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人才百科 -

宏章教育(毛主席题写校名)

  • 人才百科
  • 2024-01-08 16:00
  • 龙泉小编

交融世界,集四海之菁华;通达古今,创全新之宏章。跨越三个世纪,北京交通大学聚焦强国梦,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变迁中应运而生。几轮迁徙,几度浮沉,学校始立学府新风,成为行业内的中坚院校,多次创下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如今,北京交通大学立足前沿,聚焦未来科研发展,争创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聚交”:承民族厚望,应运而生

天地交而万物通。回望125年波澜壮阔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北京交通大学传承交通强国的梦想,砥砺向前,矢志创新的身影。

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北交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铁路管理传习所,这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

战乱频仍的年代,学校几经分合动荡,全体师生同心戮力共克时艰,徒步四次迁移,辗转八千里路,烽火连天中仍坚持严谨治学,传承杏坛星火。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工管并举、延揽人才,面貌蒸蒸日上,各项事业进入历史发展快车道。

1950年学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学,毛主席题写校名,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任校长;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

国家批准北交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相继批准可自行审定副教授、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1994年,北交率先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

目前,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学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跨越双甲子,弦歌三世纪,北京交通大学一次次于危难中重生、于激流中奋进、于改革中腾飞,始终与国家发展、行业进步同向而行、同频共振。现在的北京交通大学如一颗耀眼的明星徐徐升起,以“思源、交融、创新”之姿,点亮科技树上的金色果实。

行业“聚交”:展发展优势,频创第一

当前,北京交通大学已形成了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 理、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完备的学科培养体系。学校优势学科众多,屡获行业瞩目。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学科连续四次蝉联全国第一(A+),同时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等4个学科进入前10%,另有应用经济学、土木工程、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等7个学科进入前20%。

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在国内外知名的学科排行榜中稳步提升:

在软科2020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连续3年蝉联全国第1,系统科学自 2019 年首次排名以来,连续 2 年位居榜首。

在2021“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北京交通大学共有9个学科入围;

在U.S.News 发布的2021年度世界学科排名中,北京交通大学共有10个学科上榜,较去年增加3个。入围学科分别是:土木工程、电气与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工程学、能源与燃料、数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其中,能源与燃料、数学、化学为新增入围学科。入围的学科中,土木工程排名世界第 7,电气与电子工程排名世界第 24,机械工程排名世界第 43,工程学排名世界第 64。

除了学科,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在专业方面也颇有建树。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

有1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8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方向),12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一代代怀揣报国梦的北京交大人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矢志创新争创一流的脚步从未停歇。

世界“聚交”:知国家所需,行远自弥

百余年前,载着民族复兴的厚望,在时代风云变幻中,北京交通大学坚守治学育人之本,风雨兼程、上下求索,创造了一个个中国乃至世界“第一”。

中国第一个无线广播电台创建人刘瀚;

中国第一本铁路运输专著作者金士宣;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许靖;

中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

中国第一根可用于航天导航技术的保偏单模光纤;

中国首个通用式机车信号装置、首套列车超速防护系统;

……

弦歌不辍,再奏新声。如今,北京交通大学谨守“知行”校训,“知”国家所需,“行”远自弥,在国家发展建设中不断展现交大人的担当,让世界目光成功“聚交”!

2020年9月25日,北京交通大学成功研发世界首套城轨地面式混合储能装置,得到了众多媒体的报道;

近日,北京交大助力重载铁路移动闭塞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学校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实现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列控系统通过最高安全等级SIL4级认证,实现了世界上最小的重载铁路发车间隔,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多年来,北京交通大学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面参与了铁路大提速、青藏铁路建设、大秦铁路重载运输、高速铁路建设和城市轨道交通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等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创性重大成果,为服务交通、物流、信息、新能源等行业以及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支撑和引领国家、行业和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学报国,为民族争光。北京交通大学在科研领域不断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在助推国家战略中展示了“交大特色”、刻下了“交大烙印”、传递了“交大力量”,传承了“交大精神”。

未来“聚交”:立前沿科学,引领建设

进入新时代,北京交通大学立足前沿,聚焦未来,引领轨道交通创新发展,支撑中国“高铁名片”和“交通强国”的建设。

学校揭牌成立民航运输系和智慧民航发展研究中心。标志着学校涵盖铁路、道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输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建立,将进一步引领“智慧交通”发展前沿。

学校“智慧高铁系统前沿科学中心”获国家正式立项建设,标志着北交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也标志着学校不断加快“智慧交通”世界一流学科和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中心将围绕“全天候列车自主运行、全过程旅客易行服务、全生命高铁健康管理”等三个重点方向的科学技术难题,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还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信息化建设以及服务交通行业发展等领域携手共进、协同创新,实现校企双赢。

科技改变世界,人才引领发展。瞄准世界一流,服务交通强国,一批批北京交大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书写历史,在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中打造“交大名片”,在攸关国计民生的行业中播洒“交大智慧”,在看似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彰显“交大力量”。

学校现拥有3040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196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坚持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北京交通大学已为国家与行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

面向未来,北交还成立了詹天佑学院,作为学校实体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统筹推进学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和学校特色优势学科科技领军拔尖人才培养。

承千年文明,兼容并蓄;扬百年校训,永存精神。百载求索路,北京交通大学在中国“聚交”中,书写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齐奋进的礼赞;在行业“聚交”中,崭露发展优势,交出精彩成绩单;在世界“聚交”中,肩负强国使命,屡创辉煌;在未来“聚交”中,结合社会需求,知行合一,为交通强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官网、官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ncai/97355.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