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公司招聘 -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 公司招聘
  • 2023-05-22 14:20
  • 龙泉小编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导语:临淄的时代、青州的时代、济青的时代是山东发展的三部曲;今天的现状则是:上古中古大城纷纷颓废,宋元明清名府重新洗牌。

第一部 战国-汉代,临淄的“盛极而衰”

公元前12世纪末期de一天,辅佐周武王灭商立下汗马功劳的姜尚,即姜子牙,也就是姜太公,被君主分封于今山东淄博泰沂山脉东麓的营丘,国号齐。按照《禹贡》中“九州”版图。这里为东方的“青州”。姜太公的封地齐位于海滨,山东半岛尚未开化,文明成熟的中原地区,以自己为“中国”、“华夏”。将东西南北四方落后地区分别称为夷、戎、狄、蛮。西周封土——齐,面要面对的就是夷,有东夷、莱夷、淮夷等。当时人力物力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君主采取了“封邦建国”的制度。

这是“封建”一词的最初涵义,后来欧洲中世纪也曾实行类似的制度。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封邦建国”图解示意图,这就是所谓封建制度的最初含义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封”之本义起始于“丰”字,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其字形状如“植树于土堆”,是“疆界”“田界”之意;“建”乃由“封”而来,最早见于金文,指“建国立法”。也就是说

封:分土地,弄地盘;建:立国家、设制度。

山东境内的齐、鲁就这么产生的,一开始各国地盘都很小,从天子到奴隶 等级制度森严。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分封制体系犹如一个大树,树干与树枝的关系就是君主与各级臣子的关系

姜尚,也就是姜子牙爷子,被封营丘时,人烟稀少、盐碱满地。如史书所说“地泻卤,人民寡”。这里靠近海边,北边平地都带着咸味,南边又是不毛丘陵。从农耕文明角度来说。这里并不是富饶之地,好在他老人家十分聪明,制定发展工商,鼓励渔盐的政策,带领创业期的齐国臣民走出了一条靠海吃海的致富之路。跟内地诸侯国以农业为主不同,齐国更加重视手工和商业,“劝女工,极技巧”。

这种传统一直持续了数百年,初期的不毛之地诞生了一座人口数十万的都城,临淄。到了后来,姓“田”的大夫(官职)篡权,废掉了姓姜的国君,这就是齐国的“田氏代齐”。田氏当权的战国时期,那个叫“苏秦”的洛阳人来这里见齐王,被都城临淄的繁华惊呆了。此时的齐国早已突破制度规定,地盘盘踞山东大部,并扩展到今河北东南、河南东北、江苏北部。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战国中后期,约公元前350年的战国地图。制图 @苍天熊猫微博

七万户什么概念,保守地按照每户5-6人计算,临淄的城市人口有35万到42万人,相当于现在一般城市市区人口,是后来长安洛阳的人口规模,衣襟连起来能当围帐,衣袖举起来能成帷幕,众人流汗,就像下了下大雨。

2500年前,临淄的城市人民真会玩,玩着音乐、斗鸡、戏狗、踢球▼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齐国都城临淄复原图,城市一角。古代足球发源地就是这里

苏秦从中原大城洛阳来都没见过这阵势,从一个侧面看出:齐都临淄的繁华在当时数一数二(不出意外应是第一大城市,远超周天子的王城),工商业对GDP的增长远大于农业。战国齐威王时期,临淄城门稷下设了官办、民营的“学宫”,堪称古代的“学术大会”。临淄城当时分为大城和小城,大城是官吏、平民和商人居住区;小城则是宫殿、祖庙所在地。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上二图:齐临淄故城遗址鸟瞰图与平面图

战国时期,秦国与齐国分别与西戎、东夷缠斗,早期都有尚武、重利的文化传统,但是经过数百年演化,富庶的齐国变得崇奢华、重个体的风气。地处秦岭深山的秦国“尚节俭、重众战”,后来变法改革最为彻底。公元前221年,灭韩、赵、魏、燕、楚的秦国,开始进军东方的齐国,当时情报工作不认真的齐王,集结四十万大军于国境西侧,却不想秦人从北线直接进入临淄北郊,军队由原来燕国南部直接进入齐国的领土。▼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燕、齐地缘关系图。制图 @ 天涯<鄙视抢沙发的>

齐国北疆是坦荡的平原,几乎无险可守,燕军乱齐、秦军灭齐,都是走的这一路线。外交政策失误、安逸不思进取固然是亡国之因,看到山东地图我们会发现,齐国的地形环境实在太差,三面都有强敌,却都是坦荡的平原。记得有人写过文章《如果统一中国的是齐,而不是秦……》,看到山东地形图,他大概就没底气写这个标题了,秦国一开始虽然穷苦,但一直身居大山环绕的险要环境,优越外部环境+变革图强保障,夺得天下只是时间问题。地理环境如此糟糕的齐国,能撑到最后一个被灭,已经是地球上的著名奇迹了。

临淄城创造了山东城市的第一个辉煌,从战国到汉代,均是当时中国名列前茅的都市,堪比今日“北上广”在中国的地位。

从先秦到汉代,临淄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山东第一大城市,青州行政区的首府。鲁国都城曲阜,势力弱于临淄,但毕竟是都城。兖州行政区首府昌邑实力较强(今山东金乡附近)。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定陶,即陶朱公范蠡经商去的那个地方,是繁荣的工商业中心。

临淄、曲阜、昌邑、定陶,这是当时今山东地区的三座大城。战国到汉代山东重要城市排行榜如下


第二部:魏晋-明初,乱世中的首府青州

齐国亡后,临淄变成青州行政区的首府,繁荣局面持续到汉代,到了西晋动乱时期。

一个叫曹嶷的人,发现了临淄的致命缺点,“临淄城大,地平难守”。当时是后赵国刘聪的部将,他占据临淄后,领青州刺史,于是在距离临淄东南二十里远的山下,建造了一座叫“广固”的城。这里西侧有河、山,南侧也有山,地形险要得广固,便取代了临淄。广固,便是今青州市所在。从西晋开始,直到明初这千余年时间里,今青州市(县级)地界一直是,“省级单位”州所在的城市

从晋代开始,山东最大的城市是青州。

曹操灭袁绍,就弄了一支牛逼的青州兵,青州城市的名字则经历了广县、广固、东阳、南阳的变迁。山东出过诸侯国都城,齐国都城临淄、鲁国都城曲阜,但它们不是王朝的都城——帝都。山东地区唯一跟“帝都”沾边的城市就是青州。十六国时期南燕王朝定都青州城,但这个体验并不愉快,就本就是“过把瘾就死”。南燕国只存在了12年便被灭掉,乱世中的青州虽有“帝都”之名,却无盛世之运。

这座城注定是为乱世而生 ,青州地位最显赫的时候主要是在乱世,他取代临淄是因为比临淄险要,但整个山东地区毕竟还是无大的天险,作为南北政权争夺地区。青州一带始终是战争前线,经常被南北势力争来争去。

青州市博物馆有一个演示青州城池变迁的沙盘,标注了城池几次迁徙的轨迹:广县城—广固城—东阳城—南阳城。清代还有一座满城,方圆10公里的范围内有5座不同城池,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现象。什么原因呢?政权更迭、战火频仍。据不完全统计,南北朝青州遭遇过20多次大战,城头的主人更换了15次▼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青州地面古建筑几乎荡然无存,出土佛像也多为残件,皆因战争破坏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青州各个时期古城鸟瞰想象图 制图 @刘震宇

到了明朝初期,山东地区变成了今天的版图。历城(今济南老城所在,跟东部历城不是一回事)终于登上了更大的舞台,成为省会之前,它之前基本上是州、府级的城市,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山东地区古代三大中心变迁示意图

从晋到明初,山东重要城市排行榜如下:

第三部 明清以来:政治中心在济南、经济中心在别处

明代开始,原来从不属于同一个省的山东各地,被捏合成一个省。青州时代结束,济南时代开始。长期战乱结束后,青州的使命也结束了,他像一个遍体鳞伤、解甲归田的战士。默默地退出历史舞台,过去济南一直是“地级单位”,郡或府的城市,一个新的行政区成立后,过去并不显赫的它,作为纯粹的政治中心,被推上历史舞台的,从传统地理、区划版块上说,位于青州、兖州、徐州的结合点的泰山附近,同时又是北京、南京之间沟通的中转站,这是济南的优越之处,但是,山东地区的地理单元的复杂性决定了政治、经济中心不可能一体化,因为海禁——闭关锁国,靠海的胶东地区暂时沉默。海上运输关闭、内河漕运兴盛,因大运河南北漕运之利,山东西部却迎来了辉煌,这里形成了“运河经济带”,从GDP贡献来说,当时德州、临清、聊城、东平、济宁都超过省会。济南虽然是省会,但没有运河航运之便,经济上还不如这个地方。临 清,明清时期山东西部最重要的商贸流通中心、最大的税收中心,号称“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单就经济地位,堪比江浙的扬州、苏州、杭州。明万历年间(1573-1620),临清钞关年税收额达83000余两白银,高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

明朝山东城市GDP,第一是GDP最高的临清;第二名东平同样位于运河沿岸。三国、水浒、金瓶梅的作者几乎都活动在这两个地方。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京杭大运河与山东西部城市群

临清、东平之后,第三经济发达的城市才是省会济南▼

康熙、乾隆南巡中途最重要驿站济南,从当时的美术作品可以看出,济南府城强高大,山河湖林泉风景秀丽,是一座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的城堡,后来更因刘鹗《老残游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广告,泉城之名远播大江南北。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上图:著名的元代赵孟頫《鹊华秋色图》描绘的是济南北郊景色,当时的济南叫“齐州”。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鹊山、华山、黄河的位置关系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康熙南巡图卷》中的济南府城

清代晚期,山东西部运河沿岸城市荒废,济南的主政者颇有见地,让它成为内陆首个“主动开埠”的城市。津浦、胶济两条铁路交汇让这个政治中心在经济上也有了起色,济南府城规模甚小、方圆只有十余里,清晚,修了外城,开埠后,形成了西部商业区。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济南市明府城-清晚外城(俗称圩子城)-清民商埠区关系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津浦、胶济铁路交汇,让济南成为山东交通枢纽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明到清初的济南府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清末济南府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晚清民国的济南府

清末、民国,主动开埠和交通枢纽带来的便利,济南跻身中国十大城市之列。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清末,济南城门内外,可见各种商业招牌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清末山东地方官员与外国人合影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津浦铁路济南站附近天桥修建中

那么此时走上人生巅峰的山东省会跻身全国十大城市之列是否在全省一枝独秀了呢?并非临清等西部经济中心倒下去,青岛等沿海经济中心起来了。民国时期,港口经济和工业发展让黄海沿岸的青岛迅速崛起,二者地位在民国时期不相上下,各具风情,一个传统的中华农耕田园城市,一个开放的海洋工业西化城市。政治交通,济南占上风;工业经济,青岛占上风。

我们多少有些明白

从当时的地理科普著作可以看出来,当时济南、青岛在全国都很重要▼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上图:1939年出版的都市地理丛书,入选的十大都市中,山东占了两个 ||图源:南京出版社的影印本内页

济南是内陆重镇、山东省会,青岛是沿海工业城市,还当过12年的民国“直辖市”,当时两城在全国都很重要,且经济在全省肯定前两位无疑。到了当代,不管是青岛,还是济南,在省内地位还是最重要的,但都已经无法进入全国前十。二者实力各有千秋,并非像有些人宣扬的差距那么大。

总结:

明初—1855年

山东城市实力排行榜前三名

临清、东平、济南(不分前后)

1855年—今

山东城市实力排行榜前三名

青岛、济南、烟台

由此,山东城市发展史分为三个时代▼

1、临淄的时代:战国到汉

2、青州的时代:魏晋到元

3、济南的时代:明清至今

前期:运河城市主经济-济南主政治:

后期:海洋城市主经济-济南主政治:

山东城市发展的明显特征如下▼

一、辉煌的历史重镇多数都走向衰落

请 看山东历史重镇衰落榜不完全名单

临淄(诸侯国都城→县级区),被淄博取代

青州(短暂帝都、省级首府→县级市),被潍坊取代

曲阜(诸侯国都→县级市),被济宁取代

东平(经济中心、省级首府→县),被泰安取代

临清(经济中心→县级市),被聊城、德州取代

兖州(省级首府→县级),被菏泽取代

莱州、蓬莱(州治→县级市),被烟台、威海取代

…………

明代山东六个府级城市东昌府、兖州府、济南府、青州府、莱州府、登州府,现在依然是地级的只有济南和东昌(聊城)。

清代山东十个府级城市

济南府、泰安府、东昌府、曹州府、兖州府

沂州府、青州府、莱州府、登州府、武定府

现在级别没有降的

济南、泰安、东昌(聊城)、沂州(临沂)、曹州(菏泽)

二、没有长期的政治中心,没有长盛的经济中心

山东地区首府对下级,没有绝对的实力优势,各州、府、郡的驻地经常变迁,这在其他中原省份,几乎不可能发生▼

三、距离政治经济中心很近,却从来没一座超级都市

更没产生过强盛王朝的“帝都”▼

莱州2017招聘信息女工(2500年山东城市发展简史)

中国主要王朝都城分布图,大中原地区只有山东是个"空白"

不要说河南、陕西、浙江、江苏等帝王之乡,山东的古都成绩单,甚至还比不上偏离中原的边疆省份,比如云南出了大理都城,宁夏出了西夏国都,东北出了辽金都城。

山西有北魏、北汉都城

河北有北齐邺城,西藏有吐蕃都城

四川有蜀汉、后蜀都城

………………………

堂堂大山东 坐拥青徐兖三大州的地区,历代都是经济、文化、军事、交通重地,竟然从没出过皇帝,更难出一座强盛王朝的帝都。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gongsi/29086.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