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财马近期走访市场途中听到一部分老养猪人反馈:他们场猪群饲喂的某些饲料品牌明显不及原来的质量。
以饲喂猪浓缩料为例,搁在以往,一般保育后的仔猪再饲喂差不多1.5袋猪浓缩饲料就能出栏。现在则不然!一般饲喂2袋猪浓缩饲料猪或还不够出栏预期重量。这究竟是怎么了?事实果真如此?#中国地道风物#
诚然,目前饲料市场上这样的现象或的确存在。即便在饲料原料暴涨的当下,谁又能说没有以次充好的厂家呢?不过,在饲料厂家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大浪淘沙,保证质量或许是大家的不二选择。
当下的大宗饲料原料,豆粕5850元左右、玉米2850元左右、氢钙3450元左右、豆油11500元左右。以豆粕为例,自今年8月底以来每吨价格上涨了近1700元,这期间大小饲企们或都不同幅度涨了几次饲料出厂价格。
据悉,近期的饲料涨价尽管都不同幅度的涨价了,但其实涨得有多有少,背后的市场较劲或才刚刚开始。不知道大家感觉到没?
这个问题需一分为二来看,一是众饲企所生产的饲料产品尤其是拳头产品大多同质化。为啥这样说?
1.众饲企一般饲料配方或不再神秘。当下饲料企业配方师老带新可以说是普遍现象,又适逢迅息融合发展,各配方师之间线上线下交流在所难免,基于此饲料配方不再那么高大尚。按一些行内同仁说的,随便花费大几千元或许就能得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饲料配方。
2.众饲企特别是中大型饲企基本不差钱。现在众饲企在饲料原料销售上一般都不欠账,所以说现金流相对宽裕,妥妥的不差钱。况且当下饲料原料可替代品多,供应充足,只要不差钱,网上线下货比三家择优采购,应有尽有。
一句话,好质量谁都会做,但关键在于能够保持稳定长期做好饲料,最主要的在于饲料企业一把手的决策力及所在饲料企业规章制度执行力。
3.大小饲企服务意识都有所增强。关注饲料行业发展动态的人们或许知道,以前的饲料厂少,竞争对手更少。2个点看出端倪:一看饲料销售,搁在以前但凡能跑大厂业务,那躺在宾馆或旅社里就把饲料业务做得有声有色,基本上不用操什么心。反观现在,饲料厂多了,竞争对手也多了,业务难跑得让人懈气。有道是车就挡道,就这么大市场容量,不用大厂的就可能用小厂的!
二看饲企内勤,搁在以前饲料厂相对少时,反正不愁卖!按照老养殖人的话说,饲料厂内员工个个谱摆得像老板,对人爱搭不理,反观现在服务态度则好多了。
二是相对来说大厂应该比小厂做的质量好,小厂决策者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也不是绝对,一般来说小厂也能生产质量过硬的产品,有时可能受到原料采购渠道及出厂产品价格限制,质量或许存在差强人意之处。大多数情况下,生产过硬的产品与决策者的生产经营理念及过硬的内功管理有很大关系。
这就好比一个人,做一次好事容易,难的可能是长期坚持做好事。
问:假如我们是一个新入行的养殖人,采购饲料原料时可以事先多请教一下老养殖人或相关行业人员。
一般询问饲料原料年度价格走势及当下价格行情,尽可能地做到精准把控、合理采购。
看:有可能的情况下,一是看同行的饲养品类实际使用效果。二是到即将合作或已合作的厂家去实地看一看,有道是有些事情是造不来假的。
试:有道是百看或不如一试。好比一双鞋子穿着合不合脚只有亲自试试才更清楚。一般情况下,一个靠谱的厂家没有经过1年半载的或是试不出来的。市场上有的厂家产品前几次或还可以,一旦正式大批量合作时或就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常言道:饲料成本一般占比养殖成本的70%以上,饲料原料选择很关键。因此选择合作厂家时要擦亮眼睛,比一比看一看,慢慢拓展合作领域更合适,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