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人才百科 -

意高(怎样创作好诗)

  • 人才百科
  • 2023-12-28 13:00
  • 龙泉小编

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姜夔著有多种诗词论,他说:“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彩,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自然高妙指显出吟咏对象的对象)清•袁枚说:“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现代诗论家,有的提出“三美”,即情思意境美;语言文彩美;音韵节奏美。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诗要有三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三者缺一不可。”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博士生导师霍松林先生在《历届中华诗词大赛获奖作品选评》序言中曾大加赞赏“题材新、观念新、感情新、意境新、格调新、语言新、句法新”的诗作。

怎样创作好诗?笔者从学习研究大家、名人之名作和诗人的优秀作品,古今诗论专著,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谈些肤浅认识,作为抛砖引玉,向方家求教,与诗友们共同探讨。

意高

“诗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好诗,首先要有好的诗意(思想内容),立意要高,有积极目的,有现实意义与社会作用,能感染读者,给读者以有益的激励或启发。诗意好,表现在格调高,意境美,感情真。“意之所在,上者可以惊心动魄,次亦沁人心脾”。故想作出一首好诗,必须在立意上下功夫,“善思”、“精思”,“精思而后得”。意境要高超、深邃、新颖。要求新、求深、求真、求精。清•王国维说:“有意境,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深浅而已。”清•赵翼对作家的评论,十分重视意新语新。

他说:“意未经人说过则新;语未经人用过则新。诗家之能新,正以此耳。若反以新为嫌,则必拾人牙慧,人云亦云;否则,抱柱守株,不敢逾限一步,是尚得成家哉?尚得成大家哉?”《瓯北诗话》清•刘熙载说:“意新则异常,异于常则怪矣!词高则出众,出于众则奇矣!”并有古人提出:“立意,贵新、贵深、贵约”作为三要领。

新放在首位,告诉我们要特别重视创新。意境新的诗,一人眼就可激发读者的新鲜感和惊奇感,所谓“一见倾心”,很快地与读者发生共鸣,而不使人望而生厌。在诗词创作中,只有那些对生活、对艺术、对语言文字始终保持敏锐的感觉,又不甘平庸的诗人,才能熔铸出新鲜独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意境。笔者认为要创新,思路必须放得开,思维要呈放射状,也就是要多角度,多方位,多侧面的思考立意,不要简单化、公式化,要喜新厌旧,趋新避旧,要构思奇特,想像奇特,善于突发奇想。

如开发工业产品那样,“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奇。”要敢于超越他人,要勇于超越自我,要冥思苦想别人和自己不易想到的至高点。清•朱庭珍云:“诗贵真意,真意者,本于志以树骨,本于情以生文,乃诗家之源……诗人首重炼意……以思引意,以才辅意,以气行意,以笔宣意,使意发为词,词足达意。”

在朱庭珍看来,诗之所以为诗,不在于形式,不依靠死守定法,而首要的则在得其“真意”,善于“炼意”,使作品能够志有所寄,情流其中,意发为词,词足达意,使内在的思想感情和外在的表现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这对我们写作极有值得参考的价值。

我们说诗的意境,是客观世界与诗人主观情感的结合与升华。是内情与外景的水乳交融,情理神形的和谐统一,就是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启示力的富于诗味的艺术世界。

当代学者夏中义在《世纪初的苦魂》中指出:“意境之要义,当是人生感悟之诗意的传递。所谓人生感悟,是作者对社会、历史、自然、人生深层意蕴的探讨与开发。”上述论点告诉我们,意境是如何构成的?它是由典型的生活环境和概括性的具体形象,以及作者为现实生活所激起的感情——这三方面凝结成的。这三点正是诗的意境要素。意境的功能,在于有言外之音,象外之感。

创造意境的手法多样,如“寓理于象”的象征手法;“露中有藏”的虚实手法;“以少胜多”的含蓄手法等等。营造好的意境,是对作诗的重要要求,作诗不仅要求句好,而更重要的是求好意境,重句不重意,那是本末倒置。古诗人善于将外部世界心灵化,内部世界具象化,造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深邃意境,这种抒情技巧,是应当借鉴的。

我们在作诗时,应找出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最佳契合点,创出极强的意境,委婉含蓄的表现其深挚的情意。请看在立意上从新的角度去考虑,不走前人之旧路,不发前人已发之言,观点和情调与众不同的几首诗例:

唐•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空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抒写了一种对秋天全新的感受。

当代教育家、作家、学者、诗人刘征老先生的《题龙麟松》:

麟甲翕张欲化龙,碧涛如海啸天风。

折腰不为趋权贵,来拜西山十万松。

突破了一般对松的写法。

当代作者王向东《吊鲁迅》:

我来还宿愿,秋草正荒凉。

旧宅门窗掩,新楼车马忙。

英雄仍呐喊,战士莫彷徨。

一代文风变,谁来作栋梁。

此诗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当代文坛的深沉思考和强烈的责任感。诗中巧妙地嵌进了鲁迅的著作《呐喊》、《彷徨》之名,语句自然而新颖,意味深长。

全国美协顾问92岁高龄蔡若烛的《拾薪》:

四季莫嫌冬,枯荣转化中。

今年凋落处,隔岁看新红。

真是小题大意,富有哲理。

湖北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老诗人,年逾八旬的贺苏所撰《香港回归》:

七月还珠日,百年雪耻时。

老夫今有幸,不写示儿诗。

这样历史意义重大的题材,仅用寥寥二十字,竟描述得如此生动、深刻,包容了如此丰富的内涵。读来朗朗上口,明白如话,易于记诵。语浅意深,举重若轻,浑然无迹。

杨元洲的《咏牡丹》,立意与众不同,不是写花之艳丽,而写与牡丹有关的人和事,针讽时弊。

诗曰:

进出宫中名远扬,三章诗作伴君王。

天香国色雅称久,李白苦衷伤断肠。

题小纵深大,题小喻意大。

情深

诗能有魅力,感人、迷人,因情而生。要作一首诗,必须先有感情,再用艺术的语言把感情表达出来,即“为情而造文”。“无情即无诗”,“有情方有味”。,“有必不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以无情之语欲动人之情,难矣”,唐•白居易对情和文的关系曾有个形象而深刻的比喻:“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就是说诗如一棵树,动人肺腑的感情是它的根,表现思想内容和感情的语言是它的枝叶,优美的声律是它的花朵,深刻的含义是它的果实。袁枚说:“诗歌咏情也”。他认为情是诗人作诗的首要条件,“天性多情句自工”。并说“写景易,言情难,难在于情真。要做到诗人作诗确实心有所感,而不能虚假。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侧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

“诗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否则敷衍成文矣。”情只有真才能深,古今名诗,莫不以情与读者通,或催人泪下,或激人振奋。情的范畴很广,有父母、夫妻、儿女情,亲情友情,爱乡情爱国情,今昔之感,生死之别,迟暮之怀等等。而情中最主要最重要的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对社会对时代的庄严责任感,以及对人民博大深厚的爱,一句话:“忧国忧民”的情怀。毛主席的情感世界与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息息相关,因此他的诗特别感人。

宋•文天祥在兵败被俘的生死关头,面对河山破碎,却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感情,

写下了《过零丁洋》的伟大诗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末二句成为警世名言。

唐•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爱乡之情十分浓烈,诗传千古。

又如他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友情深似海。

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系送别之作,何等情真。

北京林锴先生的《初乘羊皮筏》:

九曲飞流千折波,每将慈母拟黄河。

百年乳哺惭无报,还卧摇篮听母歌。

此诗写得有声有色,情真意切。坐羊皮筏首先联想到摇篮,又想到黄河母亲。作为祖国儿女,他自谦地说老了还坐卧在摇篮,听母亲唱歌。强烈的赤子情怀,喷薄而出,何等高尚而感人,这就是情的发挥,诗的魅力。

贺苏的《自述》:

生长水之涯,江湖是故家。

血堪肥碧草,人未瘦黄花。

历尽红羊劫,终清白璧瑕。

此身经百斗,九死爱中华。

他把自己所受坎坷置之于度外,而对爱国之情、忠国之忱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情深意重,格高境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ncai/93938.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