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中有一个单词叫“尤里卡”(Eureka),它源自古希腊文,我们现在通常直接将它翻译为灵感大爆发。
这个词语的故事来自我们熟知的阿基米德,也就是发现浮力定理的那位。公元前三世纪,有一件事情一直让锡拉库扎国王非常在意。他委托一位能工巧匠制作了一顶新的金王冠。但当国王从金匠那里接过王冠时,他突然想到金匠会不会偷工减料,用银代替了一部分金子(因为金和银都是特别柔软容易加工的金属,想在王冠里掺杂铁以那时的工艺是不可能的)。
带有十字架的王冠明显是君士坦丁堡大帝之后的国王所拥有的
于是他要求他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验证王冠的纯度。起初,阿基米德完全被难住了,但是有一天,当他坐进浴缸看到水从浴缸中溢出来时,他意识到他可以用排水的量来评估王冠的密度,从而评估其含金量(密度小的物体在同等重量的情况下体积大,国王交给金匠的黄金和之后的成品王冠是等重的,也就是说只要在里面掺杂了任何密度比黄金小的金属,这个王冠的体积都会比等重量的黄金要大,所以只要将王冠浸没到即将溢出的水里,通过收集溢出水的量就可以判断金匠有没有偷偷地偷金子)。
浴中奇思!
阿基米德从浴缸里跳出来,光着身子跑过街道,嘴里大喊着“尤里卡!”,在古希腊语中这个词语的意思应该是“我明白了”!尽管后来考古学家们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表示质疑,但阿基米德和金冠的故事仍然是科学史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至今仍有一些科学家会在获得研究突破时大喊一声“尤里卡”表示庆祝。
科学探索在很多时候依赖于天才的脑瓜和灵光乍现,不过这样的时刻似乎无法预测,也无法复制。但是近期心理学家的研究,让我们找到了一些可以把这些灵感从他们的藏身之处哄出来的线索:当思考陷入困境时,稍微休息一下。
西北大学(没错,这个大学其实不是中国的……它坐落于美国伊利诺伊州东北部城市埃文斯顿)的心理学教授马克·比曼(Mark· Beeman),他著有一本书名叫《尤里卡因素》,这本书主要内容就是关于人类的大脑如何处理难题,并提出各种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法。上面这个在困境时偷懒就是他他在书中所主张的:“当你把注意力从难题中移开之后,关于这个难题的灵感其实正在你的脑中悄然孵化”
马克·比曼(Mark· Beeman)
关于这种特殊现象,目前有几种解释的理论,而且现在我们并不清楚哪一种正确。
推陈出新
这种解释认为,如果你在处理刚刚那个难题时,一开始使用的就是错误的方法,那么你越是专注,你就越容易走进错误的死胡同,这种错误的思维会压抑其他的想法和灵感。而停止思考这个问题,有助于你将之前对于错误的“执着”放到一边,那些在你脑中可能出现的潜在正确解决方案就会悄悄地冒出脑袋。
启迪思维
第二种解释认为,当你休息时,你可能会观察周围的环境,而从环境中获得一定的灵感和启发,就像阿基米德和他的浴缸。如果阿基米德是一个生活在中东或者是非洲沙漠的伟大科学家,可能他永远都不会想到用非常宝贵的水来做实验,毕竟每次看到的就只有小小一桶而已,满到溢出简直就是奢侈浪费,罪大恶极。
后台运行
第三种解释认为,在人的脑中有个后台运行的程序,一直在思考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你处于放松状态时,这些后台思考的答案可能悄悄的在脑中浮现出来。这种观点很像是魔幻小说中所说的“经历过一次的事情从来不会忘记,只是藏在记忆的角落里找不到了”。不过这种想法相信的人还很多,毕竟人脑的秘密还有很多没有被发掘,特别是有一些天才会在梦中出现灵感,德国化学家弗里德利希·凯库勒就是在梦中见到一条吞自己尾巴的蛇,才领悟到苯环的特殊结构(据他本人所说)。
轮回之蛇、苯环和弗里德利希·凯库勒
虽然现在的研究还不足以解释灵感究竟是如何潜伏在脑中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使用一定的方法来诱导它出现,正如1865年孟德尔就发表了他的豌豆实验论文,让人类了解到遗传的秘密;而直到1953年,人类才真正找到了遗传密码的真身:DNA双螺旋。比曼教授给出了我们几个不错的建议,或许对提高你的灵感出现率有帮助。
孟德尔与豌豆、沃森与克里克
首先,你需要在你的脑中做好充分准备,对你需要解决的难题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你至少要做到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角度和矛盾焦点能一口报出如数家珍,并确保自己已经做到花了不少时间绞尽脑汁,殚精竭虑去思考它了,这样它就会成为你心中的一个焦点,如果按照上面第三种解释来说的话,就是要把“程序”预先加载到你的“后台”。
其次,你需要给自己一个充分放松的机会。2019年一项名为“当缪斯罢工时”(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主管艺术和科学的9位女神组合,当艺术家或科学家灵感现实他们也会大喊“缪斯来了”,这句话用法基本和“尤里卡”相同) 的研究发现,在物理学家和作家中,创造性的见解往往是在他们锻炼、洗澡、剪草坪或在体育运动时获得的,这些活动让他们的大脑有了漫游的自由。
古希腊的缪斯和日本的缪斯(不要问我为什么上面的有10人,九女神有十人是常规操作)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 Santa Barbara)心理学和脑科学教授乔纳森•斯库勒(Jonathan Schooler)表示:“干一些不需要太集中精力的事情时,似乎能培养出‘高效的走神’,这个时候最容易爆发灵感。”斯库勒还指出,走神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行为。所以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它一定具有某些重要的功能;如果没有,它就不会出现在人类的大脑中。
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伟大的思想家和发明家的轶事,他们似乎早就认识到,休息一下对于思考问题有多重要。比如爱因斯坦和达尔文,相对于自己的工作,他们更倾向于将长时间散步放在首位。
开心遛弯儿中的爱因斯坦
比曼教授说,那些对我们的大脑或注意力要求过高的娱乐活动:刷微博、看头条、玩抖音、打王者荣耀等等——往往会扼杀我们产生创造性灵感的宝贵“走神”。
第三点,积极的情绪也是灵感诞生的温床。愤怒、焦虑和其他负面情绪同样会将思维引入死胡同,从而抑制我们随心所欲的“走神”。有证据表明,在户外和大自然中呆上五分钟就足以让人心情愉悦。不过斯库勒还说了,洗碗等家务活也可以帮助一个人达到走神的最佳状态(但做家务的时候还能确保心情愉悦吗?)。
希望以上几个小技巧可以帮助到所有靠脑子吃饭的朋友们,劳逸结合才能让效率最大化。手上要沾满黄土,但眼睛依然要仰望星空,共勉。
这篇文章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的话请点赞、转发支持我吧,欢迎在下方评论,我是酋知鱼,咱们下一篇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