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33000元……拖欠近千人工资……长达半年不发工资,性质恶劣”
谁也没想到,一个身价147亿的企业家,竟会因欠薪三万块被自家职员举报,而同样被举报信揭露出来的,还有一家独角兽企业的危机。
被置于舆论风暴的,正是刘自鸿和他的柔宇科技。
刘自鸿,或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他创建的企业,想必不少人还有些印象。
因为柔宇科技,不仅是深圳“四小龙”之一,还发布了全球第一款折叠屏手机。其估值一度高达577亿,甚至在2020年底还在为上市做准备。
然而如今,它却被曝出了“欠薪千人”的丑闻,从风光无限到至暗时刻的一年中,刘自鸿和他的柔宇究竟经历了什么?
如果不谈这次失利,那么此前刘自鸿的人生,简直就是开了挂。
17岁时,他以江西省理科状元的身份,被清华录取;20岁时,他用十余个月时间研发出一款传感系统,转手将技术卖出,赚了300万;26岁时,拿到斯坦福博士学位的他,就职IBM,成了年薪300万的金领“工程师”。
不过,刘自鸿并不甘心一辈子为他人打工。
早在美国读博时,他就坚定地将研究方向定为柔性曲面屏,要知道,这在彼时是一个全新领域,就连他的导师也指导不了。
刘自鸿的“所图甚大”,直到毕业后才真正体现出来。
2012年,仅在IBM呆了两年的刘自鸿,便毅然选择辞职,在深圳成立了柔宇科技,致力于将曲面屏技术应用在商业上。
不得不说,他原先的创业经历,也与开挂无异。
首先便是不差钱,资本几乎排着队来投资。
其成立不足一年,就拿下了第一份风险投资,此后七年中,又陆续完成12轮融资,累计资金高达700亿左右。
“我心如刀绞啊~”
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就曾因没能投成柔宇的A轮融资,事后每每想起,都觉遗憾至极。
除了资金外,刘自鸿在技术攻关上似乎也颇为顺利。
2014年8月,柔宇研发出一款仅有10微米厚的柔性屏产品,在发布的视频中,只需轻轻吹口气,薄薄的屏幕就能被气流卷到空中。
“公布的那天,就有一个大企业找上门来,开口就是3亿美元。”刘自鸿如此回忆到。
不过此后思考再三,他还是拒绝了这份报价,用他的话说,就是“柔宇的梦想,是将世界掰弯!”
暂且不论梦想能否实现,但在2018年,刘自鸿却成功地将手机掰弯了。
当年10月,柔宇发布了“柔派1”,作为世界上第一款能够量产的折叠屏智能手机,其屏幕号称能够折叠180万次,即便每天折60次,也可用80年之久。
该产品一经面世,就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然而谁也想不到,这样一家在全球拥有2800项专利的科技巨头,竟然赚不到钱!
2016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办“国际消费电子展”,柔宇科技也带上了自己的曲面屏技术参加,试图打开汽车市场。
一开始很顺利,不少汽车厂商都兴致勃勃地跑来观看“汽车曲面中控屏”,显得兴趣十足,但是等展会结束,柔宇却并未拿下任何的订单。
进军汽车市场失败后,刘自鸿又将目光放在了手机行业,去找小米、华为等大牌厂商谈生意。
然而在彼时,小米和华为出于谨慎考虑,皆未与柔宇达成合作。
汽车与手机的双双失利,急坏了柔宇科技的领导层,毕竟没有订单,就没有赚钱的机会,手握大把技术,却无用武之地。
仅以8寸柔性屏为例,早在2018年,柔宇就自称产能可实现“一年280万张”的目标。
可实际在2018-2020三年间,柔宇该产品累计生产的数量才8万多张,产能利用率低得令人发指。
据更详细的资料显示,柔宇科技在2018年的产能利用率为15.1%,到了2020年上半年,该数据更是降到了5.3%。
也正因此,柔宇与华为、小米不同,后两者能够继续观望,慢慢等待曲面屏市场爆发,可它已等不及了。
为摆脱危机,刘自鸿想出了一个“疯狂”的想法,那就是选择自研曲面屏手机,从而刺激市场,最终倒逼其它手机厂商接受自家产品。
此前所说的“柔派手机”,便是出于这种战略下的产品。
然而手机发布后,却没有出现刘自鸿预想的火爆场景,相反,其销量非常惨淡。
截至到目前,“柔派2”在京东平台上的销量也未能突破3000的关卡,完全比不过隔壁的华为与小米。甚至因为库存积压,企业还专门下发文件,企图实现“员工自购、内部消化”。
在2017-2019年中,柔宇收入仅为4.01亿,亏损却高达32亿。
曲面屏,无疑是个极酷的概念。
而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全球的折叠屏手机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到2023年将拥有“3000万出货量”的规模。
既酷炫,又大势所趋,柔宇似乎没有理由赚不到钱,但事实却的确如此。
以如今的角度看来,柔宇的失利,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太够超前,缺乏足够的市场
柔宇自研手机的做法,显然是在学比亚迪。后者以电池起家,却也自己生产电动汽车,通过这种战略将市场炒热后,再将自家的新能源电池卖给其它厂商。
这种模仿的想法很好,但刘自鸿没有考虑到,它的曲面屏技术与新能源不同,虽是大势所趋,但短期内也很难出现需求井喷的现象。
也正因此,即便柔宇使出浑身解数将屏幕装在LV包、T恤、帽子、白酒瓶身、飞机行李舱,甚至还挂在了树上,可依旧没能取得重大收获。
概念过于超前,又无法为用户提供革命性的体验,这就是当初华为、小米和汽车厂商拒绝柔派的理由。
第二、过于技术自嗨,没能考虑到用户体验
最初设计折叠屏手机时,柔宇有“内折与外折”两种选择,之后为避免明显折痕,确定为手机外折。
然而,柔宇难免有些想当然了,毕竟从用户体验看,这种将脆弱的屏幕暴露在外的手机,敢买的人还真不多。
而在技术路线上,刘自鸿也走错了方向,在“固定曲面屏”与“全柔性屏”中,他始终相信后者才会占领整个市场,于是选择了ALL IN。
结果全柔性屏技术过于复杂,导致柔宇的良品率过低,在2019年,该数据仅为36%。这个致命缺陷,也是柔宇拿不到更多订单的关键所在。
反观三星,选择了固定曲面屏的它,如今已成了全球最大的折叠屏供应商,更是预计2022年将达成“出货2500万”的目标。
回望过去,柔宇在刘自鸿的带领下,成为首家做出柔性屏的企业,风光无限,然而短短数年过去,却被其它厂商超越,自己反倒成为了折叠屏手机的“落伍生”,甚至最近还被曝出大规模欠薪的丑闻。
无论如何,它的失利不能简单归因于“超前半步是天才,超前一步成烈士”的逻辑。创业创业,归根结底还是要盈利,仅仅想靠一个好概念、好点子就想换来大笔生意的想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想要解决当下的危机,柔宇还是得靠实力说话,拿出真正能赚钱的爆品出来。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