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哲睿”)IPO申请获上交所正式受理,公司拟募资20.29亿元,中信证券为保荐机构。它的背后站着一位70后哈工大教授——杜志江,20多年来他专注医用机器人研究,2013年成立思哲睿,50岁的他即将带领其登陆上交所IPO敲钟。
这是一家怎样的公司?招股书显示,思哲睿医疗是一家专注于手术机器人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旗下的主要产品是康多腔镜手术机器人,是与美国达芬奇机器人类似的腹腔手术机器人,为国家863计划孵化项目,在今年6月通过了国家药监局审批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自2007年中国进口第一台达芬奇机器人在解放军总医院装机,入华十多年,在专利壁垒和先发优势下,达芬奇代表了该领域的尖端水平,几乎独领风骚。近年来,机器人在医疗手术中的表现突飞猛进,随着越来越多思哲睿这样的企业上市,也意味着国产机器人正在崛起。
早年间,曾有一段视频火遍网络。视频画面内,一台机器人就在一个小小的玻璃瓶内给一颗外皮开裂的葡萄完成了缝合“手术”,手术机器人缝完最后一针后,这颗葡萄基本上保持完美状态。
视频中的手术机器人就来自达芬奇,它是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设计的,被称为手术台上更明亮的“眼睛”和更灵活的“手”。有了它,不仅能提供给医生放大的三维影像,让手术做得更加精细,机械臂还可以替代医生在两三厘米见方的人体空间内如绣花般精细操作,极大缓解了医生的疲劳度。
但这东西很贵,并不是所有医院都能用得起。一台达芬奇机器人国内单机售价高达2000万人民币,比其在全球市场的均价贵一倍,开机成本达到每次3万人民币,医生资质培训费需要2万美元,每年还需要花费高昂的机器维护费用,医院基本没有议价空间。
早期,“达芬奇”机器人属于甲类大型设备,国内任何医院引进该设备,均需国家卫生计生委直接批准,什么样的医院可以配置、配置多少台,都有着明确标准。
因为率先取得了FDA认证,并且通过并购竞争对手computer motion取得了关键技术的专利,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已经“独孤求败”十多年。直至去年,达芬奇仍然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得腔镜手术机器人资质的公司,它的手术机器人的业务没有对手。
为了打破外资垄断,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开始涉猎手术机器人的研究。
2000 年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资助了多个腔镜手术机器人相关的研发项目,这些项目主要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承接,相关单位由此成为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产业的核心人才输出基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863 项目是 2013年通过科技部验收的“腹腔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研究”项目,该 863 项目的牵头单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参与单位包括哈工大、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杜志江担任该 863 项目负责技术的副组长,哈工大担任技术的牵头单位。
这个项目的研究,也成为了思哲睿的前身。杜志江认为医用机器人尤其是手术机器人,已成为临床刚性需求。2013年,思哲睿成立,杜志江担任实控人。
杜志江,1991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哈工大求学四年后,杜志江成功地获得了机器人研究所的研究生保送资格,就一直埋首于手术机器人的研发。
博士毕业后,杜志江留在了哈工大机械电子工程担任教授、博导,在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工作至今,目前还担任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
在杜志江的统筹下,思哲睿的管理团队中也出现多位哈工大校友的身影,包括总经理闫志远,监事和技术顾问王伟东,监事王伟东董为等。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积累,公司在手术机器人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和独创性成果。这也意味着手术机器人,开始走出高校,流入市场。
思哲睿是国内少有的覆盖多科室的综合性手术机器人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持续自主研发构建了腔镜手术机器人、经尿道柔性手术机器人、经口腔手术机器人、人工耳蜗手术机器人、脊柱内镜手术机器人等丰富的手术机器人产品矩阵,适用于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胸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骨科等科室。
思哲睿核心产品康多机器人是行业内首个在泌尿外科领域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绿色通道)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已于 2022 年 6 月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康多机器人®也是首个在单家医院开展手术达到 100 台的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
仅以肾部分切除术的对照数据看,康多机器人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和机械臂操作时间分别为100%、57.63±125.91和69.55±30.87,而达芬奇机器人相同指标的数值分别为100%、55.60±87.06和61.45±19.70,基本已无较大差异。
这款机器人还可以远程手术。康多机器人在 2018 年完成了世界首例 5G 远程腔镜手术机器人动物实验,在 2019 年完成多点协同 5G 远程腔镜手术机器人动物实验,在 2022 年完成跨运营商、跨网域的“5G+固网专线”多点协同远程临床实时交互教学手术。
天眼查显示,成立以来,思哲睿获得5轮融资。获得深创投、博实股份、安信证券、哈创投集团等众多投资机构的青睐,累计完成数亿元人民币融资,其估值近100亿人民币。
最后一轮融资发生于2022年2月15日,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思哲睿医疗)完成Pre-B轮融资,融资金额为未披露,投资人为龙江基金深创投。
不过资本层层加码的思哲睿,也在经受着商业化考验。
招股书显示,公司核心产品康多机器人取得注册证时间较短,尚未实现商业化产品销售,公司收入均为偶发性的其他业务收入,包括销售实物收入、技术服务收入、设备租赁及培训收入。
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527.52 万元、66.31 万元、103.89 万元及 3.28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2亿元、-0.32亿元、-0.67亿元和-1.27亿元。
此前,由于腔镜手术机器人等高科技医疗设备的成本较高,手术费更高且未纳入医保,这就极大的阻碍了市场的普及。
不过,已经开始有地方逐步将此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今年4月以来,北京、上海还将机器人手术费用纳入医保统筹。伴随政策的支持、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未来机器人辅助手术将越来越广泛,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商业价值得以展现。
同时,手术难度越高,手术机器人的作用就越大,对于容易引发术后并发症的手术,手术机器人就能有效降低这一风险。好的腔镜手术机器人也能为医院迅速创收。比起传统手术,使用手术机器人的手术要贵3-5万元。患者的创伤小,恢复快,床位周转率提高。手术时间缩短后,医生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综合来看,医院对于手术机器人的天价投资,可以很快回本。
在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仅达芬奇 Si 及达芬奇 Xi 手术系统实现了商业化销售。在制造业的大部分领域,如果产品的功能和质量能达到龙头标准的70%,那更便宜的价格就会创造出不错的销量。相较于达芬奇,国产企业在价格上很有优势,商业化指日可待。
虽然中国的手术机器人起步稍晚于国外,却在近 20 年间人才辈出、硕果累累。
除思哲睿之外,在腔镜手术机器人中,国产手术机器人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还有市场中还有山东威高手术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妙手 S”和微创机器人-B的“图迈”二款。
威高机器人成立于 2015 年 12 月,总部位于威海,是由威高集团内部孵化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与销售妙手 S 微创手术机器人、内窥镜摄像系统等医疗装备。妙手 S 主要用于普外科手术,适用于胆囊切除术、腹股沟疝手术、食道裂孔疝修补及胃底折叠术、肝囊肿开窗术、阑尾切除术和袖状胃切除术。2021 年 10 月,妙手 S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打破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国内这一领域长达十余年的垄断。
微创机器人创立于 2015 年,总部位于上海,是微创医疗旗下子公司,业务覆盖腔镜、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和经皮穿刺五个领域,产品主要包括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蜻蜓眼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鸿鹄骨科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脊柱手术机器人、经支气管手术机器人、泛血管手术机器人和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主要用于泌尿外科手术,于 2022 年 1 月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资本积极投资、人们对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呼声不绝于耳,也是希望国产手术机器人能像其他国产尖端制造业做到的一样:提供高品质产品的同时,可以有较为低廉的价格。
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产业的培育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像思哲睿这样的企业上市,行业的爆发期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