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薛震
树叶沙沙响,必定有风来。凡事有因必有果。
当我问起薛震为什么要做音乐时?他给了我个不一样的答案。
他说喜欢音乐,因为音乐改变了他的童年,而他做音乐是从大学开始,原因只有一点:“虚荣”作祟,缺钱谈恋爱......
与现在高大,健壮不同的是,小时候的薛震瘦瘦弱弱,内向,常被大孩子欺负,只有在音乐的世界里他才不受侵扰。
小时候的薛震在大院和奶奶弟弟的合照
从朱枫,张蔷、邓丽君、欧阳菲菲等歌星到民谣,摇滚,流行,荷东猛士Disco等曲风,虽然当时条件差,音质渣,但薛震却慢慢地养成了对音乐的依赖。
那时的他住在企业大院,大人们常外出工作,不知谁家从上海带来一版《世界之星合集》的磁带,于是薛震急着去翻录,开始听英文歌。
要知道,当时英文歌的旋律非常超前,无数内地港台歌手也竞相翻唱,自然,薛震就“迷”上了。
尤其是威猛乐队的这首Careless Whisper,上五年级从没学过英语的他就用着录音机一遍遍地放,又一次次地按暂停,硬是把歌词用拼音全部标出来,照着学唱。
中学时期他便已经累计学会600-700首英文歌,中文歌曲更是破千。
当场他还和我算了笔账,想要积累这么多歌曲,首先得成倍的听歌,再按照喜好去学唱,三十岁以前用来听歌的时间,累计至少有十年,差不多30000小时,远超10000小时定律!
对他来说,音乐改变了童年,也改变了他的性格。从“人群恐惧症”到开始上台唱歌,甚至后来还为了克服紧张感去竞选学生会主席.....
为了耍酷,为了“虚荣”,为了赚点外快谈恋爱,大学期间的薛震到了酒吧做驻唱。
薛震与现场乐队成员的合照
当然,毫无经验的他头几次演出简直磕磕巴巴,洋相频出。
为了避免再出问题,薛震整晚都在背歌词,做演练,但越这样做喉咙越痛,发音也越不好。这使得他愈加着急,愈加逼迫自己,却只能拖得更加疲惫。
薛震说他开始整一周的表现都不怎么好,酒吧老板就叫他唱完明天就“下课”吧。
那天,他的心情十分低落,就好像梦想破灭,走下了乐坛一般。
抓着最后的机会,他一反常态唱了首李克勤的《MY SHIRLEY》。也许是当时的心情对上了歌曲的心境,演唱下来反响非常好。
当晚,酒吧老板挽留了薛震,他也明白了一点,歌曲想要打动人,靠的不只是喉咙,还有心。
离开校园的他做过一些产品也到音乐餐厅做过驻唱。在“法瑞2000”最久。
两年下来,他结交了不少宁波的音乐人,也觉得自己需要有更多的音乐体验。
在朋友的介绍下,薛震来到了杭州最好的酒吧。用他的话说,这段时光他发现了音乐的新玩法,让他脱胎换骨。
这里的舞台承载更大的音乐现场体量,可以用综合一切的演绎方式来唱歌。
这里也汇聚了大量的顶级歌手、乐队,他们不仅带来了极具生命力的现场音乐,还通过现场演唱的积累创作了丰富的原创作品。
而且和西餐厅的高冷恰恰相反的是,音乐酒吧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地方。
这里薛震对现场音乐有了新的认知,音乐不只是演唱,也不是孤独存在的。
十几年前的唯一的海报照片
而歌手更不是仅仅靠喉咙就行,尤其在酒吧,歌手是一个综合素质全面的职业,除了唱歌,还需要创造现场气氛,把握全局,学会与顾客交流、能面对危机进行干预及处理。
慢慢的,他开始走进管理层,但运营和驻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酒吧有独有的方式,讲究不是非黑既白的分寸,台上台下如何表达,是否能做到不卑不亢,细节到坐姿和站姿都有考究。
但酒吧的人流量巨大,各种现象频发,也算是看尽了人间百态。
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群体,酒吧和音乐的特质自然会吸引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当然也有不少客人喝醉甚至闹事,该如何和他们聊聊,听他们或哭或笑,稳定情绪并最终把他们送上出租车也是门学问。
这时他指了指眉毛旁的一道伤疤说是劝两个醉酒客人打架时留下的,虽然事后都道了歉,但疤痕是去不掉了。
和义大道
后来薛震回到了宁波和朋友合伙在和义大道经营了一间酒吧,开始带领自己的团队。
薛震说那段日子是美好的关于音乐的日子,每天酒吧里各种音乐秀场,各种大合唱,时时的心动不断。
适逢微博开始兴盛,薛震也受邀上过电视台,全国级的演唱会......成了许多人口中的“娱乐业大咖”。
宁波图书馆音乐沙龙
可他并不那么认为,觉得只不过恰巧出现在音乐的时间里,而已。
酒吧是薛震感受音乐且是他可以表达的方向,但它不是音乐的全部,音乐文化包罗万象。
毋庸置疑,音乐的核心和基础是创作,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作品充斥在网络之上,或优或劣先不评论,但继续走过去的老路,是行不通的。
因为单纯演唱的力量越来越小了,酒吧还能再走出几个巨星?为什么最近几年都不再产生伟大的旋律和声音?
好的作品想要是沉淀、积累、给心灵带来些什么...就必须先回归音乐的本质,站在原点上,走一条时代的新路。
所以说音乐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成了一整块产业链。
如何将演唱这个基础的东西做成丰厚的音乐产品和音乐项目就是他未来的走向。
他说,其实做任何产品的本质就是“出卖”,出售和贩卖,每个人都在出卖,销售的方式和内容决定了一个人的品格。
当他唱歌的时候,他出售的是声音,当他做管理时,出卖的是能力。
如今,他和音乐家朱在刚先生一起运营大树音乐,贩卖的就是音乐创作和理念,做的是投资。
薛震与朱在刚老师
赵雷的《成都》沉淀过几年,如今火了!而我们的城市?是不是也需要同样的方式?如今的宁波关于音乐产业的势头强劲,也许我们可以大胆一点,打造一个本土的音乐剧,不为别的,只为好听。
音乐的情怀的是独特的,他有个计划,通过各种文献资料把宁波流行娱乐30年的文化串一串,重温当时的美好与热血。
协同老炮们和音乐新势力做个专辑,也许做个演唱会,关于音乐的一切都值得向往和努力。
时间改变了一切,但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而在无止境的时间维度里,人是相对静止的,文化与思想才是绝对运动的。
从喜欢音乐到歌手、管理者、投资人,薛震经历了许许多多,性格也大为颠覆。
每一次蜕变都会带来生活上的感性认识,而生活的感性认识又可以更好地蜕变,这就是从事音乐的他。
用自己的方式感受飞速变化的世界。
没错,他是薛震,他也是宁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