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生鲜电商食行生鲜通过其官方公众号“食行”发布一则招聘信息——《食行生鲜社区店,喊你来当店长啦!》。
结合其在8月初发布招募社区生鲜合伙人和创始人张洪良在对外采访中透露计划扩张100家加盟店的消息来看,食行目前正在努力探索布局线下社区生鲜店。
从2012年诞生以来,食行生鲜一直专注于线上订购、线下智能冷柜自提的B2C到柜模式。在苏州已密集布设超过1300多个自提柜站点,苏州单城在2018年实现盈利。
此次,食行为何大规模布局线下社区生鲜门店,是“到柜模式”向“线下门店”的妥协吗?今天,铭哥就从两种模式的区别展开,为你分析已经到达盈利的食行为什么不放弃线下市场。
新冠疫情触发了自提柜模式的“翻红”,也让更多专注于零售的企业看到了它的定位优势——作为线下零售的补充方式。
80、90年代以来,国内建成的一些老小区有的仍存在着配套菜场不全的问题。
和社区生鲜店、前置仓+配送等模式一样,无人智能售货柜也是对于菜场空缺的一种补充,一般设置在社区内,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购菜渠道,有着比生鲜门店更近的距离优势。
食行生鲜的“线上预订,冷柜取货”模式,好比是将菜场开到了“云端”,将海量菜品呈现在线上,顾客在线挑选-平台冷链直送-顾客下楼取货,利用反向供应链的思路,实现损耗最低化。
到柜模式对顾客来说主打方便和新鲜,而商家也减少了线下开店的租金成本,这是到柜模式吸引零售商的重要特点。但是生鲜到柜对于购买人群有所限制,在用户急需时无法满足提供及时服务的需求。
和到柜模式一样,社区生鲜店一开始的诞生目的也是离顾客更近——将生鲜门店开在社区周围。
很多传统菜场营业时间短,无法满足白领加班后买菜的需求,社区生鲜店作为实体菜场的补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随时随地到店购物的体验,即使下班晚一样能买到新鲜菜品,并且可以亲自挑选。
品类丰富、精选刚需、支付模式与时俱进、线上线下均可购买等都是社区生鲜店的优势。
社区生鲜店覆盖的群体更为广泛,上至年长者,下至小白领,实体店的好处就是支持的支付方式多样化,仍然包容纸币购物的传统模式,对于更喜欢接触到食物菜品菜品的顾客来说,也提供了体验丰富的消费场景。
有了生鲜门店作为线下载体,可以通过门店延伸更多的服务——社区团购、秒杀、会员充值、第三方外卖配送等等。
此次食行生鲜宣布布局社区生鲜店,也是看到了线下生鲜店的优势和前景。同时,多年深耕自提柜,食行在供应链优化上,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也正是线下门店所缺乏的。
其实,这并非是食行生鲜第一次涉足社区生鲜店,早在2018年,食行就开出了第一家社区生鲜店试图探索线下市场。
在此之前,它还开过农贸市场的岛柜店,即菜场店,并实现了盈利。虽然最终暂停探索,但这些经历给了食行生鲜更多转型线下的信心和决心。
从已经占有一席份额的生鲜电商大战中,匀部分精力给线下,是食行的冒险还是“到柜模式”向“传统门店”的妥协?
铭哥认为都不是,当下的生鲜市场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消费者偏好丰富却并不稳定,布局多种商业模式对于生鲜企业来说,是一种必要的战略探索,诸如疫情下的“盒马”多业态并行。
除此以外,对于食行生鲜来说,给予社区生鲜店的定位是“家门口的生鲜大卖场”,增加SKU和扩大门店规模这些都是到柜模式所不能做到的。
食行在优化线下生鲜的物流配送上,门店和自提柜业务上用的是一套配送体系,同时门店的补货较难,自提柜也可以作为门店的“临时补货仓”,做到业态之间相互融合。
从食行生鲜的“转型”来看,当下专注于线上和线下经营的阵营并不是恒定的,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很有可能看到更多企业的转型和模式的融合,期待着生鲜行业3.0时代的来临.
你用过食行生鲜吗?对于生鲜自提柜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留言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