为了专注细分领域的系统集成商。


无论是出于地产升值还是为产业集群效应考虑,越来越多企业汇聚顺德。深企大族机器人,将公司全球总部“落地”顺德。“盈峰系”旗下、注册地在深圳的盈合机器人,也决定将全球研发及产业应用示范基地放在顺德。



从最初的系统集成,扩展到本体制造,再深入到减速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从最早的工业机器人,延展到特种、服务机器人领域,顺德机器人产业彰显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创新力。


▍当下与未来


2020年,顺德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3667.6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5%,机器人产值增速高达206%。而在2010年,顺德GDP仅为1935.57亿元。


10年时间,顺德的GDP实现了翻倍增长。


从产业结构上看,作为制造业重镇,顺德当下的工业场景依然足够丰富。2020年,顺德工业总产值8700亿元,顺德规上工业企业达2467户,工业增加值达到1808亿元,拥有家电、机械装备两个近3000亿级支柱产业集群,产业链非常齐全。而顺德机器人的产值增速高达206%,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1.2万台,约占全国工业机器人总产量的5%。已有逾3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累计应用机器人逾5000台,机器人应用保持年均20%的增长。


在继续深化的村改中,顺德的家具、珠宝、五金、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都也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可为机器人、芯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深度的应用场景。不仅需求量大而且种类丰富,将为机器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商机。作为制造业大区,顺德将促进机器人深度应用,包括以智慧工厂为依托,以机械装备、家电、家具、金属加工、五金照明、电子信息等行业为切入点,推广应用机器人。据预计,未来三年,顺德预计还将新增1500家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源源不断为当地智能制造产业提供着动力。


当下,核心产业对教育和人才的拉动也相应而来。依托龙头企业,顺德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例如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院、香港理工大学(佛山分校)等项目的落地,将为顺德机器人企业持续输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改变原先人才断层的状况。


对顺德而言,瞄准全球机器人产业制造和集成高地、国际知名机器人应用示范高地、全国领先机器人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高地的目标,未来的机器人产业将成为一张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城市名片。


在宏观发展规划上,2020年顺德也继续制定了新的发展措施,为进一步推动顺德机器人产业集群化发展,顺德正谋划机器人“一核、一区、多点”的产业布局,同时大力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打造涵盖生物医药、智能家电、智能机器人、新一代电子信息的“2+4+4”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些产业或许又将为顺德下阶段的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2015年开始,落户顺德的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已连续举办五届。


2020年在这个大会上,利迅达展示了公司的形象代言人“机器人醒狮”以及具有柔性化、自动化等特点的自动化打磨抛光系统,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展出“佛山无影脚”——无人驾驶激光叉车、机器人“小蚂蚁”。


一个新的时代正在这里继续开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ncai/80920.html

  • 关注微信
上一篇:蓝驰(蓝驰)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