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受国际局势影响,世界各国都收紧了粮食出口,准备应对一波粮食危机。
所有农副产品中,粮食处在最底层,既要满足人的口粮需求同时也要作为饲料喂养牲畜。
因此一旦粮食紧俏起来很多国家甚至要为了保口粮放弃一部分畜牧业。
其实人们为了缓解畜牧业跟人抢口粮这一矛盾,早就想了很多办法,拿麦秸秆、地瓜藤等粗饲料喂牲口就是办法之一。
可是这些粗饲料营养低、难消化而且口感差,总给牲畜吃这些会影响长势。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人们最终想出了给粗饲料发酵处理的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给秸秆进行一个“粗粮细做”,让牲口爱吃又长膘,同时成本又不高。
如今在国家的倡导和大力补贴下,高效利用秸秆资源的技术不断涌现,许多农村养殖户甚至在其助力下实现脱贫,奔了小康。
临汾市县底镇的刘老汉就是靠高效利用村里的秸秆,养羊致富的。
要说刘老汉开始养羊的时候,已经年近六十了,之所以这个年龄还从零开始创业,刘老汉也是有苦衷。
老刘此前多年一直在大城市务工,在建筑工地干活,搬砖和水泥,挣一份辛苦钱。
可从2019年起,各地陆续出台政策禁止18岁以下、60岁以上人员从事建筑施工,以防安全隐患。
这可让刘老汉犯了愁,因为他19年的时候就五十八岁了,也就是说他干不了几年建筑工了。
刘老汉是个劳动的好手,虽然年纪大了但不想就此退休,同时他也确实需要继续赚钱——儿子结婚在即,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2020年老刘回家过年的时候,原计划是过了年仍然进城,但不干建筑工了,换一个轻巧点的工作,他跟几个超过六十岁的老工友商量好了,一起转型。
可万万没想到又赶上了疫情。这下连进城换个活儿干的计划也被打乱了。老刘坐在家里的土炕上,每天直叹气。
有一天在家憋闷得受不了,刘老汉索性到地里转转。
他家住的村子以种植玉米为主,此时玉米已经收完了,地里立着一趟趟光秃秃的秸秆。
老刘也是老庄稼人了,他知道“秸秆问题”是一个困扰农民的老问题。
一般来讲对农户来说,如果自家不养牲口的话那秸秆的用处就只有烧火,虽然有些养殖场会批量收购秸秆,但由于比较麻烦,所以很多人最终会选择把秸秆聚到一堆烧掉了事。
可这如今是违法的。老刘在村里跟人闲聊,就听说昨天村里有人烧秸秆,结果下午就被拘留了,五天!
刘老汉的儿子由于疫情的原因也闲在家里,刘老汉回家跟儿子说起村里有人因烧秸秆被拘留的事情。
“听,咱们这儿就是比人慢半拍!爸你知道吗,我听说咱们隔壁县有个人,去年自己买了机器,就在秋后挨个村收人家地里的秸秆,结果几个月就赚了十来万!”
刘老汉一开始不信,小刘直接上网查得资料给他看:出于节能降碳的需要,国家大力补贴秸秆资源的回收利用,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如今养殖场、发电厂都大量收购秸秆,秸秆打碎后经过发酵处理,就是性价比极高的粗饲料……
刘老汉看着儿子手机上的资料,心思突然一动:我不是正愁没活儿干吗?咱村地里有那么多没人收的秸秆,如果我干养殖的话,这些秸秆我就能利用上了。
刘老汉年轻时是养过羊的,他知道养殖这一行门道很多,一般种羊、羊舍、防疫这些地方没有什么好省的。
控制成本的关键就是饲料了,粗饲料跟精饲料价钱差很多,谁能搞到性价比高的粗饲料,谁就能在行业竞争中占优势。
想到这,刘老汉说干就干,这些年打工攒下的钱也有十来万了,老刘拿出一部分,又跟银行借了点,盖了羊舍,买了七十多只羊。
七十多只羊,羊舍就得二百平米,三万块钱;七十只母羊,三只种羊,加起来也要七八万,也就是说老刘这次创业花了十万出头。
养羊可是个辛苦活,备草、饲喂、卫生、接生,不是刘老汉一个人能够忙得过来的。
正好小刘在城里的工作也不是那么称心如意,刘老汉干脆让他一起养羊。当然刘老汉的老伴也是要加入劳动的行列的。
投入了这么多进行的创业,刘老汉可容不得失败,一家人对这七十多只羊投入了十二分的精力。刘老汉年轻时养过羊,因此上手还是很快的。
由于开始养羊时已是春天,没有赶上上一波黄储,因此养羊的头一年刘老汉就得靠青储饲料和放羊来解决羊们的伙食问题了。
村外有一大片野地正好适合放羊,这个活儿一般都是小刘负责。
刘老汉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小刘,包括不要让羊吃带霜带露的草、夏天要尽量在阴凉处放羊等等,还有怎么看母羊是否发情、是否怀孕的方法。
可饶是如此,小刘还是遇到了大难题,那就是每次要回家时,羊们根本不听指挥,小刘左赶右赶,羊们才慢吞吞地往家走,然后还总有掉队的,累得小刘满头大汗。
老刘听了儿子的诉苦,给儿子出了一条锦囊妙计。接下来几天,每次喂食,小刘都在放饲料前对羊群吹几声口哨,然后撒饲料给它们吃。
几天下来,羊群形成了条件反射,一听着口哨就向声源奔来,小刘再放羊时,只需要吹吹口哨,几十只羊就跟着他回了家。
村民们看了这幅景象都笑称小刘是“羊将军”,而刘老汉是“羊司令”。
养羊是个良性循环,母羊生小羊,八个月就可以出栏,可以卖掉也可以继续繁殖第三代。
羊的繁殖周期很快,羊群会很快扩大,优秀的饲养者需要扮演大自然的角色,淘汰病弱的,阻断近亲繁殖,使羊群越来越好。
养得好的话,第一年就可以回本甚至赚钱。
刘老汉一家凭借一年的努力劳动和对市场的精准把控,第一年就赚钱了,刘老汉决定把赚的钱用于扩大再生产——小刘从网上买了用于给秸秆封装的打包机。
秸秆是养羊的主要饲料,但由于秸秆口感粗糙营养价值又低,牲畜们不喜欢吃,强行给它们吃就会影响生长。
但经过乳酸菌发酵的话,一方面粗纤维得到软化变得没那么难以下咽,另一方面微生物的酶把纤维素转化成糖分,使秸秆的营养价值升高。
同时发酵后的秸秆会散发酸酸甜甜的清香味,动物会更爱吃。
但由于乳酸菌是厌氧菌,因此为了在发酵过程中只让乳酸菌生长,抑制杂菌生长,必须隔绝空气。
打包机就是这样一个把铡碎的秸秆压实封装的设备,好让秸秆更好的发酵而不发霉。
吃了自家发酵的秸秆饲料,羊群长势喜人。
到2021年秋天,刘老汉家的羊已经达到了300只,总价值三十多万,可以说不到两年就实现了致富的目标。
小刘也在这期间结婚了,其实结婚前小两口原本商量着想在城里生活,但如今小刘的工作就是跟父亲一起养羊,小刘为此跟女朋友吵了好几次。
如今刘家的养殖业步入了正轨,每年赚得比小刘原来在城里打工还多,小刘的媳妇终于同意跟小刘回乡下住。
“羊司令”致富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甚至把市里电视台的记者也引来了。
2021年秋天,记者来到刘老汉居住的村里时,刘老汉正穿着一身迷彩服,站在村口一块收完的玉米地里。
地里一台收割机正在忙活,只见它把一趟趟秸秆割断并卷入机器中,碎成3~4厘米的小段从车上烟筒似的筒子里吐出来。
这个收割粉碎机是刘老汉从合作社借来的,它正在做的工作就是“黄储”的第一步,把刚收割过的玉米秸秆铡碎。
所谓黄储就是给牲畜们储备好过冬的饲料,短短十几天内,要收集好足够吃到明年的草料。
因此秋后这半个来月可以说是养殖户最忙的时节,如果黄储工作没有做好,那牲口就没有秸秆吃了,喂买来的饲料,那刘老汉可就亏本咧。
秸秆的来源倒是不用刘老汉发愁,相较于附近的养殖户来说,附近一带的秸秆资源还是十分充裕的。
村里一多半的秸秆都是刘老汉收购,每亩20元。用刘老汉的话来说:“没啥成本,但是个辛苦活儿。”
收割并铡碎这只是黄储工作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加工并打包。
按说在过去秸秆割下来之后也没有什么好处理的,干巴巴的秸秆牲口虽然不爱吃但不吃这个也没别的。
可如今为了更充分地利用秸秆,让养殖的效益更高,花一定成本加工一下还是值得的。
刘老汉就深谙合理的前期投入能产生更大的价值这一道理,特意从合作社借了发酵机,准备好好来一波“粗粮细做”。
切成碎段的秸秆都被刘老汉拉回村外他家的羊舍院子里,堆在地上,形成巨大的一堆。
秸秆堆旁边则摆着一台机器,老刘告诉记者,这就是发酵机。记者很想看看他们接下来要怎么处理这些秸秆。
小刘告诉记者,为了更好的抑制杂菌,同时更好的改良秸秆的性能,他还买了专门用来发酵秸秆的菌剂,这种粉末状的菌剂要加水化开,使其恢复活性之后,加入秸秆里。
只见小刘拿来一个小桶,往里面舀了一些红糖,然后用烧开的水把红糖冲开,得到一桶红糖水。
等糖水晾凉到不烫手,小刘把一定量的菌剂加入其中。
接下来要等两个小时,这桶水才能用。
当然这两个小时不是干等着,老刘开动了发酵机,开始把碎秸秆铲进搅拌箱里,并加入适量的水,盖上箱盖加温至80度。
小刘告诉记者,要保持80度焖上半小时,如果是陈年的秸秆的话则要焖上一个小时。
期间记者能听到发酵机内间歇搅拌的声音。半个小时很快就到了,刘老汉打开机盖,水分蒸发出来,记者闻到一阵清香气味。
机盖敞开着,一股股蒸气冒出,小刘跟记者说,这是为了蒸干多余的水分,水分含量以50%~55%为宜。
只见刘老汉伸手在发酵机内抓出一把秸秆攥在手里,指缝见水而不滴水,松手即散,老刘知道这便差不多了。
等发酵机内温度降到三四十度时,菌液的时间也到了。
小刘把这一小桶糖水加入发酵机内的秸秆中,边加边搅拌,使菌种跟秸秆充分混合。这样便大功告成了。
接下来就是打包。发酵过程中不能接触空气,否则容易发霉,因此把刚刚处理好的秸秆压实封装,形成一个个水缸大小的塑料布包裹。
刘家羊舍院子里的碎秸秆堆就这样一点点被发酵机和打包机转换成整齐码放的包裹堆。这些包好的秸秆发酵两到三周就可以喂牲口们吃了。
据说这样加工过的秸秆饲料酸、甜、酥、软,有淡淡的酒精香味,牲畜们爱吃,而且吃了长膘。
刘老汉说这么多秸秆他家的羊不一定吃得完,如果吃不完的话,像这样打包好的秸秆还可以卖出去,一包十来块钱,有50%的利润。
从七十只发展到几百只,刘老汉一家人都走上了小康之路,同时由于他收购了村里的秸秆,解决了屡禁不止的秸秆焚烧问题。
乡政府还表彰了刘老汉,刘老汉不由得感叹自己这个老建筑工转型“羊司令”是十分的成功。
参考文献:
粮价攀升、食品价格上涨,多国打响“粮食保卫战” 中新财经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