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6年12月16日,301医院里一场手术即将进行,全体医护人员严阵以待。
这是一场严格保密的手术。
因为动手术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中央副主席——邓小平。
按规定,给首长做手术必须得到上级批准,且只只有参与手术和护理人员才能知晓。
术前邓小平告诉医生,他相信医院,相信医护人员会尽最大努力为他治病,但事无绝对,要是出了什么问题就全由他自己负责。
这番话虽是为安慰医生,也足见邓小平对医院的信任。
301医院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它和所有医院一样,就是负责救死扶伤的地方,但这里的病人很多却是中央和军队要员,这使得它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要了解301,还得从一个重要人物说起……
解放后,北京协和医院被军队接管。随着外交情况的变化,协和的名声日噪,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慕名前去看病。
这从侧面印证了协和医疗水平与技术的强大,另一方面却也带来隐患。
军队管外国人毕竟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军人和外国人一起看病不利于保密。
1955年,周恩来总理为了这个问题左思右想,找到了一个人来解决这一问题。
他就是洪学智。
洪学智
洪学智作为我国后勤部副部长兼参谋长,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他从1929年参加革命起义,一路经历了抗战、解放战争,凭借其坚决果敢的作战风格,在每个指挥岗位上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建国前一直从事军工作的他,又是怎么转到军队后勤工作的呢?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为适应战争需要,时任志愿军副司令员的洪学智,还得兼管后勤工作。
这份工作可不简单,给洪学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志愿军入朝仓促,没有成立专门的后勤部,随着战事推进,部队因缺粮缺弹,不得不停止进攻。
为此,次年4月洪学智特地回北京向周总理阐明建立后勤部的紧急性。
一月后,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由洪学智兼任司令员。
1951年7月,朝鲜山洪暴发。敌人趁此对我军发动猛攻,且对志愿军后方进行绞杀,阻断物资供应。
后方部队在同洪水斗争的同时,又要想尽一切措施反击敌人。
洪学智左一
为此,洪学智创造出“片面运输”、“顶牛过江"、“水下桥”等运输战术,以应付洪水和被破坏的铁路桥梁,保证运输通畅。
粮食被水打湿,他就动员30余万人参加翻晒粮食的行动,粮食不够,他就去平壤向金日成借粮食物资。
入秋天凉后,敌方妄图抢运我军冬装,洪学智加强防空警戒工作的同时,不忘加大对桥梁铁路的维修与保护。
在严密的组织与防范下,后方143万套冬装只损失了0.52%,志愿军指战员全部穿上了棉衣。
另外,后方部队在与军队以及朝鲜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耗费十个多月建成了一条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连美国司令范弗里特都忍不住感慨,共产党的后勤工作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志愿军正是凭借奇迹般强大的后勤保障,一路劈荆斩棘彻底粉碎了美军的野心。
1953年,彭德怀在接受朝鲜最高级的一级国旗勋章后说:“如果真的要论功行赏的话,得勋章的应该是洪学智。”
彭总此言不虚,洪学智在反绞杀战中作出了特别突出的贡献,也实至名归获得了同样的荣誉和勋章。
而鉴于他在后勤部的出色表现,回国后,军委决定让洪学智继续搞后勤工作。
于是,1955年周总理才会专门找上洪学智,商议成立解放军总医院的事。
最终商议点结果是,将协和医院归国家卫生部管,再重新成立一所全军性的医院。
事情敲定后,洪学智便马不停蹄,着手规划建立解放军总医院。
首先,考虑到时间与经济成本,他决定以现有的301医院为基础,扩建充实。
所以建成后的医院也继续沿用301之名称为解放军301医院,直到 1957年,正式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在病房楼的设计上,洪学智选择的是典型的苏联模式。
他在朝鲜战场上积累的后勤经验,不一定全然适用于和平时期的工作。
当时中央领导有明确的指示,新中国的后勤要参照苏联体制来建全标准。
建成后的301病房大楼呈典型的苏联式凹字型。凹心中间是大门口,一侧为办公室,各种实验室,阶梯教室。
另一侧则是病房,共七层,十六个病房,每个病房平均40几张床,粗略估算有近700床位。
而楼下的还有着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能通门诊大楼和外科大楼,兼具了便利与安全性。
301医院建成后,就成为了全军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要领导人、高级知识分子、高端技术人才,301医院专门开辟一栋防卫严密的病房楼。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南楼”。
南楼
南楼门口两侧有警卫,周围还有三人一组的流动哨,出入其中必须要有凭证。
除了有治疗护理任务的医护人员,其他人就不能到这里来。
在基础建设落实后,洪学智着手第二步内容——人才的配置。
当时,全军有80名医务技术骨干在协和医院学习进修。
洪学智原本想的是把这批骨干调到301工作,同时再从协和医院抽调一部分骨干来。
然而事情却有变数,协和那边舍不得放人,不仅协和医院的骨干一个没给,军队的骨干还被留了一半。
军队一度为此跟协和争得不可开交。
最终洪学智退让一步,当时人才奇缺,协和也是爱才心切,祖国正是困难时期,大家应该团结一致攻克难关才是。
不论协和还是301,都是咱们国家的医院,既然和谐外国人多,那么就该有更强的力量支撑国家的形象。
就这样,301医院除从协和调回的几十名医生,又从各军医大学抽调了一批人培养,解决了这个难题。
301医院成立后迎来了全国各地的军区病人,入住过叶剑英、聂荣臻、钱学森、季羡林等著名人物。
就连洪学智自己也两次入住南楼治疗。
洪学智与邓小平
而让301医护人员最难忘的病人,还是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
1976年末,邓小平同志住进了301医院。
第一次见到他的医护人员都有些意外,他身上丝毫没有政治家的严肃深沉,就连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都十分和气。
在得知需要手术时,邓小平同志也是豪迈地来了一句“没事!”
见状,众人高悬的心才算落了地,这位身着中式棉袄,面容和蔼的领导人,此刻和他们平时接触的病人也没什么不同。
尽管如此,他也不是一位普通病人。
国家有规定,给首长做手术必须要将情况报告上级,且要严格保密。只有参与手术和护理的人才知道邓小平手术的事。
所以,医院的首要工作就是安排保密。
重要领导人的病房肯定是选在南楼,邓小平入住第五层,整层楼只住他一人,病房还配有专用的电梯。
为全方位确保隐秘安全问题,这一层设置了工作间、会议室、活动室以及会诊医生办公室,配套可说相当周全。
所有人都非常重视这场手术,院长和主任亲自在台下指导,七名顶尖医生为邓小平同志保驾护航。
如此精心周全的准备,也给了邓小平很大的信心。他相信国家最顶级的医院,相信祖国的医疗技术实力。
所以在手术前,他才会说出完全信任医院,出了问题他自己负责的话。
幸而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邓小平连血都不需要输。
这得益于邓小平同志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他坚强的意志力更是让人敬佩。
手术时,他不想睡觉就没有做全麻,在台上一声不吭,非常镇定地地熬过了全程。
术后,任何止痛药物也没用,尽管很难受,他也躺着忍耐。
第三天,在体内还有两根导管的情况下,邓小平就坚持要靠自己站起来,所有人都捏一把汗,没想到他真就做到了,堪称奇迹。
恢复期间不能抽烟,但邓小平是个老烟枪,要他戒烟怕比登天还难,可他偏偏也做到了。
他说不抽,一支烟都不抽,医生还问他要不要吃点糖戒烟,邓小平却道:“不用,那是自己糊弄自己,戒烟还吃什么糖?主要还是不想戒。”
医护人员都被邓小平的自强不息与自律甚严所打动,此前他经历了数次政治风波,正如他奇迹般站起来一样,不管人生落到何种境地,他也依然能重新起来。
有医生开玩笑地问首长出院了以后,要怎么领导大家干啊。
当时国家的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时局也不太稳定,周总理去世,叶元帅年事已高,毛主席身体也很不好了,众人都希望小平同志出来主持大局。
邓小平闻言,斩钉截铁地表示,还是按自己那一套去做,大不了再次失败而已。
简单的一句话,却有着坚定的力量,几十年革命的历练没有使这位领导人沮丧退缩,反而愈加坦荡从容了。
新时期的建设迫在眉睫,在手术后三个礼拜不到,邓小平就带病去开会了。
1977年春节过后,痊愈后的邓小平出了院,组织安排301医院的医生来到其身边做医护工作。
20年后,邓小平首长患帕金森病晚期,再次住进了301 医院。
这次病房是在南楼的顶层,平时主要就是随身的医护人员陪着他。
那时候,他眼睛看不太清,耳朵也背了。
有一次,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邓小平》纪录片。
他看半天才知道是演的自己,动动嘴角什么也没说,笑了笑,一集一集往下看。
耳朵听不见,医护人员就替他复述电视里那些颂扬他的话,这位93岁的老人却露出一抹不好意思的神情。
然而这般可爱的首长,之后病情却越来越重,连电视也看不了了。
但就算是陷在疾病的折磨中,他依然坚强又平静,这却更让大家心疼。
301的医护人员们和首长的工作人员陪着他从严冬跨到新年,每个人都在祈盼他病情好转。
他们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大家的门上,上联:“同吃同住同欢乐同在一个空间”,下联:“爱国爱家爱事业共为一个心愿”,横批:“一切为了首长”。
正月初一这天,所有人都没回家,自愿守在首长病房旁,警卫秘书把大家聚一起共贺新年,当众人举杯,话却说不出口,唯有泪水不断留下来。
每个人都希望奇迹发生,希望这位一身傲骨的首长能够再带领中国继续前行。
可惜没有奇迹,12天后,邓小平呼吸衰竭,与世长辞。
2月24日上午,组织在南楼简单举行了邓小平遗体告别仪式,所有医护人员同国家领导人们一起向他表达了最深的哀思。
邓小平生前就捐献了角膜和遗体,按他要求丧事从简,骨灰也撒到祖国大海里去。他什么都没有留下,但他却永生在每个人的心中,留在了祖国的山川河流,留在了祖国最后一道防线上,也许心里一直记挂,想亲眼看见,那个离家的孩子“回家”。
2003年3月16日,301医院急诊科敏锐及时地确诊了北京第一个非典病人,拉响了北京抗击"非典"的警报。
面对肆虐的病毒攻击,301医院以实际行动当先锋、挑重担,用爱心和技术创造了奇迹。
在急诊科经治的病人中没有一例死亡,全科没有一例医护人员被感染。
2020年新冠来袭,301医院依旧保持高度警觉,筛查出了北京第一例患者,冲在防疫第一线,履行着军人的使命担当。
301作为军队头排医院一直秉持着军人本色,若有战,召必至,不管是汶川地震、天津港爆炸还是病毒,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在疫情或是灾害的“战争”里,他们就是国家最坚实的后勤部,充分保障着群众的生命安全。
精神在,血脉就在,这所军队建立的医院传承了坚毅的基因,守护着红色的根脉,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英雄。
参考资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微省金寨县委员会.金寨文史 第8辑[M].1993
李炎唐口述 肖思科整理.南楼往事:301医院保健医生的回忆[M].2008
洪学智.洪学智回忆录[M]. 解放军出版社,2002.10
吴志菲.邓小平的临终时刻与身后事[J].文史精华,2004.08
共和国领导人如何面对病痛[J].人人健康,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