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沈阳idc(核酸系统崩溃后)

  • 职业人才
  • 2023-12-06 20:00
  • 龙泉小编

半个月前的成都,城市中的核酸系统突然罢工,大白对着漆黑的夜空举起手机,捕捉微弱的信号,但无济于事。从西安、上海再到成都,东软的健康码与核酸系统频频故障。“东软暂停成都”,舆论汹涌而至。


故事为何一再发生在东软身上?作为医疗信息化(HIT)领域中的“老大”,为何频陷漩涡?


这几乎是一个概率问题,17省120地市的核酸版图,“做多错多”;这也是一个围绕着“成本、技术与合作方”错综复杂的命题。


让业内人颇感意外的还有一事。一向不对外发声的东软,在半个月前特意发表公开声明。“此前出了类似的事,东软是不会发声的,这很不像东软的风格。”一位熟悉东软的业内人士告诉八点健闻。


但“网络故障”的回应,却未能如愿地平息众怨。“罗生门”的面纱之下,东软像一头长期隐秘于大众视野,聚焦政府、医院服务的“大象”。


盘踞于东北的东软“老大哥”,三十年求索,在万花筒般的医疗信息化赛道里树大根深、实力雄厚。


“老大哥”却常常叹喟:与东软同期创业现在还活跃在一线的软件企业所剩无几,大多数不是像花儿般慢慢凋谢的,而是猝死,跟不上产业升级的步调就会猝死。


而大举拿下核酸检测系统的版图,对正在急需业务增长的东软而言,都从客观上在近几年中,东风借势,解决了不少核酸业务增长点。


走出核酸系统的舆论龃龉,或许,东软更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作为一只大象,要如何进行一场自我革命的转身?


沈阳idc(核酸系统崩溃后)


一场全员核酸暴露的业务短板


一次系统的偶然失神,老牌医疗信息化公司再次回到原点:to B、to G还是to C,这是个问题。


对于任何一个信息化企业来说,两者很难兼得。这就像是让BAT去完成一个砖混建筑,让东软去构筑一个精美的艺术品。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一个毫无意义的比较。


核酸系统打破了偏安一隅的平衡,给政府和医院服务了三十年的东软,最先被找上门来。


“连续十年蝉联中国医疗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 医保信息系统建设市场占有率第一”、覆盖复旦医院排行榜百强70%的医院……这些金光熠熠的名片,是东软从HIT开荒拓土年代起积攒下的实力。


上世纪90年代的初创者,东北人的拼搏,学术人的严谨,“东软董事长刘积仁经常会亲自出马谈项目,或者大会演讲,甚至是做售前。”一位医疗信息化从业者介绍道。


于买方而言,选择东软是一个不会出错、对上负责的决定。惯性沿袭到了核酸业务,更有工作会议中政府直接建议使用沈阳东软系统。


于卖方而言,核酸也是一块肥肉。据东软内部人士透露,若将信息化整体利润率进行排序,核酸系统远大于临床信息化(EMR、PACS)和医院信息化(HIS、HRP)。


但政府的钱非绝对好赚。


表面光鲜之下,常有纠纷。“财政资金、PPP(政府与资本合作)、银行转移支付,不管哪种方式,吃到嘴里都没那么容易。”一位医疗信息化公司高管直言,纠缠到最后,还是得听甲方的,“赔了夫人又折兵”不是持续的买卖。


然而抗疫是一种战时状态,所有的规律都被打破了,核酸系统的运行被放到了行业的最优先级。“账期很好,几百万是立刻打款,带宽和通讯都是完全打开。”前述熟悉东软的业内人士介绍道。


疫情的另一头是中小公立医院债台高筑,企业收款困难,原本计划上马的信息化改造也被暂时搁置。


不论是粉饰账簿,还是维系与政府的关系,这都是一桩无需思索、水到渠成的买卖。故事进展到这里还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东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给人留下不错的印象。


正如东软在“自我表扬信”中写的那样:城市级核酸检测解决方案全场景疫情病原体检测信息系统已应用于17个省、120个地市,累计检测104亿人次。这几乎是全国核酸业务的大半江山。


一项政策性业务理应与政策的呼吸脉搏同频共振。诞生于2020年12月的“东软全场景疫情病原体检测信息系统”,却没能预料到2022年的当下,全员核酸会在一座又一座的千万级人口的城市中反复、随机上演。


巨大的数据量,一次次冲击着核酸信息系统。


当公卫应急服务成为常态,技术厂商似乎还没来得及调转思维。东软之崩,崩在了成都这轮疫情全员核酸的第二天。2.2万的并发量不足以支撑2000万城市核酸采样的瞬时峰值。所谓并发,是指多个事情在同一时间段内同时发生。


有业内人士介绍,核酸平台的底层逻辑并不复杂,类似于OA业务流程,但当一间屋子闯入太多人,又更像是一个互联网服务。


中国有大批的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更加拥有建设“一个可以承受巨大访问量的在线平台”的经验。“公有云的弹性扩容是业界成熟的技术,但是对大部分医疗信息化公司来说,还属于高科技。” 业内某公司管理者李博(化名)解释道。


倚赖于政策驱动的医疗信息化,没有自我革命的创新动力——东软的系统,就像一套银行的存取款机——技术稳定、不会出错,不论是医院系统还是医保系统,内循环用户被这套系统驯服;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老旧,有医生调侃,“系统就怕更新,更新之后连哪里容易出错都不知道了。”


G端付费,C端使用。核酸系统面临的难题,复制了当年中国铁路12306官网的困境。简而言之,就是撑不住一时间的大数据量冲击。


据某互联网大厂的评测专家透露,东软成都核酸业务使用了140多台服务器。而据熟悉情况的某IT专家介绍,四川省核酸采样信息系统瞬时访问设计为5万QPS(每秒查询率),配置应用服务器为采取虚拟化形式的虚机20台,加上数据库等服务器共27台。


从架构设计的对比来看,东软的140台服务器,不敌27台服务器。这不得不让同行得出结论:东软是粗线条的。


三年来,核酸检测系统作为一项飞速奔跑的业务,从检测公司自建到政府统一市场,从小公司试水到大公司介入,接口繁多,行业里也鱼龙混杂。


“这就像开着飞机换引擎,崩溃是早晚的事。”卓健科技副总裁翟雪连告诉八点健闻。


再进一步深究,还有另一个暴露“孱弱”的点。有业内人士盘点,东软的核酸采样系统版图多集中于地级市和直辖市,而4000万人口以上的、省级的集中部署的核酸采样系统,其实缺少实际案例。因此,东软核酸系统的问题暴露,总是暴露在大城市。


东软在如何面对核酸系统的搭建?似乎曾经抱着一丝侥幸。不过,也有业内同行却对东软的侥幸抱着一丝理解,反而无法理解公众的反应。“为什么大众执拗于那两三个小时?核酸系统崩溃不崩溃,是无法预知的概率问题,不是通过系统架构设计好就能解决的事。”一位大型医疗IT公司的高管向八点健闻表达。


但在业已浩大的医疗信息化赛道里,近几年出现的核酸系统不可谓不多。


进一步问,核酸系统这项业务,对整个东软究竟有何意义?前述熟悉东软的业内人士介绍,对东软来说,这并非一个长期能依赖的买卖,“阴差阳错的接下项目,也没有三五年长期的规划,无法预期”。


昙花一现,没有未来。舆论龃龉下,对东软来说,核酸系统业务的意义和价值,就好似那份公开发表的声明一般,既重要又毫不重要。


东软“疲软”,老大哥的徘徊


从龙头老大到中年危机,东软好像没犯什么错,但不知不觉就掉队了。


一位东软原高管彭佳(化名)向八点健闻回首东软跌宕起伏的往昔,他感慨万千。


最初,医疗板块在东软内部并不被看好。一度有谣言称,高层考虑过砍掉医疗板块、舍弃医院项目,因为当时医院业务的体量和合同额与社保相比,差距太悬殊。


备受冷落的医疗部未曾想见,2009年新医改启动,行业迎来爆发期。政策加持、新医院扩建,医院信息化的新订单源源不断涌入。医疗部也迎来了史上最大一笔订单——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抛来的橄榄枝。


东软顺势而为,整合医疗板块的业务,独立出“医疗事业部”。


四年内,东软医疗IT业务的版图迅猛扩张,一路拿下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盛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大三甲的订单。顶级医院的案例再向地市级、县级医院推广,不费吹灰之力。


市场占有率扶摇直上,东软一跃成为医疗IT行业老大。


医疗也成为东软集团毛利率最高的支柱板块。东软历年的财报中,医疗IT的篇幅也逐渐加长,从角落登上首页。


彭佳回忆,“2009年刚独立时,医疗IT的营收只有几千万。但随后的几年突然加速,每年增长率都超过100%,东软一度成为行业垄断的老大哥,全国市场占有率甚至超过第二和第三的总和。”


一位医疗IT资深从业者告诉八点健闻,彼时东软医疗IT业务一步步壮大起来:


“他们不遗余力往医院项目上砸人,帮医院信息科做系统,跟着每位主任调研三四个月,回来梳理系统蓝图,需要的功能完全定制化开发,研发写四五个月代码,最后实施交付。东软初期社招很少,基本上都招实习生、校招生、外包人员,工资开得低,项目多,成本低,利润就高。”


东软在医疗IT方面的公司架构也开枝散叶。2011年,东软集团投资创立东软熙康,并收购北京望海康信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前者专注健康管理的云医院网络,后者致力于医院管理数据运营。


奇怪的是,2014年,高歌猛进的医疗事业部节奏突然放缓,增长率降至30%。自此以后,东软的医疗IT业务进入了持续的低增长期。


东软的高层感受到了这股“寒意”。


2011年竞争对手卫宁健康上市,市值飙升,引起整体医疗板块震动,对东软的刺激很大。


“大家突然意识到,医疗板块上有这么强劲的一个对手,自上而下产生一股危机感,公司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但时间一长,便渐渐淡忘了这种焦虑。”一位东软内部管理者告诉八点健闻。


作为盘踞在沈阳的老大哥,东软在当地软件公司里一家独大,不论是政府影响力,还是行业稀缺性,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不过,外界对东软也有迥异的评价。一种声音认为,东软很早就上市了,业绩压力小,高层对创新业务的期望值较低。同时,公司的高管很少外部空降,几乎都是内部成长起来的,他们对外部商业的残酷性有天生的钝感。


自成一派的“东北国企气质”,让东软与南方的对手相背而行。不知不觉中,仿佛只因为跑慢了一步,东软就与时代拉开了距离。


在翟雪连看来,医疗IT行业“捡钱的年代”已然消逝,市场进入成熟期,多家混战。同时,医疗系统变革日新月异,边际效益递减,后期的人力运营维护成本拉高。基数庞大的东软,规模效益也逐渐弱化。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测算,东软连续10年蝉联中国医疗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2020年,这一记录被打破。


想了解医疗信息化市场份额,可以通过三张饼图来管中窥豹,分别为医疗信息化市场份额、医院核心管理系统市场份额与电子病历市场份额。


东软在三张饼图中的占比,逐渐缩水。


2020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份额中,卫宁健康排名第一(占比11.4%),万达信息紧随其后(占比10.3%),东软跌至第三(占比9.9%)。


同样,卫宁健康在医院核心管理系统市场份额也一举超过东软,摘得桂冠。电子病历市场份额中,卫宁健康排第二,东软排名第四。


在医院资源争夺战里,东软也略逊一筹。据头豹研究院统计,2020年,卫宁健康拥有6000家医院资源,东华软件5000家,东软拥有4000家,排名第三。


在营收方面,卫宁健康和东华软件的医疗信息化年营收均大于15亿元,东软、万达信息和创业慧康则处于10~15亿元区间。


医疗IT市场竞争格局生变,东软节节败退,从第一梯队跌落至第二梯队。这家生存了30多年的公司,疲态尽显。


“在医疗IT行业大环境中,很多创新也很难推动,就算有新项目出来,不是受医院体系限制,就是受公司内部资源掣肘。”持续的无力感,磨耗着从业者的心神。


一位行业内公司的管理者向八点健闻坦言:“作为竞争对手,我蛮佩服从前的东软人,年纪大的不要命地往上冲着干活。现在的东软,和以前不是一拨人了。”


“中年危机”的止疼片


佛系的东软逐渐感到危机。彭佳回忆,2020年之后,高层出现一些反思的声音,大家开始频繁探讨未来战略。


“高层们意识到东软集团进入了瓶颈期,百亿营收规模、现有的人员和业务量,大幅增长的希望不大了。东软规模比较大的板块基本上是传统业务,很多能发展的新业务都是靠老客户来的。”


一面是业务量增长缓慢,一面是利润摊薄,处于“中年危机”的东软急需一个新的增长点。


新冠疫情成为一次契机。今年以来,各地大规模常态化核酸检测,为东软的医疗信息化事业注入一针强心剂。


和竞争对手相比,东软拥有一块“强政府关系的肥肉”。


背靠社保系统积累下的政府资源,东软在短短1年内承包了17个省120多个地市的核酸检测系统,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人口超大型城市,已累计检测超过140亿人次。


在核酸检测系统的版图中,东软一家独大。


彭佳告诉八点健闻,核酸系统是地方政府的硬性刚需、优先级最高,往往属于临危受命型,医疗IT公司得到的硬件和配套支持系统较好。


“核酸系统账期较快,政府没必要因为几百万和HIT公司过不去。同时,在医疗IT产品中,核酸检测系统的利润最高,超过临床和医院信息化系统。”


核酸系统业务直接推高了东软的毛利率。


据东软最新的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东软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业务的毛利率达47.89%。2021年,这一数字则为38.4%。


核酸系统足够东软欢呼一段时间。但所有人都清醒地意识到,与口罩产业、疫苗产业类似,核酸检测这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红利不会持续很久。


充其量,核酸系统只是东软“中年危机”暂时的止疼片。


当to G项目的潮水退去后,它仍要面对自身to B业务的沉疴顽疾。


过去30多年,东软抓住了政策红利,踩点准确。从HIS、HRP医院管理信息化系统,到电子病历、手术麻醉、重症监护等CIS临床医疗管理信息化系统,东软一直紧扣行业脉搏。


即使在哀鸿遍野的疫情期间,东软医疗信息化传统的医院业务也保持坚挺。


“头部医院有高质量发展、医学中心建设等政策,资金充足,但节奏变缓;中小型医院运营受影响,拿不到政府拨款,造成业务很大抖动。东软To B的客户群规模很大,头部、中小型医院两块业务可以互相弥补,因此现金流稳定。”彭佳说。


但近些年区域医疗兴起,医疗IT行业进入跨院共享的互联网时代时,基于云上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GMIS),对东软来说就变成了硬骨头。


东软强劲的对手卫宁健康,就前瞻性地扭转了方向,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发展传统的医疗卫生信息化业务,一方面开拓创新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业务。


根据通联数据Datayes,2016-2020年,卫宁健康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4.16%和22.81%,毛利率保持在50%以上,创新业务比重增加。


除卫宁健康外,和仁科技、创业惠康等公司也在区域医疗系统上发力。


反观东软,着力发展城市云医院平台的东软熙康,增收不增利。2019年~2021年的三年净利润分别为-2.18亿元、-1.99亿元、-2.94亿元。


东软熙康还背负着为期六年的业绩对赌,将在2022年9月份到期,此前三次撤回IPO。


船大难掉头的东软,将何去何从?


李博对此抱有一丝乐观,“至少HIT是长期利好的,受国家政策鼓励,蛋糕会越来越大。”




史晨瑾、严胜男|撰稿

李琳丨责编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86161.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