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聊城冠县的武训塑像
武训原名武七,因其一生投身于兴办义学的伟大事业,所以清政府赐名“训”字,取“垂训于世”的含义以示嘉奖。他于1838年生于堂邑(今聊城地区)并于1896年去世,尽管他的一生已处于清王朝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但他却并未为时代改变而依旧选择创办义学。武训虽为乞丐,但其人格之高尚却流芳千古,值得后人传扬,也因此武训在其去世之后的一百多年被文学家、教育学家多次撰文称赞并搬上戏剧舞台,也获得了教育家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圣人”的无上荣誉。
电影《武训传》中的武训形象
武训出身底层,家庭状况可以算得上是家徒四壁,他七岁时父亲便去世,此后便跟随母亲到处流浪并以乞讨为生。因其年龄较小,所以没过多久他就停止乞讨而跟随其哥哥武谦下地做农活,14岁之后,他开始离开田地而到他姨丈以及其它大户人家中做长工和短工,这样可以使家里的条件变得更好一些。他没想到做佣工的日子并不好过,在传统的帝制时代,佣工在大户人家中的地位是完全取决于主人对他们的态度,因武训年龄不大且不识字,所以在做活的几年里他遭受了非同寻常的虐待和毒打,并因知识水平低下而被其主人拖欠三年工钱不予结清,武训明白此事后前往其雇主家讨要说法,却没成想被其雇主诬赖为敲诈并遭到了一顿毒打。
晚清大户人家中的“长工”
据记载,这件事情给武训的打击是十分巨大的,他回到家后连着睡了三天三夜而没有吃饭喝水而且也不说话,他感受到了没有知识给他带来的巨大的痛苦和不便,也意识到了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是多么的巨大。也因此武训开始立下宏愿,要创办学校,让苦孩子都能读得起书,但他没有文化怎么积攒创办学校的财富呢,这时摆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便是重拾当年与母亲走过的乞讨的路,以行乞来赚钱兴学。
电影中的武训行乞形象
二十岁这一年,武训开始了他的行乞兴学生涯,当他决定把一生奉献给创办学校之后,他毅然决然的把家里仅有的他母亲去世之后留给他的一块田地进行了出售,而这也预示着武训即使是去世之后都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可以安葬的土地,而武训最终也埋葬在他一手建立的“崇贤义塾”附近,给人生画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今人修建的“武训”墓
在长达三十年的行乞生活之后,年近五十岁的武训开始实施他的办学夙愿,1886年他在柳林镇东门附近置办了一块土地并兴建了20间房屋以作为义学的教室,两年之后,义学的修建工程得以完成,武训将其命名为“崇贤义塾”。这件事情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堂邑县父母官将其上报给山东省巡抚,后者在知晓此事后又将此义举上报给朝廷并请求皇帝予以嘉奖。1891年武训继续进行他的办学事业,这一次他将目光转向了乡村以外的乡镇,他在临清西关地区购买了一处宅院并在两年的时间内将其改造成学校,这使得他所创办义学的影响范围得以继续扩大。
今日的武训实验小学
1896年,五十八岁的武训去世,给后人留下了数座义学,也印证了他的那一首自己撰写的歌谣,歌谣是这样写的:“人生七十古来稀,五十三岁不娶妻,亲戚朋友断个静,临死落个义学症”,武训一生活的干干净净,行乞一生只为能够让贫苦儿童上学读书,可谓是光明磊落。
早在武训还活着的时候,便已经得到了地方乃至朝廷的嘉奖,其名“训”字便是朝廷所赐,此外朝廷还令山东巡抚赐予武训“乐善好施”的牌匾以表示对他办学的赞誉。武训去世后不久,清政府便在西方列强的强势入侵之下开始进行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即“清末新政”,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点便是改革教育,废科举与兴学堂并举。这时的山东省地方官府想起了武训创办义学的事迹,于是再次向山东巡抚上报武训的相关事迹,在奏折里这些地方官员提出:“若得千百武训起,而辅之则学校之兴可翘首而待矣”。在这种改革的大背景下,武训创办学校的举动与中央政府所提倡的教育改革措施不谋而合,这使得武训再一次被人们所记起,而他也即将迎来在去世之后的第二次受到朝廷嘉奖的待遇。
图左为时任山东巡抚袁树勋
1909年山东巡抚再次向朝廷上报武训的义举,学部经审查后认为武训办学合乎潮流与道义,同意将其纳入国史馆的立传工作,就这样武训以一名乞丐的身份得以与无数达官贵人同处国家历史记忆工程之中,其身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进入中华民国之后,武训的事迹得以继续流传,1930年代随着陶行知、晏阳初等在全国各地开始其民国乡村建设事业,武训在乡村兴办义学的壮举被这一批新式教育家所大为尊崇,武训开始被誉为“平民教育家”,其身份开始成为一种代表乡村教育的符号,被时人所继续铭记和尊崇。
左一为民国著名教育家晏阳初
俗话说穷什么也不能穷教育,教育关怀到国家的根本,尤其是乡村教育,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巨大限制,在晚清动乱的乡村出现了大量的失学孩童。他们往往无法受到教育,一生只能靠力气赚钱,武训行乞一生以创办义学,虽是沧海一粟,但却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孩子前行的路途。
1. 郭洋:《百年来“武训”形象之变迁与建构》,《深圳社会科学》2019年第01期。
2. 孟宪霞:《无私奉献的平民教育家--武训与“义学”考》,《兰台世界》2010年第11期。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