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对于OFO眼下困境的解决方案,其背后的股东,无论是滴滴还是阿里巴巴都没有公开表态。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ofo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走向破产......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者丨陶力 上海报道
编辑丨周开平
“您当前已排到第10749759位,排队退款期间可正常用车。”12月19日,一名媒体人在朋友圈晒出ofo退款系统截图,他还是很惊讶于这一千多万名用户的后知后觉,毕竟关于ofo的资金困难消息已经数次被曝光过。
如果以每人99元押金计算,ofo需要退还的资金缺口已经超过10亿元。连日来,在ofo位于北京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中心的总部,聚集了大量前来办理退押金的用户,现场排起长龙。这对于该公司来说,无疑是不能承受之重。
12月18日上午9时,北京市海淀区的互联网金融中心ofo总部大楼下排队的用户。 澎湃新闻记者 张宁 图
ofo公司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称:
“现场退押金情况和线上退押金并无区别。现场并不能直接退押金,用户需填写一张表,包括身份证与手机号码等信息,ofo承诺1-3个工作日退还押金。”
但是,其承诺的1-3个工作日退款并没能执行。此外,ofo公司原CPO(首席产品官)陈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已经于今年7月离职,美国市场的运营情况并不清楚。这意味着,ofo的海外业务已基本停摆,其陆续从印度、以色列、中东、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英国、韩国、日本等多个海外市场撤出。
在寒冬里,不管是用户、供应商还是投资人,留给ofo的时间都已不多。绝处逢生,并不是人人都有的运气。
复盘资金告急始末,挪用押金已成事实
自从摩拜单车在4月份出售给美团点评以后,ofo便多次陷入资金断裂传闻。公开信息显示,至少有9家公司因合同纠纷将ofo告上法庭,涉及物流运输、房屋租赁、广告费用、拖欠货款等多种事由,部分案件已达成和解,尚有多起仍在审理之中。
与此同时,ofo还涉及多起劳动合同纠纷。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2018年8月至11月,ofo的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已被20次列入被执行人名单,涉及执行标的超5360万元。东峡大通在深圳、杭州、唐山等地的分公司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曾被工商部门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今年8月,上海凤凰发布公告,称自2017年凤凰自行车与ofo方面签订了《自行车采购框架协议》后,双方签订了多份采购合同,但截至起诉之日,东峡大通仍欠凤凰自行车6815.11万元的货款。上海凤凰已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ofo偿还货款及违约金。目前,对于这一案件的进展,凤凰集团相关人士并不愿意对记者透露更多,称一切以法院公开信息为准。
真正让ofo的资金危机陷入临界点的,是从本周开始的退押金风波。
对于公司给出的三天内到账的回复,一些用户持将信将疑的态度。事实上,行业内对于用户押金,并没有提出过善终的方案。从2017年开始,酷骑单车、町町单车等就接连被曝出押金难退事件。今年1月,处在破产边缘的小蓝单车被滴滴收购,但是,用户的押金被转换为滴滴单车券和出行券,用户仍然无法直接获得现金退款。
在此之前,ofo对于用户退押金的请求已经拖延了几个月不等。公司管理层的态度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去年年底,ofo创始人戴威曾要求资本“理解创业者的理想和决心”。
一年过去了,12月19日,ofo创始人戴威在内部信中已经从当初的坚持变成了求生欲:
“哪怕是跪着也要活下去,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ofo创始人戴威 图/图虫
12月19日,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ofo挪用用户押金已经是事实。押金无论是存放在银行账户,还是第三方支付工具账户内,都属于商家可控的范围。但是,在行业内仍然缺乏第三方监督,能否做到专款专用,基本上还是靠公司的自觉性。这对于用户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若押金能原封不动当然没问题,但潮水退去后大家已经看到:裸泳者不少。口口声声说“没用过一分钱押金”的,撒谎了。挪用,成了潜规则;不挪用,成了例外。换个角度看押金,它既是一种骑行准入,又何尝不是每个普通用户对共享经济的包容与支持?但包容并不等于纵容。诚实守信、用户至上,这些原则不因“互联网+”而改变。
仅生存了6个月,海外业务停摆
除了国内用户押金告急,ofo海外的业务均已陷入停摆状态。2017年3月3日,原Uber总部中国产品负责人陈为加盟ofo出任首席产品官(CPO),负责ofo共享单车的产品设计及数据研究工作。同时,她还在美国负责ofo的海外事务。
在陈为加入的下半年,可谓是ofo最风光的时期。2017年7月,ofo公司刚刚拿到7亿美元投资,很快便在西雅图、圣地亚哥、华盛顿等城市投放了近4万辆自行车。摩拜单车也紧随其后进入了美国市场。
图/图虫
但是,其一入场就面临不小的压力。2017年3月,美国短途出行平台LimeBike获得12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这是一家以“共享滑板车”为主营模式的创业公司。今年6月初,Lime完成2.5亿美元C轮融资,谷歌风投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领投,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快成长为独角兽的初创公司。LimeBike公司创始团队来自原昆仲资本美国团队,LimeBike创始人Brad为原昆仲资本美国硅谷管理合伙人,前腾讯美国总经理。联合创始人Toby也来自复星昆仲资本美国。
与网约车相比,滑板车所需时间和费用都更少,其便利性和收益比也远超共享自行车。
一名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华人用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滑板车按照时间来收费,比国内共享单车收回成本需要的周期快得多,“骑行125分钟,收费18.75美元,而且没有任何补贴和优惠。”
相比而言,高歌猛进的ofo,不管在国内还是国际,成本都很高昂。去年10月,领英在美国硅谷举行了一场招聘会,登场演讲的企业包括阳光保险、ofo等中国企业。当陈为在PPT中展示ofo的日订单超过1000万时,台下的听众都为之沸腾,他们感慨着中国速度,也被这家年轻充满活力的公司所打动。
彼时,陈为计划在美国、欧洲和亚洲都配置产品、设计和QA团队。但是,对于公司能否长远发展至八年、十年甚至更久,她已经提前给出了答案。“对我自己来说,我觉得大家把去中国看作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说实在的,有哪家公司能够保证你工作八年到十年?唯一能保证你的,可能只有进到谷歌、亚马逊这些已经存在很多年的公司。”
距离那场大规模招聘还不到一年,陈为已经以“个人原因”为由离开了ofo。从6月开始,ofo从欧洲、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德国、西班牙和以色列等市场退出。刚刚过去的10月,ofo宣布将在月底停止在日本市场的服务,从今年3月28日进驻算起,仅仅生存了6个月。
一名投资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共享单车的红利还在国内市场,应该专注于做透做深:
“海外市场带来的增量是极其有限的,而且存在不可预估的风险。以前一窝蜂的出海潮,其实说白了是在给投资人画饼讲故事。”
图/图虫
股东阿里和滴滴放弃救火
撤回海外业务、拖欠押金,一定程度上也在说明ofo仍在努力求生。
对于解决方案,其背后的股东,无论是滴滴还是阿里巴巴都没有公开表态。
10月9日,媒体爆出滴滴出行将收购ofo小黄车的消息。结果,当日晚间,滴滴官方便发出了措辞坚决的否认说明:
“滴滴从未有过收购ofo的意向,也承诺未来将继续支持其独立发展。2016年对ofo的C轮至E轮融资中,滴滴每轮均有参与,累计共投资3.5亿美元。但作为投资人,滴滴从未、并承诺未来也不会行使一票否决权。”
这一态度可谓十分明确。目前,问题的核心仍然是滴滴与ofo的博弈。一名熟知共享单车运作内情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共享单车已经不是资本关注的热点。无论是滴滴还是美团、阿里,对共享单车的需求,都是作为流量的入口和交易场景,很难作为单独的模式存活。另外,从滴滴、美团点评的现状来看,共享单车都已经很难再成为主流的业务模式。
今年年初,滴滴旗下共享单车业务青桔上线,计划斥资数十亿投放600万台共享单车。但是,在已经饱和的一线城市,均已叫停了共享单车的增量投放。因此,滴滴在深圳、武汉、郑州等城市的投放接连受挫。对于ofo采取何种姿态,滴滴方面并没有给出答案。
目前,ofo没有找到合适的出路,也没能等到救火的资金。ofo的疯狂扩张起源于,滴滴承诺其将拿到软银十多亿美元规模的投资,但是最后这笔资金并没有到位。
知情人士透露,可以说投资方左右了ofo太多的思路,然而,如果一家公司的行为是针对投资人,而不是针对市场和用户,就很难走远:
“ofo和滴滴的矛盾就是这么来的,ofo给了滴滴太多的权益,包括大股东、一票否决权、核心高管的派驻等。”
今年2月,ofo先后两次将其共享单车作为抵押物,向阿里借款17.66亿元。据媒体报道,2017年金沙江创投总经理朱啸虎清空ofo股份时,阿里接盘了大部分额度,在ofo的持股比例达10%左右,并获得一个董事会席位,拥有一票否决权。
不过,有接近阿里巴巴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澄清,阿里巴巴在ofo并没有一票否决权:
“如果阿里有一票否决权,也不至于拖到现在这个局面。现在,即使阿里巴巴想兜底也不可能了。”
图/图虫
从备受资本宠爱的独角兽,走到今天的四面楚歌,ofo不过用了短短的三年多时间。曾经高调吹捧的投资人,也不再发声,没有人为数千万用户的押金负责。无疑,这个案例给了整个互联网行业一个深刻的教训。
两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都认为,ofo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走向破产:
“共享单车其实是大规模低毛利的生意,模式要靠管理来提升毛利空间,本质来说,它是一门管理的生意。尤其是现在集中退押金,公司账户是肯定不够支付的。像易到那样,找到新的接盘人的机会并不多。如果找不到,可能就是破产。”
21君
你认为OFO会能够化解这次危机吗?最终是否真的只能走向破产?
百万读者都在看……
本期编辑 黎雨桐
点赞鼓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