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么看来早教老师完全符合标准啊!而在教师节的今天,我们看到所有的家长都通绞尽脑汁、大显神通给老师送各种礼物,老师们更是收礼收到手软,在老师的礼物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而回头再看早教老师,教师节当天,一片冷冷清清,凄凄惨惨,顶多收到家长一句教师节快乐。
这里并非鼓励攀比送礼,而是中国本就是一个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单从这一方面就表明了,家长对其他老师的重视程度以及尊敬之心。
早教老师,在家长的心里,不过是哄孩子玩儿,比保姆强一些,比老师还差得太远。
为什么同样是老师,差距却如此之大?
新生事物被大家接受认同,总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从小学老师到大学老师已经沿袭了几百年上千年,几千年前称他们为先生。
早教却是近些年才兴起的,相比人家上千年漫长的发展史,短短的十几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因此并没有得到广大家长的认同。
虽然我们一直都懂得“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道理,但更多地把它归因为遗传,很少有人认为这段时期孩子所受的教育,会对他一生所产生的至关重要影响。
而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孩子在6岁前大脑已经发育了80%,在这段时期,大脑的神经元连接越多越紧密,孩子就会越聪明。
是什么促使神经元相互连接,变得牢固呢?就是外界的刺激,就是教育。孩子通过大运动、语言训练、精细动作等方面来促进自己的大脑神经元的连接。
而我们之前也说过,孩子如果在9个月之前就能接触到两种以上的语言信号,那么他在之后学习语言的道路上,就会更加轻松。
近些年,虽然涌现出了一批的早教人才及理论,如蒙台梭利教育、脑科学教育、运动教育等等,但是这些观念并没有深入到家长心中。
很多早教课程都从国外引进,甚至经过一些民营机构的改编,但多大程度能适合国内的孩子,有待考证。
他也不像我们的初高中学习,只要学会这些题,就能考出一个好成绩,进入一所好大学,找到一个好工作,而这些是我们能够家长能够看见的。
早期教育的成果不能立竿见影,要等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显现出来,它马上达成一个家长看得见的目标。
我国的早教,一直未被纳入国家的教育体系,直到十九大才首次提出,“幼有所育”应该包含0~3岁的婴幼儿教育。
因此,大部分早教机构都属于民营企业,这些民营企业的规模、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由于没有国家的扶持,导致运营成本过高,课程价格昂贵,普通家庭的孩子,难以享受到早教的福利。
另外,很多教师,园长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没有充足的理论基础,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甚至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自己还是一个孩子,又怎么能教育孩子,能够教别人养育孩子?
这都是导致同样身为教师,却在教师节这天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甚至在工作的每一天,早教老师都在接受质疑和否定。
这种差距不是短时间内能够缩小的,而是需要国家不断的出台有力的政策、加大公办早教机构、培养优秀的早教人才、不断传播早教的重要意义。
这是一条必然要走的路,只是需要时间,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才,孩子们今天受到的教育将决定祖国的未来,这件事任重道远,这条路道阻且长。
当有一天早教老师,也能够过一个热热烈烈的教师节的时候,那就说明,早期教育取得了和其他阶段教育一样的社会地位和成果,那么孩子们的人生可期、祖国的未来可期。
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在一切都没准备好的前提下,既当好家长,也当好老师。
没人生下来就会做父母,会当老师,要不断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孩子的教育等不了。
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就长大了,敏感期就错过了,你可能因为懂得多一点,就培养出一个人才或者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