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新邮通讯(1967年至1970年发行邮票欣赏与解读)

  • 职业人才
  • 2023-12-15 17:00
  • 龙泉小编

从1967年4月至1970年01月,发行的十九套八十枚(全国山河一片红等未发行邮票除外)纪念邮票。文革开始以后,使用多年的邮票志号被取消,代之以在整版邮票的边纸部分标注“文某”新标记。由于许多邮票中带有毛泽东的肖像,所以将邮票的票幅加大,防止销戳时盖于人物的面部。文革邮票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产物,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年代的历史风貌,留给后人很多思索和研究的真实资料。

从“文革”邮票一问世起就宣告了发行长达18年之久的以“纪”、“特”字头为系列的邮票告一段落,代之的是无任何志号被称为“红海洋”的“文革”邮票,它作为一个特殊时代所产生的一个特殊邮票品种,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没有志号】

邮票志号是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一个创举。但“文革”初期发行的这19套邮票却没有任何志号,发行部门仅在这种整版邮票的纸边上印个编号“文1”、“文2”、“文3”……所以人们把这个时期发行的邮票统称为“文革”邮票。

【发行量大,但存世量小】

“文革”时期发行的邮票动辄几千万枚,特别是文15的发行量达到1亿枚,创下当时发行量最高纪录。但“文革”时期每年发行邮票的总套数却很少,加上在邮政通信上用量极大,因此留存下来的新票的存世量已极罕见。

【未发行股票扑朔迷离】

“文革”邮票除80枚正式发行的邮票外,尚有许多未发行票流在市场上,其中最著名的是《全国山河一片红》,此外比之身价高数量少的还有毛主席与林彪在一起的《全国胜利万岁》、《大一片红》和《黑题词》等,所有的这些未发行票现已成为集邮界争相追逐的珍品。特别是《全国山河一片红》近几年频频在拍卖市场上亮相,其价格扶摇直上,屡创天价。

【文1 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文1 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品名: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志号:文1

设计者:吴建坤

发行日期:1967年4月20日

版别:影写版

邮票规格:31×52mm

整版枚数:(1)40(10×4)(2)~(11)50(10×5)五枚连印

齿孔度数:11.5

印制机构:北京邮票厂

票面内容及印量:

(1) 8分 毛主席万岁 1500万枚

(2)~(11) 8分 语录 300万枚

发行面值:0.88元

现市场价:55000元

发行背景:

第一套“文”字邮票。1966年5月和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这两个会议相继通过的《五·一六通知》和《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中国的邮票设计与发行也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67年4月19日,各报刊登新华社发的一条消息:"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灿烂光辉的纪念邮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于20日起在首都发行。这套邮票是邮电部为庆祝北京市革委会的成立,为满足亿万人民的渴望,决定提前发行的。"这套邮票是我国取消志号后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邮票上虽然未印志号,但在全版邮票的边纸上仍印有编号。

从文1邮票开始,邮票铭记"中国人民邮政"为毛泽东手书字体,这是由北京邮票厂工人在制版时选用的。文1的"中国"选自1965年1月的《中国青年报》报头(另说选自1965年1月的《中国青年》杂志),"人民邮"选自毛泽东1948年12月为华北题写的"人民邮电"周报报头的前3字,"政"选自毛泽东于1949年7月为《新中国妇女》杂志创刊号题词:"团结起来,参加生产和政治活动,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中的"政"字。 文1两种横5连票的边框颜色不同。文1的第2-6图连票边框的颜色为金色,第7-11图连票边框的颜色原计划也是金色,但是由于印刷完前5图时发现金墨不够了,只好将后5图的边框改为红色。

这套邮票是邮电部为庆祝北京市革委会的成立,为满足亿万人民的渴望,决定提前发行的。1967年4月20日上午,北京邮票厂的同志从发行局提取一部分"文1"票,到市工人体育厂庆祝大会现场出售。这套最早与群众见面的"文"字头票,除第1枚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红卫兵的照片外,其余10枚均为毛主席语录。语录是林彪一手炮制的,是他所导演的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产物。这套语录邮票的遴选原则为:突出重点,为工农兵所熟悉,字数不能太多,且各条字数尽量接近。采用黑体字印刷,用金线作框,但第2至第6图为大金边底框,而第7至第11图用红色作边框底色,使这两个五连票刷色略有区别。

(11-2)内容: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一九五四年九月十六日《人民日报》)

(11-3)内容: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选自《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九五五年七月三十一日),人民出版社第九页。)

(11-4)内容: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选自《关于情况的通报》(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二九六页。)

(11-5)内容: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选自《论联合政府》(1945年4.24),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三一页 )

(11-6)内容::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1966年8月,毛主席主持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全会开会期间的8月10日下午,毛主席亲自来到中共中央接待站,对前来庆祝《十六条》的群众(包括红卫兵)代表说:“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11-7)内容:凡是错误的思想,凡是毒草,凡是牛鬼蛇神,都应该进行批判,决不能让它们自由泛滥。(选自《在中国共产党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二日),人民出版社版第一九——二零页)

(11-8)内容: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根据这个道理,于是就反抗,就斗争,就干社会主义。(选自《在延安各界庆祝斯大林六十寿辰大会上的讲话》)

(11-9)内容: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选自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11-10)内容:世界上的一切革命斗争都是为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而反革命的拼死同革命势力斗争,也完全是为着维持他们的政权。(选自1933年9月在瑞金召开的中央苏区南部十八县选举运动大会中《今年的选举》报告)

(11-11)内容: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选自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38-1439页)

【文2 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万岁

品名:毛主席万岁

志号:文2

设计者:夏中东、陈晓聪、邵柏林、孙传哲、张克让、万维生

雕刻者:孔绍惠

发行日期:1967年5月1日

版别:(1)影雕套印,(2)~(8)影写版

邮票规格:(1~4)40×60mm(5~6)40×54mm(7~8)54×40mm

整版枚数:(1~4)25(5×5)(5~6)28(7×4)(7~8)28(4×7)

齿孔度数:(1~4)11×11.5(5~6)11(7~8)11

印制机构:北京邮票厂

票面内容及印量:

(8-1)4分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公报摘录 700万枚

(8-2) 8分 四海翻腾云水怒 五洲震荡风雷激 1000万枚

(8-3)8分 毛主席是世界人民心中的红太阳 1000万枚

(8-4)8分 毛主席和红卫兵在一起 1000万枚

(8-5)8分 毛主席和林彪(1967.9) 1000万枚

(8-6)8分 毛主席在天安门上接见红卫兵 1000万枚

(8-7)8分 毛主席接见红卫兵(1967.9) 700万枚

(8-8)10分 毛主席和林彪(1967.9) 700万枚

发行面值:0.62元

现市场价:11000元

发行背景:

1966年8月1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十一中全会,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同年,毛泽东在《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上作批注:“危害革命的错误领导,不应当无条件接受,而应当坚决抵制。”随之,红卫兵运动也开始迅速遍及全国。1966年8月18日,百万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文化大革命”大会。毛泽东先后在1966年8月18日、8月31日、9月15日、10月1日、10月18日、11月3日、11月10日、11月25日至26日,共8次在天安门广场接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300万群众和红卫兵。

(8-1)为“八届十一中全会公报摘录”。邮票上写的是:“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毛泽东思想是在帝国主义走向全面崩溃,社会主义走向全世界胜利的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全党全国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公报。

(8-2)为“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主图为毛泽东正面头像、红旗的海洋及毛泽东的手迹:“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8-3)为“毛主席是世界人民心中的红太阳”。毛泽东身穿军装,头戴军帽,满脸微笑。胸佩毛泽东像章、高举毛泽东著作的中国、越南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在前进中。

(8-4)为“毛主席和红卫兵在一起”。画面上是身着军装,头戴军帽,臂戴“红卫兵”袖章的毛泽东在手持毛泽东语录的红卫兵簇拥下招手致意。 上方印着:“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

(8-5)为“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在一起”。画面是毛泽东在天安门上的照片。身着军装的毛泽东凭栏远望,身旁是副主席林彪。

(8-6)为“毛主席在天安门上接见红卫兵”。画面是身着军装、笑容满面的毛泽东在天安门上向红卫兵挥手致意的照片。

(8-7)为“毛主席在天安门上接见红卫兵”。画面是毛泽东远眺、充满兴奋的神情。

(8-8)为“毛主席和林副统帅在一起”。画面是毛泽东神情严肃地为林彪指点讲话稿的照片。

整套邮票具有浓烈的宣传色彩,突出了毛泽东的形象和毛泽东对红卫兵的关心和期望,林彪以副主席、副统帅的身份和毛泽东在一起。后4枚边上都印有“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字样。

【文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

品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

志号:文3

原画作者:刘硕仁 杨白子

设计者:刘硕仁 杨白子

雕刻者:孙鸿年 高品璋

发行日期:1967年5月23日

版别:影写版

邮票规格:(1、3)52×31mm、(2)54×40mm

整版枚数:(1、3)50(5×10)、(2)35(5×7)

齿孔度数:(1、3)11.5、(2)11

印制机构:北京邮票厂

票面内容及印量:

(3-1)8分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摘录 800万枚

(3-2)8分 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800万枚

(3-3)8分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摘录 800万枚

发行面值:0.24元

现市场价:9000元

发行背景:

1942年,我党开展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为了解决在新形势下革命文艺工作和文艺思潮中出现的问题和倾向,促使文艺工作者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无产阶级思想,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整风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延安文艺界于1942年5月开始整风,5月2日召开了座谈会,出席者有七八十人,历时22天,到5月23日结束。

毛泽东同志在会议第一天作了动员报告,提出了座谈会应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就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引言”部分。5月8日大会讨论,毛泽东同志亲自听取了发言。5月23日举行最后一次大会,会上他又作了总结讲话,这就是《讲话》的“结论”部分。

在这次座谈会中,毛泽东同志提出和解决了这样一些重要问题:

(一)我们的文艺为什么人服务?

(二)怎样为工农兵群众服务?

(三)普及和提高的关系问题。

(四)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

另外,毛泽东同志又对党的文艺工作、文艺界统一战线以及学习等问题有所阐发,同时对当时延安文艺界的一些错误思想进行尖锐的驳斥,非常雄辩地展开了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就文艺方面来说,这篇讲话指出了中国革命文艺发展的方向。当时,与会文艺工作者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讲话》精神,联系文艺界的思想和创作实际,进行了检查、讨论和批判,明确了革命的文艺工作必须由党领导,文艺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无产阶级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革命文艺工作者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进行思想改造。

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革命文艺工作者纷纷深入斗争,深入生活,面向工农兵,面向群众,创作了一大批具有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的新的诗歌、小说、戏剧、报告文学、木刻、美术、音乐等作品,使文艺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被进步文艺界人士称为“人类文艺革命史的里程碑,人民文艺理论的宝典。”在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史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首次明确而深刻地指出了文艺运动的新方向——工农兵方向,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围绕文艺座谈会讲话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过几套邮票,其中“文3 ”是最早发行的一套。

【文4 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品名: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志号:文4

原画作者:沈尧伊

设计者:刘硕仁

雕刻者:孙鸿年

发行日期:1967年7月1日

版别:雕刻版

邮票规格:27×40mm

整版枚数:70(10×7)

齿孔度数:11

印制机构:北京邮票厂

票面内容及印量:

(5-1)8分 毛主席侧面军装像(版画) 840万枚

(5-2)8分 毛主席侧面军装像(版画) 850万枚

(5-3)35分 毛主席侧面军装像(版画) 390万枚

(5-4)43分 毛主席侧面军装像(版画) 290万枚

(5-5)52分 毛主席侧面军装像(版画) 490万枚

发行面值:1.46元

现市场价:3000元

发行背景:

1967年6月2日,中国邮电部向中共中央文革小组上报《关于拟发行祝毛主席万寿无疆邮票的请示》。其主要内容是:今年“七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我们拟发行一套“祝毛主席万寿无疆”邮票,图案是毛主席侧面军装像(木刻)。这套邮票名称为“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两天后,中央文革宣传组办公室批复“同意”。

1967年6月30日,邮票发行局像首都新闻界发布了发行这套邮票的新闻稿: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为了纪念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诞生46周年,定于1967年7月1日发行“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纪念邮票一套。5幅画面均由沈尧伊创作,设计者刘硕仁等同志从中央美院将原画拍成照片,缩成邮票尺寸后,自己在一块椴木板上雕刻的(孙鸿年),并以此作为审图稿获得通过,采用雕刻版印制。

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虽最早发端于文化界,但随着运动不断的扩大化,包括青年学生、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在内的社会各个阶层都被卷入其中。“革命群众”无心工作学习,那种对“卜人崇拜”的偏执和“造反有理”的时代思潮造成了国家管理体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全面瘫痪。主观性、随机性、甚至是突发奇想性的临时性工作被提上日程,原有的生产计划彻底打乱。而这种个旧时性”的工作安排亦体现在邮票的发行上,从而诞生了文革邮票中占据多项“之最”的一套珍贵邮票一一“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对邮票选题有一条基本原则:凡重大纪念日需逢五逢十方可发行邮票以示纪念。1967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46周年,按规定这一题材原本不在邮票发行计划之列。但当时的“革命群众”认为,在新中国18年来发行的所有邮票中还没有一枚很好展示毛主席头像的邮票,应该在我党成立46周年之际设计发行这样一套邮票来表现人民对领袖的敬仰和爱戴之情。

当时“文化大革命”被称为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大革命,无产阶级要夺取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群众要求设计邮票,且设计的是毛主席邮票,自然无人敢说“不”字。1967年6月2日,中国邮电部正式上报这套毛主席头像邮票的发行计划,6月4日即得到“中央文革小组“批复“同意”,将邮票定名为“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并于1967年7月1日党的生日那天正式发行。

【文5 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

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

品名: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

志号:文5

设计者:万维生 李大玮 孙明春 卢天骄 杨白子 黄里 陈晓聪 孙传哲

发行日期:(1)-(6) 1968年01月30日

(7)-(9) 1968年05月01日

版别:影写版

邮票规格:(1) 60×40mm(4) 40×54mm

(2、3、5、6、9) 54×40mm

(7、8) 52×31mm

整版枚数:(1) 25(5×5)(4) 28(7×4)

(2、3、5、6、9)28(4×7)

(7、8) 40(4×10)

齿孔度数:(1、2~6、9)11;(7、8)11.5

印制机构:北京邮票厂

票面内容及印量:

(9-1)8分 文艺队伍 1000万枚

(9-2)8分(京剧)《智取威虎山》 1000万枚

(9-3)8分(京剧)《海港》 1000万枚

(9-4)8分(京剧)《红灯记》 1000万枚

(9-5)8分(京剧)《沙家浜》 1000万枚

(9-6)8分(京剧)《奇袭白虎团》 1000万枚

(9-7)8分(芭蕾舞)《红色娘子军》 1000万枚

(9-8)8分(芭蕾舞)《白毛女》 1000万枚

(9-9)8分(交响乐)《沙家浜》 1000万枚

发行面值:0.72元

现市场价:9500元

发行背景:

1964年至1967年,各地文艺团体创作并演出了一批现代题材的戏剧。这些戏剧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所创新,影响很大。1967年5月至6月,《红灯记》等八个现代戏在北京汇演,随后在全国得到迅速推广。

"样板"和"样板戏"之称,最初分别见于1965年3月16日,上海《解放日报》刊登的署名"本报评论员"者赞扬《(京剧)红灯记》的文章,以及1966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两位上海工人赞扬《(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文章。此后至1966年底,报刊上又出现了"革命样板戏""革命艺术样板""革命现代样板作品"等称呼。

"革命样板戏"这个称呼被叫响,始于1967年5月至6月。当时,江青扶植的舞台艺术作品会集北京,在六大剧场反复上演。同时,《人民日报》等"两报一刊"多有报道和评论,称其为"革命样板戏",或者临时称其为"八个革命样板戏",并列出如下名单:"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京剧《红灯记》:中国京剧团《红灯记》剧组演出。 主要演员:浩亮饰李玉和,高玉倩饰李奶奶,刘长瑜饰李铁梅,谷春章饰磨刀人,夏美珍饰慧莲,杜福珍饰田大婶,袁世海饰鸠山,孙洪勋饰王连举。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

京剧《智取威虎山》:该剧是上世纪50年代由上海京剧院原创的作品,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和打磨,终成为上海京剧院的经典保留剧目,也是京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现代戏代表作。由童祥苓饰演的"孤胆英雄"杨子荣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永恒记忆。

京剧《沙家浜》:它的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1963年,北京京剧团接受了改编沪剧《芦荡火种》的任务。创作组由汪曾祺、杨毓珉、肖甲、薛恩厚4人组成,汪曾祺为主要执笔者。改编成京剧的《芦荡火种》最初取名为《地下联络员》,由赵燕侠饰阿庆嫂,谭元寿饰郭建光。后经国家领导人审看,提出了修改意见,剧名由毛泽东主席定为《沙家浜》。

故事讲述,抗战时期,江南新四军浴血抗日,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假意抗战,暗投日寇,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了新四军伤病员安全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日伪武装,继续为解放江南大好河山奋战。

主要演员:洪雪飞、谭元寿、马长礼、周和桐

京剧《奇袭白虎团》:1964年的现代戏曲汇演,产生了多部具有开拓意义的作品,其中的首选当是革命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文革"中,该剧被确定为八部革命样板戏之一。

该剧由李师斌、方荣翔、李贵华根据中国人民志愿军侦察兵副排长杨育才在金城战役中的英雄事迹编写,参照的是《志愿军英雄传》中《奇袭》一文,后经孙秋潮执笔加工。此剧的初创是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早在1955年就进行了首演,1958年志愿军回国后,该团与山东省京剧团合并,遂修改上演此剧。1964年,为参加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进行复排,尚之四导演,孙樟、曲志刚等舞台美术设计。宋玉庆扮演严伟才,邢玉民扮演韩大年,方荣翔扮演志愿军团长,殷宝忠扮演志愿军政委,俞砚霞扮演崔大嫂,栗敏扮演崔大娘。

"文革"期间,《奇袭白虎团》被封为"样板戏",该剧的导演尚之四和编剧之一孙秋潮却成为"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横遭批斗。山东省京剧团曾一度调往北京,编入中国京剧团。1972年,该剧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艺术片,基本保留了该剧的风貌。山东京剧院青年团刘建杰等复排了这出戏,同样非常成功。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傲人的里程碑,它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表现手法结合,创造出了民族芭蕾的世纪精品,并成就了中西文化在芭蕾艺术领域完美融合的世界奇迹。在音乐创作上,《娘子军连歌》、《万泉河水清又清》等音乐几十年来经久不衰,深入人心。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根据同名电影改编而成,1963年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创作,1964年由中国国家芭蕾舞团首演成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作为一个特定时代政治话语的文艺表达,在周恩来总理等中央最高层领导的直接关注下诞生。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海南岛。以中国革命历史为背景依托,舞剧讲述了从恶霸南霸天府中逃出来的丫鬟琼花,在红军党代表洪常青的帮助下,从一名苦大仇深的农村姑娘,逐渐转变成一名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的娘子军战士的过程。

芭蕾舞剧《白毛女》:1964年上海东方韵舞蹈学校根据同名歌剧改编。艺术指导黄佐临,编导胡蓉蓉等。主要演员有顾峡美、蔡国英和凌桂明。后逐渐发展成大型舞剧。1965年首演。舞剧塑造了喜儿、大春、杨白劳等舞蹈形象,在芭蕾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融汇了丰富的中国民间舞蹈。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结合的典范。是文化大革命中八个样板戏之一。

交响音乐《沙家浜》:中央乐团根据现代京剧《沙家浜》改编交响乐,融合东西文化于一体的交响乐作品由此诞生,从此后的11年中风靡全国,成为当时经常上演的现代文艺作品之一,现代交响乐《沙家浜》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作品,保留传统京剧的唱腔风格,具有更强的旋律性,更清晰的用词,再加上交响音乐的形式感,成为中国保留了正面人物的唱腔,而在《序曲》、《坚持》《奔放》、《胜利》等乐章中,还创伤了大量交响合唱段落,使整个作品具有京剧的韵味,还颇具恢宏的艺术感染力,70年代末期,这部演出场次最多且形式十分独特的交响乐作品停演,它所留给人们是对往事的记忆,这部绝迹舞台二十余年的作品再次被我们搬上舞台,极具收藏价值。

【文6 毛主席是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

品名:毛主席是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

志号:文6

原画作者:葛维墨、倪震、秦龙、徐新、黄统荣

设计者:邵柏林

发行日期:1967年10月1日

版别:影写版

邮票规格:60×40mm

整版枚数:25(5×5)

齿孔度数:11.5×11

印制机构:北京邮票厂

票面内容及印量:

(2-1)8分 毛主席像 800万枚

(2-2)8分 毛主席与外国朋友 800万枚

发行面值:0.16元

现市场价:1800元

发行背景:

1967年8月8日,邮电部《关于拟发行毛主席是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纪念邮票的请示》连同邮票图案两幅送中央文革小组审查。这套邮票名称印在第一图上,发行日期拟定在1967年10月1日。中央文革宣传办公室批复通知:“第一图没有意见。第二图毛主席像不象,请再画一下。其它同意照来函意见改,修改后再送审”。于是,设计人员先到外交部征求意见,后又到亚非司征求意见,并参考1967年7月《中国建设》杂志上的照片改画邮票上的外国人形象和衣服。

8月22日,邮电部再次上报“请审核,如可以,请批示”。中央文革宣传办公室批复“纪念邮票第二图中的毛主席像仍不准确,特别是面部画得不像,请再加修改。”于是又在人物形象、服装等细节处反复核实、修改。直到9月1日,中央文革宣传组办公室才发出“同意”的批文。9月30日,新华社发出一则新邮消息:“邮电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周年,决定于1967年10月1日起陆续发行下列两套纪念邮票…”这两套邮票即“毛主席是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和“毛主席诗词”。

【文7 毛主席诗词】

品名:毛主席诗词

志号:文7

设计者:孙传哲

雕刻者:孔绍惠 孙鸿年 高品璋

发行日期:1967年10月1日

版别:(1)影写版,(2~14)影雕套印

邮票规格:(1、2、3、13)54×40mm

(4~7)62×26mm;(8~9)81×20mm

(10~12)(14)31×52mm

整版枚数:(1)28(4×7)

(2、3、13)35(5×7)

(4~7)50(5×10)

(8~9)45(3×15)

(10~12)(14)50(10×5)

齿孔度数:(4~7)(10~12)(14)11.5,其余齿度为11

印制机构:北京邮票厂

票面内容及印量:

(14-1)10分毛主席在著作 1000万枚

(14-2)10分《沁园春·长沙》 700万枚

(14-3)10分《满江红·和郭沫若》 700万枚

(14-4)8分《沁园春·雪》 1000万枚

(14-5)8分《忆秦娥·娄山关》 1000万枚

(14-6)8分《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1000万枚

(14-7)8分《采桑子·重阳》 1000万枚

(14-8)4分《七律·长征》 1000万枚

(14-9)4分《清平乐·六盘山》 1000万枚

(14-10)8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000万枚

(14-11)8分《浪淘沙·北戴河》 1000万枚

(14-12)8分《清平乐·会昌》 1000万枚

(14-13)8分《水调歌头·游泳》 1000万枚

(14-14)8分《菩萨蛮·黄鹤楼》 1000万枚

发行面值:1.10元

现市场价:25000元

发行背景:

毛泽东是一位在20世纪影响过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的人物。毛泽东不仅是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还勤奋好学,知识渊博。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精湛的理解,对中国古典诗词、书法艺术造诣尤深。中国历代丰富的书法艺术是毛泽东研习书法取之不尽的宝库。他青少年时曾临写过晋唐楷书和魏碑,使他有扎实的功底。历代书法中对毛泽东影响较大的是唐代僧人怀素。怀素的书法如笔走龙蛇,飞转圆动,神采飞扬。毛泽东的书法博采众长,气势磅礴,纵横潇洒,斜正呼应,错落有致,一气呵成,成为独具一格的“毛体”书法。毛泽东诗词在中国人民之中广为流传并深受喜爱。

【文7“三美”】

一为诗美。这十三首诗词反映了毛诗气韵之美、色彩之美、豪放之美、悲壮之美。现在研究毛诗的学者很多,毛诗己成为中国文学的一门学科。毛诗豪放奔腾,一泻千里,雄视天下,纵横万年。如《沁园春·雪》,“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至“成吉思汗”,“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类似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句比比皆是。毛诗又有意境之美,毛诗写景,其视角极为宏伟。有仰视:“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有平视:“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毛诗悲壮之美也感人至深,如《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这是一种悲凉霜景,使人沉思,使人振奋。

毛诗极为优美,一首诗就是一幅山水画,如“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五岭透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二为书法美,毛泽东的书法龙飞凤舞,笔力苍劲,气势磅礴,体现了毛的伟大气魄与广阔胸怀。文7这14枚邮票,其中13枚书法邮票都是毛书法的精品,既有魏碑、晋唐楷书之遗风,又有张旭、怀素草书之风格,吸收了前人的长处,而又创造性地发挥,成为亘古一绝,万人钦羡。

三为设计美。这套邮票由著名邮票设计大师孙传哲设计,“文革”时邮票色彩大都是单调的,政治气氛重,一片红海洋。但这套邮票以纯白衬底,以浓墨为诗词着色,布局大方,有疏有密,有张有弛,再饰以红色花边,这可真是热闹中的清淡,红海洋中的蓝天白云,难得难得。在“文革”邮票中一枝独秀,别具一格,所以令人爱不释手也。

【文7“三多”】

一为消耗的多。这套邮票虽说有的发行一千万枚,有的也只有700万枚,但当时电话还不普及,传递信息主要靠通信,加上为了宣传毛泽东思想,许多人都拿起笔来写信,信封上印有不少毛的语录、诗词,这样贴起邮票来,大都用文7这套邮票。这样连续十年,文7消耗很多。现在“大雨落幽燕”、“茫茫九派”这两枚邮票是非常珍贵的。

二是传媒介绍的多。这些年来许多报刊、杂志对“文革”邮票,特别是对文7介绍的多,不仅国内报纸整篇整幅介绍。而且台湾、港、澳也有不少报纸介绍。台湾有的邮刊以整版介绍。海外中文报刊也纷纷介绍。有的誉为“邮坛珍品”,有的誉为“臻品邮票”,有的誉为“美中绝品”,有的誉为“中华圣笔”。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福田一郎先生专门为《毛主席诗词》邮票举行了邮展,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多次举办毛泽东诗词文化邮票展览。

三是需要的人多。由于文7具有三美,有其独到之处,这套邮票与一般邮票相比,真有“鹤立鸡群”、“飘飘欲仙”之感,无论集邮的人或不集邮的人,无不喜爱,到了“如醉如痴”、“为伊觅得斯人累”、“众里寻她千百度”、“得来真乃费功夫”的地步,这就是这套邮票的魅力。这套邮票有人预测将为21世纪飞腾的骏马,“横空出世”有文7,几年之内值万元,此乃预料之中也!劝君及早收藏。

票面内容介绍: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原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新邮通讯(1967年至1970年发行邮票欣赏与解读)

《满江红·和郭沫若》:是毛泽东于1963年创作的一首词。是在《光明日报》上读到郭沫若的词深受感动所创作的一首鼓舞人心的反霸权主义的词。

1962年冬,中国刚刚走出三年困难时期的困境,中苏关系又开始紧张,苏联再在其报刊上连续刊登文章,攻击中国共产党。我国的一些媒体也连续发表文章,予以还击。同年年底,郭沫若填《满江红》一词,借此表达中国人民面对反华势力,团结一致,坚持斗争的必胜信念,同时也歌颂了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坚强的中国人民。毛泽东读后当即作此和词。本来郭词写的理直气壮,富有激情。但无意间似乎把反动派的声势过分看中了些:“沧海横流”、“天垮下来”、“世披靡矣”,未免言过其实。毛泽东的和词,就是针对这一点而发的。诗人高昂的时代巨人的头颅,对几伙苍蝇、蚂蚁、蚍蜉等害人虫,投以蔑视的目光,给以憎恶得申斥;并意气风发,大义凛然,发出了战斗的号召,显示了胜利的信心。本诗写于1963年1月9日,首次公开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的《毛主席诗词》。

原文: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新邮通讯(1967年至1970年发行邮票欣赏与解读)

《沁园春·雪》:1935年11月间,中央红军、陕北红军和鄂豫皖北上红军胜利会师;12月9日,北京爆发了“一二·九”运动,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进入一个新时代。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新的历史任务,毛泽东写下了这首词。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还有一种说法,1936年,毛泽东率领红军渡黄河东征,从山西省石楼县第一次踏上了山西的土地,并在石楼县留村写下了《沁园春·雪》。《沁园春·雪》是构思于渡河期间,写成于石楼境内。

诗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

此词不仅赞美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和多娇,更重要的是赞美了今朝的革命英雄。抒发毛泽东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新邮通讯(1967年至1970年发行邮票欣赏与解读)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这首词题目中的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建立在险峻的山峰之间,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娄山关一役关系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

长征过程中,土城战役失败后,毛泽东认真总结教训,亲自指挥了他一生最为得意的四渡赤水行动。他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挥师东进,再渡赤水,回贵州攻打黔军。

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红军二渡赤水后,于2月25日攻克娄山关,控制住这座雄关,使大部队顺利通过。随后,红军沿盘山道向关口猛烈攻击,又在点灯山一带的山梁上与敌激烈拼搏,经过反复争夺,终于占领点灯山高地,牢牢控制了关口。这时已近黄昏,红军在夕阳映照下,疾迅通过娄山关。2月 26 日,击溃了向娄山关反扑之敌,2月27 日在遵义以北粉碎敌三个团的阻击。28 日,红军乘胜追击再取遵义。这次战役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个大胜利,也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

2月28日,毛泽东随中央军委纵队登上娄山关,极目四望,欣然作笔,写下该词。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的心情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这首诗词。

原文: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1961年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工作会议,讨论工业、财贸、教育、科技等问题,以便深入贯彻“调整、巩固、充分、提高”的八字方针,是国民经济走出困境。由于时处“三年困难”时期,一方面有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的封锁及施加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作者本人在前一时期的失误,作者此时的心态较为复杂,处境也想当困难。作诗之日,是作者引以为豪的“秋收起义”三十四周年纪念日。因此,作者此时心中虽有忧愤苍凉成份,但更多的却是作者性格中的坚韧自信及不畏压力的奋争精神。本诗写于1961年9月9日,首次发表于1963年12月版《毛泽东诗词》。

原文: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采桑子·重阳》:此词作于1929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10月11日。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诗情画意,最为浓郁。它写了深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故称九月初九为重阳节。1929年10月11日就是重阳节。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军,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10月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菊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原文: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七律·长征》: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1935年9月中旬,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1935年10月初,国民党一方面调集重兵“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另一方面在六盘山一带建立防线,妄图围歼长征红军。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佯攻天水,示行于东,然后出敌不意,从哈达铺掉头北进,攻克通渭城,进入平凉、固原大道。

1935年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之后,长驱直入,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今吴旗县),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这首《清平乐·六盘山》就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该词最早发表在1957年1月的《诗刊》,1961年9月为宁夏干部书写此词时改为“红旗”,手迹发表在1961年10月7日的《光明日报》。

该词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红军彻底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坚定决心,抒发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原文: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同毛泽东的其他两首诗作《五律·张冠道中》和《五律·喜闻捷报》陆续写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即1945年8月至1949年10月。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这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艰难地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

1949年4月,国共双方分别派出周恩来和张治中一行人在北京进行和谈,4月15日通过了《国内和平协定》,要求蒋介石政府必须4月20日予以批准。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遵照毛泽东和朱德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的要求,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等统一指挥的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的百万大军,即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并于四月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欢欣鼓舞,于是写下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该七律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原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新邮通讯(1967年至1970年发行邮票欣赏与解读)

《浪淘沙·北戴河》: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实力增强,农村的合作化运动以有较大的进展,对工商业的改造也开始着手,建设一个工业化的强国的伟大目标也开始提出。以上就是这首词的写作背景。1954年夏毛泽东到北戴河住过一些日子,在此填了这首词。词中描绘了北戴河壮阔的场景和渔民出海的情形,怀古思今,热情地歌颂了新时代的新生活。

《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主席于1954年于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这首词生动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原文: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清平乐·会昌》:1928年,内战爆发,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政府,对我军进行“围剿”,从1931年起,王明继李立三之后的“左”倾社会主义路线,给党及革命事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工农红军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取得了1931年至1933年春的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3年夏蒋介石亲自策划了第五次“围剿”。当时,以博古为代表的中央临时政府推行“左”倾政治策略和军事策略,并反对排斥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他们不顾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教条地提倡进行所谓“正规”战争,以“阵地战、消耗战”来对抗国民党军队的进攻,采取了“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进攻路线。而此时毛泽东在距离北部前线很远的南县视察工作,兼养病住在会昌文武坝,未能参与反“围剿”的主要战役指挥。结果反“围剿”节节失利,愈打愈困难,在此情形下,1934年10月离开中央苏区,开始了著名的长征。

这首词作于1934年7月,毛泽东在会场登山后所作。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党内军内已无发言权,但他并不气馁,调整心态,坚持自己的观点。在他自己说的没有发言权的1931年到1934年的那些日子里,他埋头于做调查研究、读书、向中央提建议,而不是“赋闲”。“踏遍青山人未老”就是他的这种精神的艺术写照。作者自己曾说:“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会昌》词的基调是昂扬的,语言是雄奇的,反映了毛泽东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但是字里行间也隐约表露了词人的忧虑和愤懑。

原文: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突飞猛进的新局面。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毛泽东视察了全部工程。1956年毛泽东巡视南方,又视察了大桥的施工。6月1日、3日、4日毛泽东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写下了此词。

该词描绘了1956年中国积极建设的现象,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体现出来毛泽东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达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原文: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菩萨蛮·黄鹤楼》:1927年4月11日,国民党军队缴了上海工人纠察队的枪,次日,又向罢工示威的工人开枪。在长沙,5月21日,何键、许克详开始捕杀共产党员,中共湖南省委退让,取消了10万农军进攻长沙的计划。毛泽东当时在武汉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4月27日的中共五大上,毛泽东提出的“迅速加强土地斗争”的建议未能得到讨论。毛泽东准备应付突然事变,把妻子和三个孩子送回了湖南。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宣布“清党”,国共两党彻底分裂。在大革命失败前夕,毛泽东曾途经武汉,怀以苍凉悲壮之情登上黄鹤楼一吐心曲。

《菩萨蛮·黄鹤楼》是毛泽东于1927年创作的一首词。该词是在当时中国正处多事之秋,大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北伐虽然获得了一些胜利,但军阀及各种势力依然存在,蒋介石总揽大权、积极反共的背景下创作的。该词表达了毛泽东对于他所处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也写出了对革命前途的焦虑,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对革命抱有坚定信念的乐观。

原文: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89345.html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新邮通讯(5G)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