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
近几年,研究生考试都是呈现扩招趋势,但也有不少人担心23考研会不会缩招?8月初,有一所考研热门高校发布了拟招生计划人数,与22年录取人数相比,貌似有缩招趋势?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目标院校真的缩招了,我们该怎么办?接下来为大家分析分析~
8月初,特区热门双非院校——深圳大学,在其研究生招生官网上相继发布了《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在招生专业目录中,深圳大学公布了各专业的拟招生人数,经统计,深圳大学2023年拟招生4249人。而深圳大学2022年录取人数为5006人。这是否意味着深圳大学要缩招了?
1
2
答案是,不一定!根据往年数据来看,简章计划的招生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不一定是一致的,实际录取人数很可能高于计划招生,因此通过招生计划不一定能看出是扩招还是缩招!实际上,从深圳大学公布的研究生历年录取情况来看,2018年-2022年,深大均是实际录取人数远超于简章计划人数。
3
除了深圳大学,还有一些热门高校22年的简章拟招生人数和21年实际录取人数对比,都呈现出一个特点:都有缩招的趋势但最后实际录取人数都有所增加。
4
综上所述,目标院校招生简章中发布的拟招生计划人数仅仅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最后的录取人数还是要以教育部实际下达的招生人数为准。
通过对深大这个例子的分析,大部分情况下,所谓“缩招”更多的只是虚惊一场。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最后三个月我的目标院校真出现了缩招,怎么办呢?接下来帮大家分析分析~
1.是否要换学校?
最后三个月,目标院校突然宣布缩招确实很搞心态,对于是否要换学校,同学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性分析,权衡利弊,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① 缩招的幅度大不大?如果缩招幅度特别大,比如一下子缩招50%,招生人数从两位数锐减至一位数,甚至变成只招一两个。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可以考虑换学校。如果招生人数仅仅只是进行小幅度的波动,大家大可不必太担心。
② 自己对目标院校专业的决心程度。如果是“非该校不考”,那就不要太在意是否缩招了,一心复习才是正解。如果本身对目标院校就不坚定,以上岸为最大目标,那退而求其次可能更符合当前需求。
③ 自己的学习能力有多强?换学校意味着专业课基本得从头开始,而复习的时间却越来越紧张,如果觉得自己学习能力不是很强,建议还是不要轻易冒险。
2.换学校的情况
在权衡利弊后,觉得换学校可能会更有利的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 在选学校和专业方面可走的“捷径”:一是尽量选择与自己原目标院校专业课比较相近的院校和专业;二是选择以往有自己本校学长学姐考上的学校和专业;三是可选择自己本科老师能提供一些信息、资料等方面支持的学校和专业(如本科老师的母校,与自己本科院校有合作关系的学校等);四是可参考自己同学和研友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② 尽快搜集到现目标院校专业课的复习资料。最好联系上在读的直系学长学姐,既可以从他们手中买到复习资料,又可以咨询一些复习建议。
③ 调整复习时间。适量缩短在公共课上的复习时间,分配更多的时间给专业课。
④ 转变复习思路,调整专业课复习计划。在复习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原来的“看教材、打基础→强化→冲刺”的复习思路可能不太适用了。为节省时间,我们可直接跳过地毯式复习的打基础阶段,通过分析真题找出复习重点,先攻克重点知识点再补全细节。
3.不换学校的情况
对于不换学校的同学,最主要的是要稳住心态,不要被无关信息所困扰,认真复习才是王道!缩招虽然意味着上岸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但你和你的竞争对手面临的压力是一样的,大家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谁能顶住压力,勇敢往前冲,谁就更有可能成为上岸者。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复习效率,更扎实地复习,只要不是取消招生,你都有很大的希望!
进入9月,复习时间不仅越来越紧张,考研资讯也会越来越多,不少学校都是集中在9月发布考研招生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一定要稳住心态,不论目标院校发布的招生信息对自己是有利还是不利,我们都不要自乱阵脚,一定要冷静分析,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最后,真诚祝愿大家都能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