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开疆拓土,未来学校将会有怎样的形态变革?当下的教育者,又要为未来教育做哪些准备?
12月11日,“未来学校新形态”系列论坛(二)全国第二届“未来学校智慧空间重构与育人价值开发新视野”专题论坛在上海市尚德实验学校举行。国内外教育专家学者和全国3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小学校长相聚现场或云端,交流当下已逐步开展的具有前瞻性的未来教育实践,思考和探讨未来教育的特质,勾勒未来学校教育的蓝图。800万观众通过观看线上直播,共享论坛的智慧成果。
人类社会进入智能时代,智能技术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元素,为未来学校提供了多种重构的可能性与未知的想象空间。专家学者们聚焦未来学校智慧空间重构与育人价值开发新视野这一主题各抒己见。
“未来的学校和过去的学校,最大的差别在哪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在报告《站在新世界的爆炸点上,预判教育大趋势》中指出,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维度的增加。过去的学校只存在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数字世界出现后,未来世界是融合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全新世界。因此,他对未来教育的大趋势有四个方面的预判:能力第一、知识第二;学校和社会将深度融合;新的知识工具替代传统的知识工具;学习从现代学习进入超级学习。他认为,学习的本质是连接,一是在大脑里建立连接,二是在人和人之间建立连接。学习流程的再造,是未来学校智慧空间最需要去重构的重点。
让学生成为未来学校空间的主人,这一观点被论坛嘉宾多次提出,成为很多与会者的共识。
“让学校内多一些无用的空间,来发挥它最大的作用。”浦东新区教育局副局长朱慧在主题报告中分析了现阶段中小学学校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学校空间重构需秉持新的设计理念,特别是让学校空间具有多样性,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为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使用功能。他还提出建设绿色校园:“绿色校园不仅仅是绿化校园,更主张环境教育从课堂扩展到全校整体性的教育和管理,鼓励师生的民主平等、共同参与学校环境教育活动,加强学校与社区合作与联系。”
“回到儿童本身去连接,这是开启未来学校空间设想的重要维度。”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陈红燕副教授以《小猪佩奇》作为分析案例,提出未来学校要思考儿童到底是怎么样去掌握空间的,如何让他们处于舒适的状态。而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执行院长严从根教授也认为,未来学校的学习空间要达到高品质,需要推倒“第四堵墙”,打破学习空间的区块分隔,要把空间构造和变革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按其自身的存在、可能性构筑起符合其本真的学习空间。
正如论坛主持人、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百艳所言:“未来学校,不仅是我们畅想的一幅画卷,更是每一份当下的努力创造。”当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带来了未来学校的实践智慧与创新做法。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原校长刘可钦分享了学校重构教学基本单元、将四五六三个年级组成班组群的创新实践。她介绍,学校没有走廊,教室里的墙可以根据学习的需求而移动,组合成不同的空间,实现讲授学习、小组合作、团队探究、跨学科学习等多样化学习样态,学生“随处可学习”。
深圳市盐田区教科院附属永安小学索曼莉校长则介绍了今年九月刚刚启航的永安小学以“海洋文化”为人文基调,立足学科建设、强调具身认知、丰富学习活动的“S-E-A教学逻辑”。永安小学依托丰富的学习场馆,构建处处皆可学的场馆课程体系,以真实任务招募启动学习过程,以及在校园空间中实现社会空间功能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未来学校的智慧空间,不仅是技术赋能的智慧,还是场景应用的智慧,更是学生成长的智慧。”上海市尚德实验学校(航头校区)校长杨路介绍了该校“智慧+X”等于赋能创造力的空间重构公式。尚德在人文艺术、自然生态、体育健康等传统教育空间内,努力探索以智能技术为导向的空间重构。
“浦东正在探索以教育立法提升未来学校建设的育人功能。”浦东新区教育局副局长朱慧透露,浦东新区正面向未来,着手编制能够体现区域特色的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比如为普通高中校舍定制“一校一方案”,从统一标准转变为合格+特长模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划建设综合考虑设计多功能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学前教育阶段在幼儿园增加幼儿淋浴设施,配备专用活动室,提高室外游戏场地面积和设施的标准。
“未来学校定位于继承历史、传承现在,同时又面向未来的时间轴之上。”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卜玉华教授认为,对于未来学校的构想需要基于传统对未来做趋势性预期探讨;同时,对未来学校的构想的愿景和目标,又会反向影响我们当下教育行为选择与判断。因此,这样的论坛不仅具有眺望未来的意义,也有影响当下的作用。
2022-12-13 11:32
来源: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