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梦想令人伟大)

  • 职业人才
  • 2024-01-11 23:00
  • 龙泉小编

陈东升:千秋家国梦 楚商似少年

◎ 文/李刚

陈东升 男,生于1957年,湖北天门人。现任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湖北省楚商联合会会长、北京湖北企业商会创会荣誉会长。

梦想令人伟大。1840年英国军舰叩关以来,有志的中国人一代代前赴后继,共同追求着一个家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的建立,再到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的车轮驶过了近180年,在曲折中滚滚向前。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时代的梦想在当下吹响了它响亮的冲锋号,但只有对时代脉搏跳动最敏感的那些人才能听得见它的声音,把握得住它带来的机遇。

时代的洪流一直浩浩荡荡,真正能够清晰认识到时代的大潮,并将自己的人生积极主动融入大潮,借此卓立潮头者,实在凤毛麟角,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就是其中之一。陈东升曾深情地说道:“泰康始终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国家与时代的洪流中,融入社会消费结构的转变中,融入大众生活方式的变迁中。”

求学求知,紧跟时代

陈东升1957年生于湖北天门,1975年从天门中学毕业后,下乡当了四年工人,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专业是政治经济学。

陈东升从小就阅读广泛,善于思考。从少年时期开始,《参考消息》就成为他开阔视野、积累和思考的重要信息来源。上高一时,陈东升的同学借到了一套《马克思传》,陈东升就抢着看。“很多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关于青年马克思时代、黑格尔主义、《莱茵报》、但丁、巴尔扎克、高老头等那个时代的知识就是那本书给我的。”陈东升日后回忆。对知识的孜孜渴求,对新生事物的好奇与思考,对人文科学的偏好,成为陈东升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入武汉大学后,该校的自由学风使得陈东升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的滋养。

20世纪80年代初,曾经留学苏联的著名化学家刘道玉成为武汉大学校长,开始其在武大的八年校长生涯。刘道玉在该校厉行改革,率先推出学分制、主辅修制等教学制度,各种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他主持下的武汉大学具有宽容开放的胸怀与锐意革新的精神,很多方面的创举至今让该校学子受益。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高校思想大解放的环境中,武汉大学的思想开放尤其为人称道,与北京大学齐名,时称“北有北大,南有武大”。在这种氛围下,少年陈东升与一些要好同学一起,徜徉于武大秀丽的山水之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无拘无束,一心想当个学者的他还梦想将来创立一个“逍遥学派”。陈东升所在的经济系是武大的重要院系,实力雄厚,陈东升的导师群星璀璨,其中许多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者,他们为学生们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更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为人榜样。

数十年后,陈东升说起在武汉大学求学的经历时仍然不胜怀念,形容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2013年,陈东升倡导成立了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并任理事长,号召校友为母校的发展凝心聚力、添砖加瓦。2015年,陈东升捐资1.2亿元的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落成,成为国内唯一的高校艺术博物馆,并感召了雷军、毛振华、阎志、艾路明等一批知名企业家校友,刮起一股武大校友捐赠风。陈东升的武大情怀,广为人知。

毕业后,陈东升选择了到首都北京。陈东升日后回忆:“北京在我们看来就是国家的中心,是个不能不去的地方。”

怀着做一个学者的理想,陈东升进入了当时的外经贸部发达国家研究所,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意在以学术推动改革发展;研究的重点,即是当时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这使陈东升得以读到当时大多数人无法接触到的外文期刊,丰富了他的知识结构,扩展了他的思维宽度。1988年,31岁的陈东升转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副总编。

陈东升这代人极为特殊,作为“新三届”,他们既充分认识到自己受到了时代的眷顾,又努力与时代共振,自觉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这种个人与时代双向的、有力的互动,构成他们这代人显著的特点,使其具有极为鲜明的辨识度。

学术研究,沙盘推演

陈东升对宏大主题的兴趣,最初是通过学术研究来实现的,难得的是,这种研究直接指导、促进了他此后的创业实践。可以说,如果没有学者陈东升,就不会有企业家陈东升。这点陈东升乐于承认,他屡次表示,自己爱读书、爱思考,因为是经济学专业出身,算得上是个“经济学票友”。无论在研究机构,还是后来做企业,他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读书、思考和研究中。

现在来看,学术研究于陈东升而言,不仅具有厘清问题的理论作用,更有沙盘推演的实际效果。陈东升自豪地说:“我讲的理论和大势判断,都是自己读书和思考的结果,也是我做企业的底气所在。”

陈东升调到《管理世界》杂志做副总编后,他干了一件轰动企业界的大事——策划“中国企业500大”评选活动。他对编辑们说,《财富》杂志有“世界500强”,《时代》杂志有年度人物评选,《管理世界》也应该办出特色。陈东升决定搞“中国企业500大”评比,他试图把“世界500强”和“中国企业500大”做对比。日后思及此事,陈东升说:“这改变了我的人生。”

在对《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研究中,陈东升发现了一个现象: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乃至其国力的强弱程度,与其国内企业在“世界500强”中所占的数量有着直接的正比例关系。美国作为超一流国家,拥有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也是世界最多的,其余法、英、日诸国,莫不如是。他开始认识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强大,必须要有一批世界级的重要企业来支撑。陈东升还发现,保险行业的公司数量和规模在“世界500强”中都位居前列,保险在一国的经济结构和居民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成为他日后创办泰康的一大诱因。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41年来的发展史,基本脉络已经比较清晰:中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在官方中的表述是“摸着石头过河”。当时,陈东升对此的认识就已十分清醒,并有了一个方向性判断:“美国今天火的,就是中国明天要火的。”这个判断对陈东升的作用不可小视,后来他创办嘉德拍卖,创办泰康人寿,遵循的经营思路首先都是“率先模仿”,虔诚地做好西方同行的学生。

拥有如此清醒的前瞻性认识,这是陈东升区别于一般企业家,乃至区别于同时代其他知名企业家的显著特点。在那一代下海的知识精英中,陈东升不一定是知识积淀最深厚的,却很可能是对时代车轮的走向判断最清晰准确的,这也成为他提出“92派”概念的关键。

陈东升的学术研究既充满高远的卓识,又饱含着浓厚的现实意识:他不仅关注广阔的经济大势、漫长的历史大势,还将特定行业的发展放进他对百年中国经济史和企业家成长史的探究中,提出中国近代以来“大三波”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小四波”企业家的成长变迁。在这种更高维度的观照中,他很容易地定位出自己所属的时代和位置;他先后提出的“两个版本的现代化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以及“创新就是率先模仿”等一系列论断,又从方法论上为他的商业实践提供了具体的指导。这就是深入研究思考的魅力。

陈东升的两次“激动”,可以作为他深入思考的佐证:一次是1992年《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和《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两个文件出台时,“我记得当时我怀揣着这两个文件,激动得睡不着觉。这两个文件的价值,现在人们很少纪念它,实际上就是有了这两个文件,中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另一次是得知寿险机会来临时,那是1992年的一天,他听到国家要鼓励寿险发展的消息,当即意识到这个绝妙的机会,“一股热血恨不得就要喷出来一样,一个晚上兴奋得睡不着觉”。第二天他就到王府井新华书店,买来高高一摞保险类书籍,自己感觉,仿佛这个寿险公司已经存在了。

经过10多年深入思考的陈东升对机会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对自己的判断也十分自信,形成了高远的见识和精准的方向感。他的名言是:“站在一万米的高空看这个世界,身处一百年的时空看这个世界,这样才能有远见与坚持。”在中国企业界,极富远见已经成为陈东升的标签,为此他专门出了一本书,系统阐述自己的战略思想,名字就叫《战略思维》。

我们尝试着,对他战略思维的应用,做个简单的复盘。

战略布局,激情释放

陈东升战略思维的养成,核心来自他对时代大势的敏锐度。他对时代潮流的敏感和时代潮流对他的感召力,使得他的战略思维带有明显的时代视角。

1992年春天,邓小平发表了影响巨大的南方谈话,在社会上激起一股精英下海创业的大潮,这对陈东升下海经商转型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他说:“1992年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年头,社会主流价值已经把经商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商人地位显著提高。这种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对我们这些主流精英的影响非常大。很多人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1993年,陈东升创办嘉德拍卖;1994年,和弟弟陈平一起创办宅急送;1996年,创办泰康人寿。他此后的梦想追求,都在沿着这个阶段的布局而展开。

嘉德拍卖是陈东升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陈东升承认,刚开始的时候完全不懂拍卖,他带着团队一遍遍拜访当时国内文物界的专家名人,向国外著名拍卖行苏富比学习,从头开始凝聚行业资源。市场对新生的嘉德拍卖缺乏认知,陈东升租用了北京黄金地段长城饭店的办公室,每天看着各项办公费用如流水“哗哗地往外流”,直冒冷汗。战术上他有点急,但在战略上,他又很笃定: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文化艺术积淀深厚,却没有一家具有现代意识的拍卖行,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立足于艺术品拍卖的嘉德一定能够站稳脚跟,获得发展。

一年后的1994年,嘉德第一次拍卖会成功后,陈东升放心了。这标志着嘉德开始有了营利能力,可以生存下来了,陈东升由学而商的转型取得初步成功。此后嘉德拍卖迅速崛起,成为国内艺术品拍卖行业的龙头企业。

宅急送是陈东升进行的第二次商业布局。这个点子起初来源于陈东升的弟弟陈平,并很快得到陈东升的支持。陈平在日本留学时,对当时提供24小时服务的“宅急便”留下了深刻印象,于回国后的1994年1月,兄弟俩即联合创办了北京双臣快运有限公司(宅急送前身)。

泰康人寿则是陈东升战略思维的集中体现,也是他钟情一生的事业。金融业是个大产业,人寿保险公司要是做成了,就是大企业中的大企业。每念及此,陈东升就激情满怀。因为这种激情,陈东升自1992年开始申请寿险公司的牌照,4年后他成为1995年《保险法》颁布后首批拿到寿险牌照的人之一。因为这种激情,陈东升很快拟定公司章程,找来股东,注资6亿元成立泰康,并带着团队前往欧美、东南亚地区考察保险公司,学习世界先进同行的发展经验。因为这种激情,在加入WTO之后,泰康加快机构布局,加大投入,忍受亏损……

时至今日,外界对陈东升的战略布局已有较多了解,并以赞赏的口气评价他创办的企业:嘉德拍卖挣的是古人的钱,宅急送挣的是现在的钱,泰康则挣了未来的钱,陈东升的产业布局能力简直可怕。

如果说嘉德是陈东升的精神寄托,泰康是他的理想所在,那么参与创办和推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北京湖北企业商会、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以及楚商联合会企业家组织的发展,则体现了一个社会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是他的情怀所系了。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于2001年由田源发起创办,由于跟田源同属“武大三剑客”,陈东升、毛振华等从论坛成立开始就大力支持。从2004年起,陈东升开始担任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长,他把自己定位为“亚布力一个永远的义工”。论坛创办之初,陈东升就坚定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真正崛起,中国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跻身“世界500强”,中国企业家群体也会逐渐发展壮大。在企业家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搭建一个能够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至关重要。它既能对企业家个人发展中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关注和化解,又能对中国企业家的群体正名起到正面作用。企业家论坛形成的群体能量,也能够对会员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后来,陈东升又作为创始会长,先后参与组织北京湖北企业商会、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和湖北楚商联合会。他说他往后的人生就三件事,第一是把泰康的大健康事业进行下去,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二是做好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和湖北楚商联合会,去影响、帮助和支持中国一批又一批创新创业的企业家;第三是对中国历史和发展做一些思考,贡献一些思想。

心无旁骛,终成大器

战略布局的远见不能代替具体战术的执行。企业经营是个系统工程,陈东升要做的是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的企业,并将主要精力专注于泰康的经营上。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目标纯正,心无旁骛,做正确的事,时间就是答案。”

泰康人寿虽然一成立就有6亿资金,但是具体做事,还是要从头开始。1996年,嘉德已经很成功,那时的陈东升可以坐头等舱,住五星级酒店;做泰康人寿,他却要四处找办公地点,和别人砍价格谈到晚上两点,然后在旁边的小馆子吃一碗牛肉面,“心里难免有落差”。但和长远的发展目标相比,这又显得微不足道了。为了借鉴国际优秀保险公司的管理经验,在创办泰康人寿的前五年里,陈东升几乎走访了所有世界顶级的保险公司,模仿的内容大到公司章程制度、治理架构、营销模式、人才管理,小到公司的装修风格、服务设施,事无巨细,他甚至连别人饮水机的牌子都记下来了。泰康的营销体制来自东南亚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同时借鉴国泰、安泰模式,而信息技术、精算、管理、财务和投资等内务方面则向欧美学习,精算师和财务总监面向全球招募。

对于模仿,陈东升有自己的理论:“市场经济发展是有规范可循的,发达国家交了多少学费才形成这样一套制度,这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在人类成熟文明的基础上,首先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

有了对行业和宏观形势的基本判断,陈东升的创业之路走得很笃定。从微观角度看,他是“利用计划经济的余威,抢占市场经济的滩头”;从宏观角度看,他是看透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摸准了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前进的方向。泰康创立不久,就接连创下了中国保险行业的多个“第一”,比如业内率先试行对新契约保单开展“100%电话回访”,率先在中资寿险公司中引入内含价值体系,率先在金融业内实施首席制和独立董事制度,率先发行企业次级债券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7年,陈东升就深刻认识到中国的老龄化社会即将来临,早早进行了养老产业的布局。这种超前布局使得泰康在老龄化社会到来时能够先行一步。如今泰康的养老社区建设频繁落子,目前已经在全国15个城市完成布局,北京的燕园、上海的申园、广州的粤园、成都的蜀园、苏州的吴园早已建成运营,武汉的楚园以及杭州的大清谷等泰康之家养老社区也即将面世……这些布局从南到北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越来越多的老龄化人群提供一站式退休生活解决方案,成为泰康未来长足发展的一大核心优势。

驾驭金融行业的大企业,不是光有创业精神和精准的方向感就行,同时要有相当精深的金融、企业管理和专业保险知识基础及管理能力。陈东升从武大经济系毕业后一直从事研究,后来又在武大攻读经济学博士,但在管理泰康人寿时,依然是边看边学,如履薄冰。在敬佩陈东升持续学习的同时,我们还需明白:其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中,坚守功不可没。

在当代中国知名的商界领袖中,陈东升是个不想讲创业传奇的人。他的观点是:成功之前,总是讲那些困难没有意义,哪个人成功不经历点困难?成功以后,那些经历过的困难又成了过去的琐碎,不值得一谈了。翻阅与他有关的相关访谈,他多半是以其特有的陈氏语言和理论梳理公司的发展乃至宏观经济趋势,极少谈到具体的故事。实际上,由于保险行业营利的周期相对较长,在泰康人寿创建的前八年,公司业绩虽然一直在增长,但营利能力并不突出。他甘于平淡,隐忍八年,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在和时间比赛,和他个人及投资者的耐心比赛,过程大多数时候显得比较平淡,无法成为活生生、可以具体化的故事,实不足为外人道也。正应了那句话:伟大在于艰巨,光荣在于漫长。

泰康的发展从小到大,现在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功:截至2018年底,泰康保险集团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4000亿元,退休金管理规模超2500亿元,拥有各级保险分支机构超4000家、营销员80万,累计服务个人客户2.62亿人,服务企业客户超42万家,支付理赔金额450亿元,纳税483亿元。泰康已守稳中国寿险十强第四位,并一跃成为中国市场最大的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机构之一。泰康已在全国布局15个大型医养融合养老社区、3个大型医疗中心,建构专科医疗体系,并通过投资医疗、治疗、人工智能、制药、医疗器械和健康大数据企业,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陈东升表示,泰康形成了保险、资管、医养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实现了以生命为主体的全产业链布局,正在为迈向以大健康为核心的创新型保险金融服务集团而不懈努力、奋斗。

20余年坚守,终成大器。

中国梦,少年心

大约从2010年开始,移动互联网带来了国内新一波的创业浪潮。不同于PC时代的互联网只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移动互联网行业因其具有的新商业基础设施属性,不仅诞生了微信、小米、滴滴、美团、今日头条等新时代的巨头,而且对许多行业都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迄今仍在不断深入。陈东升坦言,在“互联网思维”风行商界的时候,他是不无焦虑的。互联网颠覆的似乎不只是传统企业的渠道和利润,更对传统企业信仰的商业逻辑进行了解构:免费模式、用户思维、口碑营销、实时体验……最让传统企业家无法接受的是,很多互联网企业以跨界思维玩起战略性亏损,甚至只谈用户,不谈商业模式,违背了企业必须营利的基本逻辑。

陈东升以其一贯的深谋远虑,带着学习交流的心态,带领团队与小米、360等知名互联网企业进行了交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普及,新一波商业浪潮带来的泡沫逐渐沉淀消失,商业开始回归其基本逻辑,陈东升开始缓了一口气:无论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无论用户思维还是客户思维,本质都是要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营利始终是企业的基本追求。他坚守的商业逻辑并未过时,反而越发显出其朴素的光芒。

或许是从时代的进步中获益良多,陈东升始终是宏大主题的坚定倡导者和积极阐释者。他多次表示:“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在充满激情的岁月,完整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参与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全过程……我们始终保持了强烈的家国情怀,立志要为人类文明奋斗终身……创办人寿保险公司,源于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更源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对生命的敬畏。”

也因此,陈东升无数次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能够让他有机会追求梦想。在“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发布会上,陈东升将泰康的发展归因于“时代好、命运好、机会好”,“因为时代好,身处飞速发展、创造奇迹的改革开放伟大年代;因为命运好,选择了人寿保险这个充满活力和人文关怀的朝阳产业;因为机会好,我们目标纯正、心无旁骛,专注主业,专注专业,打造了泰康这一个中国式成长的范本。泰康的成功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一个缩影”。

“楚商”是陈东升2009年在北京湖北企业商会成立庆典上提出的概念,用以指称湖北籍商人。历史上的楚商有一定的传承,但并未形成有影响力的商帮文化,但在当代尤其是当下,湖北作为教育大省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湖北籍商人中涌现出一批有知识、有视野、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北京的楚商群星荟萃。以陈东升为首,汪林朋、毛振华、雷军、周鸿祎、汪潮涌等人的影响早已溢出行业,并成为商界英雄人物。陈东升对此很是自豪,他认为,当代楚商有机会成为中国的一流商帮。为此,他也不遗余力地率先垂范,在楚商的文化研究、组织建设、事业合作上倾力付出。作为当代楚商的精神领袖,陈东升名副其实,但他也从不受地域观念的束缚。在他眼中,楚商的商帮文化之所以值得培育,是因为楚商的主流是有理想、有情怀的市场派,是真正在用自己的商业实践,追寻着共同的中国梦。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转型中,企业家成为当之无愧的时代主角,但他们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20多年来,当年下海的“92派”企业家们已经历了多次分化,迄今仍然活跃在台上的人数,和当年下海潮中的百万大军相比,寥寥无几。这个过程犹如一次长征,踏遍雪山草地、穿过重重险阻之后,还能跟上主流队伍的,终属少数。陈东升作为“92派”群体的代表,以其带领泰康高速稳健发展的实绩,有力证明了“92派”仍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作为新楚商的灵魂人物,陈东升不改初心、追求梦想的过程,就是数万楚商、亿万国人追求中国梦的时代缩影。中国梦,少年心,大抵如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98174.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