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冲:“所以我和师弟们才决定要退出江湖,从此不问江湖之事。”
任我行:“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啊?”
——《笑傲江湖II:东方不败》台词,视为题记
往昔少年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隋·卢思道·《从军行》
1985年元月,来自教育部的一份文件改变了一群人的命运。
这份名为《同意北京大学等12所院校举办少年班》的文件让一个中国大陆特有的,针对那些“天才少年”的教育模式,得以在为数不多的一些高校里面开展。
断断续续,浮浮沉沉的少年班,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缩影,直到今天,依旧还有三所大学开展着“少年班”的招生和培训。
这一年的6月,位于武汉的华中理工学院第一届少年班开班,总共录取了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学生23名,李一男、吴雅楠名列其中。
华中理工学院——这所在高校改名及合并的大潮中,早已数易其名,也已不复往昔峥嵘,只能通过“华中科技大学”的各种“历史沿革”信息来检索才能知道一二,只不过,不变的还是那群人,他们被称为“少年天子”。
吴雅楠和李一男是上下床的室友,李一男睡上铺,吴雅楠睡下铺,他们是成长的搭档,也是生活的伙伴,他们一起讨论力学到光学,从电磁学到电动力学,从量子力学到广义相对论,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到薛定谔的猫,也一起讨论学校的草长莺飞……
吴雅楠再次和李一男有交集,已经是2014年仲夏的北京了。
独身一人回国创业的吴雅楠向李一男阐述了他想在传统金融领域创业的理念,李一男却问他要不要试一试互联网金融。吴雅楠那会儿对互联网金融还没有具体的概念。在李一男的激将下,吴雅楠心想与其在公募基金望着那天花板,还不如闯一把试试。
一个月后,在一家高档酒店的包间里,李一男把一份“天使投资协议书”摆在吴雅楠面前,如今这家吴雅楠掌舵,李一男天使投资的项目真融宝,则成为了互金圈颇为受捧的独角兽。
但把李一男这匹千里马带入华为的,是宋文芝老师——她从1987年到1997年十年间一直作为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的辅导教师。宋文芝老师为了解决华中科技大学(包括少年班)的同学获取更多奖学金及更大的就业机会,宋文芝老师找到了刚在国内电信行业崭露头角的华为,进而促使了华为与华中科技大学几十年的精诚合作,坊间更有“华科是华为的娘家,华为是华科的东家”的说法,可见华为与华中科技大学的关系非同一般,其实翻看一下华为以往及现在的人力资料,更加可以肯定这句话:
像这样的名单,还可以列很长的一份。
1992年,还是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李一男,在宋文芝老师的指引下,来到华为实习,等到25年后,李一男出狱时,他肯定不知道宋文芝老师已经从华为上海研究院离职,颐养天年了。
从此时开始,李一男进入到华为时代。
华中科技大学1985年第一届少年班 合影(图片来源:公开资料)
走向远方
正是少年佳意气,渐当故里春时节。
——宋·晁补之·《满江红·月上西窗》
1992年,华为走过1987年过来求生存的5年,也是创业最艰难的5年。
这一年,由于国内邮政系统组建地方公司——即莫贝克公司来销售香港交换机的模式遭到资金链短缺的压力,难以维持。华为必须从代理香港交换机的贸易商角色中转变出来,于是,华为开启了第一次技术变革和公司转型升级,这次升级也奠定了以后华为以“研发技术”为发展导向的运营格局,并由此拉开了华为杀伐四方的序幕。
无疑,任正非选择了一条风险最高的发展之路——技术自立。风险高,意味着高收益,技术积淀到一定时期,会形成巨大的技术红利及技术壁垒,别人想抄也是抄不来的——比如说发明专利及标准。
1992年,华为的销售额才破亿,在任正非的带领下,华为准备背水一战,集中所有华为的研发力量,开发交换机,这一仗,华为要么倾家荡产,要么辉煌爆发。
这个项目由华为2号员工——郑宝用主导,项目的目的是研发2000门网用大型交换机设备,他将项目命名为“C&C08”。
这是个标志性的产品,C&C08的研发,为华为培养了一大批的干部,华为以后的大部分中高层管理基本上都是从C&C08的研发及销售的过程中走出来的。C&C08万门机项目组最后产生了华为三个常务副总裁及三任中研部总裁(李一男、洪天峰、费敏),两个高级副总裁(黄耀旭、张顺茂)和一个执行副总裁(刘平),并且以C&C08的产品为基础平台,华为几乎在上面搭建了自己后期所推出的所有产品及服务,包括传输,移动,智能,光网络,数据通信等等。
在项目开始的誓师大会上,任正非对着公司所有员工说:“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你们还可以另谋出路。”
1993年6月,李一男研究生毕业,正式入职华为,入职的第二天,便升值为华为工程师,7天后,升职为主任工程师,协助郑宝用开发C&C08。
1993年10月,C&C08 2000门数字交换机研发成功,并在浙江义乌邮政局开局实验。
C&C08交换机
C&C08 2000门数字交换机的成功,促使了华为上马C&C08万门程序交换机的决心。
虽然限于当时的市场情况,绝大多数华为员工认为2000门机足够了,担心万门机无法销售,郑宝用在会上说:“你们尽管开发,开发出来,我保证帮你们卖掉10台。”
实际上,根据咨询公司Dittberner的报告,截至到2003年底,C&C08机在全球五十多个国家的应用超过1.3亿端口,之后再无公开数据报告。
1997年,华为的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郑宝用和李一男都是华中科技大学光学物理专业毕业的,他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开发交换机上另辟蹊径:能否用光纤来把多个模块连接在一起。
于是,李一男正式提出在C&C08采用当时并不成熟的准SDH技术——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这项技术诞生在贝尔实验室,有同步复用、标准化的光接口、强大的网管能力、灵活网络拓扑能力和高可靠性的巨大优势,后来演变成为全球数据传输的核心标准之一。
光传输技术的引入,是华为从模拟到数字的最大进步。C&C08万门机的研发,决定采用这一方案来实现,方案确定后,C&C08人员搭配也确定下来了:项目经理是李一男,刘平是软件项目经理,余厚林是硬件项目经理。
1994年的夏天,万门机的开发进人最后联调阶段。
在这紧要关头,任正非于1994年6月21日发表了一篇名为《对中国农话网与交换机产业的一点看法》,说道:中国电子工业中,唯有程控交换机有可能成为中国的拳头产品。”
两个月后,C&C8 万门程控交换机在江苏邳州邮政局开局——这是华为的交换机第一次进城,安装在县级电信机房中。
再后来,C&C8 万门程控交换机通过广东省邮电局测试鉴定。1995年初,C&C8 万门程控交换机通过国家邮电部生产定型鉴定。也就是这一年,中央提出了1.0版的“村村通”计划(相对“十五规划”的村村通工程被称为2.0版),邮电系统作为先锋项目,这给C&C08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契机。
华为把C&C08作为自己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拳头产品,斩获了13亿元的订单。——李一男从项目经理,升任华为交换机产品线的总经理,一个月后,升任华为执行副总裁。
李一男说道:“在华为有的是信任、挑战、机遇和分享胜利的喜悦。”
C&C8 万门机的研发成功,一举奠定了华为李一男的江湖地位。由于李一男的杰出贡献,华为把当年应分给李一男的100万奖金转换成李一男持有的华为股票100万,记入华为的资本金。李一男个人股份在华为仅次于任正非、郑宝用等几个人,这些逐年累计的奖金转股本,后来成为了李一男离职创业的资金来源,后文中会有分析。
1996年年中,已经是华为执行副总裁的李一男,根据市场需求,将多媒体业务部又分为三个部门:多媒体业务部、传输业务部和数据通信业务部。刘启武、黄耀旭、刘平三人分别任这三个部门的总监。
在李一男的带领下,传输业务部1997年传输销售1个亿,1998年传输销售10个亿,成为华为的第二匹赚钱的“黄金牛”。
传输业务部是华为光网络系统的核心部门,在李一男离职后半年,黄耀旭离职,创建深圳钧天科技有限公司,以光网络传输为核心技术,切入传输市场,直到多年以后和港湾合并后被华为收购。
这一年的华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内部创业,整个销售部全部辞职,要么重新竞聘上岗,要么选择离开,也许是这一次内部创业的成功,为以后埋下了伏笔,才有了2000年那次惨痛的内部创业教训。
同年,李一男带队去广州与广东电信新业务发展部进行技术交流时,新业务发展部主任陈嫦娟(后来是广东电信局副局长)建议华为开发大容量的接入服务器。
双方最后达成协议,共同开发接入服务器。A8010接入服务器项目起死回生,顺利立项。这是国内第一个成功的自主研发的接入服务器。
华为公司请来了邮电部科技司的司长闻库主持这个鉴定会,广东电信局局长也参加了鉴定会。A8010接入服务器是华为和广东电信共有的产品,后来接人服务器的市场打开后,华为公司给了广东电信3000万元买断这个产品。
直到现在,华为在全球服务器市场,占有超过6%的份额,稳居前四。
Gartner: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厂商出货量(出货量单位:台)
1998年,借着去美国考察的机会,李一男主导开始研发高端路由器,取名“NetEngine” 。高端路由器是目前互联网上的骨干设备,全球只有思科、华为等少数几家公司才拥有相关技术,直到今天,华为高端路由器市场份额牢牢占据全球第二(在没有进入美国这一全球最大市场前提下完成的,众所周知华为是被禁入美国通信市场的)
2018年Q1 高端路由器市场统计
1995年,华为开始组建GSM研发项目,而此时的GSM在欧美已经经历了20年的研究,并且已经进入到了实际应用中。
1997年,第一代华为GSM系统成功在实验室里打通电话。这是中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GSM系统,1997年11 月,华为公司在移动通信领域已经投入了主要由博士、硕士和高级工程师组成的240多位科研强兵强将,并在1998年又扩展至500位,华为公司到1997年年底己对GSM系统的研发累积投入7000多万元,在1998年更有上亿元的投人。
对于GSM的巨大投入,奠定了华为在后来3G时代的地位,更加巩固了华为在4G时代的地位。
然而,正是因为李一男固执的在GSM网络方面的投入,和华为二号员工郑宝用产生了技术研发方面的分歧。
郑想极力推动CDMA在华为的地位,认为美国是未来通讯技术的领导者,通讯网络会以CDMA为主,所以国内也会采用CDMA的技术来搭建通信网络。而李一男及部分华为的领导坚持大力投入GSM网络技术的研发。
李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高通占据了CDMA的技术专利高地,无法突破高通的专利封锁,事实上直到20年后的今天,高通依旧是CDMA技术无法逾越的障碍,几乎所有的手机企业都要缴纳高通通讯技术方面的专利费,而GSM几乎没有专利限制,开发风险小;二是中美政治因素会导致国内通信网络的搭建选择。其实到3G、4G,中国是颁发了兼顾GSM/CDMA的三张通信牌照,这是后话。
在微蜂窝无线设备方面,李一男也是看重欧洲制式的DECT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数字增强无绳通信系统),而郑宝用则倾向于日本制式的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是固定网络的补充和延伸。
后来2001年前后,中国电信采用了PHS(小灵通),中兴赚的盆满钵满,华为还在这个阶段苦等3G到来。
1998年,李一男被调离华为中央研究部,转而负责市场部下面的产品部。
这次调职,被外界认为是李一男在华为从任正非“干儿子”、华为最年轻副总裁、华为研发一把手、华为二号人物位置上发生转变的最重要的一环——这个时候负责华为市场部的,是孙亚芳,也是在这一年,宋文芝老师已经从华中科技大学离任,来到华为人力资源部就职。
可以说,李一男在主持华为技术的这五年中,依靠C&C08的研发成功,借助SDH光传输设备、接入服务器、智能网、GSM等设备及技术的引入及研发,帮助华为从一家交换机企业快速成为了一家包括交换、传输、无线、数据、业务软件在内的综合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任何人在羡慕华为公司今天在3G、4G乃至5G技术等无线通讯诸多领域的胜利,都不应该忘记1993-1998这五年间的李一男。
1998年3月,《华为基本法》颁布,对华为来说是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已经远离核心的李一男并没有感受到。
同一年,华为营业额步入百亿俱乐部。
而华为在IBM的帮助下引入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及ISC(Integrated Supply Chain,集成供应链管理)两大系统,更加牢固的将华为的技术研发传承和规范了下来。
这两年对于产品部的李一男来说,是浑浑噩噩的。唯一值得纪念的,可能是1999年升任华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这个位置仅次于“左非右芳”。
2000年8月15日,华为内部出台《关于内部创业的管理规定》,凡是在公司工作满二年的员工,都可以申请离职创业,成为华为的代理商。员工可以通过用手中股权兑换相应价值的产品,但需与华为签订君子协议:只能作为华为产品代理商,不能涉及产品研发。
对于这次并不成功的“内部创业”,原华为人力资源副总裁吴建国说道“如果说1996年的市场部集体辞职,是一次新老接替的成功尝试的话,那么2000年的内部创业,却成了华为心中永远的痛!”
随后,在一期华为内部报纸《管理优化》上,头版刊登了两篇文章。一篇是《任总欢送李一男内部创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另一篇是署名为“李一男”的《内部创业个人声明》。
随后,李一男离开了华为,创办了港湾网络,主要从事系统集成业务,代理华为的路由器及数据通讯产品,建立华为数据通讯产品的培训基地,同时集成一些与华为产品没有冲突的其他厂商的产品。
图片来源:见水印
港湾,何处是港湾?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06年第13期《中国企业家》杂志,发表了记者尹生一篇封面文章《别了,港湾》,文章的小标题是“从华为出走的李一男,为何不能复制牛根生的成功?”
这篇文章描述了港湾的兴衰,也发出了疑问。
1998年,伊利副总裁牛根生突然被总裁郑俊怀——就是这几天被伊利实名举报的前总裁——扫地出门,在此之前,牛根生主管全国生产经营,业绩一直特别出色。
1999年1月,蒙牛正式注册成立,名字是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100万,基本上都是牛根生和他妻子卖伊利股票的钱。1999年8月18日,蒙牛就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名字变为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猛增到1398万元,折股1398万股,发起人是10个自然人。
2004年,销售额超过伊利,成为中国第一的乳制品企业。
同是1998年失势,前后一年先后创业,为什么两人差距这么大?让我们借助公开信息及资料,复盘一下港湾网络始末。
港湾科技
2000年11月22日,港湾网络正式成立,从事从低端到高端宽带IP全线网络设备的研发、销售、生产与服务。
港湾的启动资金及设备正是来自于李一男在华为的时间里,由技术贡献等转换而来的股份,按照华为为创业员工提供优惠扶持政策,李一男所持有的华为股票价值的70%置换为华为设备,总计价值约1000万。
2001年11月8日,深圳市格林耐特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刘平(2002年1月10日,刘平才正式办理离职)携华为同事黄灿、俞跃舒创办格林耐特,成为江苏富通集团控股子公司,专注宽带接入产品及应用开发。2005年1月改组深圳市新格林耐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刘平是第一个离职创业后起诉华为回购股份的员工。
2002年7月10日,深圳钧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华为功勋元老黄耀旭出任法定代表人,为香港TELEN TECHNOLOGIES(HK)LIMITED公司独资企业。开发、生产经营数据通讯及光通讯设备、视讯及多媒体通讯设备——光通讯技术,华为的立身之本,可以说黄耀旭就是华为光通讯的创始人。
华为创业系有两种不同的风格。
第一种是继续从事通信行业的产品研发与经销,了解华为在做什么,并且知道华为在做的事情中什么没做好,然后把它完善起来形成竞争力,如港湾网络有限公司;了解华为没有在做什么,形成自己的竞争力,如格林耐特。
港湾名义上是华为的高级分销商,其实经过在华为七八年的时间里,所有这一时期离开华为,转而创业的前华为高级管理,都有华为创业的那股精气神在里面,每一个都狼性十足,都是以一顶百的斗士,只要机会允许,都会不惜一切的利用华为的光环,来和一切可能的对手竞争,包括华为。可与此同时的2000年到2004年前后,华为却遇到了发展瓶颈:
而这一时期的港湾,利用从华为拼杀来的经验,获得了三年的黄金时期,得到快速发展。
2001年11月,港湾在国内第一家推出机架式以太网骨干交换机,港湾从华为的代理商变成了市场上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2002年1月,港湾在国内第一家推出ADSL/VDSL混插大容量机架式IPDSLAM系统;
2003年5月,港湾在国内第一家推出支持OC192接口的T比特核心路由器——“这些宽带网络建设中应用最广泛、最主流的产品领先于国内主要竞争对手12-18个月的时间”。
这是港湾对自己产品的评价,也是给自己的信心,这里的竞争对手,自然包括他们的老东家华为。
接下来的2001年至2003年的三年中,港湾的年销售收入分别为1.47亿元,4.1亿元,10亿元。港湾在业界,已经得到了“小华为”的别称,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2003年12月29日,港湾网络在北京宣布与深圳市钧天科技有限公司合并,钧天科技当时拥有40多项光通讯技术方面的核心专利,及一大批入网许可,又是师出同门,整合力度比较低。
然而这起收购案所有事情的导火索。
任正非在得知这一收购案后,在EMT内部会议上说:“乖乖,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还胜利会师了!”
李一男、黄耀旭都很清楚的知道,彼时华为最大的利润来源是两个,程控交换机与数据传输。
无线移动技术研发还是在烧钱阶段,加上互联网寒冬的影响,任正非甚至不惜以60亿的现金卖掉了华为当时最优质的附属资产华为电气。港湾通过收购钧天科技,如果顺利的进入运营商的光传输市场,这是是动了华为的奶酪和根本,而这两个根本,都是李一男一手建立,黄耀旭一路坚持打拼下来的。
这个时期的华为,借着光通讯的技术,在国内占有超过70%的市场,给当时还在“过冬”的华为带来六七亿美元的现金收入,七毛利润高达30%,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港湾研发架构(完全复制了当时华为的架构)
2004年2月19日,一年一度的“华为人力资源大会”召开。任正非在会上说道“我们一定会胜利的,我们一定能胜利”。
7月,华为与思科的专利诉讼法院正式终止诉讼,加上在去年10月双方已签署和解协议,法院支持协议和解。
华为终于在焦头烂额中腾出手来。随后,电信行业一场厮杀来临,华为成立“打击港湾工作办公室(俗称:打港办)”由任正非直接领导。华为终于还是犹如一头睡狮,醒过来拾掇猎物,港湾遭到多维度围猎。
1、市场及业务:一方面华为与美国3com成立合资公司华为3com(华三),华三的成立是华为为了通过合资进入美国,且有利于与思科的诉讼,也是为了通过合资公司,稳固自己之前并不重视的中低端市场,尤其对标港湾的市场。
只要港湾参与投票的项目,华为的报价都比港湾要低,并且明文规定:办事处如果丢单给中兴、思科不要紧,丢单给港湾要受处分,处分意味着在华为的职业生涯终结。
对客户,港湾是大的供应商的,华为就开始送设备、送服务;已经在使用港湾设备的,华为就出钱回购这些设备,再由客户买华为的设备,华为甚至在一些客户身上做到了“买一送一”,从根本上将港湾的“标”直接废掉,以至于只要有港湾竞标的标的,采购方都会选择华为或其他供应商。
因为他们知道,即便是选了港湾,最后还是会切换到华为,何况在竞标的时候,华为的报价就已经远远低于港湾的报价。华为在高达4亿的“打港经费”的支撑下,已将港湾拖死,毕竟此时港湾财务上应收账款也不过区区4亿。
2、人力资源:港湾额人力基础是华为离职员工为主的,华为开始引导之前的离职员工“回流”,甚至不惜代价“反挖角”港湾的研发团队,以击垮港湾的正常研发路线图。
在港湾收购钧天后,港湾开始研发新一代的光通讯设备,华为得知后,高薪把这一团队核心的十五六个人全部挖走,逼得李一男亲自南下深圳安抚军心。
3、专利技术:2005年3月,港湾出现了转机的迹象,李一男成功说服风险投资人追加投资,由TVG投资携淡马锡控股及港湾原股东华平投资、龙科投资再次向港湾注资3700万美元,港湾启动第二次上市程序。
2005年5月,“泸科案”宣判,李一男过去在华为时期的三个同事,被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两到三年的有期徒刑,原因是侵犯了他们共同的老东家华为的知识产权。
而港湾,是收纳了华为离职人员最多的科技公司,危险也是最大的。
果然,2006年9月2日,一封信件由华为发出,最终送抵港湾法律部。信件很简单,主体内容不到1000个字,但措辞相当强硬,要求港湾公司尽快解释对华为多项产品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如若不然,不排除诉诸法律。
华为的这份法律函立刻在业内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更直接指出因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港湾网络将会使其丧失在美国上市的可能。
4、资本层面:2005年6月7日,任正非在华为内部座谈会上说道:这些西方的基金是“不怀好意”,“这些基金在美国的IT泡沫破灭中惨败,而后转向中国,以挖空华为、窃取华为积累的无形财富,来摆脱他们的困境。”
为此,任正非利用一些手段,将UT、西门子等公司对港湾的收购扼杀。同时,利用财务问题,以“匿名邮件”的方式发送到承销银行高盛的邮箱,将港湾的第一次上市拉下马;利用知识产权问题,将港湾的第二次上市拉下马。
毕竟港湾如果上市,正如当时有人分析的那样:“如果上市成功,华为收编可能性就值得考虑,那样的话,港湾实力会大大增强,因为通信设备行业是个高投入行业。而且它应该可以卖个不错的价格,就像中兴通讯一样。”而且,在华为周围早就了一系列的“华为系”企业。
而任正非对这部分人的底线是不损害华为的利益。但是,一部分人却违背了这个协定,港湾是其中的代表。华为对于港湾的严厉打压,以及最后的收购行为,都是在告诫其他的华为内部创业员工,要他们老老实实,不要和华为作对。
5、“人设”:华为有意无意的将李一男的个人形象负面化,比如“忘恩负义”,不遵守签署的“竞业协议”,不遵守代理商规范,将自己的创业声明推翻等等因素和他本人联系起来,这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精神压力。
至此,所有的生存之门都为港湾关闭起来,基金撤出,内控混乱,高层动荡,基层不稳,业务停滞,研发拖拉……似乎只剩下被收购一条路,而已经与西门子签订的1.1亿美元的收购协议在最后时刻终止,终止原因不详。
2006年5月10日,任正非在华三的杭州总部,举行了一场华为官方名为《任总与港湾高层杭州谈话实录》的文章,他在文中说道:“我代表华为与你们是第二次握手了,首先这次我是受董事长(笔者注:指孙亚芳)委托来的,是真诚欢迎你们回来的,如果我们都真诚的对待这次握手,未来是能合作起来做大一点的事情的。”
终于,在2006年6月6日,华为以17亿元(该数据为公开数据,未经考证,笔者认为收购代价不会高于西门子出价1.1亿美元,约合7亿人民币)的代价,收购港湾。
华为与港湾网络达成相关收购意向协议并签署谅解备忘录。根据谅解备忘录,转让的资产和业务包括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光网络、综合接入的资产、人员、业务及与业务有关的所有知识产权。
在进驻港湾时的华为代表徐直军表示:“如果华为容不下你们,何以容天下,何以容得下其他小公司?”,“华为收购港湾不仅因为资产、技术,更是因为人才;而李一男这样的人才难得,于是华为收购时为此专门开出了一条附加条件——李一男本人必须回到华为。”
我们不去揣测华为为什么一定要李一男回到华为上班的原因,我们只是看到,港湾已不是港湾,因为没过多久,华为便启动注销程序,将港湾网络及钧天科技等企业进行了工商注销。
2006年9月11日,李一男重新回到深圳坂田华为公司总部,出任“华为副总裁兼首席电信科学家”,工号:69066。
12月末,华为公司发出内部公告,任命李一男为华为终端公司副总裁。根据备忘录协议,李一男至少要在华为持续工作两年。
这场持续6年的竞争,华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惨胜即败”。
2004年6月25日,港湾大厦正式投入使用,还没等港湾大厦二期修建,港湾已变成了华为,这个曾经打入超过10个国家,在国内有34个办事处,19个分公司的电信设备供应商,正式成为历史。
众里寻他千百度
全世界能做百度CTO的人不超过三人,李一男是其中之一。
——李彦宏
2010年10月6日,百度公司(发布信息,宣布任命李一男先生为公司首席技术官(CTO),任命从即日起开始生效。在华为的备忘录两年的时间到后,李一男选择了离开,前往百度,担任CTO一职。
李彦宏(左)及李一男(右)
2010年12月18日,百度在上海宣布,上海研发中心正式揭牌并正式投入运营,并同时启动雪藏已久的阿拉丁计划,该项目将由新任CTO李一男统筹。
李一男出任百度CTO后首度亮相,并对外披露百度的下一代搜索技术,李一男介绍称,“如果我们把百度搜索比做一个探照灯,那么网络上还有很多照射不到的‘暗网’,如何将这些暗网进行分类就是阿拉丁计划的主旨。”
2009年4月22日,百度“阿拉丁平台”测试版(alading.baidu.com)低调上线,七功能主要是面向站长和开发者的搜索开放平台。这一平台是基于百度网页搜索的开放数据平台,站长和开发者可以直接提交结构化的数据到百度搜索引擎,在经过必要的申请、审核后,数据和资源可以被百度收录。合作伙伴使用平台无需缴纳费用,但也无法从百度方面获取任何收益。
2009年8月18日,主题为“从你开始 创新世界”的2009年百度技术创新大会在中国大饭店举行,百度推出“框计算”,李一男作为CTO发表演讲:“框计算”涉及到刚才谈到的语义分析、行为分析、人机交互、互联网应用、开放接口等技术架构。毫无疑问,“框计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强大。
2010年1月12日,百度官网被黑,www.baidu.com的域名解析在美国域名注册商处被非法篡改,导致全球用户不能正常访问百度。
根据网易科技披露的时间段,07:20国内部分站长论坛出现百度“宕机”的帖子;07:30浙江、江西、北京、山东、河北多名网友反映百度无法打开;09:10无法访问地区新增辽宁、江苏、四川、安徽等;截止到傍晚18:00,百度发布公告,解决了大部分人员的登陆及访问,中间经历的12个小时,没有谁知道发生了什么。
百度官网被黑
百度官网被黑,被业界认为是李一男辞职CTO的直接原因,即便和李一男没有直接关系,也会被人联系到一起,同时受牵连的还有百度COO叶鹏。
一个市场占有率超过70%的搜索引擎数据表官网被黑,折射出百度对安全技术投入和应急准备明显不足,其实根本原因还是是国家网络安全受制于人。
2010年1月8日,百度COO叶朋离职;
2010年1月18日,百度CTO李一男离职。
讯奇无“奇”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在李一男离职后的一个星期,北京无限讯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聘请李一男作为公司的CEO,于同年3月1日起正式任职。
今天,无限讯奇的官网已经没有任何李一男时期运营的产品信息了,转型逼迫着每一个企业及个人不断的改变,再改变。
北京无限讯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移动12580综合信息服务门户独家合作伙伴。该公司承建中国移动12580综合信息服务门户及运营支撑平台,构建国内第一个基于语音、互联网、WAP、短信、彩信、位置服务的最便捷、有效、可信的综合信息服务门户。
对,就是那个“一按我帮您”的公司。他的前总裁及COO龚宇于2010年1月6日前往百度,任新组建百度视频公司CEO。
这两位高管在阴差阳错之间,短短的20天时间里,悄然调换了相互的阵营及角色。这一调换也意味着,李一男在短暂加盟互联网公司从事互联网技术开发工作后,将再次涉足通信及增值服务等电信领域。
12580 一按我帮您
在12580上线之前,国内已经有两大同类运营产品:电信的118114,联通的116114,两家产品服务均涵盖通信导航、信息导航、交易导航三层次内涵。而且成立时间、用户数均比12580高很多。
我们已无从得知李一男主政的12580的情况,直到2011年6月,在中国移动腐败案爆发后,李一男通过微博透露的情况,自行推测一下:
2011年5月17日,中国移动数据部副总经理马力涉嫌重大违纪正在接受调查。
从2003年以来中国移动通信增值业务的问题(在内部涉嫌借助中移动平台资源敛财、外部侵犯用户权益的强制扣费、欺诈式营销)开始得数据部腐败案暴露,中国的移动增值服务商特别是与运营商关系密切的服务商股东背景以及从业人员与电信部门人员关系紧密,饱受诟病。
而增值服务商的强制扣费、欺骗消费、暗藏收费陷阱等形式又多次被包括央视在内的媒体揭露也使得对增值服务的管理体制受到舆论指责。
中移动旗下公司卓望控股CEO叶兵5月18日也已经被有关部门带走接受调查。
以无限讯奇为例。
在外界看来,无限讯奇的盈利模式应与商旅公司和手机搜索公司类似,用户拨打12580查询信息,无限讯奇则通过搜索排名、广告、分成等方式获得收益。但实际的情况是,无限讯奇同时还与中移动进行话费和信息服务费的分成,而且这部分才是业务收入的大头。用户每成功查询一次12580,中移动就要向无限讯奇结算0.16元(2010年5月后已调整到了0.04元),与此同时,用户通过12580成功预定酒店和机票的分成,无限讯奇与中移动按约45:55的比例分账。
李一男疑似被卷入中国移动腐败案。
2011年6月5日,李一男通过微博予以否认:
2011年7月1日,无限讯奇召开董事会,李一男汇报工作,因为中国移动腐败案的问题及出于对市场的把握,李一男将公司预期收益下调并做总结,此举遭到投资方的不满。
2011年7月21日,李一男正式辞职。
《华为研发》一书作者张利华得知李一男离职后,在微博上@李一男说道:正如之前预料的,最多能做一年。不过重新开始,是人生最好的选择。否则当回首往事时,会倍感遗憾。
金沙江没有水
来从滇池至越巂,畏涂一千三百里。
——元·李京·《金沙江》
2011年8月18日,李一男以合伙人的身份加盟金沙江创投,其将专注于无线通信和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
李一男在金沙江当风险合伙人(venture partner),不是正式员工,不拿工资,如果合作做了项目,大家一起分成的那种。
现在看来,李一男可能也并没有与金沙江实际上合作过什么具体项目,更没有参加滴滴和OFO。
从公开批露的信息来看,李一男还是以自然人身份直接持股北京奥普维尔(63.94%)、悦学科技(24.5%)、乐享在线(12.5%)、爱嘉游(7.47%)、小矮人科技(22%)、快快网络(13.72%)、洋景科技(5.86%)和摩安信息(3.67%)等多家公司,但是最成功的投资是对数字天域的投资。
2013年1月7日,李一男82.63万人民币投资北京数字天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4月8日追加202.04万人民币,合计投资284.67万人民币,持股占数字天域总股本的4.75%。
2014年10月31日,北京数字天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收购杭州新世纪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借壳上市。数字天域借壳“新世纪”成功上市后,李一男持股641.685万股,占比2.28%,跻身新世纪十大股东之列。
2014年12月5,北京数字天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工商变更,李一男退出董事等公司具体职务。
2015年3月18日,新世纪发布公告:公司中文名称将由“杭州新世纪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杭州联络互动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月,联络互动实施201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元,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方式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5股,李一男共持联络互动1604.21万股,持股比例2.28%。
2015年12月16日,李一男于2014 年重大资产重组取得的联络互动股份12个月的禁售承诺解禁。而此时的李一男已经处于刑事拘留状态,原则上是不能处理其持有股份,但是2015年12月31日,联络互动十大股东中已无李一男身影。自2015年12月17日起至12月31日之间,联络互动的股价均价在60元左右。李一男掌握的1604.21万股票,当时价值高达9.6亿元。
284.67万的投资,拿到的是约9.6亿的回报,普通人,无法想象。
资本是有回报的,也是万恶的,正是在做投资人期间,李一男因为涉及700万价值股票的内幕交易,被刑事拘捕。
2015年6月3日,李一男在深圳宝安机场停机坪出口走廊内被警方带走。
事情起源于2014年4月中旬,深交所的大数据监控平台发现账户交易异常,短时间内集中、大量买入华中数控股票。经过比对分析可疑账户,证监会锁定了李一男,决定立案调查。
当时,李一男正任职金沙江创投合伙人,起诉书显示,他用妹夫和母亲的证券账户以1148.55万元买入华中数控65.7042万股。其妹妹则基于对哥哥投资决策的信任,浏览了李一男的证券交易状况后,也用自有资金500万跟单购买。
这笔交易中,李一男获利439万余元,其妹获利236余万元。
而他满仓购买华中数控股票的时候,正是该公司的敏感交易期内,而华中数控当时的总裁李晓涛和李一男既是同学,又是华为的同事。
2017年1月22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李一男内幕交易华中数控股票案件做出一审判决,李一男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没收违法所得700余万元,并处罚金700余万元。据新浪财经从广东省高院了解到,近期二审做出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17年12月2日,李一男代理律师陈美竹对外说道:李一男在电话中告知他,自己已经出狱,重获自由身。
“就是通知我一声,他出狱了,听起来状态挺不错的。”
牛电科技,最后一站?
2014年9月18日,北京牛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他们的项目名称叫“小牛电动车”。
发起人是知乎设计红人@Token(胡依林),李一男是带着他自己和资金来的,介绍他们见面的,是投资人黄明明。
时间是2014年8月中旬,北京鸟巢旁边的一个咖啡馆。
后来,胡依林回忆说,初次见面五天后,李一男突然去了上海。然后打电话给我说,“Token,我在上海,你把你团队里所有的核心人叫到酒店来,我们来聊一下”。开始聊到很细节的产品怎么设计结构、体验怎么样、产品的成本、要做什么样的方向等等,很细致的东西。我开始纳闷了,哪有投资人问这么多啊?借着抽烟的间隙:
胡依林:“男哥,你准备投啊还是准备自己做?”
李一男:“我当然自己做啊。”
胡依林在“造就 TALK”的演讲《我活了别人三辈子》里面回忆当时的情况:
于是,这个项目从商业计划书变成了实际运营,就此,小牛电动车拥有了CEO。
李一男虽空降而来,此后却一直被团队奉为灵魂人物。牛电科技直接对外投资的企业有2家,分别是江苏小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小牛电动”,牛电科技持股100%)和上海牛电商贸有限公司(牛电科技持股51%)。
前者是牛电科技在常州设立的电动车生产基地,后者是牛电科技的商贸平台。
牛电科技创始团队(由左至右):刘成栋、Joseph Nelson、胡依林、李一男、张一博、何卫华
至今牛电科技创始人团队,均无一人离职,即便李一男在狱中的日子。
另外,小牛电动又对外设立完全子公司逍牛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常州牛电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李一男以牛电科技第一大股东之位,间接实现了对上述4家公司的控制。
2015年6月1日,牛电科技首款产品小牛电动车在北京举行了发布会,和李一男一起亮相的,还有小牛的首款智能电动N1,N1仅仅用15天,便众筹到7200万元。
李一男及N1
2015年6月3日,距小牛首款电动车发布仅过去两天,李一男在机场被深圳市公安局“请走”,随后被刑事拘留,涉嫌内幕交易罪。
牛电科技开始了长达两年半没有CEO的日子。
牛电科技融资历史
李一男离开9个月后的2016年3月,牛电科技宣布获得由凤凰祥瑞领投的3000万美元A+轮投资。2017年年初,牛电科技B轮融资完成,未对外透露投资方。这段时间里,牛电科技陆续推出了M1、N1升级款 N1S和可定制的U1等三个系列的电动车。
销售模式也实现由之前的完全依靠线上,逐渐转为“线上+线下”的新零售模式。线下渠道在国内覆盖超过140个城市,并拥有将近400家线下授权体验店。
2018年03月10日,李一男辞去牛电科技 CEO 职务,加盟梅花天使创投并担任合伙人,邀请李一男加入的是吴世春。
2018年08月17日,牛电科技为上市做铺垫,进行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由李一男变为胡依林。
李一男辞去牛电科技职务后,依旧有人相信,这名创始人仍通过某种方式,遥控着这家公司的发展。而此次IPO招股书也部分揭开了谜底,这名“幽灵”创始人,依旧控制了牛电科技43.8%的股份。
2018年9月25日,牛电科技向美国SEC递交招股说明书。招股说明书显示:
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一年间,牛电销售智能电动摩托84879辆,2017年同期销售189467辆;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半年间,牛电销售智能电动摩托68256辆,2018年同期销售125013辆。截至2016年12月31日,牛电在中国有专营店19家,截至2017年12月31日,增至440家;到2018年6月30日,达到571家。
牛电科技财务情况
当地时间2018年10月19日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NIU”。公司发行价为每股9美元,共计发售700万股ADS(美国存托股票)。
牛电科技,会是李一男新的起点么?
那些错过的
2015年,小牛电动的第一款车发布之际,李一男曾对外说:
这是他对小牛电动车的希望,然而,才发布新车两天后就被带走,李一男错过了出行市场最好的时机,即便他关注和投入早。
2015年7月,车和家宣布成立,并要打造全新智能电动交通工具。次年宣布完成7.8亿元A轮融资。
滴滴与快的在合并后,收购Uber,在2015年完成14.3亿订单,成为仅次于淘宝的全球第二大在线交易平台。仅2015全年,占到网约专车市场87%。
2015年也是共享单车的窗口,作为共享经济领域代表之一的共享单车,甚至已经结束了一波大洗牌,只剩下摩拜、ofo及哈啰等几个玩家。
到牛电科技上市时,摩拜已经被美团点评收购,哈啰成为了阿里巴巴的儿子,并且已经推出了共享电单车,这些都是牛电科技面对的竞争。
最终的最终,没人知道下一站是什么?
那个吴世春在爆出李一男被带走后还发言替他辟谣:“我们昨天还在一起喝酒呢。”结果李一男出狱后投奔了他;
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砸钱、造风口、套现摸得门儿清,在饿了么、ofo等公司上,赚的盆满钵满;
12580在2011年11月的中国移动开发者大会上,被中国移动收回运营权,无限奇异失去了吸金的聚宝盆;
李一男辞职后,百度再无CTO,后来的陆奇给百度指明了道路“All in AI”,结果也辞职而去,李彦宏还在四处奔走为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站台;
华为在收购港湾后,苦苦支撑到了2008年国内颁布3G牌照,从此在李一男带领的那些创业元老打拼出来的基础上,如鱼得水,成为全球第一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全球第二的智能手机供应商,全球第三的企业高端路由器供应商等等一大堆荣誉和头衔……
只是——李一男还是那个李一男,但江湖已不是那个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