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奋力建设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征程中,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怀着教书育人的初心,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今天,是第35个教师节,学校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优秀教师风采”专题,报道部分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庆祝新中国成立70华诞,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
袁翔珠,女,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顾问。投身法学教育工作26年,长期致力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研究,多次带领学生深入到广西民族地区大山深入开展实践调研、普法宣传活动,其主持的“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地方特色课程开发建设研究与实践”等课题分别获广西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专著《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及其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中的运用》获得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民族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并创立了《少数民族习惯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特色课程,为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开辟特色化发展道路。
“我最崇拜古代的哲学家王阳明,他人格非常高尚,创立了一门哲学,所谓立德、立言、立功三件事他都做到了。”
“我还崇拜德国的法学家萨维尼,他21岁就拿到了法学博士学位,而且创办了历史法学派,我非常欣赏他从生活中、从历史中研究法律的方式,他的学术功底特别扎实。这深深影响了我。”
在袁翔珠的办公室,记者跟她聊起最崇拜的人,她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或许受到两位学者的影响,她在法学领域默默深耕多年,立足广西,长期致力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研究,真正做到了教学、科研两不误。
在中学时期,袁翔珠就对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告诉记者,从学校到家的路旁就是市人民法院,法院门前的布告栏都会贴一些具有警示意义、教育意义的案例。她每天放学都会很认真地看布告栏上面的内容。“这些案例特别吸引我,我非常想当一名法官,审理案件,惩罚犯罪,把社会上不公的现象都消除。”但袁翔珠在读书过程中慢慢发现,当法官是不能改变社会的根本法治观念的,要改变人们的法治观念,必须从教育抓起,从学生入学就开始培养他们作为公民的法律意识,这样才能彻底改变社会的法治现状。因此,在她本科毕业时,即使身边大部分同学选择留京从事律师、公务员的工作,她也不为所动。“留京是那时候最好的选择,我们随便找个单位就能留下来,但是当时刚好咱们桂电到中国政法大学招人,我一听是桂林,又是当一名大学老师,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因为我是甘肃人,看惯了大漠孤烟直,小时候学一篇《桂林山水》的课文,就对桂林山水充满了向往。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教我喜欢的专业。现在看来是实现了。”袁翔珠陷入了回忆,她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其实,我曾经迷茫犹豫过,因为在当时老师的收入并不高,但后来有一次我过生日的时候,手机上满满都是学生的祝福短信,就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我觉得特别值得。”
面对枯燥的法律条文,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袁翔珠自有她的妙招。在她看来,没有枯燥的课堂,只有枯燥的讲法。她的课堂,学生参与度非常高,师生互动良好。问及秘诀时,她说,法学理论本身特别抽象,只讲法律条文,学生是没有听下去的欲望的,要从案例和问题入手。我们法律老师要做的就是如何把高高在上的法律条文回归到地面来,让它更接地气,便于学生接触理解。
她特别分享了她在2005年学校接受全国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时上的一次生动课堂,“当时,我讲的是《民法》里的肖像权,一上课就先运用了香港影星刘嘉玲头像被品牌商店侵权的案例,因为大家都比较关注电影明星,所以立马就产生了兴趣,接下来我就针对案例抛出问题,要求同学们思考或讨论相关问题,大家讨论得特别激烈,等时机差不多的时候我才引入概念并作总结。”当时评估专家听完课后对她的评价非常高,称赞这是一次很好的案例教学课。
平时,袁翔珠在课堂上非常幽默,她经常会在PPT上用紧跟网络潮流或贴近生活的例子吸引学生的兴趣,“我的例子都特别前沿,是我平时在百度贴吧、论坛、电视剧上看到的,同学们在课上基本不用看手机。”袁翔珠颇为自豪地说。她的课堂,学生的思路往往放得开,很多时候,袁翔珠都会故意放几个“爆炸性”的话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到了该做笔记的时候,她还会提高声调地对同学们说:“注意哦,前方高能。”生动的课堂还吸引了其他学院的学生过来听课,有人告诉袁翔珠,她的课程经常是实到人数大于应到人数的,甚至有些已经听完她的课的同学,下学期还继续来听课。有一次,有个往届的学生因为有事不能来上课,还特意发短信告诉她,这让她备受感动。
袁翔珠的课堂能让学生喜欢,这跟她平日里的积累有关。“我不上课的时候就是看书,一旦遇到一个知识点,我脑海中就会马上浮想跟它相关的案例,再把他们融合起来运用到教学上。”她坦言道,“有很多以前毕业的学生回来告诉我,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讲的一些案例他们现在还记得,我就觉得特别欣慰,起码我在他们脑海里留下了一些痕迹。”
正所谓“台上一句话,台下十年功。”袁翔珠表示,讲台就是她的舞台,当讲到精彩的地方时,看到学生眼睛里闪亮的光,便感觉自己进入了另外的境界,特别享受。
“平时教学这么忙,是否还有时间进行科研?”当记者问及袁翔珠如何看待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时,她表示,教学和科研没有矛盾的地方,它们反而是相互促进的。袁翔珠的教学和科研方向完全是一致的,所以二者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互相促进融合,可以说是生动诠释了两条腿走路,两条腿都有力的道理。
袁翔珠从小在甘肃长大,周围都是少数民族,所以她对少数民族非常感兴趣,来到广西后,发现广西有很多少数民族,她心中便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立足本地,研究少数民族习惯法。从此以后,她就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慢慢就变成了这个方面的专家。
从教以来,基于课题研究的需要,她带着学生踏遍了广西的崇山峻岭,走访了大大小小的村寨,对每一处民族特色村寨、民俗风情都了如指掌。也正是在调研的过程中,袁翔珠找到了送法下乡的契机,她发现生活在大山里的群众特别渴望法律,有一次在雁山区草坪回族乡的潜经村,一个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对她说,每一个村子里都应该配备一个法律顾问,我们农民太缺法律了。这话对她感触很深,她当时就想:“我们本来就是学法律的人,为什么不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所以当时我就申报了‘送法下乡’的项目,招募学生志愿者到农村开设义务法律诊所。”期间,袁翔珠经常带着学生主动上门为农民提供义务咨询,耐心宣传法律知识,指导农民如何解决法律纠纷。
“对了,说起诊所,还闹过笑话呢,许多农民跑过来伸出胳膊叫我给他们看病,我说我们不是医生,我们是法律诊所,负责给你们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的。”袁翔珠笑着说。
学生跟着袁翔珠下乡调研,服务基层,收获成长很快,她先后共指导过4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均获得“优秀”结题。其中两项还入选了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而其主持的“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地方特色课程开发建设研究与实践”等课题分别获广西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专著《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及其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中的运用》获得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民族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并创立了《少数民族习惯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特色课程,为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开辟了特色化发展道路。
1993年,袁翔珠来到桂电教书,一站上讲台就是二十六年。直到今天,她对法学的钟爱一如从前,甚至比往日更加深厚浓烈。这不,接下来她又要马不停蹄地忙着翻译三本外国关于习惯法的名著了。
来源:校主页
责任编辑:胡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