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人才百科 -

铜陵钢铁厂(特钢行业分析报告)

  • 人才百科
  • 2023-12-09 16:00
  • 龙泉小编

(报告出品方/作者:招商证券,岳恒宇、唐笑、贾宏坤)

一、特钢:衡量钢铁强国的重要标志

1、形态性能各异,下游市场多元

特殊钢是指具有特殊的化学成分和冶金质量要求,特殊的组织形态及性能,采用特殊的冶炼、加工、热处理设备和工 艺生产的一类用以制造特殊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的钢铁产品,它既是重大装备和国防先进武器必须的核心和关键材料, 也是一个国家钢铁工业制造水平的标志,包括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弹簧钢、轴承钢、齿轮钢、不锈钢、电工硅 钢、模具钢、工具钢和高温合金钢等。 特殊钢广泛用于军事工业、汽车制造、新能源、交通运输、建筑材料、机电产品、石油化工、轻工纺织、食品、医药 等领域。


2、产品种类繁多,涵盖领域广泛

目前特钢品种繁多,参考《我国特殊钢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谢元林,2016)中的分类,按照低端、中端、高端 和尖端进行划分,其中尖端包括高温合金钢,高端包括工具钢、模具钢、电工硅钢和不锈钢,中端包括轴承钢、齿轮 钢、弹簧钢和合金结构钢,低端包括碳素结构钢。

3、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壁垒较高

特钢生产流程与普钢大体流程相似,但是具体到精炼、连铸、轧制等流程仍有不小的差距。通常来讲,特钢生产首先 在原材料上就比普钢多加入了铬、锰、钼、钴等合金元素,同时在精炼方法上更是较普钢生产增加了多种精炼方式, 最后在热冷却、轧制方面也与普钢生产不尽相同。

对于详细流程图,我们从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网收集到其特殊钢合金钢棒材及锻造、环件产品生产工艺 流程图,清晰地展示了电炉流程、转炉流程以及特种冶金流程中各阶段的联系与细节,通过该流程可以生产轴承钢、 齿轮钢、弹簧钢、高速工具钢、工模具钢、合结钢、碳结钢等特殊钢。


二、我国特钢发展概况:“特钢大国”初现,“特钢强国”在建

1、筚路蓝缕,奋发图强求突破

我国特钢产业从上世纪 50 年代至今,走过了艰辛创业、奋发图强的历程,经过 70 年的发展,在产量、品种、生产技 术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极大程度地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建成设备完善、布局合理的生产体系,总体 来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目前中国在特殊钢产量统计方面没有统一标准和一致结论,最主流的方法是采用中国特钢企业协会(SSEA)统计的国 内重点优特钢企业产量来衡量中国特钢产量,SSEA 协会会员包括了中国市场上绝大多数特钢厂商,它们的特钢产量 占自身总产量的比例均达到 50%以上且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我们采用该数据衡量中国特钢产量。对于全球特 钢产能来说,根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全球特钢占比在 10%-15%左右,由于全球各国特钢产量统计信息不完整、口 径不一,所以我们采用全球粗钢产量和特钢占比(取平均值 12.5%)进行产量估算。从特钢产量来看,我国目前可以 称得上“特钢大国”。

2、特钢大国,产品结构待优化

虽然目前我国特钢行业规模庞大、发展迅速,但从“特钢大国”转变为“特钢强国”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 题。

(1)尖端产品少

目前我国特钢产量占全球产量 15%-20%,但每年仍需进口特钢,2021 年中国特钢进口数量为 600 万吨。在我国特钢 产品中,从化学成分角度来看,中低端产品集中的非合金钢和低合金钢占比为 75%,而高端、尖端产品集中的合金钢 则仅占 25%。从产品角度来看,主要是低端的碳结钢、合结钢,而中高端的不锈钢、工具钢、模具钢等产量则相对较 少,最尖端的高温合金等特钢产量目前仅有 13 万吨左右,与其他特钢产品产量相比微不足道。


(2)行业集中度低

我国目前已经经历的特钢企业兼并重组包括大连特钢、抚顺特钢和北满特钢重组为东北特钢,后又被沙钢集团收购; 兴澄特钢和大冶特钢兼并重组为中信泰富特钢等。目前,我国特钢行业 CR5 为 31.23%,相较发达国家来说仍有差距, 如日本特钢企业由 80 多个生产厂兼并重组至目前的日新、山阳、大同、爱知等 10 家特殊钢公司,行业集中度较高。 据统计,我国纳入特钢协会统计的 32 家特钢企业产量占特钢总产量的比重在 60%~70%,但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 和地区该数据在 70%以上。目前我国在尖端特殊钢的需求较多,由于技术含量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 技术封锁加深,技术交流愈发困难,限制了行业的技术发展,而企业兼并重组正有利于加强共性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促进行业整体技术进步。

(3)废钢、电力价格较高

我国废钢价格以及电力价格较高,特钢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将特殊钢生产流程逐渐从电炉短流程向高炉-转炉长 流程转变。根据调查,目前高炉—转炉流程吨钢成本相较于电炉流程低 300-500 元,有的企业认为生产高端特钢产品 甚至吨钢成本差距达 800 元。目前,国内 90%以上的特钢企业采用高炉—转炉流程生产。废钢是环保节能型的炼钢 原料,随着中国钢铁积蓄量的增加应当大力倡导使用。但是当前,由于废钢回收市场无序、经济秩序混乱、税收制度 不当等问题,使得中国废钢供应不足,在短期内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择采用高炉铁水、生铁等原料,也是一种权宜 选择,但是对于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则是不利的。废钢资源的不足已成为中国特钢发展的一个重要瓶 颈。

3、转炉风头正盛,电炉未来可期

其实,在炉外精炼未出现的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特钢只能在电炉中稳定地生产,所以当时国内外的特钢厂都是电 炉炼钢厂,但随着铁水预处理技术、炉外精炼技术的发展,使得转炉冶炼特殊钢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


(1)电炉流程优劣势

具体来讲,电炉生产特殊钢的优势在于使用化学性质为中性的电弧作为热源,冶炼过程中加热与化学反应相互独立, 从而保证了工艺的灵活性;又由于允许加入较多数量的合金,因而在生产合金含量较高的钢种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电炉炼钢工艺适合于生产小批量、多品种、合金含量较高的钢种,而这正是目前中国特钢市场上的紧俏品种。同时, 电弧加热炉料时,产生的物理热大部分被包围在炉料中,而且带走的热损失少,所以热效率比转炉炼钢法要高。电炉 生产特殊钢也有其劣势。第一,由于电弧区存在钢液吸氮问题,故难以生产氮含量低的钢种。第二,我国废钢资源少, 价格高,同时作为构成电炉生产成本重要因素的电价高,抑制了电炉生产。第三,冶炼周期相较于转炉较长。

(2)转炉流程优劣势

对于转炉流程来说,其生产特钢的优劣势也较为明显。优势方面首先从生产原料方面来说,铁水的纯净度和质量稳定 性均优于废钢;其次,转炉流程采用铁水预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铁水纯净度;同时,氧气转炉炼钢配以 RH 二次精 炼的工序优势,生产速率较高,因而适用于批量较大、合金含量较低的钢种;最后,由于转炉冶炼周期短,生产效率 高,易于与精炼、连铸形成高效化生产。劣势方面,一是由于冶炼过程所需的能量依靠钢中易氧化元素与氧作用而释 放的化学能供应,因而温度控制与冶金过程密切相关,工艺灵活性较差,二是转炉冶炼是采用化学热和物理热,富裕 热量只能熔化 10~15%的废钢或合金,故不适宜冶炼高合金钢,尤其不适宜炼合金工具钢等。

三、我国特钢需求与未来展望

1、产销平衡总量持续上升,国家政策助力健康发展

(1)产销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目前我国特钢产销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特钢需求相较特钢产量呈现更高增长速度。从产量来 看,在国家钢铁“去产能”的大背景下,粗钢产量增速明显下降,大量生产技术要求较低、效率较低的普钢产能被取 缔,这就要求钢铁企业不得不淘汰部分普钢产能,增加部分特钢产能。从需求来看,由于目前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降, 粗钢最大下游消费领域建筑业也会受到影响需求下降,但特钢行业目前需求呈上升趋势,国家对特钢行业的支持和鼓 励政策相对较多,这也从需求端要求钢铁企业逐渐转型,注重特钢的生产与销售。

(2)特钢比相较发达国家仍有上升空间

从行业发展来看,中国的特钢行业还处于成长期,与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还存一定差距。特钢比是一国特钢 产量与钢铁总产量的比率,表征着一个国家特钢行业的发展程度。从发达国家钢铁行业发展历史来看,一国特钢比开始会逐步增加,在步入成熟期时将达到顶点,之后则会保持在一定水平。


瑞典的高特钢比与其自然环境与钢铁战略有关。从自然环境来看,瑞典拥有优质铁矿和丰富的森林和水利资源,这些 自然条件为钢铁生产提供了纯净的原材料和廉价的能源及动力,使得瑞典钢铁业蓬勃发展。由于瑞典钢铁产能过剩, 自身市场较小,所以其钢铁主要以出口为主。但在二战以后,瑞典自身造船业和建筑业衰退,同时钢铁消费大国日本、 德国逐渐依赖自身的钢铁生产,在这种形势下,瑞典的钢铁界取得共识,确定瑞典的钢铁工业应以发展特殊钢为主导 方向,钢铁产品的市场立足国外。 在这种钢铁战略的指导下,瑞典钢铁行业产能逐渐偏向特钢,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竞争意识、加快钢铁企业兼并 重组,在冶炼技术、自动化生产、环保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高附加值特钢产品升高,造成了瑞典钢铁市场供求的奇 特现象——瑞典自身用钢的 75%需要进口,而瑞典自身产钢的 85%用来出口。正是在这种钢铁战略的指引下,瑞典 的特钢比才得以位居世界之首。从特钢比来看,我国目前和发达国家的钢铁产量结构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钢铁“去 产能、调结构”任重而道远,这也意味着中国特钢市场在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3)国家政策支持高级特钢发展

从国家政策方面来看,特钢是一个国家钢铁工业制造水平的标志,在我国各高端领域需求较大,但是目前我国与发达 国家仍存在技术差距导致部分中高端特钢需求不能满足,近年国家每年特钢(尤其是中高端特钢)进口数量大约在 400-600 万吨左右,所以国家也在多方面推动企业特钢生产。 2022 年 2 月 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 导意见》,意见第八点指出:要大幅提升钢铁供给质量,在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能源装备、先进轨道交 通及汽车、高性能机械、建筑等领域持续提高产品实物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支持钢铁企业瞄准下游产业升级与战略 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钢、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等小批量、多品种关键 钢材,力争每年突破 5 种左右关键钢铁新材料,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4)进口数量稳定,出口数量上升

从数据总量和变化趋势来看,目前我国特钢以 出口为主,但仍保有不小的进口数量,同时国内外需求依然显著。


2、工业转型、国家政策双管齐下,特钢需求预测持续上升

从产销方面来看,在目前中国钢铁“去产能”、粗钢总产量下降的大背景下,特钢仍然保持持续增长,且产销率呈上 升趋势,充分说明目前特钢产业的潜在消费能力与市场正在上升;从特钢比来分析,随着中国工业逐渐转型,钢铁产 业逐渐优化,钢铁产品结构逐渐优化接近发达国家,目前来看中国特钢比仍有较大上升空间;从进出口来看,目前中 国每年进出口特钢数量较大,国内外市场仍然处于上升阶段;从国家政策来看,“双碳”政策的逐步推行和落实也使 得钢厂不得不考虑是否通过“普转特”产能置换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从而达到增利不增量的目的。综上所述,我们认为 目前中国未来特钢产业前景广阔,需求还会进一步升高。

汽车市场占据特钢下游市场的 40%,我们以汽车市场为例分析特钢需求及趋势。同时,从市场颇为青睐的汽车细分行业新能源汽车来看,其增长速度呈现爆炸趋势,2021 年新 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高达 160%,截至 2022 年 8 月依旧保持 112.41%的同比增长速度,新能源汽车的异军突起成 为汽车行业重要的增长极,虽然目前新能源汽车占总汽车产量的比例不大,但我们认为其快速增长的态势以及整个汽 车行业回暖的总趋势将会得到保持,进而带动特钢需求上升。 目前,已经有部分大型特钢企业布局和关注新能源汽车用钢发展,如今年 4 月份方大特钢董事长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公司的弹簧扁钢适用于部分新能源汽车,公司将积极抓住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机遇,努力拓展市场;今年 8 月份中 信特钢在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表示,今年公司已与特斯拉、比亚迪、上汽、大众、蔚来、理想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 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以上信息充分说明特钢公司对新能源汽车用钢的重视。


从定量角度分析特钢需求,结合日本钢铁产业发展历史,我们认为中国特钢比在 2030 年实现“碳中和”时将上升 7%。 此前我们发布报告《从美日钢铁行业发展史看我国钢铁业的现状和未来》,对未来 10 年中国粗钢产量进行了预测, 结合之前我们预测的中国粗钢产量在 2030 年将降至 8.8 亿吨的假设,通过计算最终得出特钢预测产量复合增速为 2.55%,按照该速度预计到 2030 年,中国特钢产量将达 1.92 万吨。我们以未来国家特钢需求增加以及近年来产销率 逐渐上升为假设,预测未来特钢产销率将会逐渐增加,在 2030 年将接近 100%,届时预计中国特钢表观消费量可达 1.92 万吨。

四、经济下行拖累价格下降,未来需求升高推动价格回弹

我们采用 Mysteel 特钢价格指数(Mysteel-sspic)作为衡量特钢价格走势的指标,Mysteel 特钢价格指数反映了特钢 在指定地区现货市场中的主要钢厂品牌的实际交易价格,代表了主要钢厂、大型贸易商、制造业等终端之间的实际可 交易价格。计算特钢指数时使用的信息来源包括国内钢厂、贸易商和制造业等终端之间的交易价格。价格指数样本采 集价格以日度为基础,指数价格单位为人民币元/吨,最小的价格浮动单位为 0.01 元/吨。


从绝对值来看,特钢价格指数比普钢价格指数高出约 3000 点,主因特钢产品价格普遍高于普钢产品;从相对值来看, 特钢绝对价格指数则与普钢绝对价格指数走势类似。近年来,特钢价格趋势总体稳定在 7000 点左右,2020 年 2 月 左右达到最低 6500 点左右,之后由于疫情影响钢厂停工,供小于求导致价格逐渐上升至 2021 年 4 月份的 8500 点, 随后逐渐呈现下降趋势,近期指数下降较大主因下游行业景气度下降,供大于求,属于阶段性价格下行。 根据之前对特钢下游最大市场汽车领域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周期性行业景气度下降以及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过后,下游 市场逐渐好转,需求升高的同时将有利于钢厂去库存、提利润,同时特钢作为国家政策支持产业,锚定国家工业转型 战略方向,综上我们认为特钢价格在未来或将触底反弹。

从绝对价格指数来看,轴承钢、弹簧钢、不锈钢和工具钢等特钢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同时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定位于 中端产品的轴承钢和弹簧钢价格相近,低于定位于高端产品的不锈钢和工具钢。特钢作为高附加值产品,随着工艺日 趋先进,生产效率逐渐提高,产品体系更加成熟,下游市场需求发力,相关产品价格有望持续增长并带动钢厂利润增 加。

五、中国特钢企业分析

1、分布区位优势明显,特钢生产各具特色


目前中国特钢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辽宁、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河南、湖北、上海、浙江、安徽、江西和青海,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则较少,较大的特钢企业只有西宁特钢。总体来看,大型特钢集团主要集中地 区特点如下,煤炭等资源丰富地区、沿海地区以及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有助于降低冶炼原材料成本,沿 海地区则便于进口铁矿石和出口特钢产品,而经济发达地区则更容易进行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和科技研发等,同时优 惠政策也偏多一些。 从产业链上来看,部分特钢上市企业同时涉及产业链上、中游,集采矿、炼焦、烧结、炼铁、炼钢、轧材生产工艺于 一体,如中信特钢、沙钢股份、方大特钢、西宁特钢和抚顺特钢;部分特钢企业则是只涉及炼铁、炼钢的产业链中游, 通过进口其他企业的特钢原材料进行再加工,然后销售至产业链下游,如久立特材和甬金股份等。从产品细分上来看, 有些企业涉及多种特钢生产与销售,如中信特钢、沙钢股份、西宁特钢和抚顺特钢;而有些企业则只专精一种或几种 特钢生产,如方大特钢专精弹簧钢,久立特材和甬金股份专精不锈钢生产。

2、中信特钢:特钢企业中的“巨无霸”

中信特钢是全球领先的专业化特殊钢材料制造企业,目前已具备年产 1600 多万吨特殊钢材的生产能力,拥有江苏江 阴兴澄特钢、湖北黄石大冶特钢、山东青岛特钢、江苏靖江特钢四家专业精品特殊钢材料生产基地,安徽铜陵特材、 江苏扬州特材两家原材料生产基地,山东泰富悬架、浙江钢管两大产业链延伸基地。 公司工艺技术和装备具备世界先进水平,拥有合金钢棒材、特种中厚板材、特种无缝钢管、特冶锻造、合金钢线材、 合金钢大圆坯六大产品群以及调质材、银亮材、汽车零部件等深加工产品系列,其生产的轴承钢产销量连续 11 年全 球领先,高端汽车用钢、工程机械用钢、风电用钢、海洋系泊链钢、矿用链条钢、高端大圆坯等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 领先。


从具体特钢品种来看,公司 2021 年轴承钢销量超过 200 万吨,连续 11 年世界第一;汽车用钢销量突破 300 万吨, 连续 14 年全国第一;能源用钢紧跟风电市场需求,其中连铸大圆坯年销量创历史新高,并继续保持销量国内第一; 目前公司实际控制超过 500 万吨的无缝钢管产能,位居世界首位。同时,公司还重点培育了 70 余个“小巨人”项目 (细分市场领域的隐形冠军),“小巨人”品种销量突破 220 万吨;在高新特材方面,公司 2021 年超高强度钢同比 增长 62.7%,高温/耐蚀合金同比增长 44.66%,特种不锈钢同比增长 113.25%,持续保持高速发展,公司的产品结构 得到持续的提升优化。

3、沙钢股份:特钢量大面广,技术持续更新

沙钢股份主要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优特钢的生产与销售,拥有长短流程相结合、配套精整工序两条生产线, 其工艺装备先进,年生产优特钢能力 320 万吨,占公司总产能 96.97%。公司产品包含齿轮钢、弹簧钢、轴承钢、非 调质钢、合结钢、锚链钢、管坯钢、优碳钢等 1000 多个钢种牌号,广泛应用于汽车用钢、机械工业用钢、能源用钢、 工程机械用钢、轨道交通用钢、矿用钢、船用锚链钢等领域。

从地理位置来看,公司的优特钢产地—淮钢公司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地处我国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汽车、机械、能 源等优特钢下游行业发达,区位市场条件好; 从生产工艺来看,公司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电炉、精炼、连铸连轧、 精整、探伤与深加工;焦化、烧结、高炉炼铁、转炉炼钢、轧钢、精整、探伤与深加工两条长短流程相结合的生产线,配套工艺装备先进。

4、方大特钢:汽车弹簧独占鳌头

方大特钢主要业务是冶金原燃材料的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其压延加工产品及其副产品的制造、销售,主要产品包括 螺纹钢、优线、弹簧扁钢、汽车板簧、铁精粉等,其中特钢产品占比 37.96%,产品主要应用于建筑、汽车制造等行 业。公司生产的螺纹钢、优线主要通过代理商在江西省及周边地区销售,在江西省内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 有率;弹簧扁钢是公司的战略产品,多年来在汽车弹簧用钢细分市场一直保持较高的占有率,具有稳定的合作关系和 较强的议价能力;利用弹簧扁钢原材料制造商及先期研发优势,公司将产品线进一步延伸至汽车板簧,目前已覆盖轻 微簧、中重簧、客车簧等全系列产品,主要配套商用车市场,少量配套乘用车。


公司的发展战略是普特结合战略和弹扁战略,“做普钢中的特钢,特钢中的普钢”,持续做好产品结构优化,巩固优 势品种,开发具有市场容量的普特结合产品;继续实施弹扁战略,不断提升品牌质量,提高整体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 争力。公司坚持普特结合的产品路线,以创新为驱动,通过持续的管理提升,优化品种结构,实施精品战略,走“低 成本、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5、西宁特钢:西部大型特钢企业独苗

西宁特钢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特殊钢生产基地,是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国家军工产品配套企业,已形成年产钢 210 万吨、钢材 200 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特钢占比接近 100%,是集“钢铁制造、焦化生产、地产开发”三大产业板块 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型钢铁企业。公司主要从事特殊钢的冶炼和延压加工业务,冶炼方式包括长流程的转炉炼钢和短流 程的电炉炼钢,占比各约 50%,主要品种有碳结钢、碳工钢、合结钢、合工钢、轴承钢、模具钢、不锈钢、弹簧钢八 大类。公司围绕汽车、工程机械、铁路、煤机、矿山机械、新能源等行业对特钢的新需求,成为国内商用车核心零部 件用钢主要生产基地,其中铁路轴承用钢、汽车用非调质曲轴及连杆用钢、高端齿轮用钢、钎具钢等品种在国内及国 际属于技术领先,具有明显的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公司产品具有较好的品牌优势,广泛应用在汽车、工程机械、铁路、船舶、石油化工、矿山机械、煤炭机械、新能源、 兵器装备及航空航天等行业。同时,公司地处青藏高原,是国家“一带一路”宏观战略规划涉及的省份及区域,青海、 新疆、西藏三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原材料市场的供应相对稳定。公司是西部地区较大规模特殊钢生产企业,受地理环 境影响,对西北、西南地区特钢销售有地域优势。

6、抚顺特钢:“三高一特”助力军工龙头

抚顺特钢始建于 1937 年,是中国最早的特殊钢企业之一,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的特殊钢行业上市公司。公司具备雄 厚的技术基础,拥有先进的冶金装备,长期承担国家大量特殊钢新材料的研发任务。2021 年公司高温合金、超高强 度钢等高端产品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紧紧围绕“特钢更特”的战略定位,从品种结构优化、关键产线效率提升等方面 全力推进,持续加大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的研究与开发,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经营业绩大幅增长,核心竞 争力持续增强。2021 年公司根据国防军工领域对重点产品型号的需求,在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等重点产品方面持 续加大研发力度,深入推进品种结构调整,重点开发中高端产品市场,其中高温合金钢在军工市场的市占率高达 80%, 2021 年占公司总产量的 1.07%。

从具体产品来看,公司有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特种冶炼不锈钢、高档工模具钢、高档汽车钢、高速工具钢、钛合 金、减速机、增速机行业用钢等各类产品 5400 多个牌号特殊钢新材料的生产经验,以“高、精、尖、奇、难、缺、 特、新”的产品发展理念促进中国合金材料的发展,保证国家战略安全。公司的四大主打产品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 特冶不锈钢、高档工模具钢在国内特钢行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公司产品广泛服务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能源电力、 石油化工、交通运输、机械机电、环保节能等领域,是国内重要的特殊钢新材料供应商之一。

7、甬金股份:冷轧不锈钢板带生产企业的佼佼者

甬金股份主要业务为冷轧不锈钢板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精密冷轧不锈钢板带和宽幅冷轧不锈钢板带两大 领域,2021 年已发展成年产量超过 200 万吨的专业不锈钢冷轧企业。相比上游不锈钢冶炼和热轧行业,冷轧不锈钢 行业更接近下游的流通和应用领域,行业内冷轧企业数量较多。公司进行国内四大生产基地战略布局,构建了面向全 国的销售渠道和服务,产品应用电子、家电、环保、厨具制品等领域,已有较高的市占率。


甬金股份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十分注重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技术装备的 研发。冷轧不锈钢板带尤其是精密冷轧不锈钢板带的生产具有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复杂的特点,公司通过十几年生 产经验的积累和自主研发创新取得了冷轧不锈钢板带生产的一系列核心技术,保证了产品卓越的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 力,是国内少数几家能够自主设计研发不锈钢冷轧自动化生产线的企业之一,自主设计研发的二十辊可逆式精密冷轧 机组等全套不锈钢冷轧自动化生产线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8、久立特材:工业用特种不锈钢管第一

久立特材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工业用不锈钢管及特种合金的管 材、管件、法兰、棒材及管道预制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已成为国内规 模最大的工业用不锈钢管制造企业,目前具备年产 13.5 万吨工业用不锈钢管的生产能力。根据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 锈钢分会统计,公司市场占有率多年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一位,行业龙头地位和规模优势明显,具备一定的产品议价能 力。

久立特材专注于生产“长、特、优、高、精、尖”工业用不锈钢管,即生产特种、尖端不锈钢管等高附加值的不锈钢 管产品,以及高品质不锈钢管件产品。公司是国内少数几家能同时采用国际先进的挤压工艺和穿孔工艺进行生产的企 业,先进的装备和工艺提高了原材料成材率和产品品质。公司优良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认可,已成为 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国内大央企和英荷壳牌(Shell)、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英国石油(BP)等世界 级知名企业的合格供应商。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ncai/87171.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