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伦飞(和盖茨)

  • 职业人才
  • 2023-12-28 08:00
  • 龙泉小编

“嗨,我是史蒂夫•乔布斯,请帮我接亚当•奥斯本。”

对方回答老板不在,问要不要留言。

“好,”乔布斯说,然后顿了一下,“告诉亚当,他是个混蛋。”

亚当•奥斯本是生产便携电脑的奥斯本公司的创始人,他在1981年4月的西海岸计算机展览会上,嘲讽了苹果公司研发中的麦金塔电脑,这让乔布斯火冒三丈。

施乐梦工厂中的又一个“盗梦者”

7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加州的家酿计算机俱乐部聚会上,台下的听众中经常会闪现乔布斯的身影,台上经常会出现的一位主持是李•费尔森斯坦,而穿梭于听众之间兜销自己图书的则是亚当•奥斯本。

伦飞(和盖茨)

亚当•奥斯本

“奥斯本是一位在曼谷出生的典型的英国人,浑身上下收拾得非常利落,他留着细长的褐色小胡子,文字中透露出的专横自负的口气使得人们对他在商业刊物上的专栏恶评如潮。”作家史蒂文•利维在《黑客》一书中这样评价他。

奥斯本的那本书叫《微型电脑入门》,书稿起初被出版社拒之门外。他很恼火,遂决定自己出版,结果书卖得不错,合计销了3万册。以姆赛公司的一位高管很欣赏此书,让自己公司每销售每一台计算机都附赠一本该书。不久,奥斯本成立了自己的出版公司,专门出版计算机类图书。有一段时间,李•费尔森斯坦曾成为奥斯本的兼职图书编辑。

在乔布斯1979年11月参观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之前,奥斯本也参观了一次这个梦工厂。和乔布斯要花钱“买门票”不同的是,奥斯本是被施乐邀请去参观的,因为他当时是《时代》的计算机专栏作家,施乐公司可能希望他能对自己美言几句。

施乐梦工厂的一个产品显然也启迪了奥斯本,这就是激发乔布斯灵感的Alto电脑的微缩版——Notetaker,它看起来像一台缝纫机,使用时需将它侧面放置。

Notetaker显然是便携电脑的雏形,但施乐只生产了数台样机,就束之高阁了。当时似乎没有制造便携电脑的氛围,费尔森斯坦说那时“没人会宣称‘我在制造移动电脑’,能制造出一台不移动的电脑就已经够困难的了。”

参观完施乐梦工厂后不久,奥斯本把自己的出版公司卖给了麦格劳•希尔公司,购买价格没有公布,但据说在300万~1000万美元之间。奥斯本说:“我的钱多得把我的口袋都烧了一个洞。”虽然他暂时栖身于麦格劳•希尔公司,但他有了一笔点燃自己梦想的资金了。

奥斯本曾和比尔•盖茨交流对开发便携电脑的构想,后者很欣赏他的想法,认为这是电脑领域的下一个开发目标。结合Notetaker给他的启发,奥斯本决定生产便携电脑。

艺术大师毕加索有一句话:“认为自己行的人,就行;认为自己不行的人,永远不行。这是不容争辩的定律。”

出版商要造便携电脑

1980年4月,在旧金山西海岸计算机展览会上,费尔森斯坦正在闲逛,忽然听到有人叫他。他回头一看是奥斯本,对方正站在麦格劳•希尔公司的图书展台中。奥斯本称想和费尔森斯坦会晤一次,讨论一下开发计算机新产品的想法。

费尔森斯坦此时囊中羞涩,急需找一个工作。再次见面后,奥斯本称他想制造便携电脑,并在纸上勾画出他心目中的产品,它很像施乐的Notetaker。

“奥斯本说市场存在一个大如卡车般的漏洞,他准备填补这个窟窿。”费尔森斯坦这样回忆。奥斯本热情洋溢地表示汽车业的先驱亨利•福特就是自己的目标,他想让自己生产的计算机人手一台。

奥斯本想请费尔森斯坦设计出这个产品,并承诺给费尔森斯坦25%的公司股份,后者答应了。公司招牌挂出去后,奥斯本开始到处做推介。有人讥讽地说他应该继续写作,批评别人的产品,而不是生产一种低劣的产品被人批评。

费尔森斯坦呆在一间合租的、像车库一样的房子里,开始了产品设计工作。那似乎不是一个能够启发灵感的地方,透过窗户就可以看见一家化工厂里腾起的滚滚浓烟,像一道黑色的巨龙,不时刮来呛人的味道。也许这是硅谷创业者的宿命,伟大的产品和创意多诞生于条件较差的地方,譬如车库、仓库、谷仓等。

费尔森斯坦在墙角支起绘图板,用纸和笔开始设计第一台商用便携式电脑——奥斯本I型。他说:“亚当是奥斯本电脑之父,我想我应该是它的母亲。”

费尔森斯坦自幼就喜欢捣鼓收音机,他曾回忆起自己少年时最幸运的一件事:他父亲的一位朋友缴清费用参加了一个收音机和电视机修理的函授课程,可上了一半,不上了,把这个机会给了他,他如获至宝地上完了这个课程。

费尔森斯坦深受二战以后的科幻小说的影响,对未来充满了恐惧。他说:“工业的基础可能会在刹那间坍塌。人们应当有能力在荒芜社会的碎石中找到零件使机器正常运转,因此机器的设计应当简洁,让用户懂得如何安装。”他略显夸张地说:“我设计的东西用废弃的罐头盒也能组装起来。”

“你的设计不仅要完美,而且还要够用,工作起来顺畅,制作上可行,既便宜,又不含任何异想天开的创意,这几乎成了一个艺术问题。”他还说,“我的思路必须极其疯狂,还要打破一切陈规。”

在费尔森斯坦进行产品研发时,奥斯本则着手进行公司的宣传工作。作为曾经的报刊专栏作家,奥斯本称自己了解报刊,也因此利用了报刊。他抓住新闻记者希望能写出引人入胜的故事的心理,推销了自己和公司。

奥斯本可能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过度利用媒体炒作,也为后来的媒体对他的放大性负面报道埋下了种子。

经过媒体的渲染,奥斯本深受大众欢迎。费尔森斯坦曾这样委婉地评价奥斯本:具有英国血统的他熟悉美国人的脾性,知道美国人很容易对带有英国口音的人言听计从,因此他也就游刃有余地加以利用。

奥斯本给费尔森斯坦的设计截至日期是1981年1月底,计划赶上3个月后举办的西海岸计算机展览会。后者不无忧虑地说:“工作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张,我们根本没时间停下来问一句‘我们做得对吗?’”

伦飞(和盖茨)

《极客:改变世界的创新基因》一书的作者为姜洪军,即《锐智号》老姜,欢迎长期关注《锐智号》

初出茅庐,精彩纷呈

费尔森斯坦提着奥斯本I型这一款所谓的便携电脑,走过4个街区,前往西海岸计算机展览会大厅,等他到达时,累得胳膊都快要脱臼了。

奥斯本I型重达11公斤,可以勉强塞进飞机座位底下,它的显示屏很小,电源变压器产生的电磁干扰还会造成屏幕晃动。但这是1981年4月,IBM划时代的第一台台式电脑还要在4个月后才正式亮相。所以,奥斯本I型电脑一亮相,就受到观众的青睐。

奥斯本I型便携电脑

观众中有前来探营的苹果公司麦金塔设计小组成员,他们围着奥斯本展台指指点点。麦金塔电脑的设计师安迪•赫兹菲尔德当时在场,他回忆奥斯本I型“外观看起来像个过大的便当盒,键盘加装在掀盖后端,内建两个软盘驱动器,中间有个5英寸大的小屏幕。我们看了有先点惊讶,因为它和杰夫•拉斯金为麦金塔电脑所画的原始草图有些地方莫名地相似。”

奥斯本被他们的指手画脚吸引了过来,他看着苹果员工的入场证,调侃他们:“啊,苹果来的家伙,你们觉得奥斯本I型怎么样啊?比苹果II热卖10倍吧?”他接着让苹果员工捎话给乔布斯,说奥斯本I型的销量将超过苹果现有及正在开发型号产品的十倍。

苹果员工回去后,把奥斯本的话告诉了乔布斯。乔布斯操起了电话,给对方的接线生留下了对亚当•奥斯本的粗口,他还说:“我听说亚当对麦金塔很好奇,你告诉他,麦金塔棒到会让他的公司关门大吉,而且连他自己都可能会帮自己的孩子买上好几台。”

不知道奥斯本是否听到了乔布斯“恶毒”的预言,即使听到了,也不会在意,因为展会上观众的热烈反应让他信心满满。展览会结束后,他拍着费尔森斯坦的后背,兴奋地说:“有产品就有公司。我们要制造产品,销售产品,就这样干下去!”

伦飞(和盖茨)

青年乔布斯

费尔森斯坦也自豪地说:“奥斯本I型是向空白领域迈出的一步,是一种信仰的飞跃。”

奥斯本频繁地会晤软件公司,甚至邀请盖茨在奥斯本计算机公司的董事会中任职,后者虽然拒绝了,但接受了奥斯本向他提供的公司部分股权,以换取使用微软的BASIC语言。奥斯本以此方式获得了一批软件公司的支持,这样含软件在内的奥斯本I型整机价格仅1795美元,而那些软件原先本身的价格就在2000美元以上。有人说,奥斯本实际上是在卖软件,免费赠送计算机。

这年7月,奥斯本I型正式投放市场,销售形势火爆。按照奥斯本的市场规划,第一年每月的销售额为1万美元,可到了9月,月销售额就攀升至100万美元。与此同时,奥斯本继续展开宣传攻势,让公司和自己的知名度迅速飙升。这一段日子对于奥斯本来说,就像阳光下的海浪那样闪耀着梦想与希望。

不过,奥斯本公司飞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开始浮现。正如《从核心中盈利》书作者克里斯•祖克所说的那样:“成功增加了机会,但机会的增加同时也使决策和对机会进行优先排序变得非常复杂,因此也就增加了风险。”

市场需求的快速增加让奥斯本公司处于满负荷运转的生产线吃不消,结果造成交货延迟和质量下降。奥斯本I型上市的6个月后,有10%~15%的机器在90天的保修期内需要修理。一家零售商卖了225台奥斯本I型电脑,却不得不进行400次维修,于是一气之下就不再卖它了。《加利福尼亚》杂志评价说奥斯本1型是一个革新型的产品,但也是一个“骗人的玩意儿。”

在外部市场,大量的风险资金涌入了这个领域,跟风模仿的公司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竞争很快白热化。起初奥斯本没把它们放在眼里,可不久,这些“山寨”公司开始侵蚀奥斯本的市场份额。

费尔森斯坦曾评价奥斯本是一个全能型的企业家,而大部分史学家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奥斯本只是个创业者,但不是一名管理专家,奥斯本工作风格就像一个救火队员,哪里出了问题,就到那里解决。奥斯本后来也承认:“在管理公司的日常工作方面感到不能胜任。我喜欢做一名出创业者,而不喜欢当一名经理人。”

《小王国》的作者、红杉资本合伙人迈克•莫里茨说过:“创业者与首席执行官看似只有一步之遥,实则相去甚远。首席执行官多为按部就班的培养和教育的产物。创业者,至少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却是桀骜不驯、不可遏止的天性爆发的结果。”

罗杰•福尔克在《漫谈企业管理》中提到:“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他才会干得最好。”

奥斯本公司董事会当时也看到了这个问题,于是给奥斯本施加压力,请他让贤,并选择芝加哥一家饮料公司的高管罗伯特•乔内奇来做公司总裁。

在混乱与内耗中破产

乔内奇上任后,发现公司组织松散,缺乏规划,而且存在大量无法收回的坏账和没有价值的库存。他开始整顿公司,解雇公司一批经理人员。

在此期间,他和奥斯本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奥斯本对外称自己遭到了无情的秃鹫的洗劫,话中的“秃鹫”,显然是在影射乔内奇。

1983年上半年,公司大张旗鼓地宣传新机型——“管理者”,但这却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影响了奥斯本I型的销售,因为消费者和经销商翘首期盼新机型的面世,而不肯再买上一代的产品。

虽然公司称新机型“管理者”与奥斯本I型不形成竞争关系,但无济于事,订单迅速从1万台衰减为100台。当“管理者”推出时,奥斯本I型有2万台滞销。奥斯本后来回忆说,他曾经对公司高管提出过警告,称奥斯本I型机销量大幅度下降与“管理者”的大肆宣传有因果关系,可没人听他的。

不过,奥斯本自己随后的一个表态,让新机型“管理者”也面临困境。原来,在IBM推出自己的品牌PC后,到1983年,它已经在业内逐渐成为一种标准。奥斯本“管理者”机型却不能与之兼容,这是个问题,但在当时还不太严重。可是在“管理者”推出一周后,奥斯本称公司准备与IBM兼容,这给消费者的感觉是“管理者”也将是被淘汰的产品,奥斯本新旧两款产品在市场上都遭遇滑铁卢。

与此同时,公司管理混乱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费尔森斯坦说:“公司一半的员工是在纠正另外一半员工所犯的错误。”

1983年4月26日,奥斯本在参加一个讨论会时接到一个不祥的电话,称公司在这个周末出现了亏损。随后形势急转直下,库存无法消化,新增设备和大量的广告投放吞噬了现金流,原来准备进行的上市计划也被迫搁浅了。公司虽然研发了有竞争力的新一代产品,但是无法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投入生产。

分析师约翰•德沃夏克说:“该公司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从一无所有发展到上亿美元资产的大公司,谁能具备如此高速发展的企业经营经验呢?这种人是不存在的。”

“暗雪迷征路,寒云隐戍楼。”1983年夏天,奥斯本公司解雇了一半的员工。9月13日,公司宣告破产,负债4500万美元,600个债主等待偿还债务。一家媒体抓拍了一张奥斯本用公文包挡着脸从大楼里匆匆赶出来的照片,形象极为狼狈。

费尔森斯坦总结说:“现实并非现实。人们就像家养的动物,习惯追随那些似乎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人。我还悟出了一个道理,如果你想针对某种产品办一家公司,但不知道怎样才能将产品投入生产,那你就要遇到大麻烦了。”

后来,奥斯本与作家约翰•德沃夏克合写了《超速增长》一书,讲述奥斯本公司的兴衰史。有两家出版商拒绝出版此书,奥斯本再次自己出版了这本书。在书里,奥斯本把自己描绘成无辜的牺牲品,说自己错误地相信了别人,他认为乔内奇应该承担公司衰落的责任。而乔内奇予以了反击,称这本书为三流小说作家的劣作。

“唯余旌旆影,相逐去悠悠。”奥斯本在自己开启的便携电脑之旅第一站就下了车,随后上车的有康柏、苹果、东芝、IBM、惠普、伦飞、恒升、联想等一系列公司。

奥斯本公司还以自己的失败,为管理界“创造”出“奥斯本效应”这样一个管理术语,意思是:公司新型号还没有上市,就宣布自己要推出更高档的产品,而又迟迟无法交货,消费者停止下单订购现有型号产品,最后导致公司陷入困境。

开创便携机先河的亚当•奥斯本后来一度想在软件领域有所作为,照片上的他做咬软盘状

一页风云散

“亚当最近死于南部印度,他数年前就遭受了多次中风。毫无疑问,他的精力已经耗完,而无力再支撑他那光辉的形象……我在谷歌上没有搜到任何关于他去世的报道。”2003年3月23日,李•费尔森斯坦在一份公开邮件中透露了亚当•奥斯本一周前去世的消息。

原来,奥斯本电脑公司破产后,奥斯本又创立了一家软件公司,为一些缺少资金的小软件公司做推广。他通过书店销售一些办公软件,价位都在100美元以下,是当时同类产品价格的1/4~1/5,与莲花等公司竞争。被抢了蛋糕的莲花公司随后控告奥斯本的软件公司侵权。经过让人疲惫的诉讼大战后,败诉的奥斯本黯然离开美国,隐居于印度一个小村庄。

“他就是个神。”记者大卫•邦内尔曾这样评价奥斯本,“在那个年代,我告诉人们这个行业有三个最杰出的人: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亚当•奥斯本,或者不一定是这个顺序。”

岁月流过,媒体已记不起20年前曾有过的、像乔布斯一样占据它们头版的这个人物。他死后一周,媒体才开始有所报道。

命运女神在亚当•奥斯本的上空施放过一朵璀璨的烟火,照亮了他的世界,让其产生了比肩星辰的莫名激动,但瑰丽的幻像倏然逝去,一切消散,令人心碎。

“他从未被冠以不朽,他害怕有空灵之声引他上路。”就用英国诗人约翰•济慈的诗句纪念亚当•奥斯本吧!

本文作者姜洪军,著有《极客:改变世界的创新基因》、《乔布斯和他的对手们》、《雷军: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谷歌风云》、《中国互联网商业英雄列传》、《对话新锐CEO》等图书,擅长科技领域的企业史和人物志写作,欢迎约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93841.html

  • 关注微信
上一篇:伦飞(知识贴)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