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预算会计(财政科学)

  • 职业人才
  • 2024-01-11 23:00
  • 龙泉小编

预算会计(财政科学)

内容提要

政府预算反映社会交换关系,但腐败会阻断社会交换关系,进而损害治理。本文的讨论旨在表明,政府预算与会计制度的协同能够成为一种可靠有效的反腐机制,对促进社会互惠交换做出重要贡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标志着我国的反腐斗争从个体惩戒的权力反腐转向标本兼治、惩防兼顾、源头治理的制度反腐。作为制度反腐突破口和先行军,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通过为社会交换过程的“公权使用”戴上“紧箍咒”,有助于从源头预防和发现腐败,但其有效性有赖于政府会计的协同。近期相关政策文件力推的“预算管理一体化”为此提供了重要契机。作为呼应,本文设计了旨在强化反腐功能的政府预算与政府会计协同改革议程,可望对系统提高社会交换的互惠程度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社会交换关系 制度反腐 协同改革

文章结构框架

点击看大图

预算会计(财政科学)

精彩内容摘编

引 言

腐败是社会交换关系中“滥用受托权力谋取私利”,控权失灵的结果显现(王云骏,2022)。腐败会阻断正常的社会交换关系,破坏治理环境,增加社会交易成本,扭曲市场机制和信息机制(Everett and Neuetc,2007),破坏政府公信力,阻碍政治和经济发展(Mbaku,2008)。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高压态势,反腐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简称“三不腐”机制),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标志着我国已从“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为主导的反腐斗争转向标本兼治、惩防兼顾、源头治理的系统性反腐,即将不敢腐的强大震慑、不能腐的制度刚性约束与不想腐的思想教育融于一体。

为打击系统性腐败,世界各国持续推动公共部门财政管理改革,其中,政府预算制度和政府会计制度成为改革关键组成部分(Editorial,2019)。政府预算被视为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政府会计作为收集和传递政府预算信息和财务信息的中枢,应紧随预算管理制度的变革而变革。但在改革实践中,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明显滞后于政府预算管理,总体上呈现出弱协同性(王泽彩、胡志勇,2019),严重影响其改革成效。因此,为何及如何通过政府预算与政府会计制度协同改革,建立腐败治理长效机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考虑到预算本质是一种社会交换关系,腐败是一种非法社会交换关系,政府会计是社会交换关系产物,因此,本文将政府预算、政府会计与腐败纳入社会交换理论分析框架下展开研究合理且正当。

当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

1.政府预算与腐败关系研究

现代预算管理制度以“善治”为目标导向,以“预算授权”与“受托责任”相匹配为制度逻辑起点(王雍君、孙哲,2018),以法定程序为保障,以规范政府行为为主线,实现源头腐败治理,恰好迎合制度反腐的内在要求。政府预算作为控制政府“钱袋子”的工具(胡明,2022),公共财产的“看门狗”(watch-dog),通过管住“钱”来规制政府的“人”和“事”,形成“不能腐”的制度网格(陈立诚、刘剑文,2015),实现腐败的综合治理。政府预算制度运行过程,也是财权在不同主体间的配置过程,通过对权力边界的明确划定,建立起公权力与公共财产之间的“隔离屏障”,防止公共财产因权力异化受到侵蚀(王文婷,2020)。以法定程序对预算资金配置和使用全过程的追踪与监管,为预防和发现腐败形成特定的机制安排。据相关研究表明,财政预算透明度与腐败成负相关(李春根、徐建斌,2016)。

2.政府会计与腐败关系研究

良好的会计系统是国家诚信体系建立的重要支柱(Doig and McIvor,2003),是一个国家问责框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因此被视为腐败产生的重要屏障(Everett et al.,2007)。有学者使用 33个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2010-2014年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各国政府公共部门引入权责会计改革后,腐败现象有所减少(Cuadrado-Ballesteros,2019)。也有学者认为政客可能会阻碍现代会计制度正常运行,为其提供寻租机会,甚至隐匿或操纵会计信息,掩盖其腐败行为(Neu and Everettetc,2013)。还有研究表明,会计技术本身是中立的,会计技术可以成为强大的反腐力量,但其有效性将取决于积极和可持续的改革者的支持程度(Johnston,2015)。

3.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的腐败研究

有研究表明腐败是人们在参与社会交换过程中,由于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以权力扩张谋求自身非法利益的一种现象(徐秦法、秦艺菲,2021)。有学者运用社会交换理论深入剖析了腐败产生的根源:内外两种动力机制构建并持续维护腐败关系网(前者是确保利益扩张过程更加安全,主动建构腐败关系网;后者则受圈子内规则约束而维护该关系网),关系网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导致其裂变与扩散,即腐败由个体向群体、低层向高层扩散(陈国权、毛益民,2013)。也有学者从交换动机,交换结构和交换资源三个方面刻画了腐败产生的动态利益链条,揭示腐败成因(肖云忠,2010)。还有研究表明,腐败不仅与微观行为有关,更与制度效力高度相关,只有提供有效和充分运作的制度,限制政府机构的权力行使,才可能有效减少腐败(Mbaku,2008)。

综上所述,社会交换理论可视为腐败治理研究的基本范式;预算制度反腐正当、合理,且是一种源头治腐的新路径;政府会计作为一种中立的技术,可能促进腐败治理也可掩盖腐败。政府会计作为政府预算管理的基础工具,二者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现有文献分别讨论了政府预算、政府会计与腐败治理的关系,但并未从两者协同角度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的视角,将政府预算、政府会计及腐败纳入同一分析框架,着眼于政府会计与政府预算协调机制,研究腐败治理问题,力求为腐败“靶向”治理提出具体的实现路径和策略选择,为政府会计和预算的协同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全文刊于《财政科学》2022年第12期,欢迎订阅!

引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预算会计(财政科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98165.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